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8300000002

第2章 包藏祸心,关中旧势力谋叛曹操(2)

陈群、荀恽郎舅之间说体己话,来送行的群臣不便聆听,都退得甚远,各自盘算心事。已跟陈群说上话的暗暗祷告,希冀他言出必行帮忙美言;还未逮到机会的人不错眼珠盯着陈群,只待他们叙完家常再凑过去。唯独韦晃心下矛盾,刚才他已下决心开口求人,让荀恽拖了一阵又开始动摇,名声重要还是实惠重要,实在难以取舍。

就在他自己跟自己较劲之时,忽听耳畔传来一声呼唤:“这不是韦兄么,你怎也来凑热闹?”这声音韦晃再熟悉不过了,是近两年与他走动甚近的少府耿纪。

同一个地方的名门大族往往多有深交,在朝为官就会结成乡党,攻守同盟互相扶持,而且越不得志就越抱团。曹氏为政也依赖乡党,核心智囊为颍川人,地方干吏多兖州人,掌握兵马的多是沛国同乡,这三个地方的人更易得到重用,其他州郡就不免有些吃亏。关中士人势力较弱,特别是韦端、段颎那代老臣死后,许都之官唯少府耿纪、太医令吉本算得上人物,一个扶风人、一个冯翊人,却都不太得曹操信任,所以韦晃调任许都,立刻被他们拉进这小圈子;而韦晃在许都人生地不熟,有同乡照顾也觉方便,与耿、吉二人越走越近。

耿纪相貌颇为不俗,生得净面长须、目若朗星、鼻直口正、大耳朝怀,加之身材魁伟白发不多,很难想象他已年逾五旬。少府乃九卿重臣,但他今日不穿深服,不乘马车,只一身青缎便服,头戴武弁,足蹬单靴,独自骑马而来。韦晃诧异:“耿公为何如此装扮?”

耿纪捋髯而笑:“我并非给姓陈的送行,只是出来逛景。”

“旷湿之地有何景致可逛?”

“谁说无有?”耿纪举马鞭往人群一指,“这帮厚颜无耻、舐痈吮痔的官难道还称算不上奇景?”

这话正戳韦晃软肋,心头一阵狂跳:“耿公之言未免刻薄,为了功名前程又有何办法?多多体谅吧。”

耿纪却不接受这论调:“大汉乃威严之邦,以往什么时候士大夫似如今这般下作?上之所好,下必甚焉,此皆为政者之失。”话虽未挑明,矛头却已指向曹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宦官外戚乱政已久,不能都归咎于现今世道。”韦晃毕竟是相府掾吏出身,不得不对曹氏有所回护。

耿纪并不辩驳,转而道:“韦兄官居司直,肃清风纪乃你职责,可不该来凑这热闹。”

韦晃更感羞愧,忙遮掩道:“我与长文同为相府掾属出身,总得有点儿同僚之谊吧,来送送有何打紧?”

耿纪早知他心里拨什么算盘,却故意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倒是我误会了。我还以为韦兄与邢贞那等无耻之徒同流合污,打算谄媚曹氏另谋高就呢!哈哈哈……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韦晃变颜变色:“怎、怎么可能啊!我身为司直岂会屈媚下僚?真是笑谈。”极不自然地干笑两声。

耿纪也笑了:“我想也不会。韦兄出身名门,先祖韦贤、韦玄成两代名相,忠心耿耿辅保大汉,怎会自甘堕落谄侍权臣?似你我这等家世的人可要守住良心啊!”

韦晃是名门之后,耿纪的家世更了不得。扶风耿氏乃汉室功臣,耿纪的先祖是中兴名将耿弇,跟随光武帝打天下,破铜马、讨赤眉、征张步、战隗嚣,平定四十六郡、攻克三百余城,官拜建威大将军、爵封好畤侯;兄弟子侄六人封侯,婚配皇室荣宠无比。但物极必反,至孝安帝年间,大将军耿宝与车骑将军阎显两家外戚争权,耿氏落败,族人多遭贬谪;后来又因得罪“跋扈将军”梁冀,被诛灭十余家。经这两番挫折耿氏一蹶不振,如今在朝为官的只剩耿纪与其族叔、世袭好畤侯耿援。

不过耿纪绝非如他自己所言,是忠直冥顽、谨守良心之人,为了重振家族雄风,他早年间也曾心甘情愿协助曹氏,尚书令荀彧却偏偏瞧不上他,嫌他品性阴损,共事多年始终不洽。荀彧死后耿纪窃喜,以为将有出头之日,哪知身边之人一个个调往邺城,唯独他原地踏步,身为九卿职位倒不低,却毫无实权。天长日久耿纪渐渐明白了,耿氏虽已没落终是汉室功臣,而他那位族叔耿援之妻又是孝桓帝之妹长社长公主,皇亲国戚难被曹氏接纳;况且曹魏臣僚多颍川、沛国之党,他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关中人士哪摸得到?想清楚这些,耿纪索性不抱期望了,进而对曹氏萌生恨意,只是藏而不露。而韦晃这两年虽与他来往甚密,皆属同乡之谊,并不真了解他心中所想。

他俩说话这会儿工夫,陈群、仲长统已与其他人告别,上马登程。韦晃急得直跺脚,想追过去说话,无奈耿纪一边瞧着,方才被他捧得这么高,怎好食言而肥当面出丑?耿纪早把韦晃急切神情看个满眼,嘴上却道:“该走的都走吧,省得玷污朝堂。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与韦兄甘守臣节不屈权贵,千载之后必有公论。”

他这么说韦晃更不能追了,只能坐看良机错失,不禁嗟叹一声:“唉……回去吧。”

“难得出来一趟,一同逛逛如何?”

“连日暴雨遍地泥泞,许下屯田颗粒无收,这鬼天气有何可逛?”韦晃没好气道。

耿纪手指天际道:“天人乃为一体。水旱不调,阴阳失和,此乃为臣僭越,上天示警……”

韦晃身子一颤——朝野早有议论,说天象不佳乃曹氏称王所致,曹操对此深恶痛绝,抓了不少造谣传谣之人,耿纪这种言论若传扬开可不得了,他赶紧打断:“耿公切莫声张。”

“难道不对吗?”耿纪压低了声音,口气却没变,“孝章帝章和初年大旱,乃因外戚窦宪乱政;孝桓帝元嘉年间大旱,皆因梁冀祸国所致。《五行传》有云,‘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厥罚恒雨。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干旱乃暴政之兆,洪涝因僭逆而起,如今两灾交替而至,曹氏是上欺君、下压民、获罪天地、人神共愤了。”

韦晃听得心惊肉跳,按理说以他的身份就该检举耿纪,但一来他品性忠厚不愿害人,再者又视耿纪为同乡挚友,故而只是苦劝:“这话万不可对外人道。”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天灾明摆着,难道没人说就没有了?韦兄扪心自问,觉不觉得曹氏逆天而行为恶忒多?”

无论韦晃有何倾向,曹操篡夺大权、诛除异己不择手段,这无可否认;韦晃只是低头喘着粗气,没有答复。

耿纪见他默然不语,越发放胆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臣当君尊,上下乃昏;君当臣处,上下失序。汉室社稷四百载,公道自在人心,强横悖逆之徒不得长久。获罪于天,无可祷也,人世不容,天亦不容!前几天尚书右丞潘勖暴病身亡,曹营之人皆道可惜,我却以为痛快,若非他谄媚曹氏,矫诏草拟册封魏公之文,岂能盛年暴亡?足见天不佑曹!”

韦晃无奈叹息:“是非人人皆知,然世风如此孰能奈何?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虽出身名门,自忖才智平庸,虽不求攀龙附凤,也想谋条出路,上不辱没祖宗、下对得起儿孙也就是了。”

“哼!”耿纪一声冷笑,“韦兄所言倒也有理,惜乎见识忒短。战栗戒慎,不能避祸。你以为不违拗曹操就有出路?当今曹氏所亲皆颍川之党,又以兖州之士典民政、沛国之人掌兵戎,我关中士人有何希冀?况关中诸将两度谋叛,素为曹氏所虑,若有一日改朝换代,只怕咱们都要被排挤还乡啦!”

“也不至于吧?”韦晃嘴上这么说,但联想自己从邺城调到许都坐冷板凳,不免犹疑。

二人还欲再言,忽听后方马蹄声响大作,回头望去,见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众武士盔甲鲜明气势汹汹,为首有一将官,年近五旬花白虬髯,虎背熊腰相貌威严,一边纵马驰骋一边高声喊嚷。在许都无人不识此公,乃相府长史王必——他早年随曹操起家,披荆斩棘广有功勋。十二年前曹氏移居邺城,建立冀州府,后又改造为魏廷,许都的丞相府便只剩空壳。曹操恐再有昔日“玉带诏”之事,任命王必为留府长史,明为处理杂务,实是统领一支兵马威慑百官,应对不测。

韦晃刚说了两句犯忌讳的话,正心中不安,一见王必驰骋而来,以为是来抓自己的,险些跌落马车。哪知王必转瞬即到,却从他车边一闪而过,口中大呼:“长文、公理!慢行一步,愚兄来送你们啦!”原来也是饯行的。

这才是无所图谋、真凭交情来送别的,陈群、仲长统听到呼唤立刻拨马回迎,三骑凑在一处有说有笑。韦晃松了口气,耿纪却又在他耳边嘀咕道:“你瞧瞧,他们才是一路人。姓王的是曹氏爪牙,陈群乃颍川乡党,仲长统再没人缘也是兖州山阳郡出身,如今就他们这帮人得志。你不违拗人家,可人家自有心腹,哪把你当自己人?”

韦晃胸中郁闷,竟觉得这话有道理,却见王必身边除了士兵还有个三十出头的皂衣士人,身躯矫健相貌英俊,甚是眼熟,却又想不起:“王必身边那年轻人是谁?”

“韦兄贵人多忘,那是咱关中同乡子弟,已故武陵太守金旋之子,议郎金祎金德伟。”

“哦。”韦晃想起来了,他常去太医令吉本府上做客,金祎却与吉本的两个儿子吉邈、吉穆是好友,曾经见过一面,但年龄地位颇为悬殊,没说什么话。

耿纪撇嘴摇头:“这小子也算好样的,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且极善骑射,惜乎处世糊涂,整日与王必厮混。”

同类推荐
  • 君臣心

    君臣心

    乌云遮盖夜晚的天空下,本就漆黑的夜晚更是增添了一抹暗夜中肃杀的寂静。漆黑的黎明,峪州城下传来哒哒哒的马蹄声,马蹄声越来越大,甚至都能听闻到马匹奔跑起来粗重的呼吸声,城墙上的守兵点着火把,借着火把散发出去的光芒向着声音的方照去,可是几丈高的城墙仅仅只是火把的光芒却不足以照到士兵想要看到的地方。
  • 带着外挂回三国

    带着外挂回三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居然救了一位外星人,在帮他寻人的情况下,一个意外让我回到了东汉末年,而且还带着外星人给我的外星装备。而最让我惊讶的是。原来三国的历史里一直有我的存在
  • 圣心盛源

    圣心盛源

    中华五千年历史承载着国家璀璨文明,但璀璨的文明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无数艰辛磨难、刀剑血火让历史车轮一次次偏离轨道,但也让历史又一次次重回正轨。世人观史,偏爱灿烂盛唐,却不愿谈及魏晋南北。战火纷飞,国家沦丧,这段历史被史书轻描淡写般记录、传承。然而记录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神话传说。或许神话只是国家民族根据历史的深加工再创作,稗官野史罢了。或许……真正的历史已被神话,而流传的历史只是冰山一角。
  •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容闳、梁启超、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燕树棠、陈翰笙、闻一多、张申府、瞿秋白、冯英子,这十二位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犹如历史星河中的寂寥星辰;他们的人生经历串联起自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军阀混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至一九四九之后沧桑巨变的百年。师夷长技,德先生与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科玄之争,民主与专政,治学与问政,为传统与现代接榫……明灭浮沉之间,他们所展现的是晚清民国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抗争奋斗史,是苦苦寻觅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与家国前路的探索史。
  • 我的中国岁月

    我的中国岁月

    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大事,斑驳陆离的怪相,风云人物的沉浮,比如: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北伐,日本在华势力日益坐大,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还有活跃在政坛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等。作者的特殊背景,使他有机会与民国要人过从甚密;而作为记者的写作方式,使其回忆录如同摄像机,准确细致地描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生动而真实,纤毫毕现。
热门推荐
  • Tom Swift & his Submarine Boat

    Tom Swift & his Submarine B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哑舍·贰

    哑舍·贰

    时隔一年,老板的“哑舍”古董店再次开业。千年不死的胡亥现身,寻找皇兄扶苏的灵魂,妄图将其灵魂复活,由此展开胡亥的寻找皇兄之旅。他不能确定扶苏转世,在医生和陆子冈之间游移,屡次出手试探……若是扶苏当真如胡亥所愿复活,那身为其转世的医生……命当为何?!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威实力派英雄

    漫威实力派英雄

    “请问您作为复仇者联盟中最强超级英雄,觉得和其他像钢铁侠、美国队长的最大区别是什么?”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强忍住不去看亚瑟王那颗反射着刺眼光芒的光头调侃道。“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我是实力派英雄,其他人大部分时候是表演派!”亚瑟一边吃着美味的香蕉一边认真思考了下。半晌后回答道。“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女记者嘴角抽搐的问出了所有观众的心声。“区别就是他们的战斗极具观赏性和戏剧性。而我的战斗则是极具破坏力,并且完全碾压对手!”(第一次写书,望各位读者大大多提意见)
  • 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你自己

    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你自己

    在繁忙都市,或许我们每个人会经历不一样的苦楚和伤痛,或许也有迷茫困惑的时候,也有感觉日子熬不到头的时候,此时,就像月亮需要太阳的照射才能散发光辉一样,我们也都需要从别人的故事、经历里醒悟,从别人的身上看清楚自己,让自己成长。与大部分怀有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本书作者是一位漂泊在北京的女子。她做过记者,也当过教师。接触过不少人,也听说过不少人的各种经历和传奇。这本小书,就是通过她细腻的笔触,讲述60个不同的人生故事,让你领悟一些恒久普遍的人生道理。
  • 极道轻狂妃

    极道轻狂妃

    她是世家大小姐,拥有让所有男人倾倒的绝世容颜。却被姿色不及她的死对头与她的牛郎同伙摆了一道,灵魂穿越到古代一个不被父亲疼爱,又被太子欺负的可怜女子身上。她是什么人,哪会随便让人欺负?元帅老爹怎么样?太子殿下又怎么样?得罪她的人,统统都要付出代价!
  • 张勋(北洋风云人物)

    张勋(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用较为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张勋波澜壮阔的一生。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愚忠,也写他的心狠手辣,既写他的政治权术,也写他的人格品位……同时本书也真实再现了近代中国的政治风云。
  • 致闪耀的她

    致闪耀的她

    莓多著的《致闪耀的她》讲述了:“八卦之王”约瑟夫居然也有软肋,“温斐丽”三个字简直是他人生中的噩梦!这个有着奇特大脑和强大好奇心的大小姐,让所有人都对她闻风丧胆!可是,这个奇异少女偏偏对约瑟夫“情有独钟”!为了摆脱温斐丽的纠缠,约瑟夫开启了地狱式的培训!就在培训初见成效之时,却有人挖出了约瑟夫此生最想隐藏的秘密——屁股上的编号!约瑟夫“八卦之王”的宝座马上就要坐不稳了,他会怎么面对这个窘迫的境地呢?而这个耻辱的编号究竟代表什么意思?他和温斐丽又有着怎样的纠葛?一场喧嚣爆笑、鸡犬不宁的闹剧就要开演了!
  •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讲述了历代以孝选官的制度。先秦时期“孝治天下”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孝选官”也尚处于萌芽状态。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