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6300000006

第6章 培养你的学习习惯(1)

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的确,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塑造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拿破仑曾颇有感触地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说我对什么事情总是应对自如的话,那么只是我早已经深思熟虑、成竹在胸了。”

确实,预习并不是准确地预料,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做好课前预习,便能对课本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老师将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所准备;能使自己充分思考,开发自己解决疑难的能力;不仅提高了自学的能力,还能带着问题听讲,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处理好预习和听课的关系,能使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故事秀

黄国荣现在是国内某家大型公司工商管理的主管,当他谈及在美国念MBA的经历时,深有体会地说道:对于学习,课前预习真的非常重要。

面对记者的采访,黄国荣将自己求学的体会娓娓道来:

在出国前,心里最担心的是英文不够好,到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课上讲些什么。可是到了美国后,才发现要听懂老师说什么并不是最困难的,一是因为教材和授课语言都是非常标准规范的美式英语,不会有很复杂的词汇;二是因为学生也都是国际学生,老师和本土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会使用地方俚语。

“而最困难的是阅读和理解的能力。MBA课程要求学生阅读面广,理解能力强,可是MBA的教材却非常难理解,就算课堂上认真地听讲也不一定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吃透,所以课前预习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比如明天有课,我通常前一天就要泡在图书馆,翻阅大量的资料和参考书预习第二天老师要讲的知识内容;遇到一些复杂又生涩的专业术语时,普通的字典上都查不到,还得求救于专业字典;对于一些闻所未闻的理论,有的时候单从论文内容去学习都无法理解,还得研究提出这个理论的学者他对专业所持有的观点……

“总之,在美国念MBA的那些日子里,我深切地体会到课前预习的必要性,而这段学习的经历也极大地提高了我自学的能力。我想学习就应该这样吧,只有先把基本的东西掌握了,才能在基础之上寻求提高和发展。”

班主任点评

同学们都不太重视预习环节,原因无外乎这么几个:

首先,认为即使做了课前预习,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效。预习后写作业还是一样要翻书,一样会遇到写不出的题目。

其次,抱怨作业都写不完,哪来的时间预习呢?有预习的时间,不如多休息会儿,养精蓄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同学们嘴上说要预习,却并不懂得如何有效地预习。把课本翻个两三遍,还是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以上这些观点,其实都是很片面的。课前预习已经被所有的老师认为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做好课前预习与不做课前预习、马虎地课前预习所获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据心理学实验表明,做好课前预习在心理上能带给同学们别样的自信和优越感:

1.制造一种学习心理上的优势。

做好预习工作,同学们便能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听课的时候便能保持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情,在这种状态下,同学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自主而具有选择性地听课。

做好了预习工作,大脑里对课文内容就会有一个初成型的思维框架,也许并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但却能比较有目的地去听老师讲课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自己去选择地、针对地去抓住重点和难点。

3.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通过预习的过程,同学们能够从中自觉地思考,锻炼分析和推理、概括的能力。学习不仅需要“听”和“练”,更多的是需要“思考”,而“思考”带给同学们的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能力。

这么看来,预习工作真的不可小看,那么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呢?难道只是翻翻书,查查字典而已吗?非也!

第一步是通读,梳理课文内容。在通读的环节中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横”看教材上的一些资料,“纵”看该章节内容和前后章节内容有什么关联。

第二步是边思考边动笔。通读了之后是细致阅读,一边自己凭借自己之前的所学来理解课文上的内容,一边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来帮助理解。在自认为是重点、难点、疑点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做好标记,尤其是在疑点上,要反复思考,如果仍无法独立解决,便要在上课的时候再仔细听老师的讲解。

第三步是尝试做课后作业。仔细预习之后,对课文的内容和知识框架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就可以尝试着做做课后简单的练习题,不仅可以巩固预习所获得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课后习题的提问来拓展自己预习时遗漏的知识点。

第四步是理一个简单的预习笔记。不一定要在笔记本上列出来,可以拿一张纸,在纸上简略地列出文章的知识点和框架,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可以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

有句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做好准备,这样才能有把握把事情做好。学生学习,也应该如此。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不在于预习的时间花多少,也不在于课本上标出符号的多少,只在于你是否真的是自己用心、用脑地去自学了课文,只要记住一点——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及时复习功课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对遗忘规律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开始记忆新的东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比较短,很容易遗忘;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对它进行第二次记忆,这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就会比第一次长;以此类推,如果反复记忆的次数越多,那么记忆保持的时间就越长,遗忘就会越来越缓慢,直到一定程度后便不会再遗忘。这个规律被简称为“趁热打铁”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教育学家们纷纷表示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同学们培养课后及时复习功课的习惯,以便更好地学习。

对于这个观点,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大家也都一直这样认为: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的名言“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便是教育同学们不要只顾着学习,还要懂得如何复习;德国学者狄慈根也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这句名言告诉同学们复习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学习故事秀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他对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贡献除了提出一系列的哲学思想之外,还教出了众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弟子。他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好学的青年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且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

在孔子众多弟子中,曾参是孔子的高徒,后人称他为曾子。曾子曾经做过衙门的小吏,投在孔子门下学习之初,曾子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比其他同学都更认真学习。孔子见曾子如此勤奋好学,对曾子便有很深的印象,于是在讲课的时候,常常让曾子站起来讲述对课文的理解。孔子原以为曾子应该能对答如流,可是曾子的表现却令孔子大失所望,因为曾子总是吱吱唔唔半天说不清诗文的意思。

见此状况,孔子不免担忧。于是,孔子私底下询问曾子是如何学习的,曾子如实相告,孔子听了曾子的话后,便说了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曾子一听,顿时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原来之前自己只知道不停地学习,却忽略了复习的环节,难怪自己进步得这么慢。

从此以后,曾子不仅课上认真学习,在课下也及时复习当天孔子讲学的内容。看到曾子突飞猛进的进步,孔子高兴得常常在其他弟子面前表扬他。

曾子在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思想上还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告诫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常常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成长。

曾子后来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子诸多弟子中被视为道学的继承者,被后人尊为“宗圣”。

班主任点评

同学们一定听过“狗熊掰玉米”的故事吧,说的是一只笨笨的狗熊,来到一片玉米地,看见玉米黄灿灿的样子,非常高兴,于是就奔过去掰玉米。它左手掰一个玉米塞在右胳肢窝里,然后右手掰一个玉米塞到左胳肢窝里,就这样掰一个掉一个,直到笨笨的狗熊掰到了玉米地的尽头,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狗熊才发现自己掰了这么久手里仍然只有一根玉米。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就会一边学一边忘,到后来就会像那只笨笨的狗熊一样白辛苦一场,劳而无功。

因此,为了更好地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学们应该培养自己及时复习功课的好习惯。

首先,对着笔记复习课本内容。一般而言,课本的开篇会有该小节内容的纲要及重点,同学们按照这个纲要来复习便可,同时要参考课堂上老师讲的笔记,一边复习一边整理笔记。整理笔记的同时也在进行有效地记忆,笔记整理好了又为以后的复习做好准备,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找出疑难点。复习不光是用眼睛看,然后记忆,更多的是及时发现学习中疏漏的问题,然后着力解决问题。把握课本上的重要内容,在课本和笔记上做好标记。

再次,通过做题来检验复习效果和巩固所学知识。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对某些知识点理解得不很清楚,但自以为掌握了,这时,只有靠做作业才能检测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做题的时候最好不要一边翻课本一边做作业,而应该先做作业,遇到写不出的地方再翻书。

最后,统计复习成果,集中记忆。做完作业后,并不是就记住了复习的知识点,而应该再总体复习一遍,把练习题里出现频率很高的公式和概念集中记忆,把重点和难点集中再多看看,多思考,这样才不会遗漏了知识点。

摆脱粗心大意的毛病

提到粗心大意的毛病,也许很多同学都会很苦恼:翻开自己的作业本或者试卷,便会发现那些被红叉“判了死刑”的错题,其实大多数都不是因为难才出错。恰恰相反,它们可能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题目,只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不是看错了数字,就是看错了题目给出的条件,再不然就是计算过程中出了差错。

可能同学们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小心,千万要小心!可是呢,下一次,下下一次,还是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好像粗心大意的坏毛病永远都甩不掉似的!

学习故事秀

小琳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副非常讨人喜欢的模样,很是活泼可爱,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她。

可是小琳学习起来却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常常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做作业吧,她总是会把“+”法和“-”法互相搞错了,老师教了乘除法后,她又经常把“÷”和“-“、“×”和“+”互相搞混了。因此,老师常常会在作业后面留下生气的批语:“看清题目,不要粗心大意!”

小琳看了老师的批语后,偷偷地哭了好久。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小心呢,明明是做得出来的题目却总是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多冤枉啊!小琳哭归哭,埋怨归埋怨,下一次做作业还是会有老问题出现。直到有一次数学考试,小琳做最后一道应用题,明明是列了“81÷9”的公式,可是结果算出的答案却是“72”,原来她又把“÷”看成了“-”,这一下可丢了12分,这次数学考试小琳最后只得了78分。

看着成绩栏里那个刺眼的78分,小琳难过极了,而且数学老师还在讲评试卷的时候,特别点了小琳的名字,批评她不该马虎,要不然的话这道题就能做出来了!

小琳粗心大意的毛病不仅体现在做作业上,在学习的其他方面也如此。比如,上午明明只有语文和自然课,可是小琳却带了数学和自然课本,于是上语文课的时候,她只能可怜巴巴地和同桌共看一本书。小琳的练习本总是会不翼而飞,有的练习本可能只写过一次作业,之后就找不到了。别说练习本了,她还丢过一次语文课本,那次把小琳吓得哇哇大哭,幸好语文老师说她那儿还有一本语文书,她这才安下心来……

小琳知道自己粗心大意的毛病再不好好改掉地话肯定会给自己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危害。于是她鼓起勇气走进班主任的办公室,向班主任老师求救。

从班主任的办公室出来以后,小琳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了不小的改变,不久以后,她粗心大意的毛病果然渐渐被改掉了……

班主任点评

到底班主任老师告诉了小琳什么秘诀呢?同学们也一定很想知道吧!

原来班主任老师先帮小琳分析了为什么会粗心大意的原因:

①视觉能力差,辨别能力差;

②做事情不专心,三心二意;

③因为马虎、粗心大意而导致错误后,没有人及时帮着纠正;

④心里着急,往往会丢三落四,乱了手脚。

一般都是后面三个原因导致同学们的粗心大意。要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可以这样做:

1.学习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不要开小差。

2.做完作业或者做完试卷后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神灯传奇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神灯传奇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共同赢得未来

    共同赢得未来

    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它们单列行进,一匹挨一匹。领头狼作为开路先锋,他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领头狼累了时,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它就跟在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一旦攻击目标确定,头狼发号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嗥叫之声此起彼伏,互为呼应,有序而不乱。待头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奋勇向前,佯攻者避实击虚,助攻者嗥叫助阵。世界500强黄金培训课程之一!真正适合公司的超级管理经典,培育员工精神的第一黄金读本,打造卓越企业的必备培训教材,世界500强提升职业素质最佳典范。
  •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这套书用精英佳作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用名家心得开发学生写作智慧,用满分考卷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三管齐下,帮助学生学会作文,让为孩子写作操心的家长从此放心。
  •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请叫我漫画家

    请叫我漫画家

    我们所度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完全无法预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所以才有趣啊。这是一个讲述漫画家画漫画的故事,还有在他身边发生的有趣的日常。本文慢热~可能还平淡如水?
  • 请君来,剑出鞘

    请君来,剑出鞘

    一座没有王朝的江湖,儿郎提刀,佳人披甲。有位公子策马而来,还江湖一个江湖。
  • 骄傲的季节

    骄傲的季节

    “2011年最值得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精选自2011年报刊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故事精彩,题材多样,符合少儿喜爱故事的天性。不仅有少儿领域具有导向性作家的作品,比如常新港、老臣、曾小春、潭旭东、范锡林、黄春华、彭学军、余雷、章红、汤素兰、龚房芳、凌仕江等,还有一大批新锐少儿作家,比如曾维惠、两色风景、毛小懋、喻虹、汤汤、麦子、徐玲、贾颖、谢倩霓、李宏声、王宜振、慈琪、何腾江、周锐、杨士兰、贾月珍、吉葡乐、陈亦权等人的作品。可谓2011年度少儿文学领域的权威选本。
  • 异能农家女

    异能农家女

    脑电波可以随意控制植物的生长?哇哇,这个异能好给力!重生为十六岁的古代童养媳,异能种田,不亦说乎!虽说婆婆很刻薄,分了家,带着老公与小姑,生活也滋润。小小老公十一岁,早熟又精明,说什么夫为妇衣,要护我不受欺凌!控制藤蔓直接捆起,以示警告:小子,好好念书,再逃学,一棍打死!种田嘛,我带着小姑去就成了。———————————————————— 感谢《弃妃修仙》的作者我叫李脸脸做的精美封面~~~
  • 黑色十七

    黑色十七

    我曾经以为你是喜欢我,十七朵黑色的蔷薇,它在时间流逝中绽放,谁把时间偷走,留下无边的遗憾与无奈,我种满蔷薇,白薇凉,白薇恋……
  • 小说:小说源流荟萃

    小说:小说源流荟萃

    远古时期,原始先民用简陋的工具改造着世界,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上古神话。神话内容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这些上古神话成为后世小说叙事的源头,它们具备了人物和情节两个小说的基本元素。上古神话之后,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以及各类传说等也成为后世小说叙事的源头,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那个时候的成熟寓言故事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这些都为后世小说的成熟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 三三得几

    三三得几

    大概日娱,完全练笔之作。情节设定很多,奈何。
  • 超级无敌装逼仇恨系统

    超级无敌装逼仇恨系统

    李牧重生了。经脉尽断,被人通缉,族人反目,师尊生死未卜。所有烂事都摊上了。好在,他还有仇恨系……你是武道天才,修为一日千里?废话少说,先吃我一巴掌。……你是丹道宗师,随手一练便能夺天地之造化?别跟我装逼,小心二踢脚炸的你分不清东西南北。……左手一摞经验书,右手一打技能书。李牧:“我已经使出了装逼之力!”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 水上的声音

    水上的声音

    艾伟,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文学的艺术力量:文字的、思想的、想象的、结构的、时间的、命运的、人性的、欲求的、时代的……各种各样杂糅起来的力量,变本加厉,抟捏扭曲,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任你如何折腾,总是难以廓清,令人徒叹奈何。两性的隐秘、精神与肉体的撕裂、时代变迁与身心伤痛、光辉岁月的记忆与饱受冷落时的幻想等等,不仅仅道出了世态炎凉,更呈现了人性的病灶。他是“新活力”作家中最富现实精神勇气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