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4600000002

第2章 文学大家(2)

自年轻时就才思敏捷的刘安,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他曾奉汉武帝之命著《离骚体》,这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还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该书包罗万象,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具有实录精神。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重视史书记事的真实性,强调文章要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同时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目标。

《史记》文笔流畅,描写细致逼真,把中国古代的传记散文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文学史和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扬雄

扬雄(前53—18),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自幼好学,博闻强识,酷好辞赋。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

晚年的扬雄对赋有了新的认识,在《法言·吾子》中,他指出作赋乃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认为自己早年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是似讽而实劝。这种认识对后世关于赋的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影响。

扬雄在散文方面也可称得上是位模仿大师。如他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在《法言》中,他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这对刘勰的《文心雕龙》颇有影响。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文章擅长辩论,文章开头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有实在的结论。王充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潜心著述。写作了《论衡》85篇,20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

但是由于王充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特别是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有时甚至怀疑古经、上问孔孟,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向神圣的经典挑战,向孔孟圣贤发难,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韪,因而被视为名教之罪人。一直以来受到正统文人的口诛笔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称的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还因《论衡》书中记载了王充父祖横行乡里的不光彩行径,不合乎子为父隐的纲常名教,说王充“实三千之罪人”。清朝著名史学理论家章学诚亦对王充非难儒学的做法,及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质疑。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年少时就很聪明,博览群书,得到著名学者王充的赏识。东汉建武三十年(54),他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固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期间,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76-84)中期基本完成。

他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汉章帝时,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传》《幽通赋》等。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安定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不仅知人善任、精通兵法,也擅长写诗。《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皆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语言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在他和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的共同推动和影响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蔡文姬

蔡文姬(177—?),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蔡文姬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一卷,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这两篇作品都是蔡文姬“感伤离乱,追怀悲愤”的产物。另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同样是叙述她自身的经历,相传也是她的作品。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国的开国皇帝魏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公元220年至226年在位。他从小就很有才华,博览群书,年仅8岁就能写文章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丞相,并于同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魏,自立为皇帝。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原许县)迁至洛阳。

和他的父亲一样,曹丕也爱好文学,并有相当高的成就。写下《燕歌行》等中国较早的优秀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但由于行为放任不羁,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得立为世子。曹操病逝,曹丕继王位后不久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被处处受限制,打击的对象,过着不得志的落魄生活。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他的诗作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他前期诗歌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为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则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曹植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他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

嵇康

嵇康(223—263),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文学家、音乐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从小喜爱音乐,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精于笛,妙于琴,善于音律。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等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的琴曲,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其作《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他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吕安被钟会之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趁机进谗,劝司马昭除掉嵇康和吕安。临刑时,嵇康神色自若。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遂成千古绝唱。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他的诗今存50余首,以四言体为多,占一半以上。其著作大部分失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又别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仅存10卷本。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相同,但篇数减少。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就很好学,师从著名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由于不肯附和权贵,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侍御史等职。

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开始撰写《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的历史。

陈寿叙事简略,三书中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谨,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人(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共104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陆机的赋今存27篇,比较有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

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西晋永嘉元年(307),干宝初任盐官州别驾,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后出现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后来他的后代迁到梅园,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

干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中国小说的鼻祖。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堪称魏晋年间之通人。至今有关专家已收集到的干宝书目达26种,近200卷。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也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出生于会稽始宁,是南北朝时期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因其从小被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后来由于性情狂傲,与朝廷发生矛盾,被降至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谢灵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他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他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其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的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皆留下了他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带有玄言诗的遗留。尽管如此,他充满道法自然精神的诗,仍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同类推荐
  •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

    这是一代人隔着数十年历史,对另一代人的怀念和回想,这是作者对“家族”一词的重新感知,更是对当下生活的深切理解。这是一个儿子对于父母的思念以及想象:回忆,叹息,感慨,愧疚,迷惑和内心的疼痛。载着超重的记忆,这一本书如同一叶扁舟,飘流江湖。该作首次出版后获得广泛赞誉,并获得华语传媒文学大奖。
  •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爆炸,邻近的白俄罗斯居民失去了一切一些人当场死亡,更多的人被撤离,被迫放弃一切家产成千上万亩土地被污染,成千上万的人因20吨高辐射核燃料泄漏而感染各种疾病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三年时间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有教师,有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和祖母们。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杜书瀛兄嘱序于我,我先看目录,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或还似懂非懂,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生发开去,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说有的是“友情出场”,有的是为了“促销”,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是沪上知名作家、译者、外国文学资深编辑黄昱宁近年来的散文佳作结集。第一部分是回忆性随笔,那些家族故事、听过的歌、难忘的人、吃过的家常食物、故去的老翻译家,都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非虚构文体的迷人张力,而我们也借由这些讲述得以回望一种生活,一段人生,一个时代;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侧重于探讨文学和影像之间的“转译”,探讨故事的变身,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文本精读的技巧。两个部分互为诠释,构成了一幅虚实无间的立体拼图,也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文学观。
  • 我是蒲公英白球里的伞:浦丽琳(心笛)诗选

    我是蒲公英白球里的伞:浦丽琳(心笛)诗选

    她用祖国的文字,像潺潺的流水般自由畅快地写出她心里的生活中的忙迫,和因怀乡和寂寞而引起的淡淡的哀伤。——冰心
热门推荐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巴菲特传

    巴菲特传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历程历来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重现了巴菲特如何由一个奥马哈报童成长为一个投资大亨,如何在他所崇拜的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寻找一只只被低估的股票,从而积累财富,以及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排行前列集团企业的奥秘……
  • 丹宫之主

    丹宫之主

    她是唐婧也是云婧,她真的重生回来了,回到了小辰界破碎前夕,回到了仙魔俩族终末之战的开端,回到了这个风云激荡的混乱大时代的转折点……重生这一世,她要好好保住自己的一对小包子!
  • 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法治建设透视

    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法治建设透视

    《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法治建设透视》是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我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市场化进程中法治建设的研究》研究成果上扩展而成的。全书共分9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研究现状述评、足球职业俱乐法治建设现状与分析、影响足球职业俱乐部法治建设的因素、国外职业体育法制及制度介绍、我国足球职业俱乐部法治建设的策略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樱花绽,许你一生

    樱花绽,许你一生

    皇后为了羞辱他过世的母妃,将绝世丑女赐给他当王妃,与太子同时大婚。一个是大火毁容的她,一个是天下第一美男的他,两人从此命运从此纠缠在一起,女有意时,郎无情,羽衣纷飞,她决绝跳下万丈深渊。他悔,悔自己有眼无珠,他恨,恨自己没能好好保护她。上天怜悯,她用记忆唤回生命,两人相见不相识。各国才艺大赛上,她身边多了一个温柔盛名的男子,他能否用自己的真心,留住她绝世容颜?当皇位、同胞兄弟与她做选择时,他是否会坚心中所爱?
  • 凤逆天下:皇上,我要废了你

    凤逆天下:皇上,我要废了你

    【玄幻女强】【速更】她身为头牌特工,竟遭遇穿越?不过没关系,换个世界,她照样可以玩的风生水起。身份卑微的替嫁丫鬟?呵呵,她会让所有人悔恨终生。浩云国皇帝,为安抚蓄谋篡位的三王爷与之女和亲。不料,三王爷却让府上丫鬟替嫁。但怎知,这丫鬟后天得力,光耀朝野。挟天子,令诸侯,废皇帝,创新朝,成天下奇谈。然而,龙吟国国王的出现,打乱了她所有的计划。到底是前世挚爱,还是今世死敌,且看她如何应对。
  •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统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宠爱:亲吻小甜心

    恶魔宠爱:亲吻小甜心

    全文免费!少女和傲娇狐狸的冒险之旅~~~~~
  • 盛宠之嫡女医妃

    盛宠之嫡女医妃

    【爽文,双处,一生一世一双人,男主身心干净,互宠+腹黑,欢迎入坑。】前世,南宫玥是被自己坑死的。她出生名门,身份尊贵,得当世神医倾囊相授,一身医术冠绝天下。她倾尽一切,助他从一介皇子登上帝位,换来的却是一旨满门抄斩!她被囚冷宫,隐忍筹谋,最终亲手覆灭了他的天下。一朝大仇得报,她含笑而终,却未想,再睁眼,却回到了九岁那一年。嫡女重生,这一世,她绝不容任何人欺她、辱她、轻她、践她!年少溺亡的哥哥,疯癫早逝的母亲,这一世,她必要保他们一生幸福安泰。前世的继母,你不是喜欢勾引有妇之夫吗?那就给你找个断袖分桃的男人,让你勾引个够!前世的夫君,你不是为了皇位可以不择手段吗?这辈子你再怎么算计也只会与皇位无缘!亲爱的表妹,前世的夺夫灭族之痛,一刀一刀让你慢慢还回来!偏心的祖母,极品的亲戚,既然你们想斗,那就干脆斗个天翻地覆!原以为这一世,她会孤独终老,没想到,前世那个弑父杀弟,阴狠毒辣的“杀神”镇南王却悄然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只是……怎么画风好像不太对,说好的冷血阴郁、心机深沉去哪儿了?—◆—小剧场:一道圣旨下,她成了他的世子妃。“以后本姑娘出门要跟从。”“是!”“本姑娘的命令要服从。”“是!”“本姑娘讲错要盲从。”“是!”“本姑娘花钱要舍得。”“是!”“还有,以后本姑娘生气要忍得。”“是!以后世子妃您让往上,吾绝不敢往下!”他羞答答地抛了一个媚眼,比女人还要娇媚,“那我们就说好了,以后,……?”她洗目,这真的是前世那个弑父杀弟的“杀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