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1700000045

第45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7)

自明帝国以来,两广的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安南和八寨、断藤峡是否平静。尤其是广西,由于多山多洞的复杂地理,一旦有盗贼作乱,必然就是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明帝国政治清明时,政府是有力使不出,政治不清明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断藤峡和八寨的叛乱一直隐隐约约地存在,两广所以能局势表面上稳定,全是因为他们力量不足,尤其是没有和安南联合,一旦他们内外联合,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王阳明所谓的八寨是两广心腹之患。

八寨之贼也曾被明军反复征剿过,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唯一的一次成功发生在朱见深时代,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岑瑛带领他的本族部队和政府派遣的雇佣军联手攻寨,而成绩也很寒酸:斩杀二百余人,仍未斩草除根。

如果对明帝国中后期的军事制度不了解,就会认为无论是韩雍还是岑瑛,所耗费的钱财只是单纯的军费开支,其实绝不是这样的。

明帝国在军事上的“卫所制”在朱棣后期已经失效,原因很简单:卫所制是朱元璋指望军队能自给自足,不必靠帝国的财政过活。所以,身在卫所制的士兵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务农,训练时间非常少,再加上卫所长官们对士兵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卫所士兵逃亡的情况非常严重。有数据表明,很多卫的规定人数是5600人,但实际上真正的士兵不足此数的一半。

1449年,朱祁镇(明英宗)带领从卫所抽调出来的帝国主力四十万人去迎击蒙古兵团,最终在土木堡被全歼,这件事证明了一点:卫所制培养出来的士兵已不能打仗。朱祁镇之后的朱祁钰(景泰帝)在民族英雄、兵部尚书于谦的建议下,改革军事制度,但收效甚微。于是,政府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让军队更富有战斗力,那就是雇佣制。各地方组织民兵,一旦有战事,就雇佣他们上战场,当然,政府雇佣他们不是给他们现钱,而是抵消他们本该缴纳的赋税。还有一种雇佣军则是少数民族武装,王阳明在江西剿匪时有人建议使用的广东狼兵就是少数民族武装。先前韩雍剿匪动用的十几万兵力除了卫所提供的少得可怜的兵力外,其他都属于雇佣军,比如河南的精于使用匕首的爬山高手,各地强悍善战的矿兵,善于使用长棍把人当成狗打的山东兵,单兵作战能力强的佛教寺庙的和尚,福建泉州的拳师。很明显,这个成本相当大。

再看王阳明。王阳明所动用的兵力共为一万五千人,这里还有王受和卢苏的几千人。而这一万人是他用来平定田州和思恩的,也就是说,纵然这一万人是雇佣军,他们已经领了工资,而且田州和思恩的战役并没有打响,王阳明是顺水推舟,二次利用,除了必需的军费供应外,王阳明没有费国家一文钱。与韩雍相比,王阳明就是在创造奇迹。

几个月后,当王阳明的报捷书传到北京时,高级官员霍韬用对比的方式对朱厚熜说,王阳明在断藤峡与八寨之战中为朝廷省了数十万的人力、银米。他的前任(姚镆)调三省兵若干万,梧州军门支出军费若干万,又从广东布政司支用银米若干万,战死、得瘟疫而死的官兵若干万,可如此巨大成本的付出换来的却是田州不到两个月的安宁。王阳明的作战成本已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而且把八寨、断藤峡这样的积年鬼树连根拔起,纵然是神仙下凡,恐怕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吧。

王阳明在广西没有考虑作战成本的问题,他病怏怏地投入到善后工作中。他希望中央政府能同意他所提出的处置八寨、断藤峡的意见。第一、把广西的一处叫南丹的卫所迁到八寨,震慑当地的刁民;第二、把思恩府城迁到轩豁秀丽、便于贸易的荒田,这是希望当地百姓从闭塞的环境中走出来,不封闭,就不会乱想;第三、调整基层布局,要各地的县长深入乡村。这个办法和朱元璋的政策是抵触的。朱元璋对基层的政策是:乡村可以完全自治,县长和县长的吏员们不许下乡村。他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不允许地方官员骚扰百姓。可问题是,广西这地方的百姓受到的教化不多,朱元璋希望全靠乡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教化百姓而高度自治显然不适用于广西乡村,所以王阳明认为应该让县长的权威抵达乡村,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让王阳明死不瞑目的是,他的这三条建议都未被中央政府采纳。实际上,他对广西地方行政管理层面的建议根本没有人关心。王阳明在和广西官员接触了几个月后,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这些官员集体素质不高,无论是道德还是行政能力,都难以在广西这个复杂的地方担任要职。他希望中央政府能把各种人才派到广西来,而中央政府对他的提议置若罔闻。王阳明离开广西前,让林富和王大用暂时分别代理军事长官(都指挥司)和行政长官(布政使),可他也知道,这二人是道德有余能力不足。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一方面,广西再无可用之才;一方面,他已没有气力再培养人才。他必须离开广西,回浙江,最好能去趟北京,见见他从未谋面的那个神秘的皇上。

追忆祖先

1528年农历九月,王阳明已决心离开广西。一方面,他认为在八寨、断藤峡的善后工作已经做到位了;而最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他的生命已近尾声。在他给皇帝朱厚熜的一份辞职信中,他以平静的笔调诉说了他每天要面对的肉体之苦,而我们读来却是异常伤感。从这封辞职信中,我们知道了下面的事。

从浙江余姚启程时,王阳明的肺病就已严重恶化,夜里持续的咳嗽而无法入睡,脸色越来越难看,青黑得犹如鬼魅。以今天的医学角度看,他可能已是肺癌早期,或是中期。除了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肺病之外,王阳明在江西剿匪时又染上了炎毒。炎毒又加重了他的肺病,使剧烈的咳嗽和他形影不离。只有在凉爽季节,他的咳嗽才会好一些,如今来了广西,更是雪上加霜。

王阳明从余姚来广西时,曾带了一位医生。想不到这名医生来广西才一个月,不但没有伺候好王阳明,反而自己先因水土不服而病倒。医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可他王阳明不成。炎毒持续发作,导致他遍体肿痛,咳嗽成了他呼吸的一部分。在从浙江余姚出发前,他的脚因为长了疮而无法走路,后来更吃不下饭,每天只能喝几勺粥,稍多一点就会呕吐腹泻。

王阳明就是用这半条命上岩入洞,穿越瘴气逼人的森林,确定了他在广西的一系列方针。然而,他将用这半条命换来的方针政策送交中央政府后,得到的却是杳无回音。从他招抚王受和卢苏的1528年农历二月开始,他持续不断地向中央政府递交他的方略,可直到本年九月,才得到一个回复:朱厚熜送来了奖状:田州的事做得很好,奖你五十两白银。而对于其他的方略申请,朱厚熜和内阁只字未提。

王阳明在辞职申请中说,他实在没有力量再在广西多待一天,现在的他一直在船上静卧,他希望中央政府能尽快批准他的请求。

让人气愤的是,仍然没有回音。

就在他等待中央政府的意见时,他支撑着病体在弟子们的守护下参观了伏波庙(东汉马援庙)。他年轻时曾在梦中来过广西南宁,并见到了这位平叛英雄的庙,如今亲眼所见,不禁想起自己轻狂的少年。那时,他的血液始终沸腾着,萦绕在心的只有建功立业。他渴望血战沙场,保卫边疆。他仍然钦敬马援,可总有那么点苦涩的味道。自他1516年走向战场后,他已建下了遮天蔽日的功勋,完全实现了“建功立业”的理想,然而他一点都不开心。他发现建功立业远不如他对建功立业的想象带来的快感大,他一方面要对付战场上的敌人,一方面还要对付他所效忠的中央政府的敌人,心力交瘁。用他的话说,如果不是有心学支撑,他早就撒手人寰了。

1528年农历十月的某一天,他到增城(今属广东)祭祀了他的一位祖先,这位祖先叫王纲,曾为朱元璋效力,后来到两广剿匪,死在回去的路上。看到这位祖先的塑像,王阳明第一次有意识地踏进了回忆祖先的河流。

王阳明的祖先可追溯到晋朝名人、孝悌楷模王览。王览和亲爹、亲妈以及同父异母哥哥王祥生活在一起。他的亲妈经常对王祥非打即骂,王览总为哥哥解围。有一次,他的亲妈在酒里投毒,准备谋害王祥。王览事先得知消息,从他哥哥手里抢过酒杯满眼含泪要一饮而尽。他的亲妈惊慌地夺下酒杯,发现了王览的苦衷。从此后,这位母亲奇迹般地变成了慈母。

朝廷知道这件事后,就任命王览为禄大夫(政府名誉顾问),王家成了官宦人家。多年之后,王览的一个曾孙,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代把家搬到浙江会稽。又过了好多年,王阳明的二十三世祖王寿把家迁到浙江余姚,直到王阳明为止,王家就始终在余姚繁衍生息。

王家更精彩故事的上演始于王阳明六世祖王纲。王纲生活在元王朝后期,曾得到一个神奇道士传授法术和养生术。当他在幽静山林中修炼时,朱元璋后来的军师刘伯温和他一见如故,相谈恨晚。刘伯温出去辅佐朱元璋时对王纲说,将来我若有了大好前程,必关照你。

想不到几年后,刘伯温真就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大明朝。刘伯温果然说话算话,就把王纲介绍给了朱元璋。王纲当时已70多岁,但看上去却像中年人。朱元璋大为惊异,立即任命他为兵部高级官员。

王纲还未准备好过官瘾,两广地区发生叛乱,他被指定为后勤部长,向叛乱发生地运送军需物资。在一次运送物资的途中,他中了山贼的埋伏一命呜呼,跟随在他身边的儿子王彦达也被活捉。王彦达宁死不降的气节让山贼也很敬服,于是放走了他,王彦达就用一张羊皮把老爹的遗体背回帝国都城南京。不知什么原因,政府没有给王纲半分抚恤金。王彦达一怒之下,又用羊皮把老爹的遗体背回老家,并立下家法:凡我王家子孙绝不许做明帝国的官。

王彦达的儿子王与准谨遵家训,埋头钻研《周易》,很快就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奇人异士。政府知道后来请他,王与准一面背诵家法一面逃进深山老林,政府就跟踪他也进了深山老林。王与准一咬牙一跺脚,把一条腿摔到石头上,医生确诊为骨折,即使康复后也会是个瘸子。官员要有威仪,不能是残疾人,政府这才放过了他。

王与准的下半生在犹豫中度过,因为他不知道祖宗定的这条家法是否符合天理。临死前,他对儿子王世杰说,你以后想做什么就凭良心,别的都是小事。

王与准之所以说这样的话,是因为王家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王世杰为了家庭生活能有所改善,真的违背祖训参加了科考。可当他进考场前发现每个考生都要被搜身,血管里流淌的高傲血液沸腾起来,他和当年陶渊明面对五斗米俸禄时一样地高傲道:“我怎么可以为了做官而让一群俗人在我高贵的身体上摸来摸去。”说完就愤然离开。

王世杰再也没有参加科考,临死前,他对儿子、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说:“我的遗产够你受用一辈子的了。”王天叙一本正经地继承了他的遗产:几大箱子王世杰的著作。

王天叙果然受用了一辈子,他就是靠父亲的这些著作把自己锻造成了超凡脱俗的人物。他才华横溢、性情恬淡、与世无争;他思想开放,告诉儿子王华,要想扬名立万,必须走科考这条路;他道德至上,常教导儿子王华要做一个道德完人。王华也正中其下怀,从小就拥有中华传统美德。

有一次王华在河边捡到一袋金子,他就在那里坐等一天。当失主喜极而泣地拿到金子准备给他一点报酬时,王华拒绝说:“如果我贪图报酬,你的一袋金子都是我的,何必在这里等你!”另外一则故事说说,王华对不该亲近的女色从不动心。他曾到他富裕的朋友家做客,夜晚,一位妙龄女郎走进他的房间,声称是奉了主人之命伺候他就寝。因为主人不育,而王华已高中状元,是个读书种子,女郎羞答答地对王华说:“欲借人间种”。王华请女子离开,他的回答是:“恐惊天上神。”

有史料指出,王阳明被下锦衣卫大狱时,刘瑾曾向王华暗示过,如果王华能站到他这一边,他可以考虑对王阳明从宽发落。刘瑾和王华相识,王华中状元后到翰林院工作,后来偶尔被调到东宫给太子朱厚照讲课,刘瑾在那时和王华结下了友谊。好学的刘瑾曾多次向王华请教哲学和历史知识,王华倾囊相授。刘瑾曾说,王华是拥有横溢的才华和无懈可击的道德的好人。然而,当刘瑾暗示王华可以用他的立场来交换儿子的前途时,王华断然拒绝。他说:“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即便史书原谅我,我儿子无论如何都不会原谅我。这就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准则,它没有是非对错的区别,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分别。”

1528年农历十月,王阳明站在广东增城王纲的庙前,短暂地回顾了他的祖先们,他发现,他和他的祖先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和他的父亲王华,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坚持良知,雷打不动,风雨不改。

赏还是罚,这是个问题

如果说人间真有一条亘古不变的人生准则,那肯定就是良知。理论上,人应该把自己的良知当成唯一的人生准则,可现实是,很多人向来都不听从良知的命令,逆天理而行。桂萼就是这样的人。

同类推荐
  • 续南明

    续南明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曾自豪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此时大明国力如日中天。然时间到了崇祯末年,大厦将倾,帝国将亡,乱世来临的阴影,笼罩每个百姓心头。胡虏横行,流寇肆虐,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文明就要毁灭,前方看不到希望。自五胡乱华,蒙元入寇,中华又将步入黑暗无底之深渊。也就在这崇祯十四年秋,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来到大明,在淮北那片奄奄一息的饥民中…………老白牛第三本历史大作,敬请期待!已有完本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户》,《明末边军一小兵》。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寻求历史的真相,极富趣味。
  •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2011年为止,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新书《扶蜀》已经发布,还请各位捧场支持。现代人穿越回隋末大乱世,却是发现成为被灭国的皇室后裔,正在高麒苦苦思索之际。奇迹再现,一块能够召唤史上猛将的“召唤石”从天而降,一路伴随着高麒征战天下,横扫四方,建立大一统王朝。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热门推荐
  • 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写给女孩的完美性格课

    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写给女孩的完美性格课

    造善良、美好的性格,有助于女孩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女孩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女孩具有健康、乐观的心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写给女孩的完美性格课美绘本)/61成长书架》》精选《少先队小干部》杂志“性格讲堂”栏目的优秀内容编辑成书,让女孩改掉坏习惯,培养好性格,更自信、更乐观地面对生活。
  • 我家师父是仙君

    我家师父是仙君

    就别收藏了,这本我已经不在这里写了,别问为什么,问我也不会说的【简介废(T_T)】
  • 系统之我要当道祖

    系统之我要当道祖

    王玄墨因一场车祸穿越至修仙世界。他望着天空呼啸而过的飞舟,定下一个目标。成为道祖,永世长生。
  • 天命云守

    天命云守

    这是一个人和妖并存的世间。有人,有妖,有分歧!天岐。是一名除妖师。【简介】一个是人,一个是离家出走的妖王儿子,阴差阳错她救了他。本以为他是有所图谋,她带他上路只为有朝一日真正送他上路。谁料上古图腾现世,未知的秘密即将揭晓,小打小闹的众人在平城相遇,笑着分别踏上各自的道,一路奔着都城而去,琴声相随,有妖自称没有心,有人自称不吃水果会死,有人开始对妖动情,在一切危险还未来临前,天岐,刘轩云,三泉,三林,白絮,鸦岑,明月(蛇妖),清风,阿龙,阿凤,花落(白狐族殿下),红罗(红狐族殿下),安蒙,白凌,半夏,勇常胜,人各有志,妖态万千,在人和妖的世间一齐奏响波澜壮阔的曲调。【标签】【群像】【温馨】【慢热】【仙侠风】
  • 诡师卡尔

    诡师卡尔

    带着命运的力量回到各种技艺相当落后的三千年前,玄奥异常的魔法,诡异强大的秘术,恐怖邪恶的巫术......他究竟能否阻止末世的来临......
  •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作者秦九凤,作为周恩来纪念馆研究室主任,掌握大量详实而丰富的一手资料,并在多年的工作中采访了许多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老干部。作者条分缕析,创作了《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本书从四个部分:周恩来与故乡。周恩来也亲属、周恩来与生活小事、周恩来轶事等方面,介绍了周家庞大的家族,周恩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小事中彰显出伟人的风范,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总理形象跃然纸上。
  • 替身天后:总裁大人求放过

    替身天后:总裁大人求放过

    婚礼当日,她一个电话司慕言像疯了一样冲出礼堂,留下她一个人交换戒指、宣告誓言。一时间,她成了整个娱乐圈的笑柄。本以为走到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而来,没想到都是因为和她长得相似。爱情,事业,都是她的替代品?结婚纪念日,他送随手在花店买一束花送给她。“给你,你喜欢的香水百合。”沈初棠坐在沙发上平静的说:“喜欢百合的人,是何芮晴。”本以为这几年在他身边陪伴,可到头来还是比不过她的一句...“慕言,我们和好吧。”我沈初棠,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品。
  • 人脉黄金法则

    人脉黄金法则

    有人脉,成功就像坐电梯;没人脉,成功就像爬楼梯。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为重要。30天,让你拥有超级黄金人脉,从此改变人生的命运。
  • 烈霆

    烈霆

    一个人行走江湖,那是危机四伏的,危险无处不在,加上正赶上三国时期
  • 吴江雪

    吴江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