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是贵在坚持,常态长效
社会是发展的,矛盾一定会不断涌现。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提高素质、增强效能,不断解决好“中心”碰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才能不断彰显中心的作用,使之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才能让群众知道来中心、方便来中心、愿意来中心。
各地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把加强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和基层“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边建设边运作边出成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稳步发展。
三、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的效能作用
1.是整合资源、创新体制,产生了1+1>2的效能。
过去各镇街综治办、司法所一般只有1~2人,信访办只有1人甚至只是镇街党政办1名干部兼任。现在整合起来就少则有5、6人,多则有十几个人集中办公、统一处理问题,发挥了任何单一部门无法胜任的作用。
2.是规范运作,“一竿子插到底”,大大增强了矛盾纠纷调处效能。
一个窗口统一受理,办事高效,公正公开,深受群众欢迎。据初步统计,广东省已建“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30275宗,已调处115275宗,成功调处率达88%。群体性事件起数和人数分别下降9.8%和24.8%,很多地市群体性事件实现零发生。而在此之前广东省民事案件递增速度年均10%,而建立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后已出现下降势头,说明基层调解的能力加强后,进行法律诉讼的民事纠纷案件相应减少。
3.是依托中心平台、延伸工作网络,既认真解决上访问题,又坚持下访解决问题,上下结合,相得益彰。
4.是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不断注入活动主题,激发了中心活力。
像广州市依托“中心”,强化“人、屋、车、场、网”综合管理,组织村居社区建立乡规民约、开展无发案竞赛活动,重奖平安无事村居社区;深圳市龙岗区建立社会“大综管”格局,南山区实现“一格三员”组织运作机制,推行社区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佛山市南海区推行两级考核、“三色预警”综治维稳责任制,每月兑现奖惩;肇庆市封开县、湛江徐闻县建立健全县镇两级人大监督、检查、考评、问责、奖惩激励等机制,这些创新做法凸现了“中心”作用,有效支撑了“六联”工作开展。
5.是为群众化解矛盾、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提高基层群众法制水平、凝聚群防群治力量的重要阵地。
6.是发挥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作用,镇街党委政府有了履行发展第一要务、落实维稳第一责任坚实的工作平台。
由于“中心”集中受理了辖区群众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信访诉求,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就可以从一些矛盾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抓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第九节 合肥社会管理创新:“把社会建设像经济建设一样去抓”
2010年,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确定包括合肥市在内的35个近年来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率先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合肥也是全国7个试点省会城市之一。
2010年11月27日,合肥市召开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动员大会。正如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在会上所说,“确定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的条件很高,合肥成为试点城市本身就是对合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更是一种激励”。以此为契机和起点,合肥又进一步全面部署,精心运作,力争按照“创造经验、作出表率”的要求,争当创新社会管理的排头兵,推动合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合肥建设成为区域特大城市的目标顺利实现。
一、实施风险评估制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合肥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4年位居第1位,规模从2005年的第18位升至第15位。合肥市连续4届16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2005年荣膺首届“长安杯”,2009年再次确认为“长安杯”,向全国介绍了城市建设中维护稳定工作的经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合肥综合竞争力居22位,其中“社会公平”名列第一,被列入未来10年全国24个最具潜力城市之一。
合肥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大力度改革、超常规发展、快速度建设,实现了不稳定隐患不升反降、非正常上访不升反降、群体性事件不升反降,实现了可控的、持续的、动态的稳定。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合肥始终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的前置条件,和谐发展的有效抓手;始终把风险评估作为党政领导的第一责任,重大事项的第一关口,维稳工作的第一要事来抓紧抓实;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风险评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在被原建设部称为“合肥模式”的“大拆违”中,合肥本着以人为本、依靠群众、依法办事、公开透明的原则,拆除违法建设1380万平方米,实现了“零补偿、零冲突、零事故”;在城市征地拆迁中,合肥创新推出“两级认照、三榜公示”制度,做到阳光拆迁、阳光安置、阳光补偿,将不稳定风险降至最低限度。
2009年,合肥市出台实施《合肥市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风险评估工作不断在发展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推进中完善。
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必须要抓住关键环节,做到规范运行。在评估范围上,合肥将范围扩展到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件、防恐反恐等方面,做到应评尽评。在评估主体上,合肥突出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要求相关部门年底前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在评估程序上,合肥不仅注重机制内评估,还强调社情民意、网络舆情、社会评价等因素的加入,强调立法、司法、政策制定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加入,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依法按政策办事。在评估结果的运用上,合肥准备在政策法规层面上出台一些硬性要求,并制定实施细则,将风险评估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风险评估的实施,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由于存在历史、政策体系、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评估能力和水平等原因,并不能彻底杜绝不稳定因素和信访稳定问题的产生。其中有些问题还非常棘手,如涉军群体、老民师等老问题,非法集资、物业纠纷、劳资纠纷等新问题,还有物价、环保、生产安全、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性事件等应急问题。为此,合肥要求在风险评估工作中,一是将风险预测常态化。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完善党政领导定期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定期搜集、分析、研究、办理社情民意特别是网上舆情。二是将风险评估大众化。完善公开听证、专家论证会等制度,建立社会调查、社会评价等机制,采取媒体公示、公众表决等办法,确保出台重大社会决策或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前,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三是将风险化解定期化。建立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分析调度稳定工作机制,加大对重大不稳定问题的调度化解力度。凡决定实施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都要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定期排查、定期研判、定期化解。四是将风险处置制度化。建立完善统一的应对社会稳定风险应急联合指挥机制。对群体性事件,严格按照《合肥市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指挥暂行规定》,做到第一时间处置、对话协商处置、依法依政策处置。同时加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力量建设,以特警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由维稳、公安、信访、谈判专家及相关部门参加的应急处置联合力量。
二、项目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更要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把社会建设像经济建设一样去抓,以项目化的方法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合肥的一个重要特色。为此,合肥市在项目分解上想点子,根据“实施方案”,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项目内容、项目保障、项目要求,并做到牵头领导原则上是一名,牵头单位必须是一个。同时细化项目,对“项目书”上指定的23个项目,各牵头单位必须对项目进行细化、实化,拟出详细的项目书报市领导小组,然后与市发改委进行对接。
而在项目推进上,合肥主要抓四个环节:一是开展项目论证。牵头部门负责前期调研,拿出项目方案。牵头领导组织相关责任单位、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市民代表对项目方案进行论证,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性、基础性、创新性项目,必须要过论证这一关。如社区服务管理项目座谈论证了6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征集论证了3次,风险评估项目调研论证4次。二是细化项目分工。在论证的基础上,统一制定了牵头单位的项目方案,设定了项目内容、责任单位、项目要求、配套措施、项目保障5项内容,要求必须要有时间表和路径图,必须要主体明确、责任明确、目标明确。如社区服务管理项目共有6个配套文件,包括市民政局的总体方案和网格化建设意见,市委组织部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市经信委的信息化建设意见,市房产局的物业小区建设意见,合肥报业集团数字化便民服务亭建设意见。三是做好项目对接。与规划对接,不仅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对需用地、用房的项目通过发改委将其列入年度项目规划;与财政对接,将项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与考评对接,将项目内容纳入综治考评、政绩考核。四是推进项目实施。分县区和牵头部门两块,办公室根据项目推进方案制定项目督查考评,做到随时掌握、及时跟进、适时督查、定时验收。除了强化项目化推进方法外,合肥还以强化大信息的方法,充分运用最新信息化科技成果和手段,以社区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整合公安、民政、司法、人社以及商业服务等信息资源,搭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综合平台,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三、社会管理突出以人为本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合肥市在服务群众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通过实施好民生工程来提升社会管理。“十一五”期间,合肥投入民生工程建设资金90多亿元,受益城乡居民500余万人次;同时建设好城市社区和服务好流动人口,对流动人口实行“1+X”服务,在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给予同城化待遇和服务,使他们有归属感。
抓发展,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从2007年的12项民生工程到2010年的33项民生工程,从2007年的6亿元,到2010年的24亿元,短短四年间,合肥市各级财政民生投入达到近90亿元,其中直接发放到人的资金就达到了近5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类政务活动费用一压再压能省则省,新增财力近一半投入民生工程建设。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合肥市初步实现了“四个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全覆盖、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城乡全覆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城乡全覆盖。民生政策惠及面从2007年的300万人次大步跃升至2010年的450万人次。
抓基础,做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合肥市通过“网格化、信息化、组织化、服务化”“四化”建设,让市民的难心事、烦心事、忧心事在家门口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让“一刻钟生活圈”成为大多市民的生活常态,学在家门口、购在家门口、乐在家门口。
抓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更好的服务,让流动人口在就学、就业、创业、参保等方面享受市民化待遇,让他们真正把合肥当作自己的家,有归属感。通过更多的服务,让刑释解教人员、重点青少年群体、精神病患者等特殊群体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扶,让社会多一些和谐,多一些温暖。
抓管理,做好平安合肥创建工作。通过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等工作,对违法犯罪时时保持高压打击的态势,让老百姓生活得安心、安全,让“长安”成为合肥的品牌。
四、两年内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格局
2011年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合肥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建设开局之年。做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不仅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更是把合肥加快建设成区域性特大城市,促进合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