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情况,不能只看开头,还应该看到结尾。
刘辉是晚报记者,这天去大山深处的山背村采访,走到半山坡时,看到一个衣衫破旧的放羊少年,正坐在草地上入神地看一本书,他身旁,一群山羊在悠闲地吃草。
刘辉心中不禁一动:今天既不是周末又不是节假日,这个年龄的孩子,照理现在应该在学校上课,他怎么会在这里放羊?他边想边走了过去,一瞧,少年手里拿的是一本语文课本。
刘辉摸着少年的头,关切地问:“是不是家里穷,读不起书?”
那少年抬起头,奇怪地看着刘辉,摇摇头说:“我没有读不起书啊,我正在村里读小学。”
“哦!”刘辉点点头,“原来是学校放假。”
可谁知少年却又摇了摇头,说:“没有放假,同学们都在上课哩!”
刘辉一听纳闷了,疑惑地问:“那你怎么不去上学,倒在这里放起羊来?”
少年笑嘻嘻地解释说:“我们这是轮流帮王校长放羊。嘿,今天轮到我了!”
“什么?帮校长放羊?”刘辉吃了一惊,校长居然明目张胆地叫学生在上课时间替他去放羊?惊异和气愤的同时,职业敏感让刘辉意识到,这是一条不能错过的新闻线索,他决定去学校看看。
刘辉走进村小学的时候,正赶上课间休息,他看到一个老师模样的人正走出教室,便上去招呼说:“老师,我路过这里口渴得很,想找点水喝。”那老师特别热情,马上就去提了个水瓶来,又招呼旁边一个学生去拿茶碗。
趁这个机会,刘辉抬起头来,四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学校。说是学校,其实也就是几间破教室,而且一眼望去,教室里那些课桌椅更破旧。刘辉心说:也难怪,碰上这么个校长,学校还怎么搞得好?
那老师见刘辉这么瞧着,不好意思地朝他笑笑,脸上的神情显得有些无奈。
正在这时候,去拿碗的学生跑回来了:“王校长,给。”
啊?他就是王校长?刘辉一听学生喊“王校长”,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有暴露身份,于是就边喝水边故意和王校长聊自己的一路见闻,自然把话题引到了半山坡上的羊儿。
谁知王校长一听刘辉提到那些羊儿,竟然掩不住满脸喜色,说:“那些羊儿长得不错吧?不瞒你说,那地方的草特肥,我特地让孩子们把羊儿赶到那里去放,嘿嘿!就希望来年卖个好价钱哪!”
刘辉真没想到这个王校长居然还能讲出这样的话来,那沾沾自喜的神情简直让人受不了。不过,刘辉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假意又和王校长聊了一会,才离开学校。
回报社以后,刘辉连夜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校长的羊学生放。他把文章往总编桌上一放,就又忙着去做县教育系统先进教师表彰大会的采访准备了。
三天之后,刘辉准时赶到表彰大会会场。他故意没有和主办人员打招呼,而是坐在台下,他觉得这样挺好,想找人聊聊什么的,挺方便。
很快,会议就正式开始了。程序基本上是老一套,领导讲话、代表发言……毫无新意可言,刘辉甚至觉得,这样的会议,就是不到现场采访,也能写出漂亮的报道来。
可谁知,紧接着的颁奖仪式开始,当刘辉看到那些先进教师被一一请上台的时候,他却惊得嘴都合不拢了。为啥?他看到台上站着的一排先进教师中,居然也有山背村小学那个叫学生替他放羊的王校长!正手捧着锦旗,对着闪光灯咧嘴笑哩!
刘辉不由怒火满腔,恨不能立刻上去把王校长给揪下来。这样的校长也上台领奖,这不是蒙人吗?
可刘辉忍住了。他想了想,果断地走到主席台前,向工作人员亮出自己的记者证,说:“我想采访一下台上这位山背村的王校长,可以吗?”
工作人员一听,立刻把刘辉带到他们的主任面前。
主任姓“何”,一听刘辉说要采访台上的王校长,特别高兴,说:“记者同志,你可真会选,这王校长正是我们先进教师典型中的典型啊!”
刘辉沉着地点点头:“能不能现在让我上台去采访他?”
“怎么不行?我们就是希望你们报纸能多多宣传我们这些好老师,他们太不容易啦!”何主任说着,亲自把刘辉送上主席台,并示意王校长留在台上接受采访。
王校长猛看到刘辉,显得有些吃惊:“你……”显然,他马上就认出了这个曾经向他要过水喝的人。
刘辉站在台上,丝毫不怯场,对着话筒“单刀直入”:“王校长,你手里的这面锦旗,一定也有放羊学生的功劳吧?”
台下的人都被刘辉这没头没脑的问话镇住了,鸦雀无声。
王校长却尴尬得脸涨得通红,嗫嚅着说:“我、我是不想让学生去,可……可……”
刘辉看王校长语无伦次的样子,再也忍不住了,拔高喉咙说:“王校长,无论你想还是不想,事实上,你作为一校之长,居然叫你的学生在上课时间轮流帮你放羊。你敢说这不是事实?”
王校长顿时就愣在了台上:“我……我原本……原本是想自己……自己去放羊……”
刘辉一听王校长这吞吞吐吐的回答,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是校长,怎么总想着你的那几只羊呢?”
这时候,台下炸开了锅,人们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
刚刚把刘辉送上台的何主任,见此情景急了,立刻一个大步跳到台上,从刘辉手中夺过话筒,神情激动地对全场说:“请大家静一静。本来,我们今天是想对王校长进行重点表彰的,可王校长坚决不同意。现在既然刘记者说到了这个问题,干脆我来说说吧。”
刘辉不知道何主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听何主任说:“王校长是山背村小学的校长,其实,也是这个学校唯一的老师,因为山背村地处偏僻,条件又特别差,所以一直没有老师愿意到那里去教书。王校长一个人给几个年级的学生上课,他心里很清楚,单凭他一个人的努力,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带好这些学生的……”
刘辉不明白何主任为什么要说这些话,难道这就可以成为让学生替校长放羊的理由吗?
他刚要张口,何主任用眼神示意他耐心地听他继续说下去:“县里的教育资金非常紧张,去年拨给山背村小学仅有的一点钱,都用来修缮教室了。于是今年,王校长就用自家的屋作抵押,又向别人赊了几十只羊羔,指望把它们养肥了好拿到集上尽量卖个好价钱,他是想用这些钱去为孩子们聘请一个教师,来教给孩子们更多的东西。他的孩子们听说能有新老师来,于是就都争着要去放羊,因为要是王校长自己去的话,就没人给他们上课了……”
刘辉听到这儿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篇没有经过深入调查的文章,背后竟藏着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刘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会场的,只记得向王校长道歉的时候,王校长还不好意思地握握他的手。走出会场之后,刘辉没有回报社,他给总编打电话要求撤稿,然后就迈开大步朝山背村小学走去,他要到那些放羊的孩子们中间去,真正去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好校长。
据说,表彰会后,一名县城小学的年轻女教师,主动申请去山背村小学教书,而且不要额外的报酬。不久,一篇《校长从此不养羊》的感人报道,轰动了四里八乡……
(楼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