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9500000004

第4章 认识宽恕(2)

如果我和我父亲互换人生,如果我也经历了他所面临的紧张与压力,如果我必须背负他所承担的沉重负荷,那么,我会做出和他一样的行为吗?我不知道。希望不会,但我不知道。

我父亲去世已久,今天如果能够和他说话,我想告诉他我已经原谅他了。我会怎么跟他说呢?我会从感谢开始,谢谢他身为我父亲为我所做的美好的一切。但接下来,我会告诉他,他做的事唯有一件伤我甚深。我会告诉他,他对妈妈做的事如何影响我,如何刺痛我。

或许他会听我说,或许他不会,但我依然会原谅他。如今既然已经不能和他说话了,我必须在内心默默宽恕他。如果今天我父亲在这里,无论他是否请求宽恕,甚至即使他拒绝承认自己不对,又或者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那样做,我还是会原谅他。为什么我选择这么做?我选择和他一起踏上宽恕之路,是因为我知道,唯有如此,才能抚平我孩提时期内心的痛苦。

宽恕父亲让我得到解脱。当我不再仇视他,我对他的记忆便再也不能左右我的情绪或我的性情,我这个人便不再被他的暴力和我保护不了妈妈的无能所定义。我不是那个在他发酒疯时怕得缩成一团的小男孩,我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人生。宽恕释放了我们双方。我们解脱了。

宽恕需要实践,也需要诚实的态度、开放的心胸,以及肯去尝试的意愿(即使是很微弱的意愿)。这趟宽恕之旅不是小学课本——一种我们必须去读、去理解的读物。这趟宽恕之旅是一种实践——一件我们必须亲身参与的事情。宽恕之路要由我们自己去走。要能真正地宽恕,我们必须更了解宽恕,但首先我们要明白宽恕不是什么。我们会在下一章探讨这一点。

在继续下去之前,让我们停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我会宽恕你,

这几个字多么渺小,

却有整个宇宙藏身其中。

当我宽恕你,

捆绑我心的怨恨、苦痛、悲伤之链,

都将解开。

当我宽恕你,

你将不再能定义我。

你可以衡量我、评估我,

并且断定你可以伤害我,

我不算什么,

但我会宽恕你。

因为我就是算个什么,

我就是很重要,

我不只如你所想,

我更强,

我更美,

我绝对比你所想的更珍贵。

我会宽恕你,

我的宽恕不是一个我送给你的礼物。

当我宽恕你,

我的宽恕会是一个我送给自己的礼物。

重——点——回——顾

为什么要宽恕?因为……

宽恕对健康有益。

宽恕将我们从过去、从加害者手中、从未来的受害情结底下释放出来。

宽恕能让家庭与社会群体复原。

宽恕让我们在身心方面都不再受愤怒与怨恨的折磨。

我们都是互相依存的,而且拥有共通的人性。

宽恕是一份送给自己的礼物。

冥想练习

想象你沐浴在光线之中,从敞开自己开始。

1.闭上眼睛,跟随你的呼吸。

2.当你觉得注意力集中了,就想象自己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是室内或户外,只要能给你最大的安全感就行。

3.在这个安全的空间正中央,是一个有着许多抽屉的箱子。

4.抽屉贴了标签,上面写着你还没能宽恕的伤痛。

5.选一个抽屉打开它。卷起来或折起来或揉成一团塞在里面的,是那个事件引发的所有念头和感受。

6.你可以选择把这个抽屉清空。

7.把你的伤痛拿到光线底下检视。

8.把你感受到的怨恨摊开来,放到一边去。

9.抚平疼痛,让它飘到阳光里散逸无踪。

10.如果有什么感受显得太强烈,或者太无法忍受,就先收起来,之后再看,不需要勉强自己现在处理。

11.抽屉清空之后,将它放在你的大腿上,坐一会儿。

12.然后把标签从抽屉上撕下。

13.标签撕下之后,你会看到这个抽屉化为尘土,随风而逝。你再也不需要它了。

14.箱子里不再有空间容纳那份伤痛,你不再需要那个空间了。

15.如果还有其他抽屉有待清空,你随时都可以重复这个冥想练习。

石头仪式

这要用到那颗不超过掌心大小的石头,随身携带着它。

1.为时一个白昼的时间(差不多六小时),以空着的那只手握住石头。在这段时间里,不要为了任何原因把石头放开。

2.六个小时结束后,接着做日记练习。

日记练习

1.关于随身携带石头,你注意到什么?

2.什么时候最让你注意到它?

3.它是否妨碍了你任何的活动?

4.它有任何用处吗?

5.带着这颗石头在哪些方面感觉就像带着一份无法释怀的伤痛?

6.列一张在这一生当中你需要宽恕的人的清单。

7.列另一张你想得到他们宽恕的人的清单。

我们每个人都有需要宽恕他人的时候,我们每个人也都有需要获得宽恕的时候。无论历经什么创伤或困境,宽恕都能让你从中解脱出来,重新掌握自己的生命。

chapter2 宽恕不是……

转瞬之间,人生就能风云变幻,就此截然不同。对默福来说,那一瞬间发生在2012年4月:

我还是无法把我的感受完整描述出来:恶心、憎恶、恐惧、惶惑和悲痛将我淹没。我们的管家安琪拉躺在我女儿房间的地板上,倒在从她饱受摧残的身躯流出来的血泊中。是的,不久之后,医护人员就确认她死了。死了几个小时。接下来的几天、几周,一团模糊也一片混乱。血泊清干净了,尸体移走了,但这起事件在我们的生命中萦绕不去。

我们想念她。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就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她的怪癖和她的善良都已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家的一部分。她的笑声充满我们的家,她独特的遣词用字已成为我们的语言。她的缺席是一抹哀伤、骇人的暗影。哭泣与噩梦,恐惧与失眠,冰冷的沉默与神经震颤的声音——事件后,这一切都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共有的家不再是家,我们没办法住在那里。

“有什么东西被偷走吗?”年轻的警员问。一条生命被偷走了。不,不止一条。尸体只有一具,但有许多条生命都再也回不去了,被剥夺了、被窃取了。这么多条生命和一个幸福的家没了。有时我为凶手感到难过,不可言喻的难过。有时我又觉得气愤,怎么有人可以这么可恶?怎么有人可以这么残暴?为什么是安琪拉?她伤害过任何人吗?怎么有人胆敢侵犯我的家?有时候,气愤演变成愤恨。有时候,我想要反击!

一个出乎意料的冲动暴力行为,就能让我们体验到巨大的恐惧与失落,我们甚至会觉得活不下去。我们在晚间新闻里看到:失踪儿童要是找不回来,就是找回他们像垃圾般被丢弃的小小身躯。我们在报纸上读到:内战当中,女性在两军交战间受到凌虐与强暴。我们在网络上看到:教室和电影院里,无辜民众随机受到扫射,悲惨、残酷而无谓地被夺去性命。我们听到飞车枪击案件、入侵民宅、帮派械斗,以及拿更多人命来偿命的报道。我们看到、读到、听到,但都隔着一段距离。对于人跟人之间的恐怖伤害,我们隔着一份可悲的疏离感。

接着,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曾经隔着一段距离,像看电影或看戏般看着的恐怖情节,如今在我们自己家里、教室里、附近街坊中间上演。

在我们自己家里。

默福也有无法想象自己宽恕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把这么恐怖的一幕带到她家。这个人单单一次血腥暴力的鲁莽行为,就在她女儿的心灵和童年留下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我告诉你这件事,是因为就连宽恕的信徒,就连相信无条件宽恕的人,就连像默福和我这样敢写书谈宽恕的人,都会觉得宽恕不容易。对默福而言不容易,对我而言不容易。所以如果你觉得宽恕不容易,那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宽恕不是懦弱的表现

我们都渴望宽恕别人。我们钦佩、尊敬那些就算被背叛、被出轨、被偷、被谎言蒙骗,或有更糟的遭遇,也能在心里找到宽恕的人。宽恕杀子凶手的父母会让我们心里泛起敬意,宽恕强暴犯的妇女在我们眼里别具勇气。一个人若能宽恕残忍虐待他的人,我们会认为他很有风度。难道我们看到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时,会认为愿意宽恕的人是懦弱的吗?不会。宽恕不是懦弱,也不是消极被动。宽恕不是弱者的专利。

宽恕不表示没有骨气,也不表示不会生气。我也会生气,尤其是当我看见有人受到伤害或有人的权利遭到践踏时。我认识一些在最严酷的处境、遭到最恶劣的对待时,仍能怀着同理心去宽恕的人。马鲁西·潘瓦讷主教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因为是反种族隔离政策的运动人士而被捕,在南非警方手中,他的肉体受到酷刑的折磨。这段经历为他的反种族隔离运动注入了新生命。他不是出于渴望报仇雪恨而发起运动。他告诉我,在受到严刑拷打时,他有一番惊人的领悟:“这些都是神的孩子,他们一时丧心病狂,我们必须帮他们把人性找回来。”能够超越这种非人对待而愿意肯定犯下残酷暴行的人也有人性,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这不是软弱,这是英雄本色,这是人类灵魂最高尚的力量。

12岁时,巴勒斯坦人巴萨·阿敏目睹一个与他同龄的男孩被以色列士兵枪杀。在那个当下,他感觉到一股“亟须报复的仇恨”,于是加入了希伯伦自治区一帮自由斗士的行列。有些人叫他恐怖分子,但他认为自己是在为他的安全、他的家、他的权利和他的自由而战。17岁时,他因为计划攻击以色列军队而被捕,被判七年徒刑。在狱中,狱卒剥掉他的衣服毒打他,他只学会更多的仇恨。“毒打我们时,他们心里其实不带仇恨,因为对他们而言,这只是拿我们来练身体而已。”

然而,也是在狱中,巴萨和他的以色列狱卒交谈了起来。他们双方都认为对方是恐怖分子,也都否认自己是这块土地的外来者。通过对话,他们了解到彼此是多么相似。对巴萨而言,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产生同情的感觉。

他们双双体认到彼此都拥有共通的人性,巴萨看到他和俘虏他的人所产生的转变,也明白暴力永远不会带来和平。这一层领悟改变了他的人生。

2005年,巴萨·阿敏和人合组了一个叫作“和平斗士”的团体。他从此再没有拿起任何武器,而且在他看来,这不是懦弱的表现,反而是真正的刚强。2007年,巴萨十岁的女儿艾碧儿站在学校外面时遭到一名以色列士兵的射杀。巴萨说:“艾碧儿的死轻易就能让我走上仇恨与报复之路,但对我而言,我已选择沟通对话与终止暴力,不会再回头。毕竟,有一名以色列士兵射杀了我女儿,但有一百名前以色列士兵在我女儿丧命的学校以她为名盖了纪念花园。”

我要再说一次:宽恕不是懦弱的表现。

宽恕不是正义的颠覆

有些人相信,唯有在加害者为自己造成的伤害付出代价时,正义才得以伸张。他们说,宽恕颠覆了是非黑白。事实真相是,人永远必须和自身行为的结果共存。

有些情况中,受害者是在加害者已经付出代价之后予以宽恕,北爱尔兰即是如此。2006年,英国广播公司播放了一系列叫作“面对真相”的纪录片,记录了北爱尔兰暴力冲突下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和解历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同于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这个系列计划无法让那些凶手获得赦免。事实上,出面寻求宽恕的加害者已经经过审判,已经被定罪,也已经服完刑期,但他们还是来了。他们不是来改变过去或挑战正义,而是来寻求宽恕的。

即使是上帝,也不会颠倒正义去赐予永久的宽恕与和平。钉在耶稣旁边的十字架上的窃贼,他因自己犯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但因为忏悔而得到永生。

即使加害者获得赦免而不需被起诉,就像在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这里一样,也不能说他们是“全身而退”。站在委员会面前谈自己的行为,他们永远地改变了自己在家里和社会上的地位。经过年复一年的隐瞒,现在他们必须站在公开场合道出真相,暴露自己冷血无情、麻木不仁、杀害无辜的行径。是的,他们获得赦免,但在许多受害者及他们需要知道真相的家人心中,正义并未受到践踏。

往往,就算是正义已经获得伸张,有很多人还是觉得事情没有了结,没有找到一条通往新人生的道路。宽恕,是摆脱伤害唯一的出路。

宽恕不是遗忘

有些人觉得宽恕很难,是因为他们认为宽恕就代表遗忘曾经受到的伤害。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宽恕不是把伤害忘掉,不是把伤害否认掉,不是假装伤害不曾发生或实际上没有那么严重。恰恰相反,绝对坦诚地挖出真相,才能开启并完成宽恕的整个过程。

宽恕需要的是让伤害发声,说出我们经受的痛苦。宽恕需要的不是默默承受折磨,或像烈士一般背负着谎言的十字架。宽恕不是要我们假装事情不是那个样子。我们说:我觉得很受伤。我们昭告天下:我被背叛了;我很痛苦、很悲伤;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我觉得很羞耻;我很气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很难过、很迷惘;我大概永远也无法忘记你对我做的事,但我会原谅你;我会尽我一切力量不让你再伤害我;我不会报复你,也不会报复在我自己身上。

如果来自加害者的伤害有一个模式,那么每一宗伤害事件都不是各自独立的。历史确实发生过,而忘记历史对我们没有帮助。就算宽恕了,一切也不一定会变好——这种风险总是存在。但是,就像决定要许下爱的誓言或共结连理的承诺时,我们鼓足信心放手一搏一样,当我们下定决心做到非宽恕不可时,也是完全凭着信念豁出去了。我们没有忘记也不否认自己很可能再受伤,但我们还是放手一搏。

同类推荐
  •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也是全社会都应当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本书,只是希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期广大的读者朋友明白,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的。而且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将终生难以弥补。所以,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从本书中犯罪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加强自我法律认识的前提下,帮助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从容拥有完美健全的人生。
  • 健康心理调节师

    健康心理调节师

    这是一本教你获得晋升和高薪的书,这是一本身在职场的你必须品读的书。工作可以不那么辛苦,只要你掌握了方法。工作可以不那么费尽苦心,只要你会统筹安排。工作可以不那么忙忙碌碌,只要你注重效率。工作可以不那么疲惫,只要你调节好心态。
  •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系列是知乎推出的高质量电子书品牌。每一本“盐”系列书的初稿,都来自作者过去几年中,在知乎上发表的回答和专栏文章。文章条目选定后,作者们针对电子阅读的特殊场景,对初稿进行修订与增补,再由知乎提供专业的校对、编辑和设计支持,最终成书。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意念力:疗愈自我的心理暗示法则

    意念力:疗愈自我的心理暗示法则

    为什么学骑自行车的人看见前方障碍物,越是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撞上,结果反而偏偏撞上了?为什么一个抢劫案被媒体报道后,类似的案件竟然不断出现?为什么一个病人连续三天依靠吗啡来控制疼痛,最后用生理盐水悄悄替换吗啡,病人却如前三天一样浑然不觉?结论非常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当我们不自觉地操纵它时,往往会受到伤害。如此一来我们不但可以自助,还可以帮助他人。这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成长、觉知和改变的书,它将教会我们——拥有美丽的容颜、窈窕的身材、光滑的肌肤……只要你敢想象,那么它就有可能发生。就算那些心脏有问题的人,也可以通过不断暗示使自己愉悦起来,从而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令人不愉快逐渐减少。
热门推荐
  • 别做不快乐的人:从此告别抑郁症

    别做不快乐的人:从此告别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至全球第二大疾病。目前而言,中国人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仍处在萌芽的阶段,很多人不快乐,是因为内心的抑郁。自己不承认,外人不理解。作为抑郁症或者潜在的抑郁症人群,应该怎么办呢?放任自流,让自己成为抑郁症的奴隶,还是自救,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通过这本书,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灵导师,通过自身的表现和症结,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走出抑郁的泥潭,从此做个快乐的人。
  • 娜迦神族

    娜迦神族

    我叫塔洛斯,娜迦王国黑海领主第二顺位继承人,穿越军一员,身为血脉骑士,却十分擅长位面降临,是个纯爷们。遗憾的是……娜迦是母系氏族。群号:473,098,879
  •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人生也是这样,只有历经磨炼才能造就精彩的人生。许多的如意和不如意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能经常换个角度思考,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为什么不放纵一下自己的笑容:你不能改变环境,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尽量地放松你的心情吧,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大声抱怨。
  • 亨利八世致安妮·波琳情书

    亨利八世致安妮·波琳情书

    亨利八世为迎娶安妮·波琳不惜违抗民意,脱离罗马教廷,但三年后下令将安妮砍头的人也是他。今天,安妮失势的故事已经成为传奇。这个爱情故事以轰轰烈烈和阴谋交织作为开始,却以血淋淋的惨剧收场。时至今日,故事的魅力未减分毫。
  • 医盛

    医盛

    他是乱世枭雄,情深似海,情比金坚,却不是对她。她是苍灵山上人人敬仰,聪颖过人的神医之女初遇,他身中剧毒,她为报恩而来,救他性命……这是一个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的故事。我想写一个一半江湖,一半朝堂的故事,男主端王现下为情所困所伤,女主医术高明且美丽,男主大约就是其他书中深情款款爱而不得的男配,不忍心看他孤苦。他那么好,该有一个好姑娘全心全意的爱他。
  • 佛说十吉祥经

    佛说十吉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妻无敌:妖孽老公从天降

    宠妻无敌:妖孽老公从天降

    她豪华婚礼上,一个酷似她的小女孩扑倒她脚下,大声呼唤她“妈妈”。一个俊美如神祗的男子忽然降临,嘴唇噙着邪魅笑容:“老婆,别闹了,我们回家吧……”她惊呆了!眼前的“女儿”和“丈夫”,她全然陌生。“我不是你老婆!我根本不认识你!”她惊慌否认。他掏出结婚证:“你看看这上面是不是你和我?”看着结婚证上的自己,她“石化”了……
  • 临时老公:误惹薄情总裁

    临时老公:误惹薄情总裁

    "怀着我的孩子,还想嫁别人?”相亲宴上,腹黑前任搅局不够,还捉她进豪门金丝笼……真心吃不消!萌软小妻撸袖握拳,要训夫!男人坏坏一笑“亲爱的!我们给baby填个弟弟吧!”“魂淡,唔唔……”
  • 特种全能高手

    特种全能高手

    他,集罪恶监狱所有罪犯技能于一身,从世界上最神秘、最恶名昭彰的监狱走出,回国成婚。潜龙归海,势必掀起翻天巨浪。百花争艳,我自取之有道。“我的朋友,他们都活的很好;我的敌人,不是在死,就是在死的路上。”-----方岩(Q群:756060279)
  • 万界之移动商铺

    万界之移动商铺

    (新书:《真的,我很厉害》)【毒奶,不喜勿入,脱坑勿骂】诸天万界,商铺当立,这是有钱人改变命运的殊途,这是穷人发愤图强的坚持,全因为有钱才可以为所欲为。(同人小说,轻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