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7300000006

第6章 情感故事

温情的花瓶

廖洪玉

最近,陈亮谈了个女朋友叫小梅,两人说好了周末一起去公园看菊花展。

到了周末,陈亮刚想出门,在乡下的母亲却忽然来了。陈亮又惊又喜却又为难,他想带母亲一起去看菊花展,但又担心小梅不高兴。

母亲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穿得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泥星,她背着大包小包,一进门就说:“小亮呀,我听说你有女朋友了,我高兴啊,就想早些见到未来的儿媳妇。”

陈亮嗫嚅了一会儿,才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这时,手机响了,陈亮听完后,对母亲说:“小梅打电话来催我过去看菊花展。妈,你刚到,在家好好休息吧。”

母亲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忙说:“我不累,我就想早一点看到儿媳妇,你带我去公园吧。”

陈亮见母亲这么说,只好点头答应。

来到公园,陈亮又犹豫了,没与小梅通气,就把乡下母亲带到她面前,小梅会不会生气?陈亮的心思哪瞒得过母亲,母亲立刻笑呵呵地说:“儿啊,你去找小梅吧,我在这溜达溜达,待会我就自己回去了。”

这话正中陈亮下怀,他当即点头,又嘱咐了几句,就去找小梅了。

到了约会地点,见到小梅时,陈亮告诉她,母亲来了。小梅四下张望,说:“人呢?你怎么不带她过来?”陈亮说:“母亲就在公园里,她大概怕跟在我们身边不方便,就自己离开了。不过没关系,晚上你们就能见面了。”小梅眉头一皱,埋怨道:“老人家好不容易才来一次,你呀……”她没有说下去。

两人在公园赏菊,陈亮发现有很多工艺品摊位,于是拉着小梅挤过去看。小梅看中一只碗口大的青瓷花瓶,很是喜欢,一问价钱,要五百八十元呢。陈亮脸色有些迟疑,毕竟他贷款买房压力太大,一分钱都不敢乱花。

小梅是个懂事的姑娘,她把花瓶翻来倒去地看,似乎舍不得放下,但最终还是拉着陈亮离开了……

傍晚,陈亮带着小梅回到家,走进屋里,两个人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惊讶不已。原来,客厅的桌子上,正摆着那只小梅想买又没舍得买的青瓷花瓶,这是怎么回事呢?

陈亮正疑惑,只见母亲从厨房走出来,满脸笑呵呵地看着小梅,然后说:“你们回来了,我正在做饭呢。”

陈亮赶紧为小梅作了介绍,接着,陈亮指着青瓷花瓶问道:“妈,这是谁买的?”

母亲微笑着说:“我买的呀。”

陈亮一时懵了,说:“这……这……”

母亲说:“是这样,我和你分开后,就一直跟在你后面,我就是想早点见到儿媳妇。后来,见到小梅那么喜欢这只花瓶,小亮你又舍不得给她买,我就买下了。”

小梅捧起花瓶,扑进陈亮母亲怀里,激动地叫了一声:“妈……”

一阵愧疚如电流似的,流遍陈亮的全身。他眼睛里满是泪水……

同类推荐
  • 警世故事

    警世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散文(2016年第7期)

    散文(2016年第7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故事会(2017年12月上)

    故事会(2017年12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8年4月下)

    故事会(2018年4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我以为他是你

    我以为他是你

    如果可以和初恋相伴一生,那是做梦都会笑醒的事。开始顾易说:“在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足以与她相配。”林如若不以为然。后面顾易说:“我们一定会一直在一起,一定要。”林如若说:“是的,一定要的。”我爱你,不仅是昨天的你,今天的你,更是明天的你,还有,未来的你。
  •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云朵感到一阵胸闷,呼吸急促起来。皮祖提才有了动作,便发觉云朵的不适,用肘部支起上半身,窥视她的表情。“这里难受吗?”他抚着云朵赤裸而滚烫的胸口,帮她顺气。“可以不做吗……”云朵在他怀抱里蹙着眉头,闭着眼睑轻轻地央求。窗外的暴风雨几乎淹没了她的声音。皮祖提难免泄气,翻身下来,一双眼睛瞪着天花板。欲火焚身的他此时的样子像个赌气的孩子。他不好说什么。云朵有心脏病,正在疗养期间。但不全是因为这个,今晚云朵的情绪不稳定,一开始就很别扭。
  • 花开花落

    花开花落

    生和死,就在此告别。侯子曾对大杨说过,我死的时候,你,就是你!一定要记住,不要来看我。因为呀,你能说,我不能说,你有气,我想气也没气了,那我就太狼狈了。那时候任谁说这种无妄的话都是百无禁忌的,所有的资本就是年轻二字。人到中年已是头发花白,心里总是说休矣休矣。但如果论到死,大杨是抵死也不能承认的。那一天他在忙完事务后,有一个声音从心底里呼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而且就立即动身,真如鬼使神差。回到故乡顺手就买了一张晚报。翻开晚报却见超乎寻常的大幅讣告。侯子,我不得不面对你的狼狈。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良总裁学生妻(全本)

    无良总裁学生妻(全本)

    虾米?不过是拿了奖学金第一次乘飞机吗?不知道说幸运好,还是倒霉,三番几次遇到那让人心动的帅哥。不过是多看了几眼嘛?干嘛瞪我?什么?飞机晚点?还抽奖?让我坐头等舱?这样的好事?当然不会拒绝了!怎么又遇到了那个帅哥,还嘲笑我?嘎嘎!人生真是奇怪!不会吧,又遇到暴雨,飞机要在另一个城市迫降。不是吧,晕车晕船也就算了,还晕飞机?故事即将大结局,看了番外,才算真正地把这本书看完,很多前面没有提到的情节,都在番外里公布。不能错过哦!http://m.wkkk.net/a/115489/《亲爱的,请抓牢我》,新书。一群:33467386;二群:84080203;亲们可以加!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没有人像你

    没有人像你

    作者通过十五个短篇故事,呈现青春的不同状态。擦肩而过的感情,成长岁月里的暗恋、遗憾和错过……这里记录了与青春有关的所有情绪。不管你随意翻开哪一篇,都能找到一种共鸣,这是一把打开时光大门的钥匙,带你重回年少时代。可是无论舍不舍得,我们都要对过去说声再见,都要去往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还是会流泪,会欢笑,会与旧人告别,与新人相逢。还是要全心全意、好好地去爱人。
  • The Jolly Corner

    The Jolly Corn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你星光共缱绻

    与你星光共缱绻

    男人变起心来有多可怕?傅默川用行动让安晴认清了这一点。为了另一个女人,他一次次对她视而不见,奚落她侮辱她,还无情地将她送给别人……三年前,她是炙手可热的娱乐新人,前途无限,却在声名最盛的时候销声匿迹。再次归来,她穷困潦倒,为了一个小角色看尽冷脸。光鲜亮丽的豪门千金沦为野种,昔日情人变成仇敌。安晴发誓,所有她失去的,会一样一样夺回来。除了他!但他偏偏对她穷追不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乐师

    乐师

    小说最初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仅隔了一条马路,但父女之间却难以走进对方的生活。我感兴趣的是老乐师的目光。这是一种温暖而辛酸的注视。对一个心怀内疚的父亲,面对女儿不幸的生活,是那么地无助和自责。而对一个曾经对父亲充满了怨恨的女人,要敞开地接纳他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于是这对父女,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逃离和情不自禁地相互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