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7000000004

第4章 感觉

本章导读

“你觉得那个帅哥怎么样啊?”闺蜜问。

“没感觉……”你有气无力回答,表示自己已经累觉不爱了。

心理学中的“感觉”是什么?感觉剥夺实验是怎么一回事?既然心理学是科学,那“感觉”这样有时候这么复杂模糊的东西怎么来研究啊?且来本章找答案吧。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作用和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三)感觉的种类

按照引起感觉的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或内部来分类。

1.外部感觉

由体表感受器对外界事物属性的反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

由内部感受器对于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各内脏不同状态的反应,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等。

(四)感觉测量

1.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强度,即感觉阈限来表示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的关系。

2.绝对感觉阈限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别阈限,或叫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

4.韦伯定律

韦伯发现,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K=ΔI/I,(K是一个常数,Δ是差别阈限,I是刺激强度)。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5.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受韦伯定律的启发,用实验测量了刺激强度和它所引起的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公式:P=KlgI(P为心理量——感觉的大小;I是物理量——刺激的强度;K是修正值——常数),费希纳的研究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领域。费希纳定律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且是以韦伯定律作为基础,故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6.斯蒂文斯定律

斯蒂文斯发现,心理量与刺激的物理量的乘方成正比,又叫幂定律。公式:P=KIn(I为刺激的物理量,P为心理量,K和n都是常数)。

(五)感觉现象

1.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对比的现象包括明度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其他感觉也都有对比的现象。

两种刺激同时作用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相继作用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2.感觉适应

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的适应包括对光适应和对暗适应。前者是在强光作用下感受性的降低,后者是在弱光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的提高。

3.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联觉是其中一种,它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4.感觉补偿

某种感觉缺失后,因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引起的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不同感觉之间能够发生补偿作用,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通道的不同形式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二、视觉

(一)视觉的含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nm~780nm的电磁波,这一段的电磁波又叫光波。

(二)视觉的生理基础

1.折光机制(眼球)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其中眼球内容(晶体、房水、玻璃体)和角膜是屈光系统。

2.感觉机制(视网膜)

包括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其中:

(1)棒体细胞是夜视器,感受明暗;

(2)锥体细胞是昼视器,感受细节和颜色;

(3)网膜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对光最敏感。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3.传导通路

包含视网膜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三部分。

4.中枢机制

位于大脑皮层枕叶的纹状区。

5.反馈性调节

视觉不仅依赖于视觉感受器的活动,而且依赖于中枢对视觉器官的反馈性调节。

(三)视觉现象

1.明度

(1)明度与视亮度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一般来说,光线越强,看上去越亮;光线越弱,看上去越暗。大多数光线是由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眼睛的,而不是直接从光源来的。因此,明度不仅决定于物体照明的强度,而且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光源的照明强度越高,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越大,看上去就越明亮。

(2)明度与波长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感受性是不同的。锥体细胞能吸收可见光谱所有波长的光,但它对光谱的中央部分最敏感,而对低于500nm和高于625nm的波长的感受性要差得多。棒体细胞的整个曲线向光谱较短的一端移动约50nm。他们对短波一端较敏感,而对波长超过620nm的红光,几乎是不敏感的。因此,当人们以锥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变化。例如,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这就是普肯耶现象(又称“浦金野现象”)。它说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白天或夜晚),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

2.颜色

(1)颜色概述

①颜色的含义: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在日常生活中,颜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狭义的颜色仅指彩色。

②颜色的三个特性:

A.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

B.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取决于光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非彩色就是灰,它只有明度一种特性。

C.饱和度:又叫浓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取决于彩色里掺杂灰的多少。

(3)颜色混合两种颜色混合到一起产生新的颜色的现象,分两种:

①色光混合,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是相加的混合,即将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②颜料混合,是指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是相减的混合,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失去了色调而成了灰色,这两种颜色叫互补的颜色。在色光混合里红和绿、黄和蓝都是互补的颜色。

(4)色觉缺陷包括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3.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1)视觉对比

由于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以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

(2)马赫带

两个相邻明度不同的光带,虽然每个光带上的光的强度是一样的,但是看起来亮区里临近暗区的地方更亮;暗区里临近亮区的地方更暗。这个更亮和更暗的区域叫马赫带。

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是由于相邻的细胞之间发生侧抑制的作用形成的。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

侧抑制是动物感觉系统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现象。由于侧抑制的作用,一个感受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3)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视觉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为视力。

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大小表示。视角即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物体离眼睛的距离。当你能够看清一个物体或物体间的距离时,所对视角越大,视力越差;视角越小,视力越好。视敏度一般分为最小可见敏度、最小间隔敏度和游标敏度三种。

4.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在某种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视觉系统能把在不同时间内得到的刺激整合起来;在刺激作用停止以后,视觉感受器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继续活动等。

(1)视觉适应

由于视觉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①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②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2)后象

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形象。和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和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颜色视觉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

(3)闪光融合

明暗交替的光刺激,当交替的速度加快的时候,闪烁的光就变成了连续的光,这就是闪光融合了。刚看到连续的光的时候,明暗交替的频率叫闪光融合频率,也叫闪光临界频率(CFF),它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

(4)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视觉掩蔽除了光的掩蔽之外,还有图形掩蔽和视觉噪音掩蔽等。

(四)视觉理论

1.三色说

(1)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2)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三色说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和颜色负后效。

2.四色说

也叫对立过程理论或拮抗理论。黑林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如红绿视素,在红光作用下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光作用下同化产生绿色经验。

Tip

看到这里,很多同学会问:什么是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不明白啊!不明白的话,我们需要查询资料或者询问度娘。资料也查不到,度娘写的也看不明白?那怎么办呢?请把本书翻到第十一章能力→三、能力的理论→(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2.智力的什么模型?有木有对“抓大放小”“为我所用”有更深程度的理解?

科学事实证明,在视网膜水平上存在着三种锥体细胞,颜色视觉遵循三色说;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视觉遵循四色说。两种理论都有其各自道理。

三、听觉

(一)听觉的含义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也即16~20000Hz的空气震动。低于16Hz的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他们都是人耳所听不到的。

(二)听觉的生理基础

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用于收集声音。

2.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

3.内耳又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耳蜗中的柯蒂氏器包含大量支持细胞的毛细胞,这是听觉的感受器。声音的传导途径包括生理性传导、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三)听觉现象

1.声音的特性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

(1)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6~20000Hz,其中1000~4000Hz是最敏感的范围;

(2)响度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3)音色取决于声波的波形。

2.等响度曲线

不同频率的声音达到同样的响度所需要的强度是不同的。以1000Hz声音为标准,让被试调节另一个频率的声音,使它听起来和这个1000Hz的声音一样响。以声音的频率为横坐标,以达到和1000Hz同样的响度需要的强度为纵坐标画图,即画出一条条曲线,每条曲线上的声音听起来是一样响的,这些曲线就是等响度曲线。等响度曲线说明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感受性是不一样的,最敏感的部位在1000Hz~4000Hz之间。

3.乐音和噪音

周期性的声波叫乐音,无周期性、不规则的声波叫噪音。

4.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声音的掩蔽包括:

(1)纯音掩蔽;

(2)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3)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四)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

(1)提出者:罗·费尔德

(2)理论观点:外界声音的振动会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振动,听神经所发放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就像电话的收话机与接话机的关系,又叫电话理论。

(3)缺陷: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震动,人耳却能分辨每秒震动1000次以上,甚至20000次的声音,这是频率说所不能解释的。

2.共鸣理论

(1)提出者:赫尔姆霍茨

(2)理论观点: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就行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它们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震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震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又叫位置理论。

(3)缺陷:人耳能接受20Hz~20000Hz的震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因而根据并不充分。

3.行波理论

(1)提出者:冯·贝克西

(2)理论观点:该理论发展了赫尔姆霍茨共鸣说的合理部分,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这种震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又叫新位置理论。

(3)缺陷: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4.神经齐射理论

(1)提出者:韦弗尔

(2)理论观点: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一致的,在声音频率较高时,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做出反应,就需要神经纤维的联合“齐射”来加以反应了。

(3)缺陷:齐射理论只能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四、其他感觉

(一)嗅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具有挥发性的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中的嗅细胞。嗅觉是唯一不通过丘脑而直接进入大脑的感觉。

(二)味觉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味觉有甜(舌尖)、咸(舌中)、酸(舌两侧)、苦(舌根)四种,人对味道的敏感程度依次为:苦、酸、咸、甜。

(三)肤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肤觉在皮下的感受器呈点状(触点、冷点、温点、痛点)分布,它们在身体不同部位分布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两点阈: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触觉刺激的最小距离。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不同,说明其触觉感受性的差别。

1.触压觉

触压觉即触觉和压觉。刺激物接触到皮肤表面时的感觉为触觉。当刺激物加强,使皮肤引起明显形变,就引起压觉。

触觉感受器分布于真皮之中,是迈斯纳触觉小体和巴西尼氏环层小体。身体不同部位的触压觉感受性相差很大。一般以活动性高的部位感受性高。

2.温度觉

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低于皮肤温度即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与皮肤即产生冷觉,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即产生温觉。与生理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产生温度觉。

温度感受器为罗佛尼氏小体(温感受器)和克劳斯氏球(冷感受器)。身体的不同部位温度觉得感受性不同。一般面部皮肤感受性高,下肢皮肤感受性低。

3.痛觉

痛觉有不同于其他感觉的特点,不论机械的、化学的、电的等等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都能产生痛觉。痛觉没有一定的适宜刺激。正因为此,它才能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的组织,但身体上的各个部位的痛觉感受性各不相同。背部和面颊感受性最高,手部感受性较低。痛觉常常不能精确定位,也不容易产生适应。并且痛觉的感受性在人和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与对痛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性格特点有关。

(四)内部感觉

1.动觉

动觉又叫运动感觉,它反映的是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动觉的感受器是分布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的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2.平衡觉

平衡觉又叫静觉,是对人体做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的反映。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前庭和半规管)。半规管是反应身体旋转运动的器官,当身体做加速或减速的旋转运动时,半规管内的感觉纤维(毛细胞)发生反应。前庭是反应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器官。

3.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是对机体饥饿、饱胀、渴、窒息、恶心、便意等状态的反映。

内脏感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的壁上。

内脏感觉的性质常常不太清楚,又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叫“黑暗”感觉。内脏器官在正常工作时往往引不起内脏感觉,只有在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情况时才能成为鲜明的、占优势的感觉。

【关键词】

感觉 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阈限 视觉 马赫带 听觉 等响度曲线 嗅觉 味觉 温度觉 运动觉 平衡觉 联觉

【想一想】

1.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含义和特点,考虑一下生活中哪些现象和它们是对应的。

2.值夜勤的飞行员和消防队员,在值班之前,最好带上红色眼镜在室内的灯光下活动,结合本章内容,谈谈看他们这样做的理由。

3.当我们感冒的时候吃东西也觉得没有什么滋味,这是为什么呢?试用本章的知识加以解释。

同类推荐
  •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国内第一本面向公务员考试的心灵励志兼方法指导书,全书全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第二部分则是对公务员考试笔试《行政职业测试》和《申论》两门课的难点、特点、考试技巧进行分析,并制定为期21天的“三轮”复习方法;第三部分是针对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进行各类情景模拟并指导考生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出最好效果;第四部分则是指导考生在体检、政审环节要准备哪些资料、有哪些注意事项。第五部分是按具体情境分析刚刚当上公务员的年轻人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这一部分系作者亲身体验,其精彩程度堪比《侯卫东官场笔记》等小说;而实用性更胜一筹,曾引得百万网友疯狂转贴!
  • 刑法

    刑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刑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47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12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热门推荐
  • 天仙王妃斗苍穹

    天仙王妃斗苍穹

    什么?她黑道女王竟然被赐给一个又脏、又丑、又臭的乞丐!?哼!既然她来了,就不会再让自己受人欺凌。什么?废柴?那又如何,照样逆天吸收自然元素,成为首屈一指的最强召唤师!读心琵琶在手,美男还不乖乖就擒!四大护法助她空间逆袭,斩妖除魔,与美男携手重造和平人间。群号:254485202欢迎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进
  • 掌舵山河

    掌舵山河

    有人窥天机,得天启,有人阴险毒辣,剑照大江。到最后,又是谁人纵横无阻?谁能掌舵山河?
  • Camille

    Camil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以你为光

    余生以你为光

    初遇之时,他的世界是漫长无边的黑夜,而她是那束照亮黑暗的光芒。重逢之后,她陌生地称呼他为岚总,他下定决心要让她把称呼改成老公。后来,她发觉这一切不过是把她骗去结婚的套路。
  • 双头蛇

    双头蛇

    调来这个小镇警局已经两年,却终日无所事事。这也难怪,小镇居民大多安居乐业,犯罪率自然低得可怜。只是最近的几起毒蛇咬人事件引起了小镇居民的恐慌,在遇袭者名单中,著名小提名家马洛夫先生也赫然在列。传说袭击这位头号名人的,是一条长达两米、长着两个头的毒蛇。袭击发生在马洛夫饭后散步的花园里,若非发现及时,这位国宝级的演奏家恐怕就一命呜呼了。可谁也没料到,在遇袭后的第三天,马洛夫先生就真的死了,而且死得异常离奇。
  • 让我再看你一眼0

    让我再看你一眼0

    那年遇见,那年再见,那年那些人再也难见到却再也忘不了。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从王府到皇宫,从侧室到太后,重生后的元春走了一条不那么寻常的晋升之路……因为新君不是她亲生。
  • 错嫁傻王爷

    错嫁傻王爷

    软弱时:她受尽委屈,心力交瘁。强大后:你狠,我比你狠;你暴,我比你暴;你无情,我比你更无情!仰天怒吼,她古月夕招谁惹谁了,只不过一时气极举刀咔嚓了出轨老公,结果老天让她……穿了?行,穿就穿了呗,这年头流行,但为毛错嫁个傻子!虽然傻子是王爷,虽然傻子美得没天理,虽然傻子萌的一塌糊涂,可是,那还是傻子啊!呃!傻子其实也不错,勉强跟他过……也行吧?什么?他不傻了?他当了皇帝?他仍然很爱她?知道啦,可那又怎样,谁让他有了别的女人,谁让他伤透了她的心,大袖一挥弃之,皇帝又怎样,本姑奶奶照样休了!于是,后宫少了位吕贵妃,江湖多了个小魔女,身边还跟着两个腹黑的小萝卜头!此文文名、简介偏白,内容不白,小虐怡情,大虐伤身,结局不悲!走过路过记得收一个!(*^__^*)——————————————————————他,余景勋,众所周知的傻王爷,有着绝世之貌,魅惑之容,只可惜,是个痴儿。不过,痴儿又怎样,浴火重生,他夺位称王,成了余国最高贵的王。他,晴天逸,武林至尊,残忍霸道。貌美如妖精,唇红如女子,抛一抛魅眼、钩一钩手指,世间女子为之疯狂!无意间得知她不同于一般女子,对她由初时的吸引到后来的不能自拔。他,严耀玉,第一神医,肤美如玉,洁身自好,却为她沦陷了自己的心。他,吕少恒,英俊潇洒,从小就知道与她非亲兄妹,对她的感情越来越不纯于亲情。他,余景然,阴沉霸气,御花园中惊鸿一瞥,那飘逸的倩影令他暗生情愫。美男增加中…吼吼!【片断一】“娘子,我刚买的,好看吗?”“呃!绿色的…帽子?你买它干嘛?”“他们说你勾三搭四给我带绿帽子,可娘子没给我买,所以我就自己买了,娘子帮我戴,一定很好看!”妈的!她很良家妇女的,谁这么说她?不过…好像她是“勾搭”了几个难缠的家伙!【片断二】“娘子,我…热!”“忍忍,过会儿烧退了就不热了!”过了好久,他说:“娘子,我冷!”“乖,天亮就没事了!”“娘子,还是冷,你像上次一样抱着我睡好不好!”“啊!”他眸发精光,恶狼扑羊:“那换我抱你好了!”【片断三】她无情地白纸黑字递给他,他怒目:“休夫?”“既然你不休我,那就换我休你,以后就没人阻止你与妃嫔风流快活了!”“你不许朕纳妃?朕还没计较你这几年在外勾搭了多少男人!”以下省略N个精彩片断……本文开心+流泪+阴谋+爱情+
  • 飞花万盏

    飞花万盏

    当我的双手再也承载不了我的梦想,我想是我不够努力吧!我想我懂,我想我们都懂,只是谁都不想说破吧!可对于我来说那也是一种伤害!“你们都不靠谱,老二你说。你也是金融系的,你对周骏的评价怎么样!”“不错!值得睡!!”学的好,不如嫁的好!
  • 只手遮天穹

    只手遮天穹

    不会做菜的武者不是好武者,不会内力的厨师不是好厨师。穿越万界,炉养万界道路于一身,且看莫休只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