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个故事说,一天,有一位父亲和儿子逛完商店回家,当他们来到街上的一个拐角处时,儿子看见地上有一张5元的人民币,就对爸爸说:“钱。”爸爸低头一看,果真脚前有5元钱。他眼睛一亮,赶忙拾起来,一声不吭地领着儿子走了。到了家,父亲对儿子说:“5元钱是不好找失主的,失主也无心来找这区区5元钱。再说,捡不是偷,没什么失礼的。”说到这里,父亲从口袋里拿出这刚刚捡来的钱,对儿子正儿八经地开导:“以后看见地上有被人丢失的钱或其他东西,你就要像爸爸一样捡起来。那些丢钱或丢失东西的人都是些冒失鬼,你可不要去学他们,这是爱惜钱财和节约的好品质啊!”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八岁的玲玲和邻居家七岁的倩倩本来是一对很要好的小朋友。可是有一天,玲玲的妈妈看见倩倩妈妈向她打招呼时,显出一种神气的样子。玲玲妈妈低头一看,原来是倩倩穿了一件好看的新衣服,而玲玲依然还是那件常洗常穿的旧衣服。玲玲妈一转身回家,生气地骂倩倩妈:“有什么瞧不起人的,不就是一件新衣服嘛!”她当天就到儿童服装商店给玲玲买了一件更好的时装。第二天,当穿上时尚新装的玲玲和倩倩一起去上学时,玲玲妈也用不屑一顾的眼神瞥了倩倩妈一下。晚上,玲玲回到家里,对妈妈说:“妈,同学们说我今天穿的这件衣服真漂亮,比倩倩的还好看。”玲玲妈就告诉孩子说:“玲玲,这就叫不比不识货,咱家玲玲穿的就是要比倩倩的更好!”
不要以为这或许是两个杜撰的故事,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透过这两个故事,我们的心情兴许会感觉有些沉重。是的,孩子的心灵全然是一张素纸,洁白无暇。我们的父母应该为这张素纸不断上着负责任的光亮之色,万不可涂抹出不负责任的灰暗甚至污秽之笔。在这里,不负责任的一抹污渍,即使只有一点儿,也会让原本纯洁的心灵蒙受不洁的斑痕。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言行会成为他们仿效的样本,如果做父母的常用一些落后的、自私的甚至是邪恶的言行去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在这种误导中偏离健康航向,甚至误入歧途。
本书中的100个误导,在我们的许多父母中,在我们家教的许多时候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我们需要的是引以为戒,减少或杜绝对孩子的误导。这是因为:对孩子的任意一个误导,将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误走。
作者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