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佩普·瓜迪奥拉的球员时代,我曾有机会签下他,但是我错过了。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不在巴塞罗那。
当时瓜迪奥拉要离开巴萨的理由并不明显,可我们还是与他进行了一次对话,我认为自己很有可能得到他,也许是我选择的时机有问题吧。如果瓜迪奥拉当初能加盟曼联,那一定会很有意思。他是最终斯科尔斯进化成为的那一类球员:他是队长,是领袖,是克鲁伊夫那支非凡梦之队的中场掌控者,他拥有从容的气质,能够很好地利用球来控制比赛节奏,这样的特质也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球员之一,那也正是我一直在找寻的特质。后来,那个赛季我签下了贝隆。有些时候你回首往昔,忆起那些货真价实的顶级球员,不禁会自问:“当初他若加盟曼联会是怎样?”佩普·瓜迪奥拉就会让我陷入这样的沉思。
我理解当时佩普作为球员的处境。在巴塞罗那这样的俱乐部,你内心总是希望自己在此效力终生。尽管那个赛季结束时他离开了球队,可当我们接触他的时候,他大概觉得还有留下的可能。这件事真是让人感叹,在足球的世界,没有什么是天长地久的:岁月就像是一把无情刻刀,终有一天会逼迫你和你的球队做出了断。当时我认为我们给了瓜迪奥拉一条出路,可以让他的职业生涯有另一种可能,结果却不遂人愿。他的遭遇让我想起了12岁加盟曼联的加里·内维尔,我和他情同父子,你依赖他,信任他,他是球队的基石,但是某一天这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对于佩普而言,意识到自己在巴萨路到尽头一定非常痛苦。我理解他的犹豫不决,他不想这么快就低头认命,然而某个时刻我们终究要把引援的目光投向别处,机会就这样消失了。
瓜迪奥拉之所以能在教练岗位上取得如此成就,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他为人非常谦逊。他从来不会得意忘形,总是恭敬有礼,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能够拥有这样的品质是好事,回顾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他一直都是这样谦卑。作为球员的他不是媒体的宠儿,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比赛,他没有强劲的身体素质,却是一位异常冷静的球员。作为教练的他对于球队风格有着严格要求,可无论输赢他都能保持同样的优雅和内敛。说实话,我认为在这个行当里出现这样一个人是件好事。
不过现在看来,他似乎已经到了执教生涯的某个阶段,他感受到了人们对巴萨的期待,深知巴萨帅位的分量。我相信他一定思考过:“这样的成功能持续多久?我能不能打造另外一支冠军球队?我能不能创造另外一个欧洲冠军?我能不能保持现在的水准?”
如果我能及时给出建议,我会告诉佩普:稍安勿躁,丢掉一次欧冠冠军并不能让你的执教水准或者球队实力受到贬损。我理解你所承受的压力:佩普的球队每每出战总是背负过高的期望,与此同时,所有的对手又都想要击败他们。实际上,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佩普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只需要担心一件事即可:如何不让这些对手得逞。
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他应当继续。所以,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这事关掌控球员,事关巴萨风格在被对手熟知之后如何找寻新的战术,又或者事关如何激励球队。以我的经验,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往往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去行事。比如说,我知道有些人50岁就退休了,可别问我为什么!我一直以来都在观察,像斯科尔斯、吉格斯、哈维、梅西和普约尔这样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正是因为他们拥有非凡的动力,身为杰出的人类个体,他们从来不会担心缺乏动力这种事,因为他们骄傲的自尊不允许他们失去动力。我相信佩普的球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成为他人的榜样,这和那些想要早早退休的人截然不同。
比如杰拉德·皮克,从他来曼联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我了解他的个性:他在场下是个悠然自得也很好相处的大男孩,但是在球场上他就是一个赢家。他在曼联的时候就是如此,我们不想让他离开的,他回到巴塞罗那同样如此。和大多数人相比,佩普拥有的球员并不需要更多的激励,也许他低估了他们的自我激励能力?正如你所见,他在巴萨不断斩获荣誉,要让球队保持高水准的竞技状态和长时间的成功的确需要一些特别的才能。但是我相信,他拥有足够多的办法让这一切重现,重现,再重现。
瓜迪奥拉过去4年间在巴萨获得的成就超越了曾经在此执教的所有教练,其中不乏一些响亮的名字:范加尔、里杰卡尔德,以及克鲁伊夫。而且瓜迪奥拉使得球队在某些领域到达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比如压迫——严谨缜密的球风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已然成为了他麾下巴萨的标志。同时佩普还创造了一种球队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球员知道自己一旦不努力就会被扫地出门。相信我,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
关于瓜迪奥拉的未来会充满各种猜测和议论,深思熟虑之后,他的下一步会是怎样?他究竟会不会来到英超?对于瓜迪奥拉而言,在执教这样一支梦幻的巴萨之后,下一站无论是哪里看起来都很难是更优的选择。执教其他球队不会为他卸下分毫压力,也不会降低人们对他的期待。实际上他无论去哪儿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作为一名主帅,他必须为球队决定最优方案,这事关如何选择球员,如何选择战术。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你去哪儿都是一样的,因为所有主帅都要背负压力。这么多年下来,我在曼联算得上是成功的,但也并非万事太平——每一天每一小时你都要处理许多麻烦事。说到底,你总得和足球世界的人打交道,有太多人和事需要操心:经纪人、家庭、球员状态、年龄结构、球队士气、各类伤病、各方情报,等等等等。如果佩普要去往其他俱乐部,这些他曾经面对过的问题依旧会存在。而人们对他的期待也将如影随形。
所以,为什么呢?为什么他决定要离开?如果在佩普宣布自己的决定前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说这样做是愚蠢的。皇马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获得了5座欧冠奖杯,我们有理由相信佩普在巴萨也能完成同样的壮举。对于我而言,执教一支球队事关自我激励。如果我是佩普,离开会是最难的抉择。
阿列克斯·弗格森爵士于2012年4月
罗马,2009年5月27日,欧冠决赛
比赛已经进行到了第8分钟,巴萨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球员都各居其位,可没有人展现出足够的侵略性,他们没有扑上去向对方的持球队员施压。面对他们曼联显得太恭敬了,踢得束手束脚。巴尔德斯刚扑出C罗的一脚射门,紧接着又来了一脚,曼联步步紧逼,C罗的这次射门只是将将偏出门柱,就差了那么几公分,这几公分便决定了进,或者不进。
这几公分也决定了世界将如何评判瓜迪奥拉和他在诺坎普的革新。
吉格斯、卡里克和安德森在巴萨的防线间不停传递,是时候做些改变了。瓜迪奥拉猛然从教练席站起身,喊出了急攻的指令,他的声音盖过了罗马奥林匹克球场内的嘈杂声,传到了场上球员的耳中。
依照指示,梅西的位置移动到了曼联的两个中卫之间,扮演伪中锋的角色,埃托奥拉到边路,占据右边路的位置。稳坐教练席的弗格森面无表情,他对于比赛开始至今的局面很满意,感觉一切尽在掌控。
但是局势在改变,起初还只是暗流涌动。梅西的传球找到了伊涅斯塔,伊涅斯塔又将球传给哈维,哈维再度把球送回梅西脚下。卡里克和安德森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反应,决定各自分别去盯防哪名球员,卡住哪条传球线路,覆盖哪块防守区域。吉格斯需要跟防布斯克茨,他可帮不上忙。
伊涅斯塔在中场拿到皮球,眼见埃弗拉漏掉埃托奥,右路出现的机会顿时被他察觉。他带球向前,掐准时机将球精准地送到了禁区边缘的埃托奥脚下。面对控球的埃托奥,维迪奇做出了一次搏命式防守,不料埃托奥轻松闪过,电光火石之间他完全依仗自己的杀手本能将球射向了近角。
那一瞬间,那脚射门最终的结果,以及随之引发的狂欢,使得一个培育了40年的理念得以爆发,掀起了改变未来数年足球世界的惊天巨浪。
致弗格森爵士的一封信
弗格森爵士,佩普之所以抛下他所铸就的一切离开巴塞罗那,那是因为他和大多数教练都不一样。他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是你们那一类的足球人。
2009年罗马的那场欧冠决赛是你们的遭遇战,也许在那时您就能看出端倪。那场决赛正是瓜迪奥拉理念的全面展示,他将俱乐部的哲学渗透到了比赛的方方面面——从赛前战术准备,最后一次的队内讲话,到最终庆祝胜利的方式,无不如此。佩普邀请全世界加入进来,与自己和队员们一同来感受参加欧冠决战的愉悦。
他信心满满,他相信球队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击败你们。如若事与愿违,球迷也可以昂着头回家,因为巴萨毕竟以自己的方式尝试过,何况更要考虑到之前两个赛季球队经历了那样一段黯淡的光景。自佩普上任一年以来,他不仅扭转了俱乐部的颓势,还大大击退了足坛盛行的功利主义风气,在那些人看来,获得巅峰荣耀和踢出漂亮比赛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些人甚至想要背弃体育精神,抛弃应有的底线。是谁定下了这样的规矩,又是谁带来了这样的风气?佩普要逆势而为,因为那是他内心信仰所在。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众所周知。
在这段执教旅程的最后,佩普已经不再是罗马欧冠之夜您所见到的那个踌躇满志、激情四溢的少帅了,亦或者如您之后一年在尼翁见到他时那样——在欧足联总部的那次露面是他少有的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