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所拥有的世界就是自己心中的世界。当我们哭,无论走到哪个角落,它都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我们笑,无论走到哪里,则都是鸟语花香,生机处处。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掌控世界,就需要先掌控自己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整个世界。
天下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
【原文】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译文〗
徐爱问:“至善只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先生说道:“心即理。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有一次,王阳明与一位友人在南镇游玩,这里恬静自然,人迹罕至。他们一同穿梭于乱石残垣之中,体验着无与伦比的宁静之美。
突然,友人发现一株花草开得格外鲜艳。仔细一看,原来是乱石岩缝中挺立出来的奇葩。友人啧啧称奇,并与王阳明谈论起这株花草。
友人问王阳明道:“伯安,你说天底下没有超越心的事物,但是在我们没看到这株花草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于这深山老林中了,并独自盛开独自凋零。这不是与你的观点相违背吗?”
王阳明看了看眼前那株花草,回答说:“此言差矣,我认为这株花草的存在刚好证明了我的观点!”看友人不解的神情,王阳明解释道:“在我们看到这株花草之前,并不知道在这座深山中,会有如此鲜艳的花草,所以说,在我们发现这株花草之前,它的存在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它并没有让任何人产生愉悦之情。而此刻,你我正欣赏这株花草,也正因为我们的赞叹,才是这株花草显得如此美丽,如此与日月争辉。这难道不正说明了这花就在我们心中的道理吗?”
确实,正如王阳明所说,如果没有我们的这颗心赋予世界以色彩,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精彩,更不会体现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所以说,每个人所拥有的世界就是自己心中的世界。当我们哭时,无论走到哪里,它都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我们笑时,无论走到哪里,则都是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王阳明的这位友人之所以觉得这株花草好看,是因为当时他的心情是愉悦的,倘若这位友人是在伤心失落的时候看到了这株花草,恐怕就很难发现其中的美丽了吧!
可以说,王阳明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开创了阳明心学。起初,王阳明一直困惑在朱子学说的辩思之中。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辨之后,终于有一天,王阳明突然顿悟,并自成学说,开创了“王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是: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其意思就是,无论如何“格物”,重点都应该放在“心”上,而不是在事事物物之上。
在阳明心学中,王阳明把朱熹认为绝对之上的“理”移植到每个人的心中。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要想认识万物,认识万事万物中的“理”,并不是向事物的外部探寻,而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所以,王阳明说,天下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我们心中所理解的事物,天下所有的道理也都是我们所认定的道理,如果没有自己坚持的立场,就没有道理可言。就好似我们内心的善良,如果一个人没有善心,就没有善良之说。我们追求的至善,不外乎做到内心的善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整个世界。
总之,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一颗心。当我们心情好时,感觉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感觉所有的事物都带有悲伤的色彩。
守住自己的本心
【原文】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译文〗
有人说:“人都有这颗心,心即理。为什么有人行善,有人行不善呢?”先生说:“恶人的心,失去了心之本体。”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能看到有些人在行善,也有些人在作恶。同样都是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王阳明认为,人的本性并无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每个人心中的私欲大小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善与恶的不同行为。当我们心里只有一己之私时,心中的善念就会减少,恶念就会滋生。
可以说,当我们观察人的本性时,和观看山岭有着相同之处,常常会有一种“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而且很多时候更有可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说,一个人所处的立场,决定了他看待事物或者他人的眼光。正如:你如果以偏见的眼光看人,只能读出更多的偏见,你以慈悲之心对人,将会感觉到更多的善良。
关于善恶之念,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佛祖闲坐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无数生前的恶人正因自己的恶业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
一个江洋大盗透过地狱之火看到慈悲的佛祖,立刻向佛祖高声求救。佛祖以他睿智的目光看到,此人生前虽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却有一次,他不小心要踩到一只小蜘蛛时,却突生怜悯之心,没有将蜘蛛踩死。可以说,这便是这个江洋大盗一生中惟一的善业。
佛祖决定用他一生惟一的善业救他脱离苦海。把一根蛛丝从井口垂下,那大盗发现了,并立刻抓住蛛丝向上爬去。不想其他备受煎熬的恶人们看到了也蜂拥上来抓住了蛛丝,任凭大盗恶声大骂,他们仍然拼命地向上爬。大盗怕蛛丝不堪重负,毁了自己脱离苦海的惟一希望,便抽刀将身下的游丝斩断,结果,本来攀很多人都安然无恙的蜘蛛丝却突然间崩断,大盗也因此抛弃了心中最后的一点善念,而重新跌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一个无恶不作的江洋大盗,却因为心生善念,不忍杀一只蜘蛛,从此可以看出,善恶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在佛祖准备使其脱离苦海的时候,他却担心众人的攀附会使蛛丝断裂,也正是因为私欲蒙心,所以他挥刀斩去蛛丝。却不曾想到,也正是这一举动,使他抛弃了心中最后的一丝善念,从而使自己被重新打回到万劫不复的地狱之中。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守住了自己内心的本体,才能够无往而不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的开篇之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每个人的习性也产生了差异。比如,一个人自小与善良和蔼的人接触、生活,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就会使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反之,一个人如果自小与那些恶人、坏人接触,时间一久他也会变成恶人,本心的善良早已荡然无存了!
王阳明认为人没有善恶之分,修身就是在知善知恶的基础上为善去恶,倘若保持着心之本体,不使其被私欲蒙蔽,也就会去做善人之事。若是失去了心之本体,同样就会去行恶。所以我们应常怀慈悲之心,做行善之事,这样才不至于丢了心的本体。
西方人认为人生来就带有邪念,故需要用外力来约束人心中的欲念。也正是这个原因,西方人比中国人更看重法律,并注重以法律的手段来制裁犯罪,制裁坏人,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中国人对人性本善的观念却深入人心,所以法治之下,多有人情的道德管束,乃至今天的共建和谐社会,除了法制约束,更多的还是道德的力量。
心静,自然不会再忙乱
【原文】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译文〗
崇一问:“平时,心意多忙乱,有事时固然忙,无事时也忙,这是怎么回事?”先生说:“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各司其职。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每个人走上自己的位置,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自己的工作。这所有的事情,看似忙碌,但却是井然有序的,相互间也都是相安无事。
如果突然有一天,你不小心碰倒办公桌上热腾腾的咖啡,咖啡洒了一桌,电脑也坏了,已经写好的企划案也付诸东流了。顿时,你的心情坏到了极点,接下来发生事情更是混乱不堪:重新写企划方案,会议推迟了,顾不上吃饭,晚上要加班……这一天下来事事不顺,事事心烦,想必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而且不是偶尔遇到。
烦心事一开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无穷无尽地接踵而来。这“一事不顺,而事事不顺”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并不是因为别人在跟你作对,而是你的心在跟自己作对。
就如王阳明说的,“心”是我们的主宰,所以我们要让内心宁静下来。遇事要保持镇定,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让自己做到淡定自若,并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应对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
据说,清朝时有一个乡绅,有人送了他一块贵重的怀表。他每天把这块怀表带在身上,并把它视为心爱之物。
有一天,这位乡绅到佃农的谷仓收租。在准备离开时,他习惯性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怀表。没想到,口袋空空,怀表不翼而飞了。乡绅翻遍全身都没有找到自己心爱的怀表,于是他暴跳如雷,嚷着要佃农们交出自己的怀表。
“我这块怀表贵得很!它一定在这个谷仓里,我刚进门的时候还在!如果今天找不到偷怀表的人,你们谁都脱不了干系!”
乡绅一嚷嚷,佃农们也都跟着紧张起来,整个谷仓闹哄哄的都在找怀表。由于仓库里谷物很多,找起来很麻烦,众人寻找了大半天之后,仍然没有找到乡绅丢失的怀表。
乡绅气急败坏地认为自己的怀表肯定是被其中的一个佃农偷了,于是开始逐个搜身,但是怀表还是没有找到。乡绅指着佃农大喊:“一定是你们偷的,然后又把它藏起来!我要你们赔我!”
无辜的佃农们听到乡绅的话之后,也愤怒起来,开始纷纷抗议。乡绅见自己势单力薄,说:“反正我要找到怀表为止,不然就不离开!所有人都要继续找!”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帮乡绅找怀表的佃农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乡绅一人。乡绅躺在谷子上睡着了。睡着睡着,他恍恍惚惚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乡绅寻声找去,发现自己的怀表正安静地躺在谷物的下面。
在发现自己的怀表不见之后,乡绅却怀疑是佃农偷了自己的怀表,于是愤怒不已,自然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假如乡绅当时对佃农们友善一些,也许大家都会帮他想办法,说不定怀表很快就被找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可过于心急,要学会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已经发生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遇到事情就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想用气势压倒一切,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情绪愉悦、心情舒畅时,不但思维敏捷,而且办事的效率也会比平时高出很多;反之,当我们心烦意乱时,则会思路混乱,丢三落四,甚至会在最简单的事情上犯错,就好比有些人在公众场合演讲,常常因为情绪紧张而说话结结巴巴,引人笑场,只有做到淡定从容,才能保持语气平和,说话连贯,表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赢得满场的掌声。
明代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他一生总结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自己也颇有感悟。他认为,在夜深人静时,我们应该让自己静坐一段时间,并在静坐中反省自我,排除心中的妄念。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心静,才能够在遇到事情时稳住阵脚,而不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心静,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一个人通往成功的最好办法。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地做到心静如水,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忙里偷闲,让自己每天抽点时间,静坐片刻,并在静坐的过程中放空自己,使自己真正地做到泰然自若,处事不惊。
总之,静生万物,静生智慧,静能开拓,静能致远,静能明道。可以说,儒家的“独善其身”,禅宗里的“见性忘情”,道家的“解纷和光”都是宁静力量的感悟。无论你遇到的事情多么紧急,无论你现在境况有多么不如意,都要让自己学会用淡然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纷扰的世界!
心正,再邪恶的鬼也不怕
【原文】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必有所谦,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译文〗
陆澄问:“有的人夜晚害怕鬼,怎么办?”先生说:“这种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的行为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马子莘(陆澄学友)说:“正直的鬼不可怕,但邪恶之鬼不理会人的善恶,所以难免有些害怕。”先生说:“邪鬼怎能迷惑正直的人?由于这一怕,心就会邪,所以被迷惑。并不是鬼迷惑了人,是自己的心被迷住了。例如,人好色,就是色鬼迷;贪财,就是财鬼迷;不该怒而怒,就是怒鬼迷;不该怕而怕,就是惧鬼迷。”“定为心之本体,即天理。动与静,只是在不同时间下的表现。”
小时候,总喜欢听大人们讲鬼故事,而且越害怕越想听。长大后才明白,原来所谓的鬼并不存在,那些鬼故事也都是人们杜撰出来的。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开始顿悟,所谓的鬼,其实只是人心中的一种意念,它并非存在于外界的环境之中,而是存在于人的心中。
比如,如果某个人做事鬼鬼祟祟、不光明正大,我们就会说他“心中有鬼”;如果某个人好色,我们称之为“色鬼”;如果某个人贪财,我们称之为“贪财鬼”;如果某个人一味地追求权力、官职,我们称之为“权利鬼”;如果某个人凡事冲动、爱发脾气,我们称之为“怒鬼”……总之,所有鬼的存在,都是因为内心的邪念所致。
据说,有一个书生上京赶考,傍晚时准备投宿一个宅院。有人告诉他,他要住的那个宅院,曾有人上吊而死,从那以后,园子里就时常闹鬼。有好几个在那里留宿的人,第二天被发现也吊死在那里。然而,这个胆大的书生偏偏不信这个邪,“明知屋有鬼,偏向鬼屋行”,直奔那个宅院而去。
进了宅院后,书生随便找了一个房间,倒头便睡。三更时分,书生听见有动静,起身看时,房间灯火通明,一个衣冠楚楚的人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个圆形的大圈子。那人对书生说:“你看,我的圈子里有美妙的风景,幸福的生活。”书生望了望那圈子,果然圈子的另一边亭台楼阁,翠树绿草,鸟语花香。那人道:“看,多美好的地方,多美好的生活,你难道不想要吗?伸过头来看一看,钻过去吧。”书生答:“真是个好地方,让人心动。”于是,书生伸了一条胳膊到圈子的那一头。那人道:“一条胳膊怎么够?”书生就又伸了一条腿到圈子里。书生说:“我很喜欢那看起来的美好,所以伸只胳膊伸条腿去体验体验。但是我有现在的生活,努力也会过得好,所以我不会钻过去的。”那人见书生始终不肯钻过去,无奈地叹了口气,扔下圈子,消失不见了。屋子里恢复了黑暗。
第二天早晨,书生起来,看到地上有一个绳套。倘若这个书生也被圈子里面美好的地方和美好的生活所迷惑,那么第二天房梁上又会多一个吊死的冤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心中无贪欲,不被虚假的美好所迷惑,不论走到何地,遇到何事,都能够心安理得,没什么好害怕的;反之,如果一个人心术不正、唯利是图,则会被虚假的美好所迷惑,从而使自己掉入别人事先设计好的圈套之中。“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事实正是如此,一个守得住自我内心的人,总能够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王阳明说:“心之本体,天理也。”这句话说明,如果一个人能够守得住心之本体,不论是鬼的诱惑还是鬼的恐吓,都不会令他上套或者产生恐惧。鬼不仅喜欢诱惑人,更喜欢吓唬人。《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位许先生和一位朋友住僧寺读书,半夜时从墙壁中钻出一个人来,其脸大如箕,双目如炬。友人吓得两脚颤抖,而许先生从容地穿好衣服,说:“正想看书,苦于没有蜡烛照明。你来得正是时候。”于是拿了一本书背对着鬼坐了下来,大声朗读了起来。没读几页,灯光变暗,鬼脸缩回墙壁里去了。又一天半夜,许先生正上茅厕,鬼脸又从地上涌出,许先生顺手把蜡烛放在鬼的头顶上,说:“我正愁没有烛台,你来得正好!”鬼看着他一动不动。许先生说:“你什么地方不能去啊,偏偏要到这里来闻屎味。你既然来了,我也不能怠慢你。”说着就用擦屁股的草纸擦了擦鬼的嘴巴。随即鬼一阵呕吐,狂吼几声,缩回地里去了。从此以后,他们那儿再也没出现过鬼脸。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怕鬼,则说明他的心中有“鬼”。只要我们能够时常关注自己的内心,摒除心中那些好色、贪财、嗔、痴、怒等邪念,使正义和善念常存心中。如此一来,就算有再多的“鬼”来恐吓你、诱惑你,你依然能够做到面不改色、淡定自若!
务实心重一分,求名心就轻一分
【原文】
为学大病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译文〗
为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好名。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来好名之工夫?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关于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有一天,一只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于是故作崇拜地说:“我听说您的歌声跟黄莺一样动听,能不能为我高歌一曲?”沾沾自喜的乌鸦刚一张嘴,嘴里的肉就掉到了狐狸的嘴巴里。
狐狸走的时候,洋洋得意地说道:“蠢笨的乌鸦,你就用自己的歌声填饱肚子吧!”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像乌鸦这样一味地追名逐利,并为虚名争得头破血流的人,到头来不但得不到所谓的“美名”,更让自己失去了很多成功的机会。而那些务实的人,他们从不虚夸自己,做事总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最后反而获得了众人的肯定和赞美。
王阳明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墨子曾说:“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们虽然总是嘴上讲仁,但是他们却不能正确地辨别行为上的仁和不仁,这实际上就是不知仁。就好像一个人如果看不见这世界是什么面目,我们就说他是盲人,因为他看不见。而如果一个人眼睛明明与常人无异,却认不清是非黑白,那么这也是一个盲人。只不过这个人不是眼盲,而是心盲。取名取实,一个人可以因为仁义而扬名,却不能为了扬名而仁义。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名声好坏时,要以他的品行和实际行动作为判断的标准,而不是以虚名来进行评判。总之,实为第一位,名为第二位,一个人的名声好坏,是由他的实际行动决定的。
而“名”这个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更重。就拿平常一句客套话来说,第一次见面打招呼,无论对方是何人,很多人开口就是一句“久仰大名”。哪怕这个人的名字压根就没听说过,也要把对方的“大名”叫得响亮。不管说的人恳不恳切,听的人自是满意。
现代社会,各种“名人”、“名流”、“名家”层出不穷,大家一跃而上,都想成名。更有甚者,奔着“能出名”的想法,不计后果,不顾他人安危。
记得2003年时,有一个成名心切的年轻人到清华北大两所名校制造了爆炸事件。就怕别人不知是自己做的“好事”,还给两校发去了电子邮件。警方最终抓到了这名青年,没想到他还很坦诚地说,自己就是想出名,所以选择去炸名校。
很多时候总是这样,得不到名望的人渴望得到名望,并希望用它来装饰自己的人生。而当一个人真正拥有名望之后,才恍然大悟,声名看似是一种人人都想拥有的好东西,但大多数时候却被虚名所累。
据说,两次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就是一个务实且不重名利的人。在很多人看来,名声是求之不得的好东西,甚至很多人为之追求一生。然而,对于居里夫人一家来说,名声就像是洪水猛兽,令他们避之不及。
当居里夫人和丈夫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各种社交活动接踵而来,这不但不能让居里夫妇生活得更幸福,反而令他们的生活陷入苦恼之中。为此,居里一家谢绝了各种邀请、采访,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摆脱外人的打扰。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举家迁移到穷乡僻壤,然后继续未完的实验工作。
当居里夫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更是直言不讳地说:“你们应该更重视我们的科研成果,而不是我们!”
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一所知名大学为他们颁发荣誉勋章的通知。可居里夫妇却回信说,我们希望用勋章换取一个有用的实验室。
还有一次,居里夫妇的友人到他们家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女儿正在玩弄她的金质奖章,为此朋友大为惊奇。居里夫人却不以为意地说:“我只想让孩子知道,荣誉只能拿来玩,不用太重视它。”
俗话说,智者干实事,庸者争虚名。不可否认,居里夫人就是潜心于干实事的智者。对于一般人来说,别说是弥足珍贵的金质奖章,就算是得到一本荣誉证书,多数人的处理方法也将是把它好好珍藏在玻璃橱窗内,然后再时不时地拿出来拭擦一下,有几个人可以洒脱到拿奖章当玩具呢?
可以说,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刚好验证了王阳明的这句话: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整一颗心都是务实的,即丝毫没有被名利所累。
《菜根谭》中说:“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作为凡俗之人,好名之心固然无法全然抛弃,但至少别让名利之心淹没了务实之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省察克治的功夫,你会了吗
【原文】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
〖译文〗
省察克治的功夫不能间断,好比铲除盗贼,要有一个彻底杜绝的决心。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方算痛快。这就好比猫逮鼠,眼睛盯着,耳朵听着。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态度坚决,不给老鼠喘息的机会。既不让老鼠躲藏,也不让它逃脱,这才是真功夫。
“省察克治”是王阳明提出的主张。“省察”即反省和自我检查;“克治”即自我克服和治疗。人无完人,每个人的身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反省自我,并尽可能克服掉这些毛病。
所以,每个人都要养成时常反省自我的习惯。比如,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把一天经历的所有事情在脑海里回放一遍,看看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对于处理得当的事情,加一分;昨天的小毛病今天改进不少,加一分;如果哪方面有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就要扣一分,并做到及时改正。
如果我们能够每天让自己做这样的加减题,将有助一个人清楚地认识自己,并能够做到及时反省自我,克服缺点。
在夏王朝时,夏启就是通过这种省察克治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的。夏启是夏王禹的儿子。禹为了让儿子成为称职的王位继承人,在夏启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参与国事。
有一次,有扈氏叛变,禹派儿子出战,双方在甘这个地方点燃战火。当时,夏启在兵力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不料最后却战败。启手下的将领不服输,纷纷要求再与有扈氏开战。
但启却认为现在不宜再与有扈氏对抗,并对将领们进行了势态分析:“我手上的兵比他的多,我的臣民也不少于他的,但我却失败了,我想问题肯定是出在我个人身上。这说明我还不是一个称职的将领,现在我要做的事情是整治好自己的部队,领导好我的臣民!”
于是,启带领军队休养生息。后来他发现自己以前总是高高在上,这使百姓们对他心生畏惧。从此之后,他每天坚持早起办公,吃的是跟百姓一样的粗茶淡饭,不再是夜夜笙箫。不仅如此,他还时常到百姓中去,亲自去体察民情,对百姓尊老爱幼,对将士任人唯才。
一年之后,有扈氏听说启政绩显著,而且深受百姓拥戴,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于是自动归顺夏朝。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启是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因为他懂得“省察克治”,并通过自我省察的方法来完善自己,并最终使自己获得了成功。
这个世界上,再优秀的人,也无法避免错误,再好的千里马,也难免有失蹄的时候。所以说,反省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生点缀,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必备的基本能力。一个善于反省自我的人,可以在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对自己思想、行为中的错误进行检讨,然后弥补不足、改正错误,使自己更接近于完美的自我。
有一个叫帕克的小伙子,他就是一个善于反省自我的人。帕克是一家庄园的园丁,为了了解自己在主人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印象,他在街上找了一个公用电话,拨通了主人家的电话:“请问,这里是王公馆吗?我打电话过来,是想问你们是不是需要一名园丁,我有着丰富的园丁经验,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
这时,接电话的人说道:“先生,对不起,我们不需要聘用园丁,我们的主人对现在的园丁非常满意,认为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热心肠,而且还是非常勤奋的人。所以,我们这边园丁的位置并不需要人。”
帕克听对方把话说完后,很礼貌地说道:“对不起,可能是我搞错了。”然后他便挂断了电话。
主人对帕克的评价是勤奋、热心、尽职尽责,简单的一通电话,几句询问,帕克就清楚了自己是否称职现在的工作。这种自我反省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有时,我们不仅需要自我评价,而且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此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及时改正自己身上的坏毛病。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会犯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呢?正确的方法就是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找到自己犯错的原因,然后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古人云,君子一日三省己身。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自觉检查自己日常言行中的失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明智之人。所以说,“省察克治”的功课我们一定要做,而且要乐此不疲地重复它,直到把它当成一种习惯为止。
刻意求静,内心却难以静
【原文】
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久也。
〖译文〗
刻意寻求宁静,所以就愈加不能宁静。妄心是动的,照心不动。恒照就能恒动恒静,这正是天地永恒运动的原因所在。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禅院中,住着两个和尚,其中一个是老和尚,一个是小和尚。一天,小和尚指着禅院后面的荒地对老和尚说:“师父,这里光秃秃的,不如种上点什么?”
老和尚点点头说:“不急,随时。”
几天后,老和尚从山下回来,顺道带回了一些种子,拿给小和尚。正当小和尚在播种时,刮来了一场大风,小鸟也来啄种子,小和尚有些担忧地对老和尚说:“师父你看,很多种子都被风吹走了,还有小鸟来捡食,怎么办师父?”老和尚却说:“不急,随性。”
当天夜里,又下起了瓢泼大雨。天亮后,小和尚发现很多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他又急忙跑去告诉老和尚说:“师父,很多种子被雨水冲跑了,这该如何是好呀?”
老和尚答道:“不急,随缘。”
不久,原来的荒地焕发了绿意,草苗长势很好。因为风吹,因为雨淋,因为鸟啄,把种子带到了其他角落,让它们生长得更好。小和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师傅,老和尚微笑地点点头说道:“随喜。”
随时,随时间的安排;随性、随缘,随造化的安排;随喜,随缘欢喜。可以说,“随”就是这个故事的精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太刻意,否则就会打乱事物发展的规律,得不偿失。但凡有顺其自然的心境,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随遇而安,并使自己收获希望的结果。
正如王阳明所说:“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所以说,当一个人刻意求静时,他的内心反而难以安静下来,只有让自己做到顺其自然,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安静!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为求一份尽善尽美,大家都绞尽脑汁,殚精竭虑。而每遇关系重大、情形复杂的状况,更是为之寝食难安。缺乏一颗随缘的心,自然也就不能顺其自然了,越是着急,工作反而做的更糟。人生要多一份从容,少一些刻意,多一份平常心,少一些功利事,我们才能心静而事成。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六祖慧能禅师的故事,也知道他所做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神秀禅师也有一首佛偈,刚好与慧能禅师的佛偈形成对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两首佛偈讲到了两种境界:神秀的境界是刻意求静,而慧能则是无为而静。从神秀的佛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尘埃”太多,杂念太多。面对这些时时扰乱心境的杂念,即使神秀时时拂拭,小心翼翼地清扫,也终是无济于事。因为内心并未真正放下,“尘埃”只会紧随其后,时时困扰。所以说他的心境是刻意求静,太过小心翼翼,断不了尘缘,不得佛心。而如果像慧能说的心无一物,那自然而然就能够让自己达到身心的静谧,又何来“尘埃”的骚动?
一个人要想修持内心的平静,就不要选在心被百事羁绊的时候。因为当一个人顾虑过多时,心就难以平静。不如抱着一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心,顺其自然地修心。就如晚上看书一样,身心暂别白天的繁琐,不用刻意强求,而是自然而然地达到平静的状态。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过刻意太过紧张,反倒没能达到期望的效果。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太过在乎。
过于矜持,限制自己的心
【原文】
门人在座,有动止甚矜持者。先生曰:“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曰:“矜得太过,如何有弊?”曰:“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译文〗
在座的众弟子中,有一个人的举止过于矜持。先生说:“人若过于矜持,最终存在弊端。”问:“怎么说过于矜持存在弊端呢?”先生说:“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若一味地在容貌上用功,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内心了。”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现代社会,无论做什么事情,人们都过于讲究门面。比如,一个人出门之前,会刻意打扮、化妆;装修房子时,大厅一定要漂亮;如果买手机,先考虑最新款的名牌手机……可以说,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而且很多人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这样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矜持,不仅让自己感觉身心疲惫,而且给人一种虚假不真实的感觉。
纵观古今之成大事者,他们大都不拘小节,而且志向高远、心胸开阔,更不喜欢惺惺作态。李白豪放不羁最终成为了一代文豪;终日蓬头垢面的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后院起火的林肯成为了美国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所谓伟人或者英雄,他们都具有比别人更为开阔的胸怀,以及不拘小节的豪放。
东晋的郗鉴官拜太傅,是一位很有实力的政治人物。他的女儿到了待嫁年龄,太傅便考虑给女儿挑选一个佳婿。而在当时,人们特别看重门第,讲究门当户对。王家的势力在当地是最大的,且子弟众多,人才辈出。于是,郗太傅决定在王家子弟中挑选女婿。
于是,郗鉴给丞相王导写了封信,表明自己有女长成,希望能和王家结亲。
官员之间的儿女联姻是很经常的事情,王导也非常希望能够和郗家结亲。但是,王家的子弟众多,王导不知道挑选谁才能使郗家满意,索性就让郗家自己来挑女婿。
于是王导也给郗家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王家和郗家成亲,这是一件美事。但是老夫眼拙,女婿的事,要请阁下亲自挑选。年轻人都在东厢,如果看中了哪位,他就是郗家要选的女婿。”
收到王导的书信后,郗太傅就派管家去王家的东厢挑选。王家的子弟们听说郗家挑选女婿的事情之后,都希望自己能被选中,于是每个人都穿戴整齐,等候在那里。这些年轻的子弟们个个相貌出众,谈吐文雅,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都过于矜持。只有一个人,他若无其事地躺在床上,露着肚皮在吃东西,似乎对郗家选女婿的事并不关心。
回去后,管家就将自己看到的一切回报给郗太傅。郗太傅听后,唯独对那个躺在东床上吃东西的人颇有好感。最后,郗太傅又亲自去了王家,一见这个人果然是既豁达又文雅,可谓是才貌双全。郗太傅当场就下了聘礼,把这位年轻人招为女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而“东床快婿”这一佳话就是这么来的。
王家子弟都想攀上这门亲事,所以都穿戴整齐,等候挑选。因为心中有欲,便要故意表现得比平时文雅。而王羲之却能坦然处之,这不代表他不愿意娶郗家小姐,而是他不愿刻意去孜孜以求。这反而让他在众多子弟中显得鹤立鸡群。在大的利益面前能做到不动于心,更说明他是一个志向高远之人。
王羲之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矜持过头便会把事态引向不可收拾的地步。并且,一个人若一心执著于此,便会忽视其他,长久下去必定把自己牢牢锁在死胡同里,直到最后顾虑完全吞没了我们的心。
所以,我们要记住王阳明的话,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内心的修持上,放下那些容易迷惑人的表面功夫,坚决杜绝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行为。可以说,心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要依据这个“主宰”去建造自己生命的宫殿。所以,保持心的宽广,千万不能让“过于矜持”的行为限制了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