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91300000005

第5章 中世纪的音乐(2)

游吟诗人不是普通的“表演者”,他们大多数出身高贵,信奉“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创作优美的诗和歌曲。他们的灵感来自两个方面:基督教世界的音乐和杂耍艺人、游方文人的歌曲。著名游吟诗人的名字都别出心裁,如:布朗德尔·德·尼斯尔、京·那瓦尔等等。前者的词义中隐含了对金发碧眼女郎的倾慕,后者可直译为“那瓦尔王”。

1066年被诺曼人征服之后,许多游吟诗人来到了英国,出现在贵族的城堡和宫廷节日活动中。13世纪末期,他们甚至在约克郡组成一个社团,在亨利三世(1422—1461)统治时期,他们变得相当富有。

许多游吟诗人的歌曲乐谱至今保存完好,但这些乐谱只记录了曲调,没有节拍。我们知道它们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却不知道它们唱出来的速度。那时,游吟诗人靠记忆记住轮演的保留节目,或许只要写下这样的曲调,他们就知道怎样唱。

在德国,一种类似的现象发生于12世纪,即腓特烈巴尔巴罗萨皇帝的时代。那时的音乐家叫做“敏尼辛格”,可译作游吟诗人,也可译作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人。他们从改编法国游吟诗人的作品开始,继而发展出自己的艺术。他们之中最有名的是沃尔夫拉姆·封·埃申巴赫(写过三部骑士史诗,即《帕尔齐法尔》《维利哈尔姆》和《蒂图埃尔》,还写过一些骑士爱情诗)和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其传世诗歌有200余首,以爱情诗《菩提树下》最为著名)。

15至16世纪的时候,抒情诗人或游吟诗人的传统得到德国一些城市中文学和音乐行会中“名歌手”的继承,这些名歌手一般出身于中产阶级城镇居民之家(非贵族阶层),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并在歌唱学校深造过。里查德·瓦格纳在他的优美喜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为歌唱学校的成员作了生动的画像:在成为“校友”、诗人或大师之前,一个新人只能从一个“小学生”做起,这里最高的学衔授予既能写诗又能作曲的人。他们用奇怪的名词来称呼“调”,如“蓝调”、“玫瑰调”、“黑墨水调”和“鸣莺调”。他们的音乐缓慢而多装饰音。在剧中,汉斯·萨克斯是一个鞋匠诗人,也是一个英雄,他帮助可爱的伊娃,他的朋友、镇上金匠坡格纳的女儿,赢得了年轻贵族瓦尔特·封·斯多尔林的倾心。本剧结局依然皆大欢喜。

流浪艺人的兴盛

流浪艺人是浪迹四方的音乐和杂技表演者。他们在封建社会中被视作贱民,不受法律保护,还到处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和教会的排斥。德国的“高克勒”、法国的“戎格勒”、英国的“吉格勒”和“格里曼”都是这种流浪艺人。他们机智活泼,常表演富于风趣的歌曲和舞蹈,还耍弄各种魔术和杂技,如抛接球、盘子、火把、尖刀等等。有些流浪艺人受雇于贵族,有固定的职业,收入较丰,社会地位也较高。

10至11世纪,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与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流浪艺人渐渐集中到城市,像各行各业的人一样组成了自己的行会,由音乐技艺的高手担任领导,被称为“笛王”、“琴王”、“歌王”等等。从此流浪艺人在一定的区域内,取得了法律的保障和教会的承认,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职业。游吟诗人在12世纪兴起以后,流浪艺人常常受雇于游吟诗人,做他们的伴奏员、帮手和随从。

流浪艺人来自民间,他们的音乐深深植根于民间音乐。作为后起之秀的游吟诗人,则从流浪艺人手里接受了民间音乐的传统。有些民间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处于流浪艺人和游吟诗人之间,例如13世纪法国有个科兰·缪塞,他自己有田地,雇佣仆人,过着“戎格勒”式的生活,却像游吟诗人一样创作歌曲,这就很难说他到底是流浪艺人,还是游吟诗人了。最后要指出的是,流浪艺人是自古至今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社会现象,而游吟诗人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于特定的国家和地区。

“古艺术”时期与“新艺术”时期的音乐

12至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艺术时期,史称“古艺术”时期,而14世纪则被称为“新艺术”时期。

“古艺术”时期的音乐

在中世纪以前的音乐,无论是宗教音乐还是世俗音乐,都是单声部的音乐,只有一个旋律,即使游吟诗人(或抒情诗人)为歌唱而伴奏,所唱的歌曲和伴奏的旋律都是一个旋律。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一千年以前,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用双声部歌唱。起初,两个声部在完全平行的一个五度音程上进行,接下去开始协和,然后偏离一个四度音程,在这个音程上继续下去,最后在结束时趋于汇合。这种双声部的唱法我们称之为奥伽侬。奥伽侬同管风琴的词根相同,不过,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术语和管风琴似乎毫无关联。对我们来讲,这种复调音乐是不成熟的和初级的,可是,如我们今天所知,它却是音乐的开始。

这种呆板的结合逐渐被放弃,而两个声部开始独立地运行。这种发展第一个高潮是12世纪巴黎的利奥宁贡献的。但利奥宁没有增添声部的想法,他在所著《奥伽侬全书》中仍然只用了两个声部,可下一代的佩罗亭创作乐曲时,为那些奥伽侬增添了一或两个附加的声部,在创作其他乐曲时则用到三或四个声部。为了加长作品,圣歌被拉长了,每一个音符都持续很长的时间。这是人类的声音无法达到的,因此,这部分通常是假定在乐器上奏出的。

这些早期复调被称作旧艺术,它的最后一位大师是亚当·德·拉阿尔(1240—1287),他也是最后的游吟诗人。他的《罗宾和马里恩》是令人愉快的剧本,时至今日仍在上演。

“新艺术”时期的音乐

菲力普·德·维特里(1291—1361年)是一篇题为《新艺术》论文的作者,这篇论文与有节奏的记谱法有关。显然,复调音乐是要求精确记录节奏时值的记谱法的,于是一个“量化的”记谱法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大约1250年由科隆的弗兰科确立。维特里使这个体系得到改进并趋于精确。1350年,著名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写了一封长信,向维特里表示敬意:“为法兰西音乐家……最伟大的,这个时代唯一的诗人。”我们现在很难从维特里的作品里看到这种“量化的”记谱体系了,因为他创作的乐曲留传甚少。因此,新艺术主要是通过马肖(1300—1377)的作品保存下来的。

新艺术源于法国,很快在邻近的意大利引起讨论和反响。意大利最著名的新艺术音乐家是弗朗西斯科·兰迪尼(约1325—1397),他是一个画家的儿子。他自幼饱受目盲之苦,这却使得他成为一个令人敬仰的管风琴家、作曲家、诗人和哲学家。他作为佛罗伦萨圣罗伦索的管风琴师的声誉是传奇性的。他可以为管风琴调音,逐一“进行到最后一根簧管”。他也是著名的长笛演奏家和鲁特琴师。

兰迪尼的乐曲多以牧歌、叙事歌和猎歌的形式写成。牧歌是一种世俗歌,分二至三节,每一节后面有一个过门,定成二声部或三声部。叙事歌由许多诗节组成,唱的时候用同一旋律。猎歌是很长的歌,单个的声音以极大的热情相互追逐,既描述令人兴奋的市景,又描述狩猎和捕鱼的经历。这些作品显然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

从那个时代的绘画中,我们知道那时已有许多乐器被运用,例如维奥尔琴、竖琴、索尔特里琴、鲁特琴、手摇风琴、喇叭、鼓、编钟、钹、风笛、芦笛、号和长笛。维奥尔琴是最受宠爱,也是非常流行的乐器,它既可以作固定的“室内风琴”,也可以是一种外出巡游时可携带风琴。

在“新艺术”音乐时期,管风琴师是经验最丰富的音乐家,他在合奏曲中使演奏者们保持一致,在停顿的地方弹奏过门,让歌手能够调匀呼吸。合奏通常由十二个或更多的乐手组成,每个乐手演奏一种不同的乐器。

意大利的新艺术受法国模式的影响应运而生时,英国似乎形成了一种独立发展的模式。在欧洲大陆上,复调音乐已经开始用四度和五度音程,可是,英国流行的复调音乐,宁愿采用比刻板的四度和五度音程更甜美的三度和六度音程。一个早期的范例是英国的一首旋律优美而和谐悦耳的乐曲,它的名字叫轮唱曲《Sumer isicumen in》。约翰·邓斯塔布是打破这种地方传统的第一个伟大的英国作曲家。他在巴黎生活了很多年,为法国王室成员工作,因此他被认为对法国音乐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同类推荐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 闲话三国

    闲话三国

    《李国文文集(第11卷)?随笔2:闲话三国》为李国文随笔之一。主要内容素以直面现实,关注众生,剖析人生百态为特点;近二十年来,虽沉潜于历史,但他的目光也并未脱离当下,用嬉笑怒骂、幽默冷辣的文字,表达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自有一种严肃和深透。
  • 大唐公子羽

    大唐公子羽

    我们只是在一个镜像空间中按照以前的生活轨迹而生活着。当你找到真正的自己的时候你才能算作是真正的活着。双鱼玉佩,域外文明产物,驱使着人域文明
  • 辰幕

    辰幕

    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地过了而立之年的窦毅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穿越了!内心有点小激动的同时又很悲伤:不公平!为什么别人穿越自带主角光环,自己却似乎带的是主角紧箍咒呢?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一贫如洗?还是个废柴?难道不能给点好的剧本让他穿吗?又不是竞选中国比惨王,至于让他惨得这么天怒人怨吗!不过没关系,他就不信以他的智商还玩不过一群古人,且看他逆天改命步入青云……
  • 民国奇闻异事录

    民国奇闻异事录

    2010年冬,我闲来无事,刚刚从单位辞职,这个时候,死党俞飞过来找我,说要我陪他去一趟西安城郊的终南山,说这个山上住着一些隐士,有的是故事。那个时候,我接了一个编辑的任务,给一家图书公司写一些文稿,大都是些奇异的人和事,手头正缺素材,于是就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是俞飞的一个爷爷,没有出五服,老头有九十岁左右,手脚利索而且思路清晰,不仅如此,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当他把那三大皮箱的日记和游记给我们从草屋里间拉到外面时,我和俞飞都惊呆了。老头自我介绍,那些都是从民国开始,他所记录和经历过的种种奇人和异事,现在老了,也回味了几遍,就想找个人把这些东西重新写下来,供人们做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热门推荐
  • 都市凡人

    都市凡人

    秋玉辰不敢说什么,他怕刺激到爷爷。于是秋玉辰结果爷爷手中的炉子一样的东西。秋玉辰好像记得这个东西以前是放在他们家的神位前面的,刚刚接触到的时候,秋玉辰觉得有一股冰凉的感觉传来,而且,整个炉身很是光滑,秋玉辰并没有细细观看,拿在手中,等着爷爷继续说话。
  • 辣妻好萌:总裁宠的好棒棒

    辣妻好萌:总裁宠的好棒棒

    美好的故事总有个开始,杨娇娇做一个名敬业的花边杂志社成员,因为师傅的委派,只身进入欧阳皓郊外别墅找取微型录像机,不想被欧了皓打了个回马枪,当场捉住了她。本想死不承认,就此跑路,结果惨遭师傅的出卖。诶,这就是她狗血新生活的开端吗。
  • 帝医倾天

    帝医倾天

    前世,顶级特工遭同伴灭口。今生,小小年纪备受欺凌终被后母、管家联手活活打死丢弃。一朝穿越而来,十年隐忍,再度回归,夺回封号、虐渣爹、灭后母、脚踹白莲花。炼丹药、绘符箓,一支银针闯天下,君凌珂在玄天大陆玩的是风生水起。只是,那权势滔天,传闻冷情冷性、孤高冷傲的邪王是怎么回事。他嘴里说着讨厌她,身体却很诚实,天天追着她、粘着她、吃她豆腐、掐她桃花,还勾引她。他说:“这世上,最好的报复,就是宠的她不知道天高地厚!”她腹黑狠,出毒手果断,他桀骜不驯,俾睨天下,邪王,狂后,在这暗潮汹涌的大陆一起携手倾天下!
  • 傲世狂颜

    傲世狂颜

    “不要说我狂,有本事你比我更狂。”一头黑发,一袭白衣,一把玉扇,一代天骄!变数重重,是悲是喜?一次行动,一场阴谋,素有“杀手女王”之称的君清羽带着心腹君夜儒魂飞异世,是福是祸?诡异红光尾随异界,竟是走狗。天书已道,天下大乱,东有乱臣企图称霸风云,西有魔君妄想统治世界,看杀手女王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浅凰”文学社』出品。【凤临异世系列原创小说(一)】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在人们的心目中,成就就格外出色,以致平常的事一经他手,就似乎成了破石惊天之举。纵然存在一些缺点,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肯于承认自己的缺点,积极努力超越缺点,甚至可以把它转化为发展自己的机会。
  • 情吻:血族殿下独宠妻

    情吻:血族殿下独宠妻

    她,从小便被家族遗弃,就是因为她是百年一遇的召唤师,脖子上的印记,证明了一切,超凡的记忆能力与推理能力,和一只超凡的猫咪,带领她走上了不平凡的道路;他,因为与人恩怨沉睡百年,偶然间被她所召唤,他是王子,是血族下一任国王,是英国伯爵,而她区区平民,他十分憋屈的接受了一切,而他没想的是,她是千年一遇的自我召唤术奇才,更没想到,被人尊称为禁欲血王子的他,竟然会对一个不起眼的女子动了凡心……
  •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社交礼仪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可以塑造理想的个人形象,可以让自己的事业成功,可以让社会更加安定。礼仪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
  • 不良继承人

    不良继承人

    这是一段豪门纷争欲-望豪门里的人带着目的为利不择手段没有相爱只有肮脏的背叛四个被利益蒙蔽双眼的男女在爱与利之间上演最夺目的争夺爱与恨究竟谁在操纵?感情抵得过什么?“顾南准是我的信仰,我的信仰让我遍体鳞伤,我就要让他家破人亡”(注:《星光沉锦,南准如故》更名为《不良继承人》)
  • 神犬英豪

    神犬英豪

    森林里有一头绰号“老魔王”的大黑熊,它经常猎杀家畜,还杀死了猎人罗斯带去围攻它的三头猎犬。罗斯的儿子丹尼决定带着心爱的猎狗——爱尔兰赛特犬去猎杀“老魔王”。这场战斗,不仅是双方体力和智力的较量,是对丹尼和爱尔兰赛特犬之间情谊的考验。他们终于战胜了这头狂野凶狠的大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