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1200000002

第2章 陈草庵:此时人不解当时意

【中吕】山坡羊叹世

晨鸡初叫,昏鸭争噪,

哪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水迢迢,

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元代的一个风雨黄昏,陈草庵在琉璃殿下酣睡,书卷被风吹得哗啦啦的响。这个愤世嫉俗的散曲家像魏晋的知识分子那样,以浓酒、怪谈、异服来回避来自官场的压力,他的托辞半疯半傻,半真半假,让人读来便知他生存处世的艰难。因为元代的悲剧和日常生存的困顿,毕竟不是那清雅的玄谈可以概括。

酒盈瓯,锦缠头,陈草庵的红尘梦中有虫鱼之鸣,燕雀啁啾。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种写意、诗情,那你只读懂了一半的陈草庵。古人的曲子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情感宣泄,而是掺杂了理不清的心念、怨气、自负的。

黄粱未熟之时,苍雨尚没降落的黄昏,爱情依然凋零,朱颜金钗只是温酒论说陈年他乡夜话的谈资。一身穷困的士子们倚在菊花台,一笑之间,伤情化为灰烬,只留下淡淡的悲哀。

这个时候晨光熹微,秋山春雨的诗意在破晓时分被案牍劳形、以及晴耕雨读之后的日常劳作代替。他或穿薄衫,或卷袖登山,担水、垂钓,在山野之间找到了他自己的归宿。却又仍旧把自己当作过客、梦中人。这种不真实的感觉,于是在晨光最初照射在房间的香炉之上,袅袅青烟升腾而起的时刻达到了极致。远处不是钟鼓之乐,而是更为艰辛的劳作、困顿。晨鸡初叫,俚俗腔调,在这个时候让他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与欲望。

昏鸭聒噪,陈草庵不知是安心还是焦虑,士子们听惯了丝竹,这种嘈杂却有一种特殊警醒与玩世的效果。无需恭敬地去敬奉经典,怪谈和轶闻,粗鄙的俚曲,已经成为抚慰离群的悲伤的药剂。

樽前笑说往事,其心却是不堪悲伤。饮时歌,醉时魔,古人的醉意之浓,伤感之深切,在那铮铮哀怨之声传来的夜晚便能感受到其内在的苦心。

尘心与虚名,仕途与避世,茅舍柴门之前,相信陈草庵也会有几分犹豫。那些忧伤的句子,都是在这种煎熬的心态之中写下的。

昨日黄花,今日是非,读书人长袖遮掩眉目,装聋作哑,面对时局的残酷而闭口不言,其心是骄傲的,也是怯懦的。陈草庵深明这种矛盾的心理问题所在,他的为官经历,耕读之余的思索,都是在这个人生的大是大非的命题上站来的。人生的开卷,便是风云起落,局势推波助澜,由不得个人的儿女情长,便席卷了半生的光景,摧毁了理想的乌托邦,剩下残羹冷炙、以及夜半凄凉的曲调。

以一个元代小吏的心态和眼光来理解陈草庵的人生智慧,他的选择看似鲁莽而愚钝的,与大流不合。他只想高卧绿茵下,云海蜀南的苍山走一遍,心在山间的闲鹤与清泉,世间的脂粉佳人是留不住他的心的。他是翩翩春燕,衔土缮巢,或泛舟黄河,敛迹归山,不会滞留于闹市与衙斋。

红尘之中的种田人、税吏、差官、小人,聒噪者、悲戾者、驯服者,是陈草庵眼中的浮世绘。一世光景,绿鬓添霜雪,谓之是“此时人不解当时意”,“沸池蛙,噪林鸦,”有心者才能领会世道的艰难,破碎的诗意。

一介狂夫,心忧白发,临镜相看,云卷云舒之间,其容貌已是苍老无比。袖箭飞逝,破空入石,富贵与荣辱,仕官与盐米,生存的煎熬与诡谲风波让人焦头烂额。士子们一度低估了或者理想化了这种世故的力量,它从错综盘杂的局势之中左右着陈草庵的人生、命运,指向一种宿命的归途。是否真的能如他说的“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那样决绝与负气,是否明年今日依旧可以于晨光之中举杯祝词,尚是冥冥之中的未知。一切无可掌握,没有常理能为此生的了解寻求慰藉。

当年的陈草庵是延初拜河南省左丞,玉杯交错,伏低伏弱,无可奈何之中,不免愤世嫉俗,忧愤满怀。“功名纵得皆虚幻,浮世落花空过眼。”屋檐下的陈草庵,看着雨水初霁,其心境由最初的单纯而富有激情,逐渐变得平缓。当年此地,凡俗的生活,于聒噪之中静下心来,世事喧哗,而生活在世俗世界里的陈草庵,已经习惯了山乡的生活节奏,这是一种被动的适应,它体现的是在饥馑、破灭的人生理想之际,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在明哲保身与老于世故,安身立命的困境之中作出的选择。

陈草庵和元初的众多知识分子一样,饮酒、作曲,徘徊在乡野与庙堂之间,举手投足之间,看着闲云野鹤、日常闹剧,发出的是低沉的哀叹。陈草庵的小令,是元初士人内心哀叹世事艰难的现实主义之作。时光倏忽,元代的吏治开始让这些闲散、清高的士子们感到做笼中的金丝雀的骄躁与无奈。虽然他们可以聚众宴乐、醉看山川,但是内心总有一种隐约不能忽略的。

如果说陈草庵是栖息在云间的野鹤,那么此刻的他已经收起了那白色的翅羽。他具备普通人的血性、畏缩,也具备平常心的冷漠与热情。这种复杂的心理是一个谜语般的心灵记录。所谓的闲归绿野,也并没有纯粹的乌托邦乐土来提供给这些愤世嫉俗的士子。天涯处处荒凉,无关风月佳话,无关酒肆、蔬果,尽是晨光熹微之时大梦初醒的一惊一乍,难掩的寒意和悸动。

陈草庵,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析津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以为陈草庵名英,曾任宣抚,延初拜河南省左丞。这一次做官是他生命意识萌发的机缘。官与囚,富贵与穷困。蚍蜉,然而长安路远,心之所求,却不可得。

只是古人提到陈草庵,依旧是敬重的。《录鬼簿》列其前辈名公,称“陈草庵中丞”。卒时已近八十岁。他的一生如浮尘、孤鸿过空,留下了凄凉、悲慨的吟唱。陈草庵像一个囚徒一样,穿着官袍,站在那里听晨曦时分的鸡鸣,黄昏鸭、雀、虫鱼的聒噪。锦衣、暖香,文案上的残笔、颓墨,写不尽的是对废墟的凭吊和寄情。陈草庵比金代的那些北方士人有骨气,这个散曲家会吟唱,会喝酒、骂人,对皇城根下官员的嘲讽和挖苦也是尖锐、泼辣。“晨鸡初叫,昏鸭争噪”,陈草庵对当时处世的艰难有着颇深的理解,他是懂得这其中的人情世故,无常、阴晴不定的。而元初的动乱以及政治气氛更让这些士子们感到言不由衷,内在的紧迫感和文化心理的断裂,让他们彷徨于混乱、矛盾的边缘。

少年去寻春,回头已经是万里黄沙。几春闲度,知交已零落,所能依靠和欣慰的只是这黎明之时山间的鸟雀聒噪。明月珠,金翠饰,当年的情感还是那样浓,陈草庵想过的却是务桑麻,捕鱼虾的田园生活。像是唐代的杜荀鹤“马上览春色,丈夫惭泪垂。”心是感伤的,世道坎坷,举步维艰。

陈草庵的这种心理,与元代文人避世思想产生的根源是相同的。他们对政治局势的无常、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日常生活的戾气、酸腐气,并没有唐宋士人那样的大开大合襟怀。他们的避世是对元初统治者权力的不满与消解,委曲求全,不愿意与官宦权力场纠缠过多。所以“哪个不去红尘闹”,这种态度是潇洒,也是无奈。他不去思考臣将、文昌、艺术、财库、进田这些劳碌之事。看浮世落花,官宦生涯不过是一瞬间的明灭,唇舌之计,虚度光阴,让人在幻象的光景之中陷入权力和欲望的游戏,忘却生命本身。尽管陈草庵并不具备魏晋通达玄谈士人的清虚精神,也无法企及浪迹江湖的宋代酒客,但是这并非是个体的软弱与人格力量的丧失。

浮世落花,不胜酒力的曲家早早返程了,离开长安,趁着秋天返回江南或者寄归齐鲁、成都。路上遇到同行人,几声寒暄,一阵唏嘘,人生萍水相逢,大约靠的就是这些缘分。陈草庵是一个旁观者,他冷冷的目光,看着聒噪的逐利者,保持着奇异的警醒。即便在元曲史上只是一个消极的避世者,但他同时也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并不企图通过设科取士,进入政治权力的敏感地带,制造一种悲剧的身份,或者戏谑者的调侃氛围。他像是一个观察者,在元初的政治氛围尚未清晰化,人们的心灵尚未解冻,一味的寻求权力的庇护之时,他的消极避世心态让他有了新的观察角度。元代张养浩《云庄类稿》卷九《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引陈英自述,叙其家世及任职历程甚详(《元曲百家纵论》第73页),认为其“存曲多愤世嫉俗之作”。这首小令表现了陈草庵世事洞明,明察,冷静的思考。它描写的这种“晨鸡初叫,昏鸭争噪”的怪诞景象是元初士人们的精神生活写照,也是对其日常行为的讥讽。他们的目标归宿只有一个,就是陈草庵笔下的“长安道”。在追逐权力、功名、财富的元初士人,是没有陈草庵的冷静和达观的,他甚至具备一种悲剧意识和超然的通脱。冷眼看世间人么趋之若鹜,早出晚归,抛弃了内在的根本,在权力的游戏场欲罢不能。他并不自喻子房和范蠡这样的名士,更愿意选择半醒半醉的状态,冷眼斜看这聒噪的世景众生相。

陈草庵避开延佑年间开科取士的传统,以一种清虚,近似消极避世的姿态醉心林泉,闲中看世间碌碌之相,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产生的文化断裂感在他的内心及其层层波浪。朝廷开科取士,进取也罢,做官也好,陈草庵始终不能摆脱这种传统与时局摆设棋盘的生存法则的局限。他的这种消极避世心理的根源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统、惯性的断裂造就,而不仅仅是元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之故。“功名尽在长安道”,权力的规则,仕途的畅达都很明确的被定义、揣摩、评议,天道功名尽在长安,这长安即是古今士人求取功名之路。

这次,陈草庵选择了花覆茅檐,耕稼采桑,务桑麻,捕鱼虾,酒盈瓯,锦缠头的生活方式。他并非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消极避世者,只是不愿意把人生耗费在“路遥遥,水迢迢”的仕途。对于大多数元初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的观望、等待、聒噪都是为了更好的筹码,但是对于陈草庵,只有这渔樵闲话、青绿蓑衣才是完成生命救赎的唯一途径。他们的人格和心灵在元初的时代背景之下,变得疲惫不堪,贤愚之分毫无意义。他冷眼看到元初开科取士对知识分子的歧视、猜忌,而争先恐后的世相,实在是一种悲凉之感。

徘徊在琉璃殿,翡翠珠帘掩映的院子,陈草庵的内心是嘲讽追逐功名、官职的世俗知识分子行为的。“晨鸡初叫,昏鸭争噪”,看着书生们从前朝的废墟出发,借着晨曦向朝堂寻求一官半职,陈草庵是及其鄙夷的。这种嘲讽和挖苦,有讥诮的意思,冷眼相看,居高临下,心气甚高。晨光之中的士子们争先恐后的奔赴名利场,时至黄昏,乌鸦归巢,聒噪不休,这就是陈草庵严重看到的天下士人们的生存状态,它是荒诞的,人们竞逐功名,疲于奔命。这些士人们千山万水终于抵达权力中心的所在地,其喧哗、聒噪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作者曾经官至宣抚、左丞,尚且如此心情惨淡,平民百姓的命运可想而知。作者用带着辛酸幽默的象喻来表达自己的处境,越发透露出作者惨淡的内心,使人在不得不笑的同时,也不得不为作者感到悲哀。如果陈草庵只是一个酸腐书生,渊明图醉,陈抟贪睡,他只愿做做一个俗人,拈花弄草、四体不勤,倒也仅是一介愚痴的才子。但他的内在又有元代知识分子那种欲入江湖而身心不安,欲进朝堂而神智犹豫的矛盾。

“山依旧好”,视野月初元代的政治局势,目光转向天地之间,人生之短暂,世事之无常,聒噪、喧哗,瞬息之间陷于寂静,这才是人生永恒不变的主体,与元初士人们避世循隐的心灵是相通的。元代的初期,甚至连酒醋都课以重税,这些饮酒、赏花,企图避居深山的士人无疑难逃脱这重枷锁。服低服弱的无力,装聋卖傻的浑沌,都无济于事,纠纷麻烦灾祸仍然接踵而至。无可奈何中只好自嘲自解,而矛盾苦闷中则尽显愁惨悲哀。人老花残,皓首穷经的士子们依旧在碌碌的世间聒噪不停,陈草庵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也是格外的寂寞。因为对时局的看破,对官场丑态,逐利者的嘲讽本质上并不能改变结果。他是无法抛开具体的政治环境、生存条件去虚构一个生活空间的。

在元代做一个渔家,青巾漉酒,看满山遍野的菊花,金灿灿的色泽,陈草庵开始担忧“今日少年明日老”,这是一种忧患意识,它萌生在冷眼看世,忧生嗟叹的心灵。聒噪、喧闹的人生景象让避世循隐的知识分子看到生存的困境,求取功名仕途的荒诞,抽象的思考并不能解决这种苦恼的根源。

昔时少年,今日白头,年华老去的陈草庵,为这个聒噪的世界留下了他的参悟与心得。他和元代的士子们终生都在思考所谓的凶星、破厄、劫财、时禄、孤独、遇难、逆境、病弱,想匡正时弊,也想循入净土,寻找一份仙方,做刘伶、阮籍那样的名士。

时岁暗老,锦年残花,不过是浮生初醒,了无牵挂。逢春栽树,抱拳相问是否安好,酒意过去,身在云霄,陈草庵已到暮年,再佳美的光景也是春花秋月,于无情与虚空之中陷落,悲凉得一眼看不到尽头。

同类推荐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陆游文集1

    陆游文集1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孤臣无力可回天

    孤臣无力可回天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然而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李、伊二人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这样悬殊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南桔北枳、水土不服?还是真如李鸿章所抱怨的,只怪“君臣朝野人心不齐”? 生前身后 命运迥异 甲午战败,1895年4月,天朝首辅李鸿章枉驾屈尊,赴“蕞尔”小国日本马关乞和。议和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访。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孤山踏雨
热门推荐
  • 陪伴是与时光等长的事

    陪伴是与时光等长的事

    畅销书作家贾九峰全新中短篇故事集。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饰,作者沿用一贯真诚朴实的笔调,向读者细细诉说生命中的人和事,他的文字如同午后的一盏茶,真实、恬淡,而又余味绵长。全书围绕“陪伴”这一永恒的主题,如同一部电影,为你定格生命中的人和事,那些温暖与美好、柔软与坚强,都凝聚在一个眼神里、一句话里、一首歌里,无一不提醒着人们,趁着时光正好,去珍惜、去付出、去爱人。
  •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惹四小姐(大结局)

    别惹四小姐(大结局)

    她是名遍黎国的笨蛋丑女!为她那位高权重的爹爹丢尽了脸面!那些自已为漂亮的兄弟姐妹个个嘲笑她!就连婢女下人都瞧不起她!没关系!我郁清(潘素素)忍!什么?她那个传说中的“花少”夫君居然退婚?好!没关系,正好我也不想嫁!哪个王八蛋半夜把她的头剪得乱七八糟?!哪个猪头在她碗里放辣椒?!哪个八婆传她脸上长疮身上长毒瘤?!呼...没关系!真的没关系!我忍!什么?外来使臣送来黄金万两珍奇异兽,只为见她这黎国传说中的第一丑女?!娘的!有钱没地方花啊!什么?举办选美大赛?!关我屁事!啊?让我去给她们做陪衬?!呼,没事没事我还可以忍!什么?让我学狗叫?MD!你们这帮食古不化的猿猴!不让你们见识见识现代人的魅力你们还真当老娘是笨蛋啊!哼!黎国第一美女又怎样?老娘照样鄙视!切!黎国第一才女又怎样?老娘照样踢!额...至于黎国第一美男...哎...啥?他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花少?!”
  •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民机行业的小兄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一奇迹背后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公司如何克服多国合作伙伴之间的体制矛盾和政府压力,展示了公司在世界民机市场上挑战强者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全书可以说是欧洲民用航空工业整合的发展简史,是欧洲航空工业与美国航空工业的竞争简史。
  • 杀人玩具

    杀人玩具

    有一天,玩具不再甘心受人们摆弄,悄无声息地向人类实行复仇,我们怎样才能察觉它的异常,及时对擂?
  • 别惹复仇冷女:同学请靠边

    别惹复仇冷女:同学请靠边

    她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少女,身世惊人!入顶尖高校开启复仇之旅!人前,她是少言寡语的薄情冷女;人后,她是嗜血腹黑的阴谋家。复仇的半路偏杀出几个极品同学,将她的生活彻底搅乱。绝处逢生之时,爱情亦轰烈而至。
  • 江山乱

    江山乱

    她,江南米商之女,富户千金,名门闺秀。她,同样也是三位少帅的挚爱。为了这个叫沈若水的女子引发了三个男人的战火。怎样的灭世花颜牵动着三个男人的心肠?美人、江山、权谋最完美的演绎。是互相的欺骗是相互的利用。之后的缠绵……情是真计也真又该怎样的抉择?当真爱遇到了权力的诱惑当真心遇到了错的那个人。是否一开始便已经注定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之携老!”只剩下一纸休书,在手中渐渐的飘落。桃花深处,那首熟悉的歌谣,越来越渺茫。
  • 娇妻无价:血少的神秘宠儿

    娇妻无价:血少的神秘宠儿

    他是血界的少主,冷酷无情,手段狠暴,却独独对她一人穷尽耐心。好吃好喝被她供着,男人霸占她的家,霸占她的身体,到最后还要霸占她的心,偏偏帅得人神共愤,她想发脾气都觉得是过错。“你们吸血鬼的基因都挺好啊。”“事实上吸血鬼和人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你想不想要一个粉嫩的奶包玩?”我不想……
  • 不死武皇

    不死武皇

    【爆火玄幻】一门三帝尊,天阳照九天,无尽轮回路,谁来掌乾坤!本是万古奇才,却因武魂被夺,血脉受损,沦为庸人!四年后,姜辰凭借神奇的武魂之树,重聚武魂,一雪前耻!你有无缺武魂?乃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你有先天武魂,乃是万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抱歉,我有武魂之树,可以凝聚万千武魂!当天赋归来,所有的仇人,九天的神魔,皆因姜辰而颤抖!【已有六百万字完本火书《不死武尊》,质量有保证!】
  • 末日暗世之未来的王者大陆

    末日暗世之未来的王者大陆

    这不是一篇竞技文,而是为王者荣耀所有英雄构思的同人纯故事文。在未来宏大的宇宙世界背景下,英雄们经历了轮回转世,经历了许多命运蹉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在三界混战中他们或悲伤,或高兴,或刺激,或……在冲锋王者的道路上他们汇聚在一起演义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