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卓:拥兵自重丢了命
大军阀坐等进京
得天下者没有不经过打仗的,守江山者没有脱离武装支持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至少是几千年来的历史现实。
有武力就能问鼎天下了吗?根据无数代人用头颅断肢总结出来的经验,这绝对是个片面的认识,会把人一步一步引入绝路。你要是不信,找三国的第一大人民公敌董大军阀聊聊!
董大军阀单名一个“卓”字。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董卓可是经典大反派。
董卓,字仲颖,是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他的出身背景还不错,虽非公卿士族,也是一方豪强。临洮位于西北边疆,是多民族杂居地。汉羌边民打了几百年架,磨砺出剽悍尚武的风俗。这对董卓的人格形成影响深远。
少年董卓豪爽粗犷,颇有游侠风。他常常跑到羌人聚居区旅行,跟不少羌人部落首领交上了朋友。关系有多铁呢?一件小事可见一斑。
某日,董卓正在自己田里耕作。一些来内地办事的羌人首领顺便来看他。老友相聚,少不了酒肉伺候。董卓把众人邀请到家中,发现肉不太够,于是就把犁田的耕牛给宰了……
羌人都是纯爷们,看到哥们如此破费,深受感动。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回去之后大家凑了牛羊马匹千余答谢董卓。
彼此关系更铁了,物质上也不亏。董卓的爽快作风,带来了惊人的收益。他不仅在羌人中有威望,在汉人中也颇有影响力。
你到临洮打听打听,谁不知“健侠”董仲颖的大名!他为人豪迈,很多恶少都是他的跟班。单凭这点,当地豪强就得对董卓敬畏三分。
董卓块头大,力量惊人,还有左右开弓的骑射功夫。朝廷从边郡选良家子弟做羽林郎,董卓应征入伍。如前所说,他完全有资质当将军,只是缺少机会而已。
这年头东汉王朝社会问题多,指不定哪天机遇就会冒出来了。这不,就在董卓老家发生了羌人叛乱。
地方官吏太腐败,激化了汉羌矛盾。羌人骑兵很能打,州县屡屡失陷。朝廷没招了,只好请求地方豪强为国分忧。陇西豪强与地方官们极力推荐自己的老乡董卓。于是朝廷委任他为军司马,跟着中郎将张奂讨伐汉阳羌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张好牌。董卓本身作战勇猛,而且对反叛的羌人非常熟悉,一打一个准。他因战功被提升为郎中(负责皇宫安全),得赏细绢九千匹。
官职接受,但这九千匹绢嘛,就给手下的弟兄们当红包算了。董卓赢得了士兵们的好感。做军阀不光要横,还得会笼络军心,董卓是完全达标的。他的信条是尽量满足自己部下的一切要求。这点以后你就会明白。
董卓官运亨通,依次升迁为广武(今山西省代县)令、郡守北部都尉(统治四川省汶川县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官名)、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务的官名)、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当他出任中郎将时,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大挫折。黄巾起义大爆发,群雄纷纷崛起。董卓却吃了败仗,被问罪革职,贬回陇西。
就在他郁闷不已时,凉州的韩遂聚众反叛。朝廷恢复了董卓中郎将的职务,让他带兵跟随破虏将军张温讨伐围剿韩遂。
朝廷共派出了六路人马,五路损兵折将,唯有董卓这一路在小胜之后全身而退。于是朝廷封董卓为斄乡(雍州武功)侯,邑千户。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韩遂和边章再度来犯。董卓以前将军的身份,会同左将军皇甫嵩大破韩遂叛军。
次年,董卓被封为少府、并州牧。但他拒绝领受,因为调职要交出兵权。黄巾军这么一闹,天下混乱不堪。诸侯割据之势越发不可收拾。拥兵自重,驻守河东,静待时机,才是上策。
经过多年征战,董卓的凉州兵马势力膨胀,隐隐成为西北一霸。他眼光毒,心气高。做地头蛇不过瘾,想摇身变强龙,到中央当权臣。
东汉朝廷长期以来是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轮流执政。黄巾之乱后,天下遍地军阀。在中央没地位,在地方有劲敌。董卓的权臣梦有可能成功吗?
乱世一切皆有可能。王朝腐烂不堪,散发出的死气,已经吸引了大批肉食动物。外戚和宦官为了整垮对手,都在拉拢地方军阀。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他们共同的政敌是长期干政的宦官十常侍。
相比外戚,天下人更讨厌宦官集团。何进想把十常侍一网打尽,但顾忌其党羽众多,不敢轻动。袁隗的儿子司隶校尉袁绍向何进建言,应该快刀斩乱麻,犹豫不决反受其害。
何太后不赞成兵变,何进还是迟疑了。袁绍又献策说让各路边将进京勤王,对太后进行兵谏,同时围剿十常侍。何进觉得这是步好棋,于是派部下王匡、鲍信等回乡招兵买马,并召凉州刺史董卓进京。
董卓接到召唤,大喜过望,忙整军开进。不料,半途中突然传来消息——大将军何进被杀了!
原来十常侍已知悉何进的计划。他们先下手为强,假传何太后旨意把何进骗进皇宫杀死。
这可咋办?董卓还没理出头绪,前方又传来消息。袁绍带着何进的部下血洗皇宫,杀死宦官无数。十常侍首领张让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出逃。虎贲中郎将袁术也在洛阳统兵,放火烧毁南宫,并追杀十常侍残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定要抢先一步,把小皇帝抓到手里,自己就是大功臣了。届时少不了荣华富贵,说不定还能当当摄政大臣。
董卓说干就干,下令部队急行军,在洛阳西郊恰好遇到了出逃的汉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
少帝当时14岁,看到蜂拥而至的凉州军吓得屁滚尿流。少帝在讲述事情经过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这令董卓有些失望。
这时,年仅9岁的陈留王刘协,主动替皇帝哥哥讲述政变的来龙去脉。条理分明,思路清楚。董卓眼睛一亮,这小孩比皇帝强多了。好像陈留王还是咱本家人董太后亲自抚养的。国家这么乱,应该有个能干的天子。要不,换换?
董大军阀一念之差,给纷纷扰扰的三国埋下了伏笔。天下所有人的命运,都将因他而改变。
废皇帝杀太后,拼命折腾
凉州兵进京勤王虽是奉了大将军何进的召唤。可现在何进死了,凉州兵的处境变得很微妙。
十常侍一党已经诛灭。现在没你们的事了,领完奖金就回原驻地吧。假如中央够强势的话,应该这么处理。问题是,现在各方力量极不平衡。
法定最高领导人汉少帝还没从吓坏状态恢复神智,也下不了打发董卓回老家的命令。袁绍等何进的旧部群龙无首,杀完宦官后也没啥统一意见。况且兵力和战力不如凉州军。董卓要是赖着不走,谁也没辙。
大汉王朝首都乱成这样,你们真没用。既然陛下身边缺少兵马,就由我老董的凉州军来负责中央军没有完成的任务吧!董卓以此为由接管了京师防务。
他已经动了换皇帝的念头。在此之前,得先用武力镇服其他人再说。
初到洛阳时,董卓的兵马不过三千人。但过了四五天,人们又看到一支西凉部队浩浩荡荡进驻洛阳。战鼓敲得震天响,旌旗密密麻麻。好长的队伍,数不过来。这还没完,又过四五天后,同样的情景再度出现……
凉州兵来个没完,谁敢跟董大军阀叫板,等着被马蹄子踏成肉渣吧。局势完全被董卓控制,恐惧情绪迅速在满朝文武之间蔓延。
虚张声势只能顶一时,想办法把京师所有兵权抓在手里才是关键。董卓正琢磨怎样以最小的代价收编大将军何进的旧部,不料,老天送给他一个大馅饼。
原来何进的旧部本就有内部纠纷。何进他弟何苗(时任车骑将军)是一派,吴匡是另一派。何进被张让伏击后,吴匡怀疑是何苗暗中勾结张让害死亲哥。他平时受到何进优待,一心想为老上级报仇。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兵去攻打何苗部。董卓的弟弟董敏表示支持这桩“义举”……
何苗死后,董卓不费一兵一卒收编了何进、何苗的残部。这让袁绍和刚刚返回京城的鲍信非常不满。
袁绍辛辛苦苦为何进报仇,为朝廷屠灭宦官党。还没来得及庆功,胜利果实就莫名其妙地被董卓摘走了。唉,当初要是部署再周密点,不让小皇帝被太监劫持做人质,保护天子的大功就是自己的了。现在后悔也没用,还是想想怎么对付董卓的骄兵悍将吧。
鲍信对袁绍说:“董卓手握重兵,野心勃勃,不早点解决,必是朝廷大患。现在凉州兵初来乍到,人马疲劳,立足未稳。我们现在发动偷袭,兴许还能击败他。否则等他安顿完毕,再想把他赶走就很难了。”
这个建议让袁绍心中一动,但随即他就放弃了。西凉军阵容雄壮,满脸杀气,袁绍实在没有一把定输赢的魄力。
此时执金吾丁原还控制着一支禁卫军。他对董卓的专权高度警惕,是个没法收买的硬茬。不过,董卓很轻松就解决了丁原,合并了他的人马。原来丁原手下大将吕布骁勇善战,却是个名利狂人。董卓许以荣华富贵,吕布立即反水干掉了丁原。
西凉军、何进旧部、执金吾的京城禁卫军统统成为董卓的武装力量。如此一来,政权实际掌控者就变成了董卓。枪杆子抓牢了,接下来就是换皇帝问题。
不同生长环境的人,往往脑袋回路也千差万别。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董卓,就颇具陇西边关特色。
陇西羌人游牧为生,文化不发达,崇尚弱肉强食,常把成群结队打砸抢当做余兴节目。久而久之,当地汉民也习惯了简单粗暴的游戏规则。凡事以武力解决,打到服为止。拳脚刀枪说话,谁狠谁称王。
这是董卓在凉州多年积累的生活经验。所以他行事风格比较鲁,粗鲁的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想到了就蛮干,不考虑什么后果。
他一提出改立皇帝,就遭到了袁绍的反对。
董卓态度强硬,说:“天子应该选择贤明之人,陈留王看上去还行,所以我才决定立他为帝。如果还不行,刘氏皇族干脆也没有必要留下了。”
袁绍怒气冲冲地说:“姓董的,别以为天底下就你一人强大!”
说罢,袁绍便拂袖而去。他当晚就辞去官职,匆匆离开长安……
反对派死的死、走的走,董卓再无顾忌。他先找个借口把司空刘弘给撤职查办了,自己当司空。没多久,他就升自己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假节钺虎贲。汉少帝被他废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为帝(即汉献帝)。
有了新皇帝,弘农王及其生母何太后好像太多余。留着不光消耗粮食钱币,还指不定哪天搞复辟弄出点事端。于是董卓一不做二不休,找了个借口,把少帝与何太后一块做掉了。
董卓又自迁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他封母亲为池阳君,按照皇家公主的规格配备家令、丞等属官。他又任命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雩侯。自己的小孙女为谓阳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凡是董家的人,都有个一官半职高爵位。说是鸡犬升天也不过分。
为了巩固统治,董卓极力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三人沆瀣一气,扶植已被贬斥的陈蕃、窦武等人。董卓不光恢复陈蕃等人过去的爵位,还擢升他们的子孙。
朝中势力组建完毕,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呢?对了,自己手下的兵。他们也要升官发财。但是官员编制有限,僧多粥少,国库里的金银珠宝、粮食绸缎自己要享用。拿什么来喂饱枪杆子呢?
对别人来说这是个难题。可在董卓看来,非常好办。咱陇西是贫困地区,这洛阳及周边地区是我大汉王朝最繁华富庶之地。弟兄们,看上啥别客气,我董卓批准大家去“收牢”。
凉州兵原本就是打劫成风,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劫掠物资,都是轻车熟路。洛阳附近的百姓遭了大罪。原先外戚宦官狗咬狗哪还有个活头,如今董大军阀专政,人们仿佛落入了魔窟。
有一回,董卓的军队路过阳城。当时正是二月社舞,百姓们搞大联欢。大家唱啊跳啊本来很快活。突然,凉州兵把这里团团包围,只听带头的一声令下,像打兔子一样围猎乡民……
一辆辆牛车载满妇女财货,车辕上挂着男子的头颅,血淋淋染红了官道。董卓让士兵们高呼万岁,讨伐“乱贼”大捷而归。进入阳城后,把头颅都焚烧掉,抢来的女人分给手下做婢妾。
董卓自己没要,因为他胃口很挑,不屑于霸占乡野村姑。皇宫里的宫女甚至公主才是他的菜。
祸害百姓,糟蹋皇室,压榨朝臣,董卓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人民公敌,没跑的。奈何董大军阀枪杆子在手,大家无力反抗。地狱般的日子,何时才到头啊?
貂蝉那个要命的女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小好勇斗狠的董卓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的解决办法很简单——虐而杀之。
这天,朝中百官接到董大军阀送来的请帖,说是要摆酒席跟同僚们联络联络感情。大家不知董卓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不敢不去。
董卓在宴会上兴致很高,招呼大家不要顾忌,开怀畅饮。众官员开始还有些紧张,喝着喝着精神就松弛下来了。
酒过三巡,董卓一看时机成熟,站起来对在场诸位说准备了一个小节目给大家伙助酒兴。他击掌示意,凉州兵押了几百名囚犯到会场正中央。这些人都是反抗董卓暴政的士兵。
只见董卓一挥手,凉州兵开始了血腥的表演。砍手砍脚,挖眼剪舌,各种残忍手段应有尽有。在场很多官员吓得筷子落地,个别神经不够结实的呕吐不止。董卓却若无其事,狂饮自如,一副洋洋得意招人恨的表情。
这不是董大军阀唯一的“死亡艺术创作”。有次他下令把俘获的数百名反董义军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活活烧死。
杀人如割草,董卓的爱好变态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