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0400000001

第1章 六朝闲话——孙浩然·《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

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

霁色冷光相射。

橘树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

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

尽入渔樵闲话。

帐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金陵的秋天,属于怀古伤世的词人。在每个黄昏十分,在深夜的梦境中,词人们穿过这六朝古都的街道、河流,走到江南的水畔,长长的衣袖,藏着风,藏着秘密。

金陵是一座有故事的城。词人们在不同时代的城里写着关于它的传奇与苍凉。这些词人从历史的不同年代,追怀往事,抵达金陵的夜晚,看到的是苍凉秋色,往昔的王朝胜景已经惨败,一副江山秋色图悬挂在词人们的记忆里,心里是黯淡的。

这篇词的作者孙浩然属于宋仁宗时期的人物。在苍凉的黄昏闲吟,在金陵的秋色中感叹人生时光的易逝,是这一类怀古之作的一般特点。

远看金陵,是“江山如画”,一个城池的风雨以及它在历史上所经历的坎坷,让人想起它昔时的繁华。这种修辞和描绘,固然是古今常见的,但是它着重空阔感的烘托渲染,给人一种清秋千里,空阔辽远的体会。

词人写江南风色秀气、明亮的一面被空阔,迷茫的一面替代。金陵亦非昨日之石头城。

一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是扑朔迷离的,六朝古都的金陵更是如此,水连接着天空,“浸”,表现出水天一线,光色迷离的景象。它在词人的眼中光明如琉璃,这座千年古城已经有了江南水乡的灵性,仿佛记忆是可以复活的。

金陵城那些竹篱茅舍,似乎是在宫廷诗人经行处之外的。江边芦苇,蓼草,有着苦味的清香。霁色冷光,瓦青色城墙,这是金陵的传奇,一个传奇究竟可以流传多少年代,却是未知的。词人写“蓼岸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避开正史的宏大叙事,写江边的蓼草,芦苇,竹篱茅舍,这是与这个城池的繁华无关的。

再古老的城市也有小传奇。跟着词人去金陵,只是这一次不是去探访隐士,寻找秦淮河的脂粉佳人,月下灯影,而是去江天一水相接之处,看瑟瑟的芦花,秋天明净的天空。这纯净是无暇的,这寥落是悲情的。当这个城市沉淀了太多的旧时,索性不问风月,不问长空,只看江天一色,素净的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生,以及角落里伤心失意的行人。

词的下阕写景,但是明显的多了几分感慨。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这样的对偶句子,写江面开阔,千帆往来,而酒家酒旗更是有新意。

六朝古都,一座城池,究竟有多少故事,这是谁也说不清的。如何能做一个江水之上驾着渔舟的樵夫呢?就在这金陵城外看芦花开谢,看天际云烟。

金陵城外的芦苇,在秋色中凋谢,飞絮如烟。

唱一曲渔歌,驾着扁舟,闲话这金陵故旧,倒也是一番天地。

同类推荐
  •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闻一多作品集》本书分为红烛、李白篇、雨夜篇等部分。
  • 突然就不想回去了

    突然就不想回去了

    我们只活一次,唯一的一次机会,所以,必须在我喜欢的地方生活,必须成为最喜欢的自己。一个人,一张机票,一个行李箱,能抵达很多遥远的地方,而未必能诚恳地生活。对我而言,我并非在旅行,而是在生活。我从来都不勇敢,我只是没有能力过我不想过的生活。我非常清楚,对于我感到不快乐或者没兴趣的事,我总是搞砸。所以,我必须快乐,我必须得到我自己真正想要的,我必须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我做不到除此之外其他一切。我还年轻,依然对这个世界怀抱幻想。
  •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是一本随笔集。作者整理了自己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写的文字,记述了他在外企工作时与国外同事相处的感受,在酒吧、茶馆、咖啡馆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图书向读者展示了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 我们生命中的七七

    我们生命中的七七

    本书为纪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出版。十四年抗战不仅撼动世界,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本书精选十余位作家关于“七七”的记载文字,令人重新感受“七七”事变之于时代及其个人的意义,再次见证那段感人肺腑的民族记忆。
  •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 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热门推荐
  • 夫妻一场II

    夫妻一场II

    她骄傲跋扈,笑靥明媚指着他鼻子,道:“你完了。赵钧默,你爱上我了,你永不能再爱他人了,因我不许。”经年流转,他却淡淡地道:“明晰,能不能有些肚量容下她。”当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站在了敌人的阵线上,当所有人都心存同情之情安抚从她手中偷去丈夫的女人,当所有人视她这个正妻为毒蛇猛兽嚣张狠毒时,她渐渐死寂了下去。他忍痛将她死死搂在怀:“是我对你不住。再看我一眼一眼便好,就一眼……”刻骨铭心的痛苦一世就够了,他用她给他的盾磨掉了她的矛,拔光了她身上所有的刺,仅有那一点点温暖是她用来爱自己的。情深不寿,莫要错待。
  • 落英如海

    落英如海

    白落英,很简单,很纯真,有点任性。年少时,她执意要追随小小的梦想。然而,当时光逝去,最终陪在身边的,还是那个笨笨的,执着的,一如既往深爱自己的阿宝。终于,有一天当阿宝也离开世界,她才体会到失去挚爱的痛苦,变成鬼魂的落英遇到死神。“哪里可以找到我的夫君?”她问。死神很无奈,她有不能说的秘密。但是,她还是决定帮助她。地狱中遇到的神秘人物,是否会改写落英的命运?转换身份后的她,又能否和阿宝重聚?死神的前世今生,敬请期待!
  • Tfboys之最美爱情

    Tfboys之最美爱情

    原以为和自己定亲的人,是个纨绔子弟可没成想,竟然是王俊凯!是她小时候的玩伴,那个酷酷的小男孩。既使是多年的分别,可一切早已注定……
  • 1984(奥威尔作品集)

    1984(奥威尔作品集)

    《1984》是一部极具预言性质的政治讽喻小说,描绘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惧的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在这个被称为“大洋国”的极权主义社会里,“你说的每一句话,发出的每一个声响都会被监听;只要有一点光线,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监视”,人性被扼杀,自由被剥夺,思想被钳制,而历史每时每刻也在被伪造。那里的人类生存状态,永远警示着人们不要走进这黑暗的悲剧。
  •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媚情,冷面阎王老公

    媚情,冷面阎王老公

    他说爱她一辈子,却在她出差的时候与别的女人,在他们新婚的床上苟且,默默转身,走开,三年后,偶然相遇。他说:你这辈子,都是我的。她却只是淡然一笑,转身拉了一个垫背的,不想却是世界闻名的心脏科的医生,还是传说中的冷面阎王。
  •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沉一叹

    浮沉一叹

    岐山一见,他惊艳了那年的大雪。后来时光翩然,她全家惨死,为复仇她毅然拜入太虚观门下,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天下最终会如何?
  •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小象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它们渐渐地习惯了束缚,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庞然大物。虽然此时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可是大象却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拴住。要想成为不被束缚的大象,需要我们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你也能改变命运。你的手中,掌握着改变命运的秘密。
  • Dropping Ashes on the Buddha

    Dropping Ashes on the Buddha

    Somebody comes into the Zen center with a lighted cigarette, walks up to the Buddha statue, blows smoke in its face, and drops ashes on its lap. You are standing there. What can you do? This is a problem that Zen Master Seung Sahn is fond of posing to his American students who attend his Zen centers. Dropping Ashes on the Buddha is a delightful, irreverent, and often hilariously funny living record of the dialogue between Korean Zen Master Seung Sahn and his American students. Consisting of dialogues, stories, formal Zen interviews, Dharma speeches, and letters using the Zen Master's actual words in spontaneous, living interaction with his students, this book is a fresh presentation of the Zen teaching method of instant dialogue between Master and student which, through the use of astonishment and paradox, lead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ultimate 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