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医学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就记载了有关肿瘤的症状,但大多只限于体表的肿物和不能治愈的溃疡,其中有些记载无疑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癌肿。真正发现癌肿,并进行科学记述的,当推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大约公元前460年,希波克拉底出生于爱奥尼亚地区柯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柯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医学传统的小岛,医生在那里受到特别的尊重。希波克拉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据说他到处求学,是智者高尔吉亚的学生。成年之后,他便在希腊各地为人治病,曾提出著名的“体液学说”。由于他在医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雅典城特别授予这位外邦人以雅典荣誉公民的称号。希波克拉底的最大贡献是将医学从原始巫术中拯救出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病、治病。他不仅以医术高超著称,而且以医德高尚为人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希波克拉底及其领导下的内科医生们,最先发现了发生在乳腺、胃和子宫等处的肿瘤现象。
希波克拉底根据多年的研究,首先将这类难以治疗的疾患定名为癌(Cancer),Cancer是从希腊词Crab(蟹)引申而来的。希波克拉底选用这一词,可能是因为有些乳腺癌类似蟹爪那样四处突起,扩张到邻近组织,或者由于患者所遭受的疼痛,好似蟹螯刺伤那样难忍。为了消除肿瘤,他曾尝试过用烧红的铁去烙,犹如今天用电光凝固肿瘤和激光炭化肿瘤的方法一样治疗癌症。
时间过去了500年,希腊医学集大成者盖伦在希波克拉底贡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希腊医学自希波克拉底以来的成就,创立于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把癌症的问题提到新的理论高度,同时他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的分类方法,与现在我们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分类方法基本一致。
现在,人们似乎感到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因癌症死亡的人在逐渐增加,这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慌。随着近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家发现,肿瘤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而且种类繁多。如植物中常见的冠瘿病肿瘤、创伤性肿瘤,烟草类中的遗传肿瘤等。在动物中,从鱼、蛙到小鼠,常见的有表皮样癌、腺癌、神经母细胞癌等。当然,人体的癌症就更多了。
癌症的诱因
那么,癌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呢?1775年,英国的内科医生波特首先提出癌与环境的关系。他发现凡是从小当童工清扫过烟囱的人,成年后容易得皮肤癌,特别是得阴囊癌的人很多。他分析得出结论,煤烟中可能有致癌物质。
1855年,德国病理学家维尔和指出,所有疾病,包括癌症,归根结底都是细胞的疾患。因为他发现癌症多发生在溃疡和裂伤周边,并认为慢性刺激是癌产生的诱因之一。
1895年,德国科学家发现从事苯胺染料作业的工人,膀胱癌的发病率很高。研究证明,苯胺染料危害并不很大,而是中间产物萘胺等有很强的致癌性。据此,有人认为在两千年以前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后来衰败灭亡的原因可能与铅有关。因为古罗马人习惯用铅制炊具或酒器,食物和酒接触时可能产生了致癌的中间产物。
生物实验证明,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化学物质、有毒的化工废料以及杀虫剂等,都可能引起细胞产生病变,从而诱发癌症。
近代科学研究中发现,除了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印度西南海岸的人有一种嚼槟榔子烟的习惯,结果当地人口腔癌的发病率很高。
日本和冰岛都是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原来,日本人最爱吃盐腌的食物,冰岛的居民却喜欢吃熏制食品。盐本身虽无致癌性,但若与亚硝胺类致癌物相遇,则可增强亚硝胺类的致癌性。
吸烟是许多人茶余饭后的一种嗜好。大量资料表明,吸烟与很多种癌都有密切的关系。科学家对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100万以上的人群进行了7次大规模对比观察,就肺癌发病率来说,吸烟者为不吸烟者的10.8倍。从肺癌的年死亡率来看,不吸烟者每10万人患癌症,其中仅12.8人死亡,每日吸烟10支以下者上升到10万人患癌症,其中有95.2人死亡,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高达10万人患癌症,其中有235.4人死亡,比不吸烟者高18.4倍。吸烟是引起喉癌,甚至胃癌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在探讨细胞出现癌变的诱因时发现,细胞中的癌基因则是人体内部致癌的元凶。医学研究证实,癌基因不仅存在于癌细胞中,正常细胞内也有。人一出生,体内细胞中就含有与膀胱癌、结肠癌和肺癌有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对人体早期的成长,曾发挥过有益的作用。它们平常沉默“按兵不动”,一旦细胞分裂调控失常,它们就会像“脱缰之马”无节制地分裂,从而转变为癌细胞。
治癌方法
癌症患者的死亡率虽然高达50%,但科学家认为,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1/3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有1/3在发现时虽已属于晚期,但也能通过积极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命。
世界众多科学家在发现癌、探索癌的起因和实质的过程中,也努力寻求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方法。手术治疗是最古老的方法,然而也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这在古医书中早已有记载。当肿瘤在局部生成尚未扩散时,将其彻底切除,斩草除根。对许多癌症,如乳腺癌、子宫癌、胃癌等等,在其初期施行摘除,效果是比较好的。
放射性治疗也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自1895年法国科学家发现X射线以后,人们发现这种射线不仅有透射作用,而且对细胞生长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1899年,有人开始用X射线治疗皮肤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01年到1903年,又先后有人用镭88治疗深层恶性肿瘤,使瘤体大大缩小,生长滞缓。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高技术的电离辐射,这才真正显示出放射方法的巨大威力。
1923年,奥托王尔布格医生利用外援性天门冬酰胺静脉注射,治疗白血病、淋巴肉瘤,缓解了病情,开创了化疗的先河。1940年女性激素被用于治疗前列腺癌,1942年氮芥用于治疗淋巴肉瘤,随后更为有效的药物被用于化疗。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医生劳莱尔和米斯特采用细胞杂交的方法,在实验室将一个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另一个小鼠正常脾细胞杂交,杂交后的细胞能分泌非常纯的特异抗体,被称为单克隆。单克隆能凭借肿瘤抗原识别癌细胞,因而对癌的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随后出现的单克隆抗体“导弹”疗法,对肝癌等一些较难治的癌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令人高兴的是,最近科学家们发现,用一类名为细胞分化因子的药物,能有效地诱导某些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1987年,美国纽约市斯罗安—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试验用一种细胞分化因子治疗癌症患者时表明,这种药的确能促使癌细胞“改邪归正”,成为对机体无害的健康细胞,而且其副作用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也微乎其微。试验还证明,癌细胞一旦“改邪归正”,也不会“死灰复燃”,因为癌细胞的转化是永久性的。
此外,免疫疗法、冷冻疗法、干扰素、中草药等治癌方法不断被发现和创新出来,特别是抗癌新军——抑素的发现,为治疗癌症开辟了新的途径。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也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青铜器开启的新时代
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成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铜镜、车马饰、兵器、带钩、水器、乐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青铜器主要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流行,以商周时期的器物制作最为精美。青铜器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青铜器的历史
考古发掘表明,华夏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就已经掌握了冶铜的技术。一些文物为此提供了佐证,臂如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半圆形残黄铜片,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1975年在甘肃东林家马家窑类型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用范铸造的青铜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一件青铜器物,距今有大约五千年左右的历史。这些是早期青铜器的发展情况,青铜器最为繁荣的时期是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历时1700多年,这一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在这三个朝代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开始有了青铜制的容器和兵器。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商朝中期,青铜器品种极大的丰富,在青铜器上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从商晚期到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器型多种多样,风格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富丽繁杂。在这之后,青铜器开始追求自然简单的风格,胎体开始变薄,纹饰也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这就是青铜器发展所经历的大致过程。
青铜器的用途
青铜器的造型精美,种类多样。在古代,青铜器是很重要的器物,青铜器大多作为工艺美术品、容器、礼器使用。
1.作为工艺美术品使用的青铜器。
青铜器出现的最初就是欣赏之用。作为工艺美术品,商朝的青铜器加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商朝青铜器的装潢和工艺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且形态各异。在器形和纹饰的构成上,商朝青铜器上运用了对称、连续等富有装饰性的艺术手法,用变化多样的曲线、弧线,构成各种形象的浮雕、线刻。无论器形整体还是纹饰部分,都能体现浑朴、庄重和精致、瑰丽的风格,但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威严、神秘的氛围,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审美取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工艺美术品的青铜器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其设计简练,背景平滑,开槽与凹凸均有致,且出现了加盖的壶鼎,镶嵌的珠宝器物。青铜器上的雕饰和着色已呈现立体发展的趋势,实饰与虚饰相间,器物上出现了壶嘴和球体装饰物。
2.作为容器使用的青铜器。
除了欣赏之用,青铜器也有着它本身应用的属性。在奴隶社会中,青铜器是奴隶主日常生活的用具。青铜器作为容器包括了炊食器和盛酒器。炊器主要有鼎、鬲。鼎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鬲用来煮饭,一般为侈口、三空足。盛食器主要有簋、豆。簋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豆用来盛肉酱一类食物,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盛酒器有壶、卣、尊。壶有圆形、扁形、方形和瓠形等不同形状。卣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制成圆筒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尊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3.作为礼器使用的青铜器。
青铜礼器被奴隶主贵族在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其可以象征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大小,因此青铜礼器作为立国传家的宝器而备受重视。青铜礼器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类。
(1)青铜食器包括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礼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状花纹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的成组鼎来代表贵族的身份。据《春秋公羊传》何休注,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与8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
(2)青铜酒器包括饮酒器爵、觯、觥和盛酒器尊、卣、壶、斝、罍、觚等。
(3)青铜水器包括盘、匜等,主要用于行礼时盥手以表示虔敬。
(4)青铜乐器包括铙、甬钟、钮钟、镈、鼓等。
青铜器出现的历史意义
青铜器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型期。从文化的发展来看,春秋各国的兼并和大国的争霸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辉煌景观。春秋战国时代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而带动了青铜器的发展。这些青铜艺术品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代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的新成就和造物文化的新风貌,预示着一个新文明时期的到来。
春秋早期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基本上仍然承袭了西周晚期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形制上,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从传统礼器向生活用器过渡,摆脱了商周时代阴森恐怖的纹饰风格,神秘的宗教色彩也逐渐消失了,继而出现的是轻松自由的风格,出现了大量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带有主体色彩的图像,而且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青铜工艺品。
青铜器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