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6400000320

第320章 暗潮汹涌

第三次反清失败,再加上朝廷搞出一个真假圣旨事件,本来匪夷所思,为了摆脱困局,南明小朝廷一些大臣居然以义勇军不服从朝廷旨意,私自进入云贵,平定云楠流寇之祸,铲除贵州地方军阀割据局面唯为由,以摆脱当前困境,让义勇军变为第三次反清复运动失败的替罪羊。

当这种传言传开之后,令南明永历小朝廷始料未及的,居然在地方出现对抗朝廷的暗潮汹涌。

掌灯时分,大家吃完晚饭以后,每个大队按照惯例围坐在一起,由大队长组织总结当天训练成果,组织日常学习。

在第10镇21标某大队大队长吴献棐在检讨一番当天训练成果之后,然后按照惯例将弟兄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司务长带领下大家学习文字,而自己则带着大家探讨时政。

听到又要写这讨厌的文字,有个小队长嚷道:“大队长啊,我们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让大家识文断字有点麻烦,你看看,我黄三虎虎背熊腰的,打仗一点不含糊,但就是这识文断字有点麻烦啊。

吴献棐拍了拍黄三虎的肩膀说道:“三虎啊,你怎么说话这样没有良心呢?我们大人为兄弟们着想啊。你看看,这次兵进云(南贵(州,那些身残身体羸弱的只要能够识文断字,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无不提拔为衙役,数百个立下战功的普通将士也被提拔为吏员,如此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至少在地面上还算有头有脸吧。

不能识文断字的虽然可以发一些抚恤,或者选择回到家乡,或者只有充当差役啊。

大人不是常说,识文断字虽然困难,但比起战场流血,比起战场拼命还是要简单一点啊,我们兄弟上战场拼命都不怕,难道还怕什么千字经吗?”

黄三虎哭丧着脸,嘟着嘴巴叹息道:“吴大队长,我们兄弟当然知道大人对大家好,过去不是说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吗?现在我们当兵的不但光荣,而且还待遇非常好。

前两天父母带信来让我等好好的跟着大人干,大家都说大人是天仙下凡,是五百年不出的圣人,大人是要做皇帝的啊”。

吴献棐内心一怔,拍了拍黄三虎的肩膀道:“三虎,各位兄弟,大人可是岳武穆那样的人物,大人对大家真的没说的。

我们虽然很多兄弟昔日是杨展总兵的部属,但大人可没有拿大家当外人,我们作为义勇军第9镇的弟兄,说什么也要保卫大人,免得受那些奸佞陷害。”

众人一听,连连嚷叫不已。

吴献棐笑着看了看黄三虎等人,叹息道:“各位,朝廷奸佞当道,大人大功不但没有封赏,一些奸佞小人更是在皇上面前造谣生非,说大人的坏话啊。”

黄三虎摇头道:“大队长,军中传言一些奸佞之辈贼心不死,丧心病狂攻击大人。

过去那些有权有势的根本不需要缴纳田赋丁赋的,普通老百姓不但要缴纳三饷,还有这样那样摊派大家根本没有活路,大人上台以来安置流民,清丈土地,清理户口,老百姓现在只需要缴纳三饷,就因为这个让那些无耻小人愤怒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啊。”

众人一听,纷纷叹息,有的人说道:“大人对我们穷苦老百姓太好了,过去当兵那会像现在这样实打实的发放饷银,现在我们义勇军不但饷银高,而且装备好,大人真的对我们太好了啊。”

另外一个人叹息道:“大人对我们好当然没有问题,但天上不落地上不生,我们这些军饷怎么来的?

过去每个市集都有一些地痞无赖冒充白役,他们在集市上横行霸道,将本来应该收归官府粮库的银子装进腰包,或者拿来孝敬贪官。

大人可好,直接成立乡公所自己收税,就因为有这个,衙门里面才有钱,我们才能够按时发放军饷啊。”

众人议论纷纷,但都对杨轩标识不平,都对新政表示支持。

黄三虎一听,带头喊道:“各位兄弟,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王朝,崇祯帝被流寇所杀,弘光帝、隆武帝、绍武帝相继被蛮清所杀,就像很多流寇兵将所说的那样,大明气数已尽。

而我们大人对我们,对我们家人,对我们穷苦老百姓那只有说好,就像我父母所说那样,自古以来还没有那个皇帝对我们如此之好啊。

而皇帝怎么对我们大人的,最先发圣旨说要与大人世镇云楠,现在竟然耍大人,只任命大人为川陕甘云四省总督,这不是欺负人吗?

大人打击豪强,一心为了我们穷苦老百姓有口饭吃推行新政,但那帮奸佞一天到晚屁事不干就直到污蔑大人。

各位,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拥立大人做我们的皇帝?”

这可说到自己心声,众人一听,纷纷叫嚷着,要求拥立大人称帝。

吴献棐大惊,贡生出生的他当然知道称帝可不是小事,现在听黄三虎如此说,声音颤抖不已道:“黄三虎,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你,你?”

黄三虎显得胸有成足道:“大队长,大人是五百年不出的圣人,只有大人称帝我们穷苦老百姓才有出路。

走,走,我们去找参将,我们拥立大人称帝。”

吴献棐还是颇为惊讶,双手按着刀柄道:“你,黄三虎你怎么这样,你不要胡闹了,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黄三虎你不要胡闹了?”

黄三虎双手叉腰道:“大队长,你忘恩负义,你过去不过是有上顿没有下顿的穷秀才,如果不是大人,你大概被土暴子杀了。

兄弟们那个不知道大人不是五百年不出的圣人?

那个不知道当今皇帝昏庸,朝中奸佞像当年秦桧一样拼命想陷害大人。

各位兄弟,大人倒了,新政就没有了,我们大家都没有活路了。

各位兄弟,为了大人,为了我们义勇军,为了我们普通老百姓,我们去请愿拥护大人称帝。”

众人一听,也纷纷高声叫喊不已,吴献棐害怕出事,只有派人去请把总。

把总一听兵将拥立这种事情,不敢自专,于是层层上报,先到21标标将娄义处,后到第10镇副将冯有庆处。

冯有庆感触颇多,作为非嫡系将领感到大人虽然对自己颇为信任,但有意无意好像在提防自己。

现在听到手下兵丁闹出拥立之事,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而恰在这时总督衙门经历司经历任纂与知县金维新正在旁边茶馆喝茶,想到任纂这几个月种种行为,冯有庆大惊,急忙派人请来商议。

任纂一听,显得颇为高兴道:“当今皇帝只知道一味逃跑,并且一味打压我们大人,现在早已失去人望。

大人推行新政,将过去地痞无赖流氓贪官污吏贪污的钱全部收到官府库房里面,如此不但老百姓负担减轻了,而且官府更有钱粮组建军队讨伐流寇,讨伐鞑子。

就像蜀国一样,诸葛亮才能百倍于后主,十倍于曹丕,但一味守着君臣大义,最后七出岐山而无功而返。

现在大人才学也是十倍于多尔衮,我等当竭力玉成此事。”

冯有庆大惊,连连揩掉脸上汗珠道:“任经历,你,你真的认为行?”

任纂内心七上八下的,但还是显得颇为笃定道:“永历帝猜忌大人,猜忌我们义勇军已非一日,反对新政,到现在情形更加明白。

大人只是畏于君臣大义而已,内心恼火大家可想而知。”

冯有庆摇头道:“即使如此,我等断不能趟这宗浑水,即便成功了后人可能也会数落的。”

任纂看了看冯有庆,叹息道:“冯将军说句不懂听的话,你我都非大人嫡系,当然需要取信于大人。

现在天下大乱,拥立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自古以来功莫大于救圣,功莫大于拥立。

浙江人拥立鲁王监国,陇东回人拥立朱氏苗裔监国,我义勇军雄踞西南,岂可落入人下?

大人与其他人不同,长公主乃大人嫡亲妻子,现在蜀王府已毁,就像民间那样外孙进入外公家也可以继承香火。”

想到任纂这几个月种种行为,冯有庆大惊,难道这一切都是任纂演出的?

总督衙门经历司经历正在左近喝茶,而在自己军营之中居然闹出拥立这种事。

说不一定这次闹事还是任纂那帮人发动的,想到这里,冯有庆不敢再推辞了,当即商议,各自联络同僚,无论如何要拥立大人。

这天早上杨轩刚刚来到大营画签房坐下,疑惑主要幕僚,各镇副将参将怎么没有按照惯例来拜见自己呢?

就在这时,钱邦芑怒气冲冲的跑进来道:“大人,这《大众旬刊》怎么可以这样呢?竟然如此褒贬时事。

你看看,这里竟然讽刺当朝殉葬制度,说活人殉葬孔子就颇为不耻,李成栋死后皇帝竟然令十多个小妾火葬,这实在太残忍了。

还有,这里说明朝自开国以来就施行殉葬制度,洪武爷、永乐爷,宣宗等皇帝都施行后宫妃子殉葬制度。

…”

伺候在旁边张琅一听,反驳道:“钱大人,难道错了吗?我们都是孔门弟子,当然坚持儒家大义啊。

夫子坚决反对活人殉葬,即便后来一些人用俑者殉葬,夫子也坚决反对,批评带头用俑者的为始作俑者,而大加批判啊。”

钱邦芑被问得哑口无言,拱了拱手连连摇头道:“张琅,老夫所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杨轩边拿过报纸边说道:“钱兄,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

钱兄东林党出身,东林党不是褒贬时事吗?

《大众旬刊》除了报到朝廷圣旨,报到义勇军辖区事迹之外,很少报到其他事情啊。”

钱邦芑长叹道:“大人,你推行这些新政,比如议会制,比如征收商赋、矿赋、所得赋,朝廷大臣历来就颇为反对,再加上大人战功赫赫。

而明军各部各地民众、议会多要求大人监国,有的更是要求大人自立。

军中大小将官串联,有的更是准备让大人黄袍加身,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旬刊》刊出文献公开讥讽朝政,难免被很多有心人士操弄啊。”

杨轩叹息道:“钱兄,你知道我每天事务繁忙异常,一早起来就在画签房与大家议事,可以说终日不是坐在画签房就是带领大家巡查,这,这几篇文章我绝对不知道啊。”

钱邦芑叹息道:“大人,我等知道你不知道,但,但这个,大战正酣,切勿造成内部分裂啊。

朝廷一些勋臣虽然自私自利,让我们从汉中出兵,就是害怕大人事权太重啊。

大人,你知道不,从昨天晚上开始各营参谋四出,大家都在串联,准备拥立大人称帝啊。”

杨轩大惊,吃惊的看着钱邦芑道:“钱兄,你没开玩笑吧?

称帝,占领云贵川这点地盘称帝,这不是笑话吗?”

钱邦芑微微一怔,正准备发话,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阵阵吵闹声,护卫马万年匆匆走来边走边说道:“姐夫,姐夫,大势不好了。

按察使江鼎镇、贵(阳知府周正、高级参议范鑛、吴养狐、王祥诸人率领贵(阳100多个父老乡绅。

副将冯有庆、王之邦率领官兵跪在台阶之下,恳求姐夫接见啊。”

杨轩显得颇为不解,摇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没事跑到衙门跪着”

马万年摇摇头道:“姐夫,这个我等不知道啊。”

同类推荐
  •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结合历史文献,对历史上活跃于我国各地区的各个民族的产生、发展、融合的过程,作了科学、翔实的考证和研究,在具体民族历史的场面上呈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也为我们透露了民族史研究中的大量的新鲜资料。
  • 帝国的慢性病:黑白大清

    帝国的慢性病:黑白大清

    《帝国的慢性病》丛书共五册,分别为《大汉的彷徨》《大唐的惆怅》《大宋美袍上的虱子》《冰火大明》《黑白大清》。该系列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王朝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王朝无可避免的制度性缺陷,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本书围绕清朝的十余桩著名案件,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二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及内在的政治弊端。这些案件中,有涉及重大官员的财政案件,如蒋洲亏空案、威宁铅厂案、福建贪腐窝案等,也有与黑暗的政治生态脱不了干系的民间冤案,如合州命案、顺天乡试案、杨乃武小白菜案等。全书文风生动,逻辑性强,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是一部值得历史爱好者阅读的作品。
  • 考古发现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考古发现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神秘远古起源考古大搜集、考古探险之谜、黄金国都的神秘、古地图及宝藏考古的传奇、探索古遗迹之谜、神秘消失的古遗迹、纳粹把“琥珀屋”藏在哪里。
  • 李治的科技工厂

    李治的科技工厂

    李治不是皇帝,武媚娘也不是皇后,更不会成为女帝,长孙没有去世,李承乾还是那个聪明伶俐,没有腿疾的太子,大唐变成了不一样的大唐,李治驾到,盛世来临,万邦臣服。
  •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全书讲述了“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印度古文明的暴力终结”、“古印度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逐

    异世逐

    绝望的城墙,隔开了心灵交往。鲜红的心脏,关什么你死我亡。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辟支佛因缘论

    辟支佛因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井下传来脚步声

    井下传来脚步声

    大陆矿是一家年产上万吨煤的国有企业,坐落于红旗湖的西端。锦绣林场和将军山之间,差不多是横亘百里荒芜得不成样子的棚户区了。高耸的煤矸石分布在矿区的四周,煤矿经营得好的那些年,进出矿区大门运输原煤的汽车都排成长龙,想应聘进入矿采煤队当工人,那得使大礼托关系走后门才会心想事成。刘传带是这个矿技术股的副股长,掌管着四个采煤队的井下挖采技术,隔个十天半月就跟随采煤工人下一次井,查验安全状况和生产数据。
  • 生存的基本竞争

    生存的基本竞争

    认真分析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种种欲望,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例如,我们需要钱,目的是买一辆汽车,原因是邻居有汽车,而我们又不愿意觉得低人一等,所以我们也需要一辆,这样我们就可以维护自尊心并且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
  • 寒潭魅影

    寒潭魅影

    “刘世昌,我们结婚以来,你休过几次假?在家里吃过几次饭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我一个女人在做,连儿子都快不认识你了……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我要跟你离婚!离婚!”长途客车在人烟稀少的盘山公路上前行,妻子声嘶力竭的哭诉犹在耳畔,大刘按着胸前口袋里的离婚证书,叹息一声。“怎么?大刘,又在想嫂子和小刚了?”坐在身旁的林远捷放下望远镜,在大刘的肩头拍了拍。大刘一直看着车窗外层峦叠嶂的景色,没有答话。
  • 李爱玲女性励志经典套装(全2册)

    李爱玲女性励志经典套装(全2册)

    本套装包括:《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越女王,越少女》。李爱玲,情感作家、职场女性、80后妈妈、百万读者心中铿锵犀利的桃花姐。白天奔波在职场,夜里流连于文字。与万千女性一起在情爱中成长蜕变,已出版作品《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你若不伤 爱就无恙》。
  • 淡淡馨语

    淡淡馨语

    一本往事录,谁的故事谁人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锦衣镇山河

    锦衣镇山河

    抄家是一门手艺。锦衣卫查检百户贺六,专注抄家二十年。金砖、银锭、金玉、古玩。他抄过的财宝堆起来足有一座山。身披锦衣虎皮,拿着安逸饷银,上司吃肉自己跟着喝口汤,养活自己萌萌哒女儿。贺六很知足。指挥使陆炳却让贺六这个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人做了锦衣卫十三太保之一。十三太保的位子看着风光,麻烦事也多。这让贺六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