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6400000012

第12章 各领风骚数十年(三国 两晋 南北朝)(1)

01.角斗场上三选手

宦官外戚斗得欢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时大多年龄幼小。从汉和帝开始一连八个小皇帝,即位时岁数最大的8岁,最小的才100多天。还有两岁就驾崩的——汉殇帝[1],谥法短折不成曰殇,活了不到两年,当然短折不成。这种皇权低幼现象形成了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的局面,政治一片黑暗。

宦官从明朝开始叫太监,刑余之人,六根不全,看着正常人娶妻生子,本来就刻骨仇恨,心理阴暗之人一旦掌权,必然疯狂报复社会。所以外戚、宦官是统治集团中最黑暗的两股势力。皇帝年幼时一般由太后主持朝政。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二十几岁的小寡妇,头发长见识短,处理朝政只能靠父兄,小皇上自幼看姥爷、舅舅的眼色做人,长大后自然不甘心,一门心思要干掉姥爷、舅舅。

但满朝文武都是姥爷、舅舅提拔上来的,支使不动,只好靠身边的宦官。因此形成这么一个特点:皇帝年幼,外戚掌权。皇上长大后,靠宦官杀外戚,宦官掌权。没几年皇上嘎锛儿了,小皇上一即位,又是外戚掌权,小皇上长大了,又是宦官掌权。如此循环反复。

东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统治腐朽。皇帝大造宫殿,广选美女,后宫每天要花费数百万钱。汉灵帝时,公开卖官,公一千万,卿五百万。地方官是肥缺,定价高,州郡长官两千万,还可以分期付款。花这么大价钱买官的人,一上任跟红眼儿狼似的使劲往自己怀里扒拉,得把本儿捞回来。老百姓落在这帮人手里,如果不想吹灯拔蜡,就只能跟他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三足鼎立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被迫铤而走险,于是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利用太平道、五斗米道,一帮农民被这些神神鬼鬼的鼓动起来,势不可当。这一幕在以后的中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玩得最火的就属清朝的所谓“天王”——小学没毕业的洪秀全了。东汉朝廷费了老劲总算把黄巾起义按下去了,可朝廷自己也一条腿进了棺材。

东汉时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拥有一切大权,这也就为分裂割据奠定了基础。在平定黄巾的过程中,州郡的长官和地方的豪强,扩充武装,积聚力量,互相攻杀。今天张大帅打李大帅,明天李大帅打王大帅,杀来杀去,形成了袁绍、曹操等一些势力强大的军阀。公元200年,双方在官渡决战,只拥有一州之地,但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打败了占有四个州的窝囊废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此后曹操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后积极为统一全国作准备。

官渡之战中,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为谋求霸业,他边组建军队边招揽人才。刘备曾三顾茅庐,从隆中请出了历史上最厉害的农夫——诸葛亮。由此势力迅速壮大,发展成为群雄角逐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东汉末年,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江东为根据地,竭力向长江以南扩展,占据今广东、福建及湖南大部地区。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一开始,他顺利地占领了荆州的一些地方,但在关键性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在终场哨音响起之前,被对方灌进一球,以二十万大军,败于不足五万兵力的孙刘联军,退回北方。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促成三国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战后十多年间,曹操向西北扩大了统治区域;刘备则出兵入蜀,占领益州,控制了西南的一些地区;孙权占据岭南,在东南扩展了统治范围。公元220年,曹丕废掉自己的小舅子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曹丕建立的魏,史称曹魏。曹魏延续了曹操的统治方针,建国几年以后,曹魏国力进入全盛时期。后来,曹氏大权旁落,司马氏祖孙三代相继当权。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电视剧《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的军队举的旗子上,写着斗大的“蜀”字,太搞了。就好比日本人举个旗子上面写着“倭”一样。谁把别人骂自己的东西印在军旗上啊?刘备的谥号可是汉昭烈帝,不是蜀昭烈帝。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辅政。刘禅因为小时候在长坂坡被赵云闷过,被刘备假摔过,影响了大脑发育,长大后什么事儿惨就办什么事儿,现在快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了,成了傻子、窝囊废的代称。实际上蜀国建立后,诸葛亮只活了九年,而蜀国存在了四十多年。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连年出兵北伐,《出师表》里也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烽火频年,“国困民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打仗的军费只能靠卖布头了。打仗就是打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钱的干不过有钱的,人扔原子弹,你扔手榴弹,找倒霉。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都以失败告终,关键就是后勤跟不上。皇帝不差饥饿兵,浑身是胆的赵子龙你饿他个三天四夜,还能在长坂坡前几进几出?以诸葛亮之大才为啥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呢?《后出师表》里有一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然不伐贼,王业亦亡。”刘备建立的是汉,汉应该在洛阳,而不能在成都,如果不讨伐曹魏,蜀汉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了。这就跟当年蒋介石嚷嚷反攻大陆一样,“中华民国”的“总统”不能老窝在台湾啊?又不是岛主,那成了黄蓉她爹了。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本来有几次能一鼓作气灭了魏,被弱智儿刘禅急召回来两次,说我思念相父了,特意召唤相父回来看看。诸葛亮又不是召唤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就这样战事搁浅,诸葛亮一生气吐两口血,没几天就在北伐途中死于五丈原。虽然《三国演义》有虚构之处,但诸葛亮打仗晦气总是真的,失街亭、误军粮,这些都是老天不帮忙。诸葛亮死的时候,五虎上将也都死干净了。姜维独力难支,于是宦官专权,国势逐渐衰弱。公元263年,蜀国被曹魏所灭。

孙权于公元222年称王,几年后称帝,建都建业。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浮海至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当时到了台湾之后,原住民茹毛饮血,断发文身,刺面凿齿。脸上刻上花纹,可能是为了吓吓野兽,把门牙凿下来就有点儿匪夷所思了,咋吃生肉啊!大陆最搞笑的饭店招牌,竟然是“正宗台湾牛肉拉面”,扯!这是正宗兰州人跑到台湾做出的拉面。台湾正宗风味应该是动物一刀砍下来分两半喝血。有史为证,只要熟的东西,一定是正宗大陆风味,都是移民过去的,陈水扁他们家就是清朝移民过去的。

孙权死后,孙吴内乱连年,日益衰落。

02.谁抢到皇位算谁的

两晋更替走马灯

公元265年,司马懿孙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即晋武帝,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统一南北。西晋的统一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晋武帝并非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是靠着爷爷、老子夺的江山。只不过他的对手比他还不如。乐不思蜀的阿斗就甭提了,吴国末代君主孙皓残忍暴戾,经常无故杀人,不杀人就吃不下饭。

晋武帝死后,继承者惠帝[2]是个如假包换的大傻子。傻小子有一次听宫女议论外面闹灾,不少老百姓饿死了,这厮居然说,老百姓太傻,干吗非吃粮食,吃肉不就行了?晋朝开国,跟汉高祖一样,错误地总结了前朝灭亡的教训,认为是没搞分封的结果,于是大封同姓王,司马氏的王爷们个个手握重兵,造反条件十分好。统计一下,秦统一后搞分封的朝代西汉、西晋和明,出事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晋惠帝昏庸无能,皇后丑八怪贾氏专权,惠帝那些握有军权的爷爷、叔叔、哥哥们发兵攻打,动乱迭起。混战就在首都进行,箭射到傻皇帝的宝座上,鲜血溅了傻哥们儿一身。这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乱”。除了家贼,还有外鬼,一直装乖孙儿的南匈奴起兵了,愣说自己是汉朝的外孙,要恢复汉朝江山。立的家庙里竟然供着刘邦和刘备,这老爷儿俩要是知道了,得气得在棺材里打挺儿。

公元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3](谥法慈仁短折曰怀),史称“永嘉之乱”。公元316年,匈奴贵族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4](谥法在国遭忧曰愍)。愍帝与上一任怀帝一样,一对倒霉蛋。至此,西晋灭亡。

你方唱罢我登场

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西晋皇室司马睿,以建康(现今南京)为都城,在相对安宁的江南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司马睿即晋元帝。

东晋建立之初,为立足江南,抵御北方匈奴、鲜卑等贵族的进攻,统治者一方面加强内部团结,一方面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不久,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由于生活安逸舒适,一些原来还想返回中原的南渡士族,包括东晋最高统治者,再也无意北返,偏安于东南一隅。

东晋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税沉重。统治者为了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大肆征兵,导致农民起义,东晋统治名存实亡。

公元420年,掌握实权的东晋大将刘裕废晋帝自立,东晋灭亡。在公元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称“南朝”。

刘裕灭晋后,建国号宋,他就是宋武帝,在位时较有作为。宋朝30年间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进入东晋南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

陈朝末年,陈后主不思治理,境内田园荒芜,赋税繁重,百姓流亡,他依然纵情享乐。公元589年,陈朝灭亡。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这一时期为“十六国”。此后,公元439—581年,大约与南朝同一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

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鲜卑族拓跋氏原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东汉末南迁,逐渐成为塞上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公元4世纪后期,拓跋氏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后来,拓跋珪消灭后燕,占领中原,建都平城。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与南朝对峙。公元5世纪中期,北魏将南部边界推进到江淮一带,实力开始超过南方。

公元6世纪后期,北周武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经济上,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大批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军事上,扩大兵源,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周武帝死后,朝政日益混乱,大权落入外戚杨坚之手。

03.士族PK庶族:谁赢谁上台

想当废物也要有资格

前面说过汉朝选拔官吏靠察举制,到后来发展成门第望族累世公卿。到了魏晋,就变成了九品中正制[5]。

朝廷设立一名大中正,它应该既中且正。然后各郡设立中正,负责评定人才等级,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所以叫九品中正制。只有被评为上品,你才能当官。要被评为下品,你就当不了官了。

不过,能被评为上品的,还是那些门第比较高的人,高门大姓世代被评为上品。最大的高门大姓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里的王氏和谢氏。比如王羲之是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但他一辈子拿笔,没听说过他用剑用得出神入化。他生来就是将军,因为是王氏。这些人世代垄断官职,老是他们家当官,就形成了大士族,而老当不上官那帮人变成了庶族。不是平民,不是农民,都是老当不上官的地主。

士族一生下来就是官,你要一生下来就是官的话,你还会好好念书吗?你现在已经一个月一万五千块钱的工资,还在这儿念书干吗?这一万五千块钱打着滚花也花不完,打小坐着奔驰250上学,长大就是一个笨痴250。所以这些士族是什么也干不了,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拿枪,宴会上作首诗都得别人代笔,成了连智商都退化了的一帮废物。

因为士族庶族是不通婚的,甚至不穿同样的衣服,不能共坐一席,所以士族老是近亲结婚。王、谢、袁、萧、顾、陆、朱、张,就这八个姓互相通婚,生来生去都是表哥跟表妹、舅舅跟外甥女、姑姑跟侄儿这种关系。越生越退化,祖孙三代长一个模样,肯定会脑残。而宋、齐、梁、陈各朝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武将肯定是庶族出身,很鄙视生来就做高官的士族。所以,庶族做了皇帝,肯定不能容忍这帮废物吆五喝六。

同类推荐
  • 我在唐朝有个家

    我在唐朝有个家

    【起点中文网A级签约名品】一颗流星带走了现代渣男,却造就了大唐绝世好男人。周青,史上最倒霉的穿越者。亲爹不疼,大娘不爱,兄弟们处心积虑要置他于死地。若不是那场流星雨,或许灯红酒绿,花前月下才是他一生的归宿。如今,穿越到大唐,本想过着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悠闲日子,却不知万事冥冥之中早已有注定!
  • 鬼话大明

    鬼话大明

    假设历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辽东李成梁没有去世,指挥萨尔浒之战,明军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如果在明末给予一个地区,同英国工业革命前相同的条件,能否发生工业革命?现代人辛明就获得一个把假设变成现实的机会。他穿越到明朝万历末年,且拥有了和鬼魂沟通的能力。第一个求他帮助的鬼魂是一个千户老爷家的管家,由此辛明尽知千户府中的隐秘之事,左右逢源,无往不利,攫取了穿越后的第一桶金……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5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5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中国文化小史

    中国文化小史

    这是一本专讲文化的通俗史书,分门别类讲述18种文化现象。比如,婚姻是从零禁例开始,其后逐渐增加禁例,缩小通婚范围而演变成今日的一夫一妻制;关于族制,古代因为劳力重于资本,丁多即可致富,而今日却在某些情况下成为穷困的原因;官僚阶级,总是以自利为先,国事为后,若不防势必导致泛滥不可收拾。文化本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而反过来,文化不同又使得环境不同,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自然就养成不同的性情。
热门推荐
  • 白丁古帝

    白丁古帝

    他只是一个想种田的远古大帝!却为何稀里糊涂的穿越到了21世纪?为何别人都是废柴穿越到远古成为震古烁今的大帝,可偏偏他这大帝穿越到了现在成了白丁?为何生活总是不按套路出牌?曾经左手掌生死,右手掌阴阳的轮回大帝该如何解开这一切迷题?他又会在21世纪掀起怎样一番风云?都市+玄幻。故事的进程以解谜形式展开。不乏诙谐幽默,紧张刺激,热血修炼,爽快打脸,你们没见过的全新剧情。点一下看三年。投资不花一分钱。敬请……字数是不是太多了欢迎加入书友群:702776643
  • 一只萌凤鸣翠柳

    一只萌凤鸣翠柳

    一只萌凤鸣翠柳,隔壁美人儿不曾偷~宠文+甜文,HE,有点慢热,求收藏求评啊~~~~~~~一只萌凤鸣翠柳,勾了两个男人的芳心,让人神魔三界为她掏心掏肺。凤尊在小凤还是一颗蛋的时候就爱她爱的要死要活,为了这唯一的妹妹操碎了一颗少男心,可偏偏自己这灵气中透着憨气的傻妹妹从来没领过情。胡绯第一次见着小凤的时候,她还不会说话,哭得像个小鸽子,惹人怜爱,从此瞒着天地视为掌中宝,奈何神妖疏途,小凤奄奄一息,胡緋只能忍痛割爱,说不得谁是谁的劫。龙族的太子御向来清心寡欲,却也扭不得宿命,一心看上小凤,想着法子为她好,甚至忍着心中苦痛,亲手把她送进别人的怀里,他那样尊贵的身份,却也不免在袅袅情路上磕磕绊绊。你说这情是剧毒,它固然让胡绯半死不活大半辈子,可胡绯却一生未说过后悔二字。你说这情是祸水,龙杳和莫乙相爱引得神魔大战,生灵涂炭,最终抵不过生死相随四个字。小凤仰着天真的小脸:“谈情说爱难道不是两个的事?哪来引得这么多人这些个事?”是也,是也,风月本是一线牵,何来神鬼闹惊天。
  • 命运之星

    命运之星

    《谢尔顿作品:命运之星》讲述昔日的小镇姑娘,怎样变身纽约地产王国的女皇?她是大众膜拜的偶像,是不择手段的商人,是迷,是传奇,也是渴望爱的女人。稳重可靠的男助手、横跨黑白两道的保护神,究竟是她的坚强后盾还是引发毁灭的导火索?不堪回首的童年,早已为她的人生埋下了最大伏笔。当获得完美的爱情时,她的世界也悄悄滑向了前所未有的险境……
  • 圣手神偷

    圣手神偷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圣手神偷》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古今传奇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古今传奇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饱满鲜明,尤其能历经岁月的考验,令读者叹为观止、拍案称奇。
  • 查理第九时代轶事

    查理第九时代轶事

    《查理第九时代轶事》是梅里美的长篇小说,以十六世纪查理九世时期著名的宗教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为题材,表现了中世纪封建专制的黑暗与残暴。主人公麦尔基是外省的胡格诺贵族青年,1570年宗教和平后,他前往巴黎投奔新教首领海军上将柯里尼。麦尔基来到巴黎后遇见了分别多年,在内战中改变宗教信仰成为天主教徒的哥哥乔治。在国王的直接指挥下,对新教徒开始了屠杀。乔治拒绝执行血腥的命令,被投入监狱。麦尔基逃出巴黎,参加了胡格诺市罗舍尔城对国王的反抗。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之二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暖如约而至

    温暖如约而至

    小萌宝拉着陌梓桐的衣角四处张望,奶里奶气的说:“宝贝妈咪,苍爹地不在,我们要不要逃跑?”“好机会!当然跑!”陌梓桐抱起小萌宝就跑,身后传来低沉的声音……“女人,你最好马上停下!该死的,你还跑!”她全当没听见一路往前,最终连人带宝一并抓回。总裁大人,求放过……呜呜呜……
  • 校霸的伪娇妻

    校霸的伪娇妻

    聂诗晓打算重新做人,遇上心动嘉宾赵傅,改掉坏习惯,励志做个好学生。赵傅每天都想着晓晓好可爱,兄弟对他说聂诗晓凶时,他打死也不信。直到——看见他眼中娇小软弱的晓晓徒手干翻四个猛男…【甜文】
  • 第四十圈

    第四十圈

    我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被下派到天中县挂职当副县长期间,很多人给我说起过一起曾经在这个县轰动一时的案件。是个杀人案,但也不完全是杀人案,案子里面套案子,挺复杂的。已经过去十来年了,现在大家还津津乐道。由于跟我讲述这个案件的人不同,案子的面目也不一样,对里面各色人等的评价更是千差万别,真像一出“罗生门”。这谁也别怪,我理解他们,案件不管多复杂,都是别人的。第一个跟我说起这案子的是我的司机刘师傅。可从我到县里任职一直到离开,他始终也没把这个故事讲囫囵,其他人说得更是支离破碎。
  • 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

    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

    唐小平的个人专著《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就要出版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说起来,我和唐小平的人生经历有些相似之处。我们所学专业相近,我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她学的是文秘专业。大学时代,我爱好文学,曾撰写了不少文章刊登在《湖南日报》等报刊上。这些作品为我毕业找工作进铁路提供了很大帮助。唐小平最初在基层站段工作,她钟情写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2001年,我和她同一批经过公开招聘考试分别进入广铁集团办公室和广州铁道报社工作。唐小平到报社后,13年来,她一直在长沙记者站坚持笔耕,现已成为广铁集团管内小有名气的一名深资记者。2013年11月,我调到了广州铁道报社工作。当她把这部书稿放在我面前,我读着这本书,仿佛看到了她成长的脚步。能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并为她写序,我感到高兴。在这里,不妨谈谈对她个人及她发表作品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