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0600000008

第8章 古代印度的教育

古代印度的社会

印度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当时的居民达罗毗荼人就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史称哈拉巴文化。亚利安人入侵后,吸收了哈拉巴文化,由游牧生活转为农业生活,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形成最初的奴隶制国家。

古代印度的教育是与它的种姓制度和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又受当时文化的影响。在了解古代印度教育之前,必须理解古代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宗教和文化。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一种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玄奘曾将它译称为族姓制度。西方人称之为喀斯特制度。种姓制度形成于公元前900年~公元前600年。它将除奴隶之外社会上的人划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僧侣祭司,刹帝利是军事贵族,两者居于统治地位,而以婆罗门权势最高。吠舍是小生产者(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人身自由,死后仍可再生为人,属再生种姓平民,但没有政治权利,他们必须供养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首陀罗是地位低下而受苦的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也不属于“再生”种姓,从事最苦、最低贱的职业。当然奴隶比首陀罗更卑贱。种姓制度是由每个人的家庭出身来决定其社会地位的,各等级的人世代从事规定的职业,不得任意改变。各个等级之间不允许通婚,不同等级的人在法律上也是不平等的。如杀死一个婆罗门要付很高的物质赔偿,杀死一个刹帝利的赔偿只及其1/4,杀死一个吠啥仅及其1/8,杀死一个首陀罗则为1/16。

印度宗教中形成最早、历史最长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肯定了种姓制度的合理性,并借此来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婆罗门的特权。婆罗门教的经典为《吠陀经》,它对宇宙和人生都作了宗教哲学方面的解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婆罗门教已不能适应社会新动态的需要,加之婆罗门教的堕落,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新思潮,慢慢地形成了印度的另一大宗教——佛教。据传,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伽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族首领净饭王的儿子。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寂默贤者。佛教针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的主张,认为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非自然如此。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应由人的品行而不是人的出身来决定。从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不平等来看,它的作用是积极的。可是,佛教所主张的“众生平等”只是人在进入虚无飘渺的天国中才能表现出来,实际上是个空头支票,所起的只能是一种麻醉人民的消极作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出现了僧侣的组织,制定了教条和戒律,佛教的寺院越来越多,寺院逐渐成为宣传教义培养信徒的场所了。

古代印度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哲学方面有婆罗门教《吠陀经》的《奥义书》和佛教的三藏,它们既是宗教经典,又包含了多方面的知识,其中不少诗篇是古代杰出的文学作品。古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部史诗篇幅之长,远远超过希腊荷马创作的《伊立亚特》和《奥德赛》。古印度在科学方面也有很辉煌的成就。数学上创造了从1到9九个数字,在这之后又加上一个0,并提出了数字按位计值的方法。现在我们都把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那是阿拉伯人从印度人那里学过去的。天文学虽然和占星术混合在一起,但他们已有了测算阴历的历法。在佛教寺院中传授的“五明”(即五种知识)范围广,有独到之处。这“五明”一是“声明”,学习辨识古字古文;二是“巧明”,包括机械和历算;三是“医方明”,讲授梵咒和医药知识;四是“因明”,讲述推理方法,类似逻辑之类的知识;五是“内明”,讲解佛经和因果关系。这种多方面的知识使印度文化史在世界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婆罗门教教育

古代印度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古儒是古代印度对婆罗门教经典有一定研究而又热心于教育的知识分子的称谓,“古儒”全部是婆罗门种姓的人,由他们在家里设立的经义学校被称之为“古儒学校”。儿童入学年龄一般为7岁~8岁,也有5岁入学的。经古儒准许接受为学生后即迁入古儒家中,共学习12年。在这12年中,师生同饮食共生活,学生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如定时沐浴,虔诚祈祷,衣着朴素,削发独身,在地板上睡觉,还必须到各地行乞,借以习惯艰苦的生恬。古儒学校教师的品德行为也都必须符合圣典的要求;他们必须精通所授的学业并善于引导学生服从规则。教师应学识渊博、言语清晰、忠贞、和善、以身作则、信仰坚定,并安于行乞而乐于以知识启迪学生。在公元2世纪出现的教育法规中对师生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古儒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语音学、韵律学、语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祀等“六科”,它们是学习吠陀经典的基本训练内容。古儒学校最初可招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种姓的入学习经义,后来随着种姓分化的加剧,取消了吠舍子弟学习《吠陀经》的权利,刹帝利依社会分工的需要也仅仅学习少量经义和语法、逻辑之类的知识,更多的时间是学习射术和政治。学习和研究《吠陀经》便成为婆罗门种姓的特权了。

在一些大的婆罗门寺院中也建有精舍,由富有学识的高僧讲学论道。他们有的擅长科学和哲学,有的则擅长语法学和字源学,在讲学论道时皆吸引众多门徒远道来求学。婆罗门种姓的人数很少,他们又注重个人修行,故寺院数目不多,规模也不大,其教育的影响有限。古代印度许多帝王的宫廷里也设有学校,培养教育王子、王孙,这类学校对于政治、经济等知识更为注意。

佛教教育

佛教教育主要在寺院中进行。佛教在定为国教后,寺院发展迅速,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宏大。寺院内设备齐全,储有一定的资财。佛教接受信徒没有种姓限制,其僧侣的地位由修行的年资和造诣的精湛来决定而非出身和家世来决定,因而众多父母竞相送子入寺为僧。凡愿为僧者,不论男女均可由家长向寺院提出申请;经许可后即入寺院或尼庵修行,在成年僧侣的监督下,从事学习和苦修。

佛教寺院的教育分两个阶段。年满8岁以上儿童经准许入寺修行,在学满12年后通过一个隆重的仪式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成为正式僧侣,男的称为比丘,女的称为比丘尼。比丘或比丘尼继续留居寺院,由两位僧侣负责指导学习教义和修行。这样的僧师僧徒关系有如父子,共同生活相互信赖。僧徒侍奉僧师是其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切起居、饮食、沐浴、行乞等事都由僧徒为僧师安排妥当。僧师为僧徒讲授知识,解答疑问,关心僧徒的精神成长和学识进步,不少高僧注重以身体力行薰陶僧徒,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僧徒接受这种监督至少10年以上,方可承担指导其他新著录的比丘的职责。佛教寺院的学风较为纯朴,寺院规定的制度僧师僧徒共同遵守。

佛教寺院的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首,所以修行是寺院教育的核心。修行就是使僧徒通过遵守清规戒律养成善良行为,进而虔诚信佛以消除尘世情欲,从而获得精神的解脱。寺院的教学一般以神学经典为教材,认为经典是一切知识道德的源泉。在围绕经典学习之余,还传授“五明”。僧师讲授各种学科知识时采用通用方言,而不用繁难的梵文梵语。教学时经常采用争辩和讨论方式,形式灵活而富有生气。

古代印度有不少学术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寺院,除负责培养比丘的工作外,还从事学术研究,经常举行学术讨论和演讲,成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其中最著名的是纳兰陀寺。纳兰陀寺在佛教之前、婆罗门教学术就很繁盛。后因释迦牟尼生于此,死于此,葬于此而尤为著称。寺院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僧徒众多。我国唐朝的玄奘法师就曾在纳兰陀寺学习过5年。在玄奘就学时期,纳兰陀寺的僧师有1500人,僧徒有8500余人。僧师中能讲经50种者约10人,能讲经30种者约30人,能讲经20种者约1000人。纳兰陀寺招收学生考核十分严格,一般只有申请者的20%可获录取,学生须有坚实的基础训练,要到20岁左右才具备条件参加入学考试。该寺规模宏大,几乎每天都有100项学术讨论或报告,分别在殿堂或讲堂进行,讨论和报告的内容极为丰富,不论是婆罗门教或是佛教的教义;不论是宗教的或是世俗的知识;不论是哲学的或是实用的学问,不论是科学的或是艺术的成就,几乎无所不包。寺内藏储有大量图书。图书馆包括3座建筑,其中一所是九层的高楼,收藏的珍贵书册颇多。因纳兰陀寺在当时学术和教育的影响极大,远东各国纷纷派遣青年赴纳兰陀寺求学,纳兰陀寺成为当时世界文化中心。

古代东方国家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这里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学校和学校教育。虽然这些学校还较为简陋,但已具备了学校的功能。由于学校的产生,使教学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脱离出来,有了专职性的机构。学校里除了有专门进行教学的场所外,还有专门从事教与学的人员——教师和学生。这一切都促使了人类教育的大发展。古代东方国家的学校教育特点显著,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

1.教育注重政治功能、社会的价值。学校教育与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宗教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直接为之服务。学校教育中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社会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政治统治的需要。

2.教育的宗教色彩浓厚。在古代东方国家的学校中,教师往往都是由神职人员担任的(中国除外),宗教机构同时又是教育机构。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注重道德训练。教学内容也大都围绕宗教经典内容进行。

3.教育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古代东方国家的学校教育是一种社会地位和特权的标志。哪个阶层的人进入哪一类学校学习是有明确规定的。这是由奴隶社会的阶级性所决定的,同时,这种教育上的差异又进一步巩固了奴隶社会的等级性。

4.教育的保守性大,发展缓慢。这一特点是受古代东方国家的经济、文字等特点所限制的。古代东方国家的经济大多以农业经济为主,这种小农经济对外联系不多,较为封闭,变化极小。最初形成的文字十分复杂,要掌握这些繁杂的文字需要相当的精力和时间,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学校的教学内容又多以宗教经典为主,这就使得古代东方学校教育发展十分缓慢,这一特点也影响到以后古代东方国家学校教育的发展。

同类推荐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 实用公安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安文书写作大全

    侦查文书,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下同)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制作并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侦查文书是侦查活动的产物,是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侦查活动的真实记载。
  • 留守:守望的天空

    留守:守望的天空

    本书作者深各地乡村,全面采访众多的留守儿童及“留守群体”(如留守妇幼、老幼),采访当地政府、学校为留守儿童所做的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见证新形势下人们对生活的不屈探索,新一代少年儿童所展示的顽强生命活力,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全方位展现别样风采的“小鬼当家”。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6年2月下)

    故事会(2016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Before He Tak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4)

    Before He Tak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4)

    From Blake Pierc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CE GONE (a #1 bestseller with over 800 five star reviews), comes book #4 in the heart-pounding Mackenzie White mystery series.In BEFORE HE TAK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4), newly minted FBI agent Mackenzie White is ordered to take on a new and disturbing case. Women are going missing in rural Iowa, and a pattern is emerging. It is feared a serial killer is on a rampage, his pace increasing. Given her Midwestern roots, Mackenzie is chosen as the perfect fit.
  • 东维子集

    东维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幸福敲错门(全本)

    幸福敲错门(全本)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wkkk.net/fengshang/————是谁说了白头偕老,共赴末世,许是夸口倾颜。是谁应了路远马亡,各安天涯,终是情深缘浅。在婚姻这场战争中,林落轻易就失了阵地。当那个高傲的女子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知道自己终是毫无反击的余地了。她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会爱了,谁知却遇到了记忆中的葵花少年。因为一个偶然的碰撞,他将她从尴尬的境地带走,他细心地呵护她受伤的每一寸肌肤。她的心因为他的一个小举动而柔软下来,一夜的放纵却成了一世的纠缠。他是她不该亲近的人,可是她还是忍受着良心的强大谴责毅然和他在一起。她不是他的天使,亦不是伟大的治愈师。她不过是一个不甘心的蝴蝶,竭尽全力地想飞到沧海的彼岸。去看看那里,会不会有那个他?【冉把前面几个章节修改了一下,个人感觉修改后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冉!】群号:111233127敲门砖,书中任一角色名新文《因为爱情》,希望大家继续支持!http://m.wkkk.net/a/286870/
  • 从今到古:爷,你注定是我的

    从今到古:爷,你注定是我的

    现代女孩依群因一古玉而穿越到古代。既来之则安之,不好好的玩一场对不起这千载难逢的穿越。拯救客栈、智斗坏人、帮人追求幸福、逛青楼,这些都是必须做的。纳尼?自己竟然爱上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面具男?好吧,爱上就爱上了,可是自己却不知道他现在身处何地。于是女主毅然决定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面具男。就这样依群踏上了旅途。她会在旅途中收获什么呢?又会失去什么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祸水王妃:恶霸九王爷

    祸水王妃:恶霸九王爷

    【完结!】“上了本王爷的船,还想跑?”她穿越了!穿成一个被当成奴隶卖的女人身上?不仅如此,还有冷酷无情的太子,把她绑回皇宫……别人穿越都是吃香喝辣,为什么她这么悲惨,连遇上两个变态帅哥?好想找个地方痛哭一场,哪知还没爬两步,就又被一把拉去……
  • 闪光的龙

    闪光的龙

    两个社会上的小混混,一次偶然的山洞探宝经历,引出了一个离奇和诡异的故事请跟随主人公一起穿越大漠戈壁,高山峡谷,体验古墓石洞的诡异;史前文明的神奇。发现真相,揭露大国阴谋,从不断的历险中体会远古的震撼;透视神秘宗教的迷雾。
  • 剑侠儿女志

    剑侠儿女志

    一个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还被仇家废掉了下身,该如何在这个举目无亲的陌生世界生存?谨以此文,怀念回不去的剑三80年代。Ps:变嫁文。
  • 说话有技巧 做事需手段

    说话有技巧 做事需手段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天降娇妻:冷情总裁一宠成瘾

    天降娇妻:冷情总裁一宠成瘾

    因一场交易惹出的乌龙,她惹上这个城市最不能惹的男人,缠绵一夜,没想他竟上瘾了一般与她纠缠不清!她只要一笔医药费,怎么他身要心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