登陆注册
5551300000020

第20章 史前冰川惊魂记(2)

骨笛

巴根医生从帐外回来,道:“队长,那两个家伙也有高原反应了,吃过的药物似乎没有效果。”

胡杨队长铁青着脸,想了想道:“好,就这样,马上派一辆车,把他们三个人都送到救护站去。小刘留在这里就可以了,你送他们三个回去,一路上小心些。”

小刘是参加科考队的自愿者,医大研究生,一路上都跟着巴根医生了解高原救护,巴根走了就只剩下他一名医护人员了。巴根道:“好吧,那我跟小刘交代一下。”

卓木强巴道:“我也要去。”

胡杨破口大骂:“你没病没伤,身体壮得跟牦牛一样,你去!去干什么!我们一辆车只能载四个人,如今加上司机,都已经超员了,车上还要装必需的食品和备用油。你去坐哪里?车顶啊!你们两个,给我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

卓木强巴不甘心道:“我……我可以开车啊。”

胡杨眼睛一瞥,问道:“你认识路吗?”他扫了一眼满脸无奈的卓木强巴和张立,又道,“过段时间,补给车队回去的时候你们再走!”

胡杨一走,张立满腹委屈道:“这算什么嘛,把我们当作盗猎分子来对待啦!我的证件不是早给他们看过了嘛!”

“嘘……”一个年轻瘦高个从外面进来,他刚帮忙把唐敏抬到车上,低声道,“别那么大声,我们队长就是这样,非常地野蛮,这里谁没被他骂过。在这里,你千万别做错什么。”

卓木强巴听到汽车发动声,走出帐篷,长久地望着变小的越野车,喃喃道:“他们走了。”

那瘦小伙安慰道:“放心吧,我去救护站看过,那里的医疗设备很齐全的。你女儿会没事的。”

“哼。”张立忍着没笑,卓木强巴只感到耳根子有点热,那小伙子瞪着一双大眼道:“怎么?我说错什么了吗?”

张立道:“没有没有。对了,你是……”

“啊,我叫刘广,飞人刘翔的刘,广州的广,叫我小刘就好。以后你们的身体健康就由我来负责了。”刘广有一米七左右,一张略带稚气的脸已被冻得紫红紫红的。

卓木强巴道:“小刘,这附近有可可西里巡山队吗?”

刘广道:“这里没有,他们不会这么深入可可西里腹地,环境太恶劣。他们在保护站附近一带活动,每年只在藏羚羊产羔期才冒险进入这几个有名的产羔聚集地。所以通常这个时候,科考队遇到的大多是盗猎分子,没想到你们会冒冒失失地闯进来。对了,听他们说,你们看见了人熊,是真的吗?”

张立便原原本本把他们车毁后的经历复述了一遍,说到险要处,小刘的两眼直冒光,远比张立更为兴奋,不住地发问。听完,小刘颇为失望道:“我们从库塞湖过来,一直走了五六天了,除了看见几头牦牛的死尸枯骨,别的什么都没有看到。那些动物看见大群的车队经过,都远远地躲了开去。”

张立安慰道:“以后会看到的。啊!”他友好地拍拍小刘的肩膀,突然感到手心有些痛,轻轻唤了一声。

小刘抓住张立的手掌,说道:“等一等。”他轻轻揭开张立的手套,竟然揭不下来。他透过缝隙一瞧,说道:“里面全是冻血啊,快来,我要给你处理一下。”

张立的手套被剪开,才发现,他的双手都被磨破了,血渗出来后又冻上,手与皮手套已经粘在了一起。张立回忆着,应该是与悍马飙车时磨破的,竟然一直没有察觉。

张立的手被简单地包扎了一下,晚餐时,周围的科考队员都回来了,他们分作三个小组,分别对马兰山冰川、饮马湖和更远的月亮湖进行考察,研究地理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每组有十来人,共有十三辆车,其中三辆是运物质的大卡车,一辆是信号发射车,使科考队员的对讲机有效通话范围提高到二十公里。晚上大家聚了个餐,也算庆祝了一下卓木强巴和张立大难不死,席间,卓木强巴发现那个叫胡杨的大胡子队长,骂人虽厉害,也算性情中人,频频夹菜,还说这里环境不好,不多吃点营养食物,身体吃不消。卓木强巴他们又把自己的遇险经历说了一遍,只不过隐瞒了被悍马车追杀一节。听到大金雕时,不少科考队员都露出期待的神情,只有一名年纪稍长的科考队员,叫肖裕启的,大家都叫他老肖,他肯定地说道:“不会再看到大金雕了。它们能日飞千里,在这里受了重挫,肯定不会停留在这一片了,估计会朝南,往西藏方向飞走的。”

第二天,卓木强巴他们起来时,科考队员早都起了,有的队员都已经出发了。卓木强巴独自步出营帐,来到可可西里湖畔,看着风吹涛涌,一浪一浪的水花飞激而起,心中也如这湖水一样空旷。本打算找到巡山队,拿回那本笔记本就可以赶回去,如今却被困在这科考队里,唐敏还不知道怎么样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找巡山队。他又想起了灰狼三兄弟,它们曾和自己一样,在冰原上艰难求存,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想着想着,他摸出了胸口的骨头,灰狼送的礼物,卓木强巴心中笑道:“恐怕只有狼朋友,才会把这当作礼物来赠送吧。”

“起来啦?”

“嗯,队长。”卓木强巴没有回头也知道是谁。

“还在想那小姑娘啊?”

卓木强巴没有答话。胡杨队长在他背上大力一拍,道:“你还跟我装什么,大家都是过来人。”

卓木强巴笑了。胡杨来到他的前面,眺望起可可西里湖来,悠长道:“比我上次来,湖面又扩大了不少啊。”

“哦。”卓木强巴看着胡杨,他眼里似乎有无限忧伤。

胡杨道:“这都是温室效应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马兰山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而这可可西里湖,也就越来越大了。”

“啊。”卓木强巴对这些并无多大兴趣,他想:“如果方新教授在的话,肯定会和队长聊得投机的。教授就是教授,什么都懂。”

胡杨回头,就看到了卓木强巴手里的骨头。“嗯?”他奇怪地凑近看了看,问道,“能给我看看吗?”他拿在手里,仔细地观摩着,突然发问道,“这是谁送给你的?”

卓木强巴没想到,还有人会对这根骨头感兴趣,他不想作过多解释,只淡淡地道:“一个朋友送的。”

胡杨赞道:“这个是好东西啊。”他摸出对讲机,喊话道,“老肖,老肖,快出来,我有好东西给你看。我就在湖边,快点快点。”

卓木强巴这次发蒙了,准备去拿回来,道:“这,不过是普通的骨头嘛。”

谁知道,胡杨竟然舍不得还给卓木强巴了,他手肘一拐,挡开卓木强巴的手,扭到一边去说:“你懂什么。”

额顶都秃了的老肖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像个陀螺似的“呼哧呼哧”跑了过来。胡杨远远地迎了上去,晃着手里的骨头道:“你看,这是什么?”老肖接了过去,两人嘀嘀咕咕的,四眼放光,就像守财奴看到了从天而降的金砖。

卓木强巴走过去,只听老肖道:“不会错的。就是这东西,西藏博物馆里也有一件这个东西。”

卓木强巴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这时,老肖问道:“你朋友是……做什么工作的?”

卓木强巴如实答道:“呃,是名野外工作者。”

老肖道:“难怪,他一定也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

卓木强巴大惑不解,道:“这不就是一块骨头吗?”

老肖拿起骨头,对着初升的朝阳道:“你看,看这里,明显是人工打磨过的痕迹嘛,看见没有,这里有个凹槽,还有这里,这是留下的水渍,说明以前经常被使用。”

卓木强巴就更好奇了,问道:“这到底是个什么?”

胡杨呵呵笑道:“这是根骨笛。知道吗?就是用骨头做的笛子,可以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令数公里外的野兽毛骨悚然。当然,人也不例外,不信你吹吹。”

老肖把骨笛递给卓木强巴,和胡杨两人都望着他。卓木强巴在他们注视的目光下,不得已把骨头的一端对着自己下唇,轻轻吐气,起初并没有声音,变换了两三个位置后,那骨头果然发出“啾——”的声音。

但那声音并不像胡杨所说的如鬼哭狼嚎,那声音悠长、哀婉,有如空旷的荒原上孤鹰发出的阵阵悲鸣,来自远古的思念,就从那小小骨腔中一缕缕透出。胡杨和老肖对望一眼,都看到对方脸上的悲切之情,那声音让人感到是如此的悲凉,虽然从卓木强巴嘴里只能发出一个音调,但和着可可西里湖潮水的起伏,仿佛让人听到了可可西里湖水的哀伤。

半晌,胡杨才对老肖说:“看来,博物馆的介绍也未必是真的,他们多半也没吹出音来试过。”

“啊,你们并没有听过这声音的啊。”卓木强巴大感上当。

“开什么玩笑。”老肖道,“这种骨笛,仅在西藏博物馆有一根,我们能看看就不错了,谁敢拿出来吹。这是西藏古老宗教里的一种法器,其文化历史价值等同于古红山文化的玉箍、玉龙,古三星堆文化里的大眼青铜面具。所以我说,这根骨笛,你以后还是交给国家博物馆吧,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很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对了,一定要向你那位朋友打听清楚,他在哪里捡到的这个东西。”胡杨补充道:“这种骨笛,通常是用人的一截小腿腓骨做的。”“什么!”卓木强巴这才明白,难怪要让自己吹,他大吐苦水道,“哪一派的古藏教,用这样的法器?”

胡杨咧嘴笑道:“枉你还是藏族人呢,连这个都不知道,这就是你们西藏古代的密教法器啊!”

“密教?”卓木强巴摇了摇头,道,“我对宗教一向不感兴趣,更别说什么密教了。”

胡杨又道:“就是佛教啊。藏密藏密,就是藏传佛教嘛……”

老肖道:“老胡,别在那里显摆你的知识了,你对密教又了解多少?糊弄外行人差不多。”

胡杨队长打蛇随棒上,马上道:“哎,对了,老肖你对西藏密教不是蛮有套道道儿嘛,你给强巴拉上一课。”

老肖道:“我哪里谈得上了解啊,只是略知一二罢了。密教最初指的是印度的大乘佛法和婆罗门教加上当地平民的各种信仰杂合而成,它被称作密教主要是和显教区分开来,显教的大小乘佛法,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庙宇佛寺所颂传的佛教;密教则是公元七世纪从显教中脱离出来,与大小乘佛法有明显不同的思想体系。显教教主叫释迦牟尼,这个你应该知道吧,而密教教主更有名,他就是大日如来。按思想体系来说,显教是释迦牟尼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而说的,因而它是公开的、浅显的、随他意的。密教是大日如来自说内心证悟的真理,因而是秘密的、深奥的、随自意的。尤其是在西藏流传的佛教,其根本就是密教,所谓前弘期,后弘期,五大教派,其实指的都是密传佛教。”

卓木强巴听了这一番话,从心底对老肖感到佩服,不禁说道:“没想到肖老师对密传佛教有这样深的了解。”

老肖道:“嗯,知道一点点,其实西藏的历史,自古就显得很神秘,一是这里很多地方闭塞,与外界不交通,二是久经战乱,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失落,不管是中西方,对西藏历史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都是从二十世纪才开始着手。”

胡杨队长在一旁神秘道:“你知道老肖以前是干什么的?他曾参加西藏文化交流活动,向西方人宣传西藏呢。”

老肖道:“得了吧你,那不过是从西藏冰川科考入题,只涉及西藏很小一方面,人家邀请的是你大胡子,我不过当一配角。”

卓木强巴问道:“胡杨队长去过西藏的神山?”

胡杨队长道:“嗯,我们那时是进行冰川科考,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西藏待了有一段时间,而且有随行的藏民嘛,对西藏各方面的情况都了解了一下。”

卓木强巴想起巴桑和拉巴大叔曾提及的地方,不由问道:“那么,胡杨队长觉得,在神山山脉,哪一段是最危险的呢?”

胡杨队长道:“应该是与尼泊尔和印度三国接壤的地段吧,那里山峰不是很高,平均海拔7000米左右,但是气候条件的恶劣程度可以说是整条喜马拉雅山脉之最,去过那里的人都说,比珠峰的气候环境还要恶劣,而且山势险峻,绵延上千公里的山脉中,有十余座山峰从来就没被人类征服过。”

老肖补充道:“据说,曾有无数冒险者前仆后继地赶往那里,期望能成为征服那些山峰的第一人,但始终找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登顶办法,不少人在山脚下都打道折回,更多的人,永远消失在绵绵雪山之中。”

胡杨队长勾过老肖的肩膀道:“不错,我一直觉得,老肖比我更了解西藏,可以算半个西藏通吧,我想想,是……是1996年吧,自然与科学栏目,还专门请老肖去做了期访谈节目,当时就是关于西藏的,是……什么,什么话题来着?”

老肖呵呵笑道:“是讲的高原冰川消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里面就涉及到一些西藏人文地理。”

卓木强巴对这些没兴趣,他转而问道:“那么,肖老师知道四方庙吗?”

“四方庙?”老肖和胡杨队长满脸疑惑地对望着,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卓木强巴补充道:“就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除了大小昭寺,在西藏的四个地方还修了四座神庙,好像是在佛灭时被毁了的。”

老肖摇头道:“这个,可能要专门研究藏史的专家才知道了,我知道的都是些表浅的东西,比如今天的密教,还有古代西藏的苯教……”

老肖和胡杨队长就密教和苯教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但卓木强巴没有认真听下去,只是思索着:这四方庙为什么不存在于正史当中,而我家里的那本宁玛古经却记载得那么详细?如果说这根骨笛是属于密教,它怎么会出现在可可西里?

同类推荐
  • 关东第一枪

    关东第一枪

    一段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广袤而多情的黑土地上,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铁骨柔情的土匪头子章啸天,联合其他绺子,在外敌入侵时毅然摒弃前嫌,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打响全国民众抗战第一枪。章啸天率领的义勇军,武功盖世,百发百中,以飓风浩荡、气吞山河之势,横扫侵占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胆识过人的章啸天,从不按套路出牌,声东击西,诱杀汉奸,一次次挫败了日军的阴谋和气焰。在枪林弹雨中,演绎着荡气回肠的侠肝义胆,同时也演绎着黑土地上特有的爱情故事,激荡着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 地震警报

    地震警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坍缩

    坍缩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对坍缩的观测将在国家天文台最大的观测厅进行,这个观测厅接收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发回的图像,并把它投射到一面面积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型屏幕上。现在,屏幕上还是空白。到场的人并不多,但都是理论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权威,对即将到来的这一时刻,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少数真正能理解其含义的人。此时他们静静地坐着,等着那一时刻,就像刚刚用泥土做成的亚当夏娃等着上帝那一口生命之气一样。只有天文台的台长在焦躁地来回踱着步。巨型屏幕出了故障,而负责维修的工程师到现在还没来,如果她来不了的话,来自太空望远镜的图像只能在小屏幕上显示,那这一伟大时刻的气氛就差多了。
  • 父亲的风流韵事

    父亲的风流韵事

    颜德良,湖南衡阳人,五十年代初生,曾当过知青、车间主任、厂长、编辑等。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写作,在《星火》《湖南文学》《文学界》《朔方》《中国铁路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现居湖南郴州。我的母亲是童养媳,她大概五六岁时来到我爷爷家。被我外婆领着,朝爷爷奶奶磕了个头,趁我妈到一边去玩耍的时候,外婆一抽身就走掉了。那几天,我姆妈哭叫着到处找外婆,几天几夜都不肯吃东西。其惨状,类似于今天的被拐卖儿童。从此,她在夫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十五岁时,母亲与父亲圆了房,同年底生下了我。那一年刚好解放,正实行新婚姻法,父亲想离婚,被爷爷一个巴掌打得耳朵流血。
  • 异空公寓:东湖异事,三更狐媚热线(新惊魂六计)

    异空公寓:东湖异事,三更狐媚热线(新惊魂六计)

    飞帘小镇,有无数顽灵,有会飞的尸体,也有看不见的邻居……鬼房子的阁楼暗处,午夜灵猫出没,守夜人阴灯借命!死亡热线,是不见不散,还是来自黑夜的诡火离合?
热门推荐
  • 仙途求归

    仙途求归

    本来一心求仙,为的就是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人还有朋友。什么儿女情长的,她嗤之以鼻。天大地大,我心依旧。但是有一天,她偶然遇到了他,一眼便沦陷,才知什么是情不自禁。躲也躲不过了,她也不想躲了。“什么?”“我都没说不愿意,你还不愿意了?”“不行!”“我告诉你,你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没错,她就是这么霸道,谁让他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里,既然出现了,那就不准在他的世界里消失。至于后果是什么,管不了了,就算万劫不复她也认了。她还就不信了,她还搞不定一个男人了。可是,身后一堆拉着她拖后腿的是怎么回事?不就想好好谈个恋爱吗,还一哭二闹三上吊?简介无能,只能这样了o(╥﹏╥)o
  • 帝少的小新娘

    帝少的小新娘

    她和他青梅竹马,明明!可是那天他却告诉她,他爱着另一个女人!她伤心之余,酒吧买醉,却作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招惹上不该招惹的人!至此她逃,他追;她任性,他包容;她闯祸,他解决,他教会她成长,彻底的蜕变,就在相处之中,她爱上他之时,他却牵着另一个女人的走进婚姻的殿堂,她痛不欲生,带着伤逃离!
  • 幻界外传之圣杯传说

    幻界外传之圣杯传说

    一次载入史册的航行,发现了一片新的世界,也转动了命运的齿轮。暗黑,赤红,墨绿,苍白。命运的轨迹开始交织。被命运捉弄的人们,从痛苦和愤怒中抬起头来,探索存在以外的领域。骑士,亡灵,魔法师,复仇者,剑修,祭司。踏上贤者之路的人们,名为圣杯的神器,游历世间的造物者,谁是命运的主宰?世界崩塌的序曲中,造物者们开始了另一场游戏。
  • 医妃倾城,农女要翻天

    医妃倾城,农女要翻天

    她,是二十一世纪杰出的冷酷军医;他,是睥睨天下,邪魅不羁的王者;一朝穿越,两人相遇,正值四国局势诡谲变幻,一场场阴谋随之展开,二人携手共同进退,笑看江山!然而她特殊的身份却成了最大的罪过,当遭到最爱之人的背叛,谁又是谁的救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努尔哈赤的咒怨

    努尔哈赤的咒怨

    四百多年前,东北的长白山下和松辽平原的辽阔大地上,生活着许多女真人(满族先人)的部落王国,主要有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个部落,元代至明初,这几个部落主要活动在松花江下游的辽阔区域,松花江下游古称海西江,所以历史上称他们为海西女真。又因他们的始祖共同发源于今哈尔滨市以北的呼兰河流域,所以又称海西女真为扈伦(呼兰的谐音)四部,亦称扈伦国。在海西女真东南方的浑河流域(辽宁省),还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女真部落王国,叫建州。建州的首领,就是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明代时他们附属于大明王朝,朝廷在东北设立辽东奴尔干都指挥司(相当于现今的大军区),管理东北的女真人。
  •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

    本书以客观描述的形式,选编了国内外80位堪称世界上最会赚钱的财富女性。80位女性走的是80条不同的财富之路,用的是80种不同的赚钱之法,积累下来的也是80种不同的创富秘诀,但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有一个成功的财富人生。她们不仅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她们创富的过程体现了女性人生的价值。希望女性朋友能从此书中吸取精华,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财富人生。
  •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Boss恋爱中

    傲娇Boss恋爱中

    那天喝醉了的安辰宇与家庭决裂欧阳潇潇撞了个正着,他错把她认成了他爱的女人;第二次,安辰宇撞到拿文件的她;第三次见面两人领证结婚;他们的故事从此开始。婚前安辰宇“我们只是合作关系”婚后,“潇潇,我们做真夫妻吧”――――――――安辰宇:“不许和那个乔接触”欧阳潇潇翻了个白眼“我们是朋友”“那也不行,你是我的”安辰宇霸道的将她抱去卧室好好‘教育’一番――――――――两人感情最好时,安辰宇的前女友苏婉颜回来了,谁能告诉她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和他的前女友居然是双胞胎当广大网友说欧阳潇潇不配和安辰宇在一起时,欧阳潇潇亮出了底牌,谁还敢说她不配
  • 倾城嫡女惑君心

    倾城嫡女惑君心

    一次意外楚慕晞穿越成了天宁王朝国公府嫡女,从此开始了她的异世之旅。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她有亲人有朋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还有……那个深深扎根在她心里的男子。穿越时空的牵绊只为一人绚烂……不管是发生了什么,不管一切是喜是悲,但求落叶无悔不忘初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望茅草地

    西望茅草地

    本书是韩少功系列第一卷,小说卷,收录作者978年—1984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十九部。《西望茅草地》获1980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飞过蓝天》获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