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0400000005

第5章 心理诱因:没有一个借口是偶然(4)

从众心理是很普遍的,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比如你跟三个好朋友去饭馆吃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点什么呢?要不来一份蛋炒饭吧!”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可能会说:“我也好久没有吃蛋炒饭了,我也要一份蛋炒饭。”剩下的两个人中的一个人也可能附和说:“那我也来分蛋炒饭吧!我正好也想吃。”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一个人自然而然就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从众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吧。在现实中,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并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就会怎样去做。

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就叫做“从众”。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很多人找的借口,也往往是从众而来。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从众心理,很多时候,从众心理还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

比如,一个公共厕,没写明男女的情况下,人们会观察一下别人是怎样做的:如果男人们都进左边的那个门,女人们进右边的那个门,后面来的人也会这样做。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众人那里得到的。离开了众人提供的信息,个人的信息量是极为贫乏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加可靠,所以会出现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我就会怎么做的现象。

但是,实际上,从众心理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俗话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从众并不完全可靠。比如,有人看见很多人在广场上围了一圈,水泄不通,就会很好奇,就会跟众人一样,拼了命往里面挤。到里面一看,是有人在玩“三张牌”,让人们进行押宝,猜红桃A在哪里,每次总有三五个人抢着参与,而且经常会赢钱,其实他们就是所谓的“托儿”,但是很多人不明真相,只是被从众心理激化,也踊跃参与到押宝的活动中。只要你参与,你就会输,因为这是骗子们设计的一个局,只等着从众的人上钩而已。

当你输了唉声叹气地回家之后,把事情跟家人一说,家人纷纷责怪你,你就有可能把脖子一歪,对他们说:“当时很多人都在押,我也就跟着押了。没想到会输啊,我看得很清楚。”

正是因为从众心理的存在,经常会让少数人放弃自己正确的观点而遵从众人的错误。心理学家阿什做了一个实验:阿什找来6个大学生,事先安排了一下,让他们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A、B说成是等长的,然后找了一位真正的被试者,让这6个大学生影响他。结果,最后被试者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正确答案,而认同了这6个人的错误观点。

人们为什么会盲目从众呢?是因为有一种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人们希望群体接受他、优待他、喜欢他,害怕如果自己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群体会驱逐他、虐待他或讨厌他。为了避免被称为“越轨者”或“离群的人”,他便会选择从众。群体中存在一股强大的压力,要求人们保持一致性,当某人不赞同群体众人的意见时,众人就会努力迫使他人遵从。

比如,在开会的时候,要举手表决某个问题,自己明明不想举手,但看到别人都举手,也往往会跟着举手,因为害怕“与众不同”,引来众人的瞩目或者质疑。

人人都有从众心理,形成了跟着周围的人一样找借口。在这种效仿观念的驱使下,很多时候,还没有理清头绪,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假对错,就盲目找借口,随波逐流,这样的后果往往就是把事情越搞越糟糕,甚至会酿成悲剧,更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因从众心理而找借口,给人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小视的。

我们不应该成为从众的牺牲品。人要想克服这种从众心理,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即使你的观点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随便去找借口。做任何事情,要多动脑子,不要让别人的言行影响了自己的决定。

·源于内心的懈怠与冷漠

很多人爱找借口,源于内心的懈怠和冷漠。他们不想去努力,不愿意燃起热情,因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随便拉一个借口来搪塞。不管这个借口合适不合适,有用没用。而心理学实验证明,人越多的情况下,人越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门瑟·奥尔森发现:一个集团的成员越多,以相同的比例正确地分摊关于集体物品的收益与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小,偷懒的可能性越大,因而离预期中的最优化水平就越远;而集团得到规模越大,参与讨价还价的人数也就越多,从而讨价还价的成本会随着集团的扩大而不断扩大。这个发现就可以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的现象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心理学依据。

1920年,德国心理学黎格曼就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请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加者有时独自一人拉,有时3人一组拉,有时8人为一组拉。经过测试发现,单人平均拉力为63千克;3人一组总拉力为160千克,人均约为53千克;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千克,人均只有31千克,由此可见,单人拉时拉力最大,人越多平均拉力越小。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人们会借口说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借口说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借口团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出来,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所以就顺理成章降低个人努力,或不全力以赴。

借口除了因为懈怠而产生,还会因为冷漠而产生。因为冷漠,人们常常会随便找借口搪塞他人。就是在人命关天的紧急关头,很多人还不忘找个借口为自己开脱。

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是一种传统美德,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见义不为,见死不救,冷漠旁观却成了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社会上是一片道德谴责之声,但却不能减少它发生的次数。如果你去采访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人,他们能说出一大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1964年3月的一天,在纽约的某个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名杀人狂截住。杀人狂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之久,当时,住在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被杀女子被刺的情形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帮助一下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这些人的冷漠,但是这些冷漠的人却各有各的借口。

面对这一事件,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找来72名不明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进行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的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采取行动,呼喊病人发病了;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呼救的那组,只在31%的人采取了行动,呼喊病人发病了。

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这是他们找借口的最主要的理由。

旁观者冷漠的产生主要因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因此想看看在场的其他人会怎么做,自己再决定怎么做。

同类推荐
  • 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大全集)

    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大全集)

    20几岁的女人面临着工作、爱情、婚姻等一系列问题,人生很多重要决定都将在20几岁完成;因此,20几岁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季节,是决定女人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女人要成就一生,需要积累很多资本,女人在20几岁就应该为自己确立目标,并且充满自信地走下去。
  •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

    职场上,人际关系是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梁,把握好人际关系,就像战场上拥有了锋利的宝剑,而人际关系这把宝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职场上的成功,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那么就更不能忽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必将让身在职场的你如鱼得水,坐拥成功!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是一部职场守则大全,教你在职场上保护自己,成就自己,避免误入一些职场中的“陷阱”。
  • 想通了就快乐

    想通了就快乐

    酸咸苦辣尝过,才可能更充分地拥有和珍惜生命的甘甜。即使这个世界永远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绝对完美的结局,我们也应该学会在与它的相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将这些闪耀着智慧和哲理的火花一一收集,希冀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感动和启迪,为你的生命创造出人世间最美丽的奇迹。想通了,也就懂得了得到与失去的意义想通了,也就明白了选择与放弃的道理想通了,也就理解了获得幸福的真谛想通了,也就掌握了享受快乐的秘密。
  •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为什么你才华横溢却总是不得成?为什么能力不如你的人却左右逢源、春风得意?你是否想过你在人际关系中出了什么问题?系是为人处世得以进退自如的根本,本书针对中国人的生活传统、思想模式和生活模式,阐述百姓身边的关系学,教给你圆处世的技巧和睿智生存的哲学。
  • 像犹太人一样思考

    像犹太人一样思考

    无论是在科学、哲学还是经济领域,犹太人的智慧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毕加索、卡夫卡、普利策、洛克菲勒、摩根、格林斯潘、索罗斯等光辉耀眼的人物,无一不具有犹太血统。据统计,在20世纪的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人所占比例较高;在美国的富翁中,很多都是犹太人。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到犹太人独特的智慧,本书从积累财富、开拓创新、奋斗进取、为人处世、教育子女、生活哲学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犹太人的聪明智慧,揭开犹太人成功的秘诀,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感悟和启发。
热门推荐
  • 还想告诉你

    还想告诉你

    “程橙,纵使这句话我说了很多很多遍”“我还是想告诉你,我很喜欢你”“想把你拐回家的那种”——陈槿程程橙虽然成绩不好,但是抽烟,不喝酒,不打架班级里的小透明,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本以为她的学生生涯就会这么平淡无奇的度过,直到陈槿程的到来……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良田锦绣之药香小农女

    良田锦绣之药香小农女

    【推荐新书《农家娇女福满多》】穿越贫苦农家,遇到一家子的极品!苏锦夏表示心很累,但为了生存下去,她只好边致富边吊打极品,还不忘把她神农世家的医术发扬光大。可万万没想到就因为她这一身医术,给她引来一大堆麻烦不说,还引来一个妖孽。“小丫头,你给爷听好了,从今往后,你就得对爷负责,”某妖孽板着一张俊脸,嚣张命令。某女颇为不屑,“身为医者,这辈子我看过的人多了去了,难道还要我一个个的负责吗?”“那不如,我对你负责?“
  • 皮墨儿梦游仙境

    皮墨儿梦游仙境

    小墨儿被一只绿鹦鹉带进梦仙国,她的奇遇就此开始……她被认为是从天而降的救世主,只有她才能帮助梦仙国恢复和平,在小墨儿的帮助下,最终坏人得到应有的下场。小墨儿醒来,才发现这是一场梦,但她感觉梦是那么的真实,难道这真的是一场梦吗?
  • 天价毒妃:王爷别碰我

    天价毒妃:王爷别碰我

    二十五年前,沐王妃遇刺身亡,棺材产子,小王爷被誉为妖孽转身,不祥之人,被囚禁在王府。二十五年后,相府四小姐被逼嫁入沐王府,算计与被算计,利用与被利用,看他们如何周旋在阴谋之中。“说吧,你选我还是选他?”周玚站在那里,今天必然要她做出一个抉择。“一定要选吗?”陈如意看着他,他和他,她都舍不得。“是,必须选,要么我,要么他。”周玚忽略她的纠结,他不想在过这种跟人争宠夺爱的日子。“如果你非要逼我,那我选他。”陈如意终于决定了。“你真的选他,我哪里比他不好。”周玚怒了。陈如意一脚踢过去,“他那里不好了,有你这样当爹的吗?居然跟自己的儿子争宠。”
  • 韵食

    韵食

    在这个时空乱流的夹缝中,一家食肆悄然开张,老板安息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每晚都会有一个新的故事……请来聆听老板安息讲的……故事吧1
  •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收录了上百则故事,选文出新。很多选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从不同角度给同学们带来精神上、思想上的启迪。这些选文,丰富人文内涵,且文章生动有趣,无论是单纯的阅读,还是积累写作素材,同学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满足。
  • 三国之群雄逐鹿

    三国之群雄逐鹿

    他,穿越至三国成为八岁孩童被童渊收养,与赵云,张任和张绣称兄道弟,于洛阳凭借卓越的见识获得蔡邕赏识,并成为蔡邕的门生,在虎牢关之战与吕奉先大战两百个回合,从此声名鹊起。他麾下谋士猛将无数,能与当世枭雄曹操一较高下。他终将成为统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九州·海上牧云记

    九州·海上牧云记

    《海上牧云记》2017年11月21日首播,由黄轩、窦骁、周一围等人主演。自牧云笙降生的那一天,灾难就开始纷纷的降临到世间。那一天起,狂雪连下三个月。北方草原被雪覆盖,游牧部落开始向南迁移,终于化成反叛。一年后,南方越州暴雨成灾,无数人流离失所。流民得不到粮食,开始抢掠州县。又三年后,海边地震,有一个小岛奇怪的升起,海啸冲击海边州县,海怪上岸食人。东部沿海两郡沿海千里渔村变为荒滩。人们都说,六皇子牧云笙,是根本就不应该出生的人。天象预示,六皇子牧云笙,他的前程与星河同辉,他将来会开创前人所无法开创的伟业,真正成为天下的主人。只是假如他站到世间权力的顶峰,却会把灾难带给世间,他会成为世人所痛恨的人,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孤独终身。他登上帝位之时,也就是天下大乱之日。命运之轮开始旋转,英雄们在四方成长,一切都不可逆转地走向最终。
  • 拒爱成婚II错惹豪门阔少

    拒爱成婚II错惹豪门阔少

    第一次相见,她扑进他怀中,将他当成初恋情人,吐了他一身。再见,她被下药,意识混沌,却再一次将他认作别人,慕容景磁性低沉的声音带着致命的蛊惑,将她抵进墙角,退无可退:“两次投怀送抱,还故意认错人,乔沫,如果这是你勾/引男人的方式,那么,我成全你。”他是叱咤风云的纵横集团总裁,D市首富慕容家族唯一继承人,29岁,却依旧单身,几乎是D市所有名媛趋之若鹜的对象。她是小有成就的摄影师,以独到的摄影风格在偌大的D市闯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如果不是因为一场醉酒,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绝对不会牵连到一起。本以为,这是缘分的纠葛,可是怀孕一月有余,她还未来得及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他和未婚妻即将订婚的消息传遍各大媒体杂志,而他的未婚妻更是将她堵在医院门口,捏着支票,趾高气昂:“三百万,打掉你肚子里的孩子,从此,再也不要出现在他的面前。”“凭什么?”她捏紧化验单,全身的血液都凝到一处。“凭我,是他爱了七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