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0400000002

第2章 专题(2)

其中,1962年,围绕亚洲福特财团学术资金问题的论战,在日本的中国研究者中间,形成了很大的裂痕。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表面上的民主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而是向美国提供在中国研究领域日本的学术资产,到底是学术的国际化,还是协力美帝国主义的反华活动的问题。尽管该问题最终以拒绝接受资金的形式收场,但却极大影响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动向及学会、学阀的构成。不管怎样,战后日本的“社会主义热”,是除了有限的一点台湾、香港情报(对此关心者被认为是“反中”分子)外,在对中国大陆实情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简单化到了粗暴地步的产物——政治化为亲中——反中的对立两极。

但是,构成中国研究主流的学界的这种亲中式路径依赖,也因始于1950年代末期的中苏对立的激化,而再度深陷迷惘。在1960年前半期的中苏论战,继而是堪称其顶点的“文化大革命”和中苏边境争端中,此前的日中友好运动、在日本知识界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日共与中共的对立,使众多研究者卷入其中,甚至升级为暴力事件。围绕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日本的中国研究者在“文革礼赞派”和“疑问、否定派”两派之间,重复着根本不可能有胜败的拉锯战。但是,应该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文革”的实态如何,或者对中国实态的理解如何,当时在包括日本在内的部分国家,对那些对资本主义体制感到某种闭塞感的人来说,“文革”带有某种“脱管理社会”的启示,因而受到追捧。也出版了很多图书,从革命论到哲学类等,不一而足。包括东京在内,在世界各地的校园骚乱(Campus Riot)中,与切·格瓦拉像一起高举的,是毛泽东的肖像,此情此景,记忆犹新。毛式制服(Mao Look)风靡国际时装界,也是这个时期。

与此同时,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日中关系的隔绝期,特别是“文革”期间,在中国激愤的日本****批判的高潮中,日中关系之所以未曾彻底断绝,其实有赖于一些从战前开始就与中国有深厚的因缘,战后又成为日本政财两界的实力派的努力:从曾支援过孙文,1950年代与毛泽东做过长时间恳谈的久原房之助、高碕达之助(原满洲工业开发总裁),到松村谦三(翼赞团体日本政治会干事长)、冈崎嘉平太(大东亚省参事官),等等。详情恕不展开,但他们其实无关日中两国的政权、政局,可以说是作为“最后的亚洲主义者”,力求维系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方面,似乎也不乏对如此诉求理解并予以响应者。记得《日中联合声明》签署之后,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祝宴上干杯之际,估计作为一介民间人士,冈崎嘉平太不在主桌,而是在靠后面的席位上就座。周恩来总理端着酒盏,快步走到冈崎氏面前,两人碰杯,一饮而尽。后来,我个人与冈崎氏接触颇多,某次聊天时,冈崎对我说:“邦交正常化的时候,甭管以什么名目,真应该为中国提供相当多的资金。”至今想来,犹觉此话意味深长。

似乎是题外话了。其后,毛泽东去世后,“文革”终结。接着,在两年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路线大转换,也成了日本中国研究事业大变局的开端。日本的中国研究者,此前虽然拖拽着形形色色的障碍物,但总体上却得以急速地去政治化。邦交正常化以后,随着日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与经济实务相并行,中国经济研究的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虽然并不排除诸多例外):就是在那以前,在“中国研究”的框架内,一手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研究建立起来的中国研究者几乎销声匿迹,而以经济为先导,政治、社会等相关各学科出身的专业研究者多了起来。说起来,这也是理所当然。某种意义上,未分化的中国研究并不单是中国研究者的对象物,而是被各个专门领域切分,开始了更加专业和精细的研究。进言之,就经济而言,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分化,从农业、工业,到金融、政权等,分别由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和实务操作者来实施研究。经过如此专业化、细分化之后,中国研究的成果极大膨胀,再加上经济、文化交流、留学、观光等活动,众多日本人访问中国,即使他们各自的看法并不为错,但汇总起来也会相互矛盾,造成关于中国的断片式的庞大信息流涌入日本。某种意义上,这种因素反而把对中国的全局性认识推向了困难的境地。

在中国研究的细分化、专门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是:这种学术框架本身即是基于欧美的学科区分和方法论,以这种框架能否掌握中国的实际动向?简单说来,当然会有诸多例外,欧美的学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研究对象领域均以相对独立的近代社会为前提。对于由此发生的各学科之间的乖离现象,人们常常强调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现行的学术框架和方法论固然有很多问题,但对中国研究而言,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本身各个领域的相对独立性极端薄弱,阻碍了有效的研究。这一点从中国人自己做的中国研究上亦可见一斑。其原因之一,是无论从传统上,还是在现体制下,中国的一切领域均与政治权力深度结合,导致诸如政治、经济、社会,这种单纯的分领域研究,常常是有名无实:虽然就社会层面而言,曾几何时的集体化和单位制开始弱化,但取而代之的诸如市民运动等生发自社会内部的活力尚未释放;遑论文化、学术上的管理。就是说,用西方既有的方法论,已经无法整理、分析现代中国的各种现象——这是一个大问题。即使同样在说中国政治,但在那儿,有传统的宗族关系、朋友关系、地域关系的错综互动,其与权力形态大致可归结为理念型(Ideal Type)的西方政治学基本上是大相径庭的。就经济问题而言,不仅是所谓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原则说法,实际上,收受贿赂、民间金融等殊难“尽在掌握”的地下实体经济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如此基于对中国的全面把握、认识基础之上的中国研究,包括中国自己在内,仍未确立。

在这种趋势下,日本中国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虽然仍未脱“被动”型,但却实现了国际化。现在,以日中间双向的留学生递增为前提,两国学术交流的场合,不仅有中国人,还能见到来自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参加者——如此状况正呈常态化发展。在战前的中国研究活动中,虽然也有过相应的与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第三国研究者交流,从而使日本的研究成果国际化,受到世界学术界瞩目的事例,但目前正呈进行时的这种研究领域的细分化和国际化,应该说是中国研究界的新情况。进而,就近年来日本中国研究界的整体走向而言,可以说已经实现了从曾经的“政治主义”到“实证主义”的大转换。特别是在诸如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由于中国虽然仍很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史料公开和言论自由化,研究环境极大改变,无论其结论和提案如何,实证性、客观性的有无毕竟被重视起来了。在这点上,与那种中国传统的、权力所期待的向历史寻求价值、伦理和是非的历史观龃龉颇醒目。譬如,作为一种道德问题,来追究所谓“历史问题”的中国,与应对这一课题的日本一方的实证主义探讨之间的差异,在“日中共同历史研究”的问题上也有所反映:该共同研究项目起步于2005年,其成果在日本尚未公开刊行,在中国则处于无法出版的状态。同样,在最近刚开始展开活动的“思考新日中关系研究者之会”[3](代表干事:毛里和子)的呼吁中,揭橥“排他性民族主义批判”的提法,并未如过去那样,把包括研究活动在内,在所有日中关系和交流中如影随形般附带的“友好”云云作为目标。当然,具体到每个研究者个人,纵然都希望友好,但那毕竟是个人的问题,而不是作为共通的目标。该呼吁的赞同者逾一百五十人,虽然仍只是日本的中国研究者的一部分,但无疑意味着中国研究界的风向变化。毋庸讳言,从提出学术化的概念“比较和解学”,以取代“友好”者,可窥知学界当前的发展趋势。与这种趋势相同步,一路在实证主义研究上颇有积淀的战前东洋史、支那学的学术成果则面临重新评价。

极而言之,一方面,在帝国主义时代早已结束,某种意义上意识形态化的时代也已近落幕的今天,上文所谈及的中国研究的专业化、细分化、实证主义的重视客观性等倾向,在学术研究上其实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因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本身的不明晰性,而导致学术研究的迷惘及总体上的中国认识困难,恐怕是目前无法回避的现实。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所谓的“大国化”,中国研究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超越国家与民族的、包括中国学人在内的中国研究事业的发展,然后,通过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认识来共同描绘一个中国与世界的“应然”的时代,将成为中国研究界今后的课题。

注释:

[1]在江户的锁国时代,只有长崎作为对海外的通商港被保留,中国、荷兰的商船得以往来其间。幕府为了解外部情况,派人在长崎收集海外的各种情报,包括中国情报。——译者注

[2]指对天皇等的协助、辅佐、辅弼。——译者注

[3]即“新しい日中関係を考える研究者の会”。——译者注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 天下第一医馆

    天下第一医馆

    一睁眼,便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芳华。墨白是个大夫,但他还来不及去想治世救人,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三天后不死。然后还得考虑怎样才能见一见那已经和自己成过亲,拜过堂,据说国色天香的老婆?最后,他还得想个能在乱世之中活下来的谋生之道,他决定了,就干老本行,很快,乱世之中,战火最猛烈的中心地带,一间医馆开张了。名字还算低调,曰:“天下第一医馆”ps:群号159995598
  • 权驭大明

    权驭大明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你!没错,就是你,看看你自己,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把你丢到公元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那个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年代,你能生存吗?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命,完全靠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你能生存吗?唯一幸运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有一个集体,一个现代人的集体。来,试试看吧。-----------------------------本人新书《仙路桃花传》本月正式上架,眼下正是最需要成绩的时候,还请一六二九的老读者,老朋友们给予支持,订阅。如果方便的话,月票,推荐票请投给新书吧,可以加更的。新书期头一个月,每100月票即加更一次!
  • 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

    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

    本书为清政府赈济台湾相关原始文献的史料选编,包含了起居注档案、兵部档案、户部档案、奏折等各种文献形式。本书让读者看到当时灾难频仍的台湾人民面对灾难时是如何在中央政府的赈济与帮助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使当时的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行为变得具体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这同时也说明了当时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和治理,说明了当时台湾与大陆统一于一个中央政府的历史事实。
热门推荐
  • 幽冥灵心

    幽冥灵心

    人间界硝烟四起,纷争不断,三大域主各镇一方,谁主沉浮。神魔两族暗中勾结,人间界岌岌可危。被放逐千年的冥界,随着他的归来,势必将重现人间,走上这大千世界之巅!苦尝人间千百味,红颜枯骨早成灰。笑谈三界风云事,伴君同随彩云飞。
  • 我知道你是真实存在的

    我知道你是真实存在的

    生活冰冷残酷不尽人意,但请不要放弃希望...这是一个关乎于信仰的故事。(此书多章节被屏蔽,请勿订阅,作者鞠躬道歉,对不起!!!!)
  • 情深迷爱泪

    情深迷爱泪

    她,首富千金,沉沦在灯红酒绿的乱世中,只为一段不了情。他,身世成谜,街道上的小混混。他们的交易,只因他拥有神似她前男友的面容!她要买了他,价钱随便开。他,只要一块钱!她生气,他死缠烂打,泼皮无赖哄她;她哭泣,他紧紧搂着她安慰;她开心,他总是冒出几句不合时宜的话,惹她再次生气。一群花痴问他叫什么,他看着身旁的女生,笑呵呵的说:“我叫项夜寻,是秦倾樱的……嗯……简单说,就是吃软饭的,你们也知道,吃软饭其实挺有学问的……”还未说完,花痴们全军鄙夷的离开了。只有身旁的女子嘴角微扬,余光瞥了他一眼,表现还不错,她很满意!QQ群:367608373喜欢的可以加一下~~~
  • 宠妻无度:总裁请排队

    宠妻无度:总裁请排队

    一夜情缘,亿万家财的少爷与贫民窟少女,从此天上地下,将无她藏身之处,这个债,就用一辈子来偿还吧,看总裁大人如何宠溺新妻,又看新妻如何与总裁进行抗争。
  • 江湖奇才录

    江湖奇才录

    一场身边的仇杀,一张染血的宝图,将草根少年推向梦中的江湖。是怎样的奇遇,让他成为撬动整个武林的支点?对抗天下最强的门派,战胜武林最高的高手,得到心中最爱的姑娘,你可以吗?是的,全凭我手中的剑!
  • 君妻不可追

    君妻不可追

    “娘娘,听说帝君要休了你。”平地一声惊雷,激起天界万千八卦浪。古板严肃的东岳帝君,居然要休妻?是阴谋吗?是外遇吗?还是一枝红杏踏墙去了吗?最新最真实武罗版本解说:“其实帝君不能那啥道了。”
  • 旋风少女2

    旋风少女2

    刚强坚韧的跆拳道少女戚百草,因为养父&师父旧时的比赛丑闻而一直受排挤,又因为揭穿全胜道馆馆主在表演时作弊的行为而被赶,失去居所的百草在好友的帮助下到了松柏道馆寄居,遇见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用勇气淬炼坚强,用纯真磨砺爱情,在青春与梦想的舞台上,百草以最单纯勇敢的心灵一步步成长,一路绽放她独一无二的耀眼光芒……
  • 神话归

    神话归

    我是谁?我多大?我来自哪?不知道。只知道我"活"了很久很久,久到我自己都不知道记不得。?但我听说过后羿的坚持,哪吒的调皮,感受到悟空的悲伤,杨戬的愤怒????而当我"活"到现代第一次感受到我曾经经历的灾难再次来临?我必须寻找曾经的英雄面对未知危险?期待你们的归来-我的英雄
  • 农家小相公

    农家小相公

    媳妇是村里一枝花,却被我娘用五两银子的聘礼骗来给我冲喜了……
  •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告诉我们濒危,濒危,为什么我们要等到某些物种濒危了才去采取保护措施?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也许有一天,洪水暴发,沙尘暴暴发,人类即将灭绝,那时你还能犹豫吗?也许有一天,动植物将全部死亡,那时你才想到现在不该不植树造林吗?要是植物全部灭绝时,你还能呼吸到现在的新鲜空气吗?我们都不会想过这样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动起手来吧,一起美化我们的绿色家园,创造美好环境,保护动植物!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创造出未来的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