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0600000005

第5章 深层加工:发展思维力(4)

即使尝试的各种方法都以失败告终,即使大脑继续停滞不动,即使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激发自己去思考,即使不能使大脑沿着某种方向持续思考,千万不要放弃!下面列出了几种启动大脑的方法。它们具有非常强大的刺激作用,即使面对的是最懒惰的、最一片空白的头脑,它们也能发挥作用。

那么,运用下列四种方法启动大脑,无论遇到的事情多新、多难、多乏味,人们都不会再在某个地方卡住而无法开始思考。

①把注意集中于自己似乎不可能去认真思考的情境、信息或问题;②对自己说:“对我来说,哪些是要点、重点或难点?”然后,花时间认真寻找答案;③对自己说:“这让我想起哪些我曾学习或经历过的事?我过去学习或经历过的哪些事情和它相似?”继续花时间寻找答案;④对自己说:“其中有哪些让我疑惑的事物?”继续花时间寻找答案;⑤对自己说:“在这些问题和答案中,我认为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同样,花时间思考并寻找答案。另外,如果我们不能向别人清楚地表述我们的想法,这些想法再精彩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清楚表述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

5.综合运用三种思维方法

多数人认为自己的“头脑”算不上伟大,但他们相信自己能进行一些常识性的、简单的思考。

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成功的传奇人物,并不比平常人聪明多少,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点而已。我们总假定创造性人才必定拥有高智商。然而,在对各阶层突出的成功人士进行一番研究后,心理学家发现,智商和成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每个人有进行简单的常识性思考的能力,所以每个人都已经拥有争取成功的资本,虽然,我们每个人成天都在运用这种能力,但是,却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但有时我们会发现,某些情境需要我们进行“结构化”的思考,如参加一次非参加不可的测验,完成一份重要的分析报告,向一位重要客户展示产品等。当时,我们不知所措,很紧张。我们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够好。我们焦虑不安,浑身不自在,认为自己会作出错误的选择,认为自己会浪费时间,认为自己会慢得出奇,认为有比自己善于思考的人能作更好的决策。难怪我们的脑子里会一片空白,难怪我们的想法会混乱不堪,含糊不清。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思考能力。每个人都一直在运用思考能力。问题在于,与其他用脑技能一样,从来没人教过如何去思考。上学时没人教过,毕业后仍没人教。

回头想想自己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日子。肯定会惊讶地发现,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大学毕业的那一天,许许多多事情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其中却没有一分钟用来教我们如何去思考。一旦掌握某些简单的技巧,即刻就能学会以这种方式思考。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清楚地进行着常识性的思考,只是没有意识到,这种思考有三种不同表现形式:①逻辑思考——二加二得四;②归纳思考——从一系列相关事实中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③演绎思考——从一个有效前提得出一个结论。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在什么时间、按什么顺序、如何运用这三种思维。为表达清楚起见,下面对三种思维方式进行分述。

(1)逻辑思考

逻辑思考听上去似乎很难、很麻烦,与有一定天赋并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弄懂的事物有关。实际上,逻辑思考非常简单,连小孩都会。

和其他形式的“结构化”思考一样,逻辑思考是一个人每天都在运用的智力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比向别人问一些问题,自己努力寻找合情合理的答案更复杂更可怕。

什么叫“合情合理”的答案?那就是在清醒的每一分钟里为自己作出的决定。如果静下心进行一番思考,就会发现它包含这样一些要素:答案是否与事实相符,答案是否在自己认为可能的范围内。

那么,怎么知道“思考”是怎样进行的呢?其实这是大脑天生的另一种能力。

“思考”就是在我们大脑所占有的事实、物品、人物、特征及其他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或“进行比较”。有些事物是大脑收集来的,有些是一直存储于大脑资料库中的。首先在脑子里选出某个事实,对自己提几个有关的问题;然后,到周围外部世界或在内心深处寻找一些可能与之有关的事物。最后,对自己提一些有关这些事物的问题,把它们和第一个事实进行对比和比较。如果它们和该事实吻合,那就把它们保留下来;如果它们与该事实不相符,那就抛弃它们。

其中的难点在哪儿?在于人们自己不能控制整个过程。人们的大脑天生就处于不停运转的状态,以便对看见的、想到的、感受的、听到的或尝到的一切事物作出反应。大脑的运转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们很可能对此习以为常,意识不到自己在思考。但是,人们都是在经常比较不同的冰淇淋店的服务,比较两个雇员的工作方式,比较不同工作的发展前景,比较自己喜欢的影星新拍的两部影片,比较周围人们回家途中的开车习惯,等等。

这不是逻辑思考的全部,也许有人会争辩。还有一些非常困难的成分,如判断和得出结论。正是它们才使智力成熟者与不成熟者有所区别。智力成熟者善于得出结论和决策。

所以,人们必须知道自己已掌握了逻辑思考的所有关键部分。而且,若是很擅长逻辑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通常是毫不费力地进行这种思考,因此,从不会停下来分析自己在做什么或是怎样做的。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某人开车经过一条绿阴满地非常安静的街道,发现道旁一家午餐摊点生意很兴隆。他问自己它靠什么吸引了这么多顾客。一拐弯,他发现那儿是一个新建的办公区。哦!他找到一个重要的新事实,并把它与午餐摊点联系在一起。他对它们进行比较,发现彼此吻合,于是他得出结论,午餐摊点之所以生意兴隆,要归功于那些天天路过它去办公区上班的人们。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人会惊惶失措,认为自己是个傻瓜;而且,由于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不知道自己能否轻易应付这些事情,因此他会觉得自己被打败了,在还没有开始尝试之前就放弃了。或者,他认为自己要完成这一过程会很费劲,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要求,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很笨。

然而,这种情形可以得到改变,人们能冷静地发挥大脑天生的能力,像直觉进行的那样,有意识地进行有效的逻辑思考,下面列出了能使人们做到这一点的方法:(1)对自己提问;(2)收集相关的事实;(3)比较它们的异同;(4)让事实为自己作决定。

(2)归纳思考

人们总是在进行归纳思考,通过观察一些事、一些项目、一些情境,然后提出一个一般性的假设,这就是归纳思考。举一例子:一位女商人要对一种新型全天然杀虫剂进行市场调查。她在三个地区分别采用三种宣传手法,考察其市场销售情况。在第一个地区强调该产品是对环境有利的全天然杀虫剂;在第二个地区强调该产品具有快速、有效、持久的杀虫效果;在第三个地区突出该产品的价格优势。她得出的假设是消费者对宣传杀虫效果的广告反应最好,于是她就用这种广告在全国推广那种新型杀虫剂。

首先,她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了一些事实。然后,她根据事实归纳出她的假设:人们购买杀虫剂时只对它的功效而不是对其他感兴趣。

归纳思考有一个缺陷。如果观察有误或事实不全,先前提出的假设就会出错。假如上述有关杀虫剂的调查只在南方进行,情况是否会有些不同?众所周知,南方的害虫非常猖獗,也许北方地区的消费者对强调价格优势的广告会作出更好的反应。

为确保通过归纳思考得出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必须不断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一旦发现与假设相悖的事实,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对原有假设进行修正。那位女商人可以就杀虫剂的宣传策略做进一步的市场调查,或者她再通过一些调查以确定该杀虫剂具有这样那样的优势,然后再在广告里宣传这些优势。

这种形式的归纳思考包括观察事实或收集资料,基于事实或资料得出一个结论,并对结论进行检验。它分为三个步骤:(1)观察;(2)提出假设;(3)检验假设。

观察事实,提出并检验假设,这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做着这些事,如,假设冰淇淋的味道很好,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或者有人给电脑装进某种程序后,假设它会出现某种功能,它的确就表现出那种功能。再如,有人信心十足地假设把钥匙插进汽车引擎,期望车子发动起来,而它却没有,事实证明他的假设错了,等等。

(3)演绎思考

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位为全世界喜爱的、虚构的侦探,他曾经冲他的搭档大声吼道:“我亲爱的华生,这都是些基本的东西!”故事中福尔摩斯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完全归功于他高超的推理能力。给他一些线索,他就能从中推断出杀手的身份。

他告诉华生,他最著名的案子中有一件和一天晚上冲盗贼狂吠的狗有关。“但那天晚上,狗并没有叫。”华生反驳说。“完全正确!”福尔摩斯说。他推理的结论是:那条狗一定认识那个盗贼。

夏洛克·福尔摩斯对演绎思考的熟练运用并不是令人震惊的事。演绎是我们天生就有的一种内在思维能力。福尔摩斯只是比平常人用得更频繁一些。

演绎和归纳刚好相反,它不是先收集资料,再得出结论,而是恰好相反,先有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结论。如根据购买某家公司的许多软件的经验,先认定这家公司出的软件很好,然后,把这个普遍结论运用到具体事件上,认为该公司最新出版的软件也非常好。

也许正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思维过程,所以我们不能有效地思考——藏在上述简单演绎背后的只有三个基本规则。这些规则代表了演绎过程的基本步骤。这三个基本规则是:①一个大前提或概括性的叙述;②一个小前提或概括性的叙述;③一个结论或推论。

演绎很像是“一加一等于二”。通常把大前提和小前提相加就能得出结论。

演绎有和归纳一样的缺陷。如果前提正确,推论就不会有问题,但如果前提不正确,那就会得出错误结论。和归纳思考一样,对演绎而来的结论也必须检验、检验、再检验。

但是,进行了有效思维之后,还不能把想法与实践统一起来。那么,如何才能把所思所想付诸于实践呢?

有许多这样的人,似乎对所有事情都有所了解,但他空有满脑子的知识,就是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以取得成功。他将来即使没有一败涂地,也永远不可能取得人们所想像的那种成功。通常人们会认为拥有那么多知识就一定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功。

当然,这不一定是他们的过错。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并不是一回事儿,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很像把信息储存在硬盘上,要按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运行、储存和输出这些信息,就必须掌握特定的程序和知识。

例如,有人打算购买一套公寓,于是他对该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周围社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一番调查;他还了解了周围学校的情况,因为在他的长远打算里是准备要小孩的。终于,他该坐下来对已收集到的大量事实和数字进行一番思考了。此时,他的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不知该从何入手。

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掌握了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但在需要应用这些知识时,我们的大脑却不知从何入手。有很多方法教我们怎样学习、记忆、阅读和倾听,这些方法只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吸收新观点和新资料,却不告诉我们该怎样应用我们所学的东西。它们常假定,人们“自然而然”就会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怎样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已经获得的知识。

然而,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应用,这中间需要很大的一步。那么,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填补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间的鸿沟呢?

有六种思维方式从下列不同角度思考所遇到的情境,能使脑力提高六倍:①客观地思考;②批判地思考;③积极地思考;④创造性地思考;⑤直觉地思考;⑥对方法进行思考。

客观地思考是指对所获得的有关某个情境的所有事实、数字和其他客观信息进行有条有理的检验;批判地思考是指仔细地考察某个情境,寻找每一个可能与该情境有关的问题、疑点、缺陷,以及消极后果;积极地思考是指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一个情境,寻找成功的可能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各种机会、好上加好的特点及各种益处;创造性地思考是指提出可能使情境变得更好的、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解决办法,对事物进行创造性的联系;直觉地思考是指把内心深处的反应与情境协调起来,发现“内心的感受”、“心灵深处的语言”、情绪的细微差别、预感,及来自于无意识的其他各种信号;对方法进行思考是指监控自己对某个情境的想法和感受,看看这些想法和感受怎样影响到自己对这个情境的看法。

同类推荐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书没有讲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从积蓄知识力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开发潜能、追求个性的成熟、培养坚强意志、控制情绪和维护健康等方面,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指导。本书的每一章节都非常实用,给你提供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各种建议。
  • 胸怀决定规模

    胸怀决定规模

    随时与上司保持沟通,他可能就是你的贵人,强烈的企图心,让你不再为别人打工,相信自己不单是一种品格,而是生存的技能。一开始心中怀有最终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胸怀宽广的基本标志是能够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装得下不顺心的事。美国总统林肯曾试图跟他的政敌交朋友,引起一位官员不满,他认为林肯应该利用权力消灭他们。对此,林肯则十分温和地说:“当我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胸怀决定规模》以一个个醒目、响亮的法则为引导,内容涉及职场、管理、创业、理财、人际交往、自我完善等方面理念和技巧,语言通俗易读,行文流畅,尽最大能刺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激发人们!
  • 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含纳天下万般变化,启迪世人无穷智慧,被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人士奉为文化瑰宝。
  • 向曾国藩借智慧

    向曾国藩借智慧

    本书从曾国藩的为人、为官、管人、用人、修身、治家、读书、理财及养生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其人生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智慧财富。《向曾国藩借智慧》案例翔实,剖析精当,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曾国藩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对自身各种境遇的感悟,还给读者介绍了解决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向曾国藩借智慧》可以启发读者,让读者领悟到曾国藩的智慧精华。
  •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人生在世,谁愿求人?人生在世,谁又能不有求于人?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不可能不遇到求人办事的问题。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想要在事业上谋求发展,怎能不好好学学办事之道!
热门推荐
  •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辣妻乖乖,叫老公!

    辣妻乖乖,叫老公!

    男友变心了,变心的对象居然是她绝对意想不到的女人,理由是‘她不行’。喻小白冷冷笑开,她与他最亲热的行为就是额头吻,他如何知道她不行?既然他不仁,就别怪她无义,渣男与渣女结婚的当天,她手挽着渣男的小叔叔现身婚礼现场,这下子,渣男都要叫她婶婶了,爽。可为什么爽过了之后,原本答应她只是逢场作戏的男人却霸道的将她抵在了床上,一本正经的道:“我侄子叫你婶婶,那我们就是夫妻了,来,为夫的与你行夫妻礼……”喻小白仓皇后退,她真的不行,“你起开……”“起开再压下,好,为夫的遵命……”他说着,薄唇轻落,欺身而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他茶酒伴

    与他茶酒伴

    “死了后”的郑研新突然觉得自己太穷,“我要创造财富”,结果创造着就不小心有了个奶包,外带一个“郡王爷”。
  •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穿越一个不吃苦的庶女好像挺不错的,没有小说中恶毒的嫡女和小白花的姐姐,庶女表示她的日子一点也不难过。只是为啥有一天她被一道圣旨纳进了宫,都没有问过她和父母愿意不愿意,这个皇帝太霸道了。于是庶女只好背着包袱依依不舍离开了舒适的家,走进了那个据说会吃人的皇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八识规矩纂释

    八识规矩纂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青少年科学小百科)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青少年科学小百科)

    科普读物从来不拒绝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的完美统一,它强化生动性与现实感;不仅要让青少年朋友欣赏科学世界的无穷韵律,更关注技术对现实生活的改变,以及人类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本书的出发点正是用科学的眼光追寻青少年心中对这个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关注,共同了解军事科技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 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西天取经狂暴部队

    西天取经狂暴部队

    穿越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唐三藏,妖怪来了怎么办?没关系,我有狂暴部队系统。超级赛亚人悟空、漩涡鸣人、海贼路飞、一拳超人···等等想都不敢想的人物全部给我当徒弟。“前往有妖怪?悟空给他来个龟波气功。”“前方妖怪很多?鸣人来个影分身之术,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人多。”“路飞想开个几档你说了算,记得下手轻一点。”“琦玉老师前方那个妖怪有点屌,你去给他一拳。”······拥有牛逼闪闪的徒弟,唐三藏的取经之路狂暴无比。有时候,唐三藏只想问一句:“佛祖、玉帝,你们是要和我的徒弟们打架吗?”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重生之超级法师

    重生之超级法师

    几十年前,他灭倭寇,闯鬼寺,锁妖龙,名震一方。然师门被灭,爱人离去,令他心如死灰。几十年后,他获新生,拾旧梦,诛心魔,转战都市。他是个法师,这是他的故事。
  • 都市妖孽武修

    都市妖孽武修

    曾卑微如尘、任人践踏的废物,四年后,他带着滔天修为,重临地球!这次归来,有恩的还恩,有怨的,一个都休想跑掉!犯我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