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1700000035

第35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11)

攻击谩骂王阳明的声音在整个明帝国成了学术界的主旋律,上到中央政府高级官员下至地方小吏,王阳明的敌人满坑满谷。当然,对他顶礼膜拜的人也是浩如烟海。王阳明大有不管不顾的气势,用他的话说,我只相信自己的良知,其他一概不理。

他曾和弟子们谈论过这样一件事:为什么王阳明自平定朱宸濠后,他的学术敌人像雨后的狗尿苔一样层出不穷。有弟子说,因为先生立下与天地同寿的奇功,所以很多人都嫉妒先生,因妒生恨,这应该是真理。还有弟子说,这是因为先生的学说影响力已如泛滥的黄河一发不可收拾,而那些朱熹门徒自然要站出来反抗让他们耳目一新的学说。更有人说,先生创建了动摇山河的功勋,所以尊崇先生的人越来越多,根据辩证法,那些排挤阻挠先生的人也就越来越卖力。

王阳明说:“诸位的话有道理,但并不是根本。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这样的,未发现良知妙用之前,我对人对事还有点乡愿的意思,也就是言行不符。可我确信良知的真是真非后,就发现只要我按照良知的指引去为人处世,心情非常愉快,由此就养成了‘狂者’的胸襟。即便全天下人都讲我言行不符也毫无关系。这就是自信,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如果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基调,那么,他后来提“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则是探索模式。1520年,他提出“致良知”,由此给了王阳明心学的灵魂。到他1521年这次和弟子谈话后,王阳明心学第一次在他身上有了成果:超狂入圣。王阳明心学的主张就是要成为圣人,先要成为狂者,然后才能循序渐进,进入圣人殿堂。

所谓“狂”,就是在相信真理的前提下时刻坚持真理、践履真理,其他一概不管。或者说,和真理无关的事就不是我的菜,对于不是我的菜,我不需伪饰,只要本色表现就可以了。

王阳明年轻时就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坚持建功立业的真理。为了这个真理,他废寝忘食苦读兵法,不屑众人的嘲笑在饭桌上用果核排兵布阵,这就是狂。因为他本是个狂人,所以他英雄相惜,他也喜欢别人是狂人。1520年他收服王艮就是个典型例子。

王艮原名王银,出生于儒家大本营山东泰州,父亲靠煮盐维持全家生计,王艮七岁开始学习理学,四年后辍学继承父业,二十五岁时成为当地富翁。由于经济条件许可,王艮重新回归理学,他的天分和刻苦成就了他,二十九岁的某天夜里,他从梦中惊醒,浑身大汗如雨,突然感觉心体洞彻、万物一体,确切地说,他悟道了。

其实,即使朱熹本人,也不可能在四年时间里悟透理学之道,王艮的悟道只是他没有深厚的理学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思想负担,一番胡思乱想后就很容易让自己误以为悟道了。王艮自悟道后,就四处讲学,他的讲学有个特点:不拘泥陈说旧注,而是根据自己的心理、以经证心,以悟释经。说白了,就是望文生义,但因为可以言之成理,所以他的听众越来越多。三十七岁时,王艮已在泰州声名大振,他把自己塑造成超级特立独行的人物:按古礼定制了一套冠服,帽子叫“五常冠”,取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义,衣服是古代人穿的连衣裙“深衣”。穿戴完毕,他捧着笏板,行走时迈的步子经过精致的测量,坐时一动不动,和死人唯一的区别就是还有气息。

王艮还有一特立独行之处,就是嗜酒、嗜赌如命。1520年他到江西挑战各路理学大家并且百战百胜。他最后狂傲地宣称,天下没有人可以当他的对手。当有人告诉他,江西有个叫王阳明的在学术上很厉害时,他冷笑。

王阳明听说有这样一个人后,派人隆重地去邀请。王艮没有时间,他正在喝酒赌博。王阳明不停地去请,王艮不停地在喝酒赌博。

王阳明的弟子劝王阳明:“这种人还是算了,他既然不想来,强求不得。”

王阳明说:“据说这人很有‘狂’气,我非要他来见我不可。”

弟子们问:“难不成去绑架他?”

王阳明笑了笑,找出几个学习能力强的人专门学习喝酒赌博。这几名弟子学成后就跑到王艮面前,先是喝酒,把王艮喝得大醉三天,又和王艮赌博,王艮输得一塌糊涂。王艮大为叹服,对方却告诉他,我们不是自学成才,而是有名师指导。王艮问是何人,他们就把王阳明的名字告诉了王艮。

王艮大吃一惊,说:“想不到王阳明这老儒还会这些东西。”

这些赢家就说:“我们老师非腐儒,而是能灵活变通的圣人。”

王艮打了几个酒嗝,推开牌局,说:“那我要去见见他。”

王艮戴上了他的复古帽,穿上了他的非主流衣服,捧着笏板来见王阳明。二人开始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王阳明:“你戴的是什么帽子?”

王艮:“舜帝的帽子。”

王阳明:“穿的什么衣服?”

王艮:“春秋道教创始者老莱子的衣服。”

王阳明:“为什么穿这样非主流的衣服?”

王艮:“表示对父母的孝心。”(舜和老莱子都以孝著称)

王阳明:“你的孝道贯通昼夜吗?”

王艮:“当然。”

王阳明:“如果你认为穿这套衣服就是孝,那你脱掉衣服就寝时,你的孝还在吗?”

王艮:“我的孝在心,哪里在衣服上!”

王阳明:“既然不在衣服上,何必把衣服穿得如此古怪?你是想把孝做给别人看?”

王艮:“……”

王艮:“咱们来谈谈天下大事吧。”

王阳明:“君子思不出其位,天下事可不是你这样的人应该管的。”

王艮狂傲道:“我虽是个草民,但尧舜君民之心,没有一天忘记过。”

王阳明:“当年舜是平民时在山中和野兽玩乐,快乐得忘记了还有天下这回事。”

王艮:“那是因为上有尧这样的圣君。”

这回轮到王阳明答不上来了。王艮说得对,上有尧那样的圣君,作为平民的舜才没心没肺地忘记还有天下这回事。可如果上有朱厚照那样的混蛋,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平民,是否还应该没心没肺呢?

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和王艮在后者着装上的谈话已经透露了王阳明“心即理”的心学核心,而王艮的回答恰好符合了这个心学的核心。王阳明发现,这是一个可塑之才,大喜之下,连忙给王艮脑子里灌他的心学思想,从“格物致知”谈到“诚意”,再谈到“存天理去人欲”,最后谈到“致良知”。王艮听得一愣一愣的,深深拜服。王阳明最后说,其实你已有了“狂”的灵魂,但有点跑偏,你应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得到“狂”的真谛,这就需要你致良知。你的名字“银”边是个金字,金乃狂躁流动之物,把它去掉,名为王艮,字“汝止”。这是提醒你自己:要静止,不要太流动。

王艮同意王阳明的见解,从此专心地学习起心学来。王阳明后来说,我收服王艮比我平定朱宸濠还有满足感。但也正是这个王艮,后来把王阳明心学的这只巨舟驶入狂傲不羁的禅宗海洋,让王阳明心学的敌人们有了攻击的话柄,从而导致了心学在明代被围剿,直致没落。

当然,这是后话了。

从王阳明的角度来看,王艮犯的致命错误就是,全力渲染良知的效用,而不注重光明良知。王阳明说,因为我心中有良知,良知能辨是非善恶,所以我只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事就一定符合天理。问题是,良知能分是非善恶,是因为良知光明。如果良知不光明,在是非善恶上,它的作用就会微乎其微。王阳明一直主张,你固然有良知,可别人也有良知,只有大多数人的良知认定同一件事是对的或者错的,那才叫心即理,否则就不是。

王艮和他后来的弟子都有这样的思路:良知告诉我,五花肉好吃,那不管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我都吃。可如果我们面对穆斯林时吃猪肉,那就是大不敬,这种行为就不符合天理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的良知分清的就不是“是”或者“非”,它完全拧了。

不过这大概也不能怨王艮,王阳明在对待良知能分清是非的问题上,也刻意强调良知的作用。曾经有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向王阳明请教如何对待“是非”,王阳明用笔和他交谈。

王阳明:“你的耳朵能听到是非吗?”

回答:“不能,因为我是个聋子。”

王阳明:“你的嘴巴能够讲是非吗?”

回答:“不能,因为我是个哑巴。”

王阳明:“你的心知道是非吗?”

杨茂兴奋起来,手舞足蹈,拼命点头。

王阳明最后写下这样的话:“你的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你的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人人都有良知,所以人人心中都知道“是非”,但耳朵不听是非,口不说是非,那也不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他已进入狂放不管不顾的境界,其实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至少他在良知指引下的狂放境界就不能绝对地解决下面的问题——对朱厚照的评价。

伟大的杨廷和

人人都知道王阳明在平定朱宸濠中居功至伟,人人也都知道,王阳明最终闹了一场空。他的全体弟子都为他抱不平,但无济于事。甚至是退休在家的杨一清也为王阳明抱不平,也无济于事。整个1520年,王阳明成了一把扫帚,扫完朱宸濠这堆垃圾后就被人放到墙角,中央政府所有高官显贵都故意不想起他。

1521年农历三月,王阳明的光明时刻看似到来。因为朱厚照死了,环绕在他身边的垃圾群如冰山消融,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江彬。

1520年末,朱厚照一行到达通州,江彬提醒朱厚照不要回紫禁城,因为一旦回紫禁城再出来就很难。江彬设法让朱厚照相信,在通州完全可以处置宁王余孽,完事后可以去他在大同建造的行宫。朱厚照欣然同意,就在通州,审讯朱宸濠同党。钱宁和吏部部长陆完被拖到他面前,朱厚照对二人恨得咬牙切齿,因为他们以谋反来回报他对他们的信任。他以恶作剧的方式来惩治这两个罪犯:把二人剥得一丝不挂,五花大绑,站在严寒天气中让士兵向他们身上吐口水。凌辱完毕,他命令把二人凌迟处死。至于朱宸濠,他显示了家人温情的一面:允许朱宸濠自尽,不过朱宸濠自尽后,他命令把朱宸濠的尸体烧成灰烬。

虽然朱宸濠已灰飞烟灭,但朱厚照相信江彬的说法,所以对中央政府官员要他回京的请求置之不理。但他的身体已不允许他再胡闹。两个多月前,他在江苏淮安的清江浦独自划船时,船莫名其妙地翻了,他喝了好多口水才被人救起。也就在那时,他经常会感到寒冷,不停地咳嗽,到通州时,他给人的感觉已是有气无力。

他其实特别想去大同行宫,可紫禁城来到通州的御医告诉他,如果不回北京进行一番正规的疗养,那后果不堪设想。朱厚照听到这句话时很遗憾地看了看江彬,江彬欲言又止的神情让朱厚照如坠云里雾里。

1520年农历十二月初十,朱厚照终于病体沉重地回到紫禁城。虽然如此,他还是进行了一番夸张的表演:几千名捆绑着的俘虏排列在通往皇宫的路旁,他则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军装耀武扬威的“检阅”俘虏们,由于身体原因,这场表演很快结束了,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表演,有点失败。

三天后,他勉强从床上爬起到天坛献祭。在群臣的惊呼声中,他当场晕倒,被抬回紫禁城时,气若游丝。皇家御医们虽然保住了他的命,却没有恢复他的健康。1521年农历二月初二,他带病和一位宫女进行质量不高的性生活,之后,病情加重,只有躺在病床上回忆往事。1521年农历三月十四,朱厚照一命呜呼,享年三十一。

一直以来,人们对朱厚照的评价都不高。大家普遍认为,朱厚照是一位自私任性的皇帝。倘若用王阳明心学来评价他,应该有两种评价:作为普通人,朱厚照无疑是很出色的,因为他能创造心灵的自由,他不被那群腐朽的老臣订立的规则所左右,只活最真实的自己;但作为皇帝,他是极不合格的。朱厚照在享受皇帝权力带给他快乐时却很少履行皇帝应该尽的责任。按王阳明心学的解释,朱厚照的心中应该有这样的天理:我要为江山社稷负责,要为黎民苍生负责。可事实证明,他没有。他心中的“天理”就是:我行我素,让自己成为一个“将军—皇帝”式的皇帝。如你所知,这和大多数人(儒家门徒)对皇帝心中应该具备的天理的共识背道而驰。

天理是什么,其实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对一个道理达成的共识。显然,身为皇帝,朱厚照没有按他的良知去行事。

江彬也没有按自己的良知去行事。朱厚照在残存于世的那两个月里,江彬一直在违背良知。他明知道朱厚照已病入膏肓,却还要求朱厚照去大同行宫,目的只有一个:朱厚照死时,他能在身边,将来的事就都好办了。

但朱厚照忽然变得聪明起来,回到北京紫禁城,这让江彬的计划泡汤。他明知道伪造圣旨不是臣子应该做的事,可还是在1521年农历三月初九伪造了一道“要江彬担任北京郊区边防军司令”的圣旨。

北京郊区的边防军是江彬几年前在得到朱厚照许可的情况下调动的大同军区部队,这是一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考验的部队,能以一敌百。江彬希望这支军队能为他的前途保驾护航。他接下来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守在朱厚照病榻前,只要朱厚照一死,他可以再伪造朱厚照的遗命,而他江彬则将名标青史。至于怎么名标青史,江彬的答案是:造反。

这一计划险些就成功了,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1521年农历三月十四朱厚照咽气时,江彬不在朱厚照身边,历史由此转向。

同类推荐
  • 大唐昏君

    大唐昏君

    新书《历史必须爽》发布,欢迎订阅。穿越成为末唐最后一个皇帝李柷,昏君就该有个昏君的样子,调戏妹子、偷鸡摸狗、掷骰子、斗蛐蛐、打闷棍、绑票,无恶不作。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收看《大唐昏君》!福全:"陛下,这要是被太后知道了,非打死奴婢不可的。"李柷:"哦,是这样啊,那你被太后打死好了。"福全:“……”“放开那个女孩,让朕来!”朱友能:“李兄,我是个败家子,你是个小昏君,咱俩臭味相投。”“嗯,你说得对,那朕诛你九族。”可,真的是这样的么?PS:群号669231341。智商爽文,偏向轻松。(当然我是说没遇到女主的时候,昏君见了女人就石乐志。)
  • 盛唐侠骨

    盛唐侠骨

    那一年,阿武重回宫阙。那一年,太极宫前血光飞溅。那一年,大唐的江湖风起云涌。那一年,洛阳的牡丹红透了半边天。
  • 大唐小侯爷

    大唐小侯爷

    想不明白了,旅个游而已,竟然莫名其妙穿越了!家是回不去了,手机竟然跟着也变异了,悲愤的倒霉蛋只能一步一步从秦岭深处走出。谁知倒霉的在渭水河边遇上刚刚被突厥打劫一空的倒霉李二。“陛下,咱们格物吧?”“不行啊!朕的江山不稳,国力不济,民生困苦,朕还要灭突厥、平西域、征高句丽、国内的事情也是一大堆,实在没空啊!”“不就是灭个突厥、平个西域、征个高句丽嘛!只要咱们君臣携手,这都小事尔!”很多年后,君臣两个无聊的趴在地图上,看着大唐庞大的版图,大眼瞪小眼,过了会儿,赵谌小心翼翼的建议。“陛下,要不咱们西征吧?”“正合朕意,准了!”大唐小侯爷群号:474252937欢迎喜欢的兄弟姐妹们加进来!
  • 重生康熙王朝之我是废太子

    重生康熙王朝之我是废太子

    回家给老东西过六十大寿,救了个女的。救就救吧,咱挨撞了。撞就撞吧,还重生了。重生就重生吧,还是个废太子。叫我如何是好?
  • 董郎顾

    董郎顾

    汉末三国英雄NO.1非曹操莫属。学霸周炯遭遇车祸一不留神来到汉朝末年,成为天赋异禀的神童董郎。且看董祀如何凭借灵活多变头脑开饭铺,建工场,泡美眉,造兵器,最终辅佐义父曹孟德兼并群雄统一中原,改写汉末江山中华历史……曹操收了吕布,郭嘉和周瑜长寿,三国必将是另一种结局......
热门推荐
  • 宣生六记

    宣生六记

    他送她一坛忘忧,她笑着说,“你就是我所有忧愁的来源,既忘不了你,又如何能够忘忧!”续集已出,敬请吐槽┐(‘~`;)┌
  • 快穿之成为金牌宿主

    快穿之成为金牌宿主

    欢迎加入这个神奇的大家庭,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人生百态,贝晓被骗入系统时还沾沾自喜,认为可以靠近自己男神季源轩,可不久以后,“系统,你给我出来”某小只“住手,,我告诉你个秘密”
  • 超神学院之彦伦

    超神学院之彦伦

    我叫葛小伦,是一个屌丝,直到我被两个黑衣人坑进了一个什么破学校。他们说要给我神力!还给我取了个吊炸天的名字……银河之力……直到我遇见了她,我才知道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群号:648067997有兴趣的加一下呗
  • 一吻成瘾:总裁老公狠狠爱

    一吻成瘾:总裁老公狠狠爱

    “秦小姐,请问我们之前是不是在哪见过?”本以为一夜放纵,留一下一百块后,自己和那个人在无交集,没想到却被这个男人给赖上。他想尽办法吃他豆腐,她拼命逃跑,“你放开我。”“我不放,你是我的我如何放,要不我们先研究下未来,我在放了你?”
  • 潋滟风月相思筏

    潋滟风月相思筏

    运筹帷幄的宸王爷本以为一纸婚约是自己算计了那个女人,不料却入了自己的局,终了只想抱得美人归。风谲云诡的京都从不太平,妘瑶只想觅得一地,睡吃等死,不想竟也有戎装上阵不顾小命的一天……情节:他睥睨天下,纵横山河格局,欲为江山王,成四海主,却甘愿入了自己的局;毒发命危之际,想的却是如何换她余生无忧。他生来便又一双很美的眸,上扬流光间盛尽四月芳菲色,揭开嬉笑风流的面皮,其下便是血淋淋的深仇恨,他曾道:亦无忧,无忧自是也无心,直到以命换命的那刻方知——亦无忧避不开俗世三千,躲不了婆娑遗憾,他该是让人心疼的才对。月色锦袍,如竹清韵,他清润也冷情,淡漠也嗜血,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徒手大开杀戒时,竟只是为了一个女子,何其不幸,此女已是他人妻。岁月重来,她只想握住指尖荣华浑噩度日,生平所好睡吃等死,不想事与愿违……
  • 重生之加油新生活

    重生之加油新生活

    黎冉重生了,她不能保证这一生会比前世过得好,但,总要努力不是吗?!新建群组16128297
  • 愿我如星君如月

    愿我如星君如月

    他是杀伐果决的当朝太子,她是风华绝代的倾世太子妃,她辅他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他荣登大宝之日,她等来的却不是封后的圣旨,而是满门抄斩的厄运……
  • 倾天下:神偷妖后

    倾天下:神偷妖后

    当一代神偷的她,穿越到奇丑无比的废物身上,沉寂?还是崛起?当厌恶她的他,明言要娶她,嫁,还是不嫁?谁人能知,她已非她,携手宝宝,翻云覆雨。神不容,屠神;天不容,弑天。眸开繁华,连城天下。
  • 四季调

    四季调

    林岚:我是谁?我在那?哦,穿越了?!那啥,我是来宅斗的?!可是我仨儿子加我自己都能凑一桌麻将了啊,还附带了俩贴心小棉袄,一群孩儿围着我呢,后院里小姨娘们和我斗啥?斗地主么?泠儿唉,我的囡啊,你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咋回事?乌泠:我是谁?我在那?哦,重生了?!那啥,我是来宫斗的?!嗯,作为一个合格的宫斗预备役,我的辉煌战绩必须从我家后院里的练手开始!我可是嫡母当亲生的泠姐儿,我爹再多的小姨娘都只能是我手下炮灰!母亲唉,我的娘啊,你可给争气点不?!等我宅斗出师了去宫斗了,你难道还得再生个女儿帮你么?!一对奇葩母女,携手同行的一条生命不止,折腾不息的狗血斗争路……
  • 悬凶的镜照

    悬凶的镜照

    “这是在我县境内出土的唐代古铜镜。”县文化宫四楼,约四百平方米的展厅,沿中轴线两边精心摆放的玻璃柜内,陈列着这一区域出土的各种文物。这等最为普通的布置虽远远不能与大型博物馆展出的讲究与豪华相比,但在淡淡光晕的映衬下,整个布局显得简约、明快,给人一种风格迥异的感觉。县文管所所长田佳介正在向以省文化厅周厅长为首的特意前来视察参观的宾客介绍展出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