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1600000011

第11章 果断抉择

历朝历代围绕着皇位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被拉下来,有的则将宝座越坐越稳,但显然,这一定是以无数个皇兄国弟的性命为代价的。女真人不拘礼法的天性使皇太极天生不乏杀伐决断的勇气,可是他在与对手的较量中展示的政治才能,还是令我们瞠目结舌。

皇太极巩固皇位的过程,也就是对威胁皇位的兄弟们施展威服手段的过程。

所谓枪打出头鸟,第一个出头并被打下去的必然是有本事又有野心的人,皇太极的堂兄阿敏就是这样一个人。

阿敏是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之子。阿敏任四大贝勒之一,是因为他父亲舒尔哈赤在努尔哈赤创业之始的功勋。

舒尔哈赤生前曾与其兄努尔哈赤争夺权位,但他远不及努尔哈赤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舒尔哈赤曾想迁黑扯木自立为王,阿敏自然追随其父。努尔哈赤将舒尔哈赤及阿敏追回囚禁,欲严厉治罪。但不久之后,舒尔哈赤在强大的压力与族人的劝说之下承认了错误。阿敏当时险被处死,由于诸兄弟说情才得以活命,后又得任大贝勒。

阿敏与皇太极父子之间积怨年久日深,当皇太极即位之际,他曾经以“出居外藩”作为拥立的条件。皇太极找郑亲王济尔哈朗商议阿敏的要求,最后还是没有答应。因此阿敏对皇太极即位十分不满。

后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皇太极派阿敏领兵攻打朝鲜,大军胜利回京时,阿敏欲擅自纳所俘获的朝鲜美女为妾,礼亲王代善的儿子岳托出面干涉,认为俘获妇女不可“私取”。阿敏说:“你父代善在征扎鲁特时也取了妇人。”岳托说他父亲父取妇人是出征所得,是大汗分赐的,致使阿敏理屈词穷。后来,这个朝鲜美女被皇太极纳入宫中。但阿敏仍然眷恋着她,命纳穆泰向皇太极索要,皇太极不了解前情,说:“未入宫之先,何不言之?今已入宫中,如何可与?”阿敏因请求被拒绝,坐在位上面露不悦之色。从此,背后常发怨言。皇太极听说后十分不悦,虽说:“为一妇人,乃致乖兄弟之好耶?”但却并不将那美女赐给阿敏,而将她赐给总兵官楞额礼了。

阿敏是个思想感情外露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常发怨言,诸如:“我何故生而为人”,“不若为山木,否则生高阜处而为石”,“虽供人伐取为薪”或“不免禽兽之溲渤”,也强于现在的处境等这类愤怨之词。这些话无疑是对皇太极的攻击。

阿敏还违拗皇太极欲驾驭蒙古科尔沁奥巴的策略。皇太极原同科尔沁奥巴结盟征伐共同的敌人察哈尔,但奥巴不遵守行动规定,以致皇太极说他“背所约之地,从他道入,复不待我兵先回”。这使皇太极十分愤怒,决心“永勿遣使往彼,彼使至,勿容进见”。而阿敏在军中马上派人把皇太极责备奥巴之语一一相告,后来又接受奥巴之请私留奥巴使节于家,奥巴给皇太极的书信亦匿不上呈。

阿敏还违背皇太极关于贝勒大臣子女婚嫁要“奏闻”的规定,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蒙古贝勒塞特尔。到举行宴会时,才请皇太极赴宴,皇太极不满地说:“许嫁时未尝奏闻,此时何遽请幸其第”,因此不去赴宴。以后阿敏又未经请示皇太极而娶蒙古贵族女子为妻。同时,阿敏听说女儿在塞特尔处受苦,又去恳请皇太极向塞特尔说情。皇太极斥责说:“吾国之女,下嫁于他国者,何尝失所?汝女方许嫁时,不奏于我;今女不得所,何必来奏!汝自向彼言之可也。”这些事情使得双方芥蒂日渐加深。

后金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亲率大军伐明,阿敏留守沈阳,他不认真守城,却“私自造箭,屡次出猎”,寻欢作乐。当岳托、豪格两贝勒先返沈阳时,阿敏竟“令留守大臣坐于两侧,彼坐居中,俨若国君”,命岳托、豪格“遥拜一次,近前复拜一次”。在皇太极率军出征期间及回沈阳后,阿敏“皆无一言恭请圣安”。可见阿敏对皇太极的冷漠态度。

后金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皇太极命阿敏、硕托率兵6000镇守永平等地。阿敏到永平后妄自尊大,声称:“我乃大贝勒,何为止张一盖?”并对皇太极抚恤降人的政策表示不满,声称自己征朝鲜时释放降人是为了攻取王京,此次伐明攻燕京不克而还,既攻下永平,何不杀降民以泄愤!当榛子镇归降后,他竟令众兵“尽掠降民牲畜财物,又驱汉人至永平,分给八家为奴”。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皇太极笼络人心与明争天下的战略。

阿敏在明军围攻滦州的三昼夜时,“拥五旗行营兵及八旗护军,坐守观望,听其攻城陷兵败”,“坚不肯救”。以后又“尽屠永平、迁安官民”,“以俘获人口、财帛、牲畜为重,悉载以归”。皇太极认为善待永平等归降官民是为收服人心日后夺取明朝天下树立一个榜样,而阿敏尽屠降民的野蛮屠杀政策与皇太极的策略有严重的分歧。

当年六月,阿敏以失地屠民“败绩而还”,皇太极命令不许诸贝勒大臣入城,士卒可以入城回家。他严厉指责诸贝勒不战而失永平,奔回时又不能妥善殿后,使士兵受到很大损伤。阿敏不得不服罪。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的军官全部被绑受审。皇太极在处理此案时,“念及士卒陷于敌人”,“恻然泪下”。他让士兵入城,对包括阿敏在内的各官一律免死,显示了他善于争取人心的宽容大度。皇太极特别批责图尔格未能谏阻阿敏,图尔格表示曾力谏,但阿敏不从。皇太极说:“贝勒若投敌国,尔亦随之去耶?”这流露出皇太极内心中对阿敏的不信任。后来,阿敏被定为十六大罪,以宽免死,囚禁终身。阿敏被囚后至清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十一月病死,卒年55岁。

第二个被贬的是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哥哥莽古尔泰。

皇太极登上汗位,莽古尔泰作为三大贝勒之一也受到“不遽以臣礼待之”的礼遇。御殿时,“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以兄行”,“列坐左右,不令下坐”;逢年过节,皇太极还率诸贝勒亲至莽古尔泰府第礼拜。

后金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十一月,在大贝勒阿敏因罪被囚后的一天晚上,于打猎的行幄中,皇太极对众侍卫及诸巴克什叹息说:“我所敬者惟二兄(指代善),凡事皆推诚委任,出师行猎不致错乱,庶大事可成。今贝勒莽古尔泰取厮卒所射二兽,而贝勒之仆托退复殴人而夺其所杀野豕;又有一人射一鹿垂死,伊令幼子复射之,遂持归。其人直前索还,贝勒竟强留之。如此夺取,彼随役之人身困马疲,一无所得。将何以为生耶?”一席话褒奖了代善而贬斥了莽古尔泰,并令巴克什爱巴礼把这番话全部转告给莽古尔泰。莽古尔泰“自知不对”,将所夺之鹿交还本主,却把野猪献给皇太极。对此,皇太极说:“朕焉用此物?何贝勒所见之鄙也!凡事虽小,不可忽视,恐积小成大耳。”随即将野猪退回莽古尔泰。可见,莽古尔泰所行不正,用心粗鄙。

后金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后金大军在皇太极统率下围攻大凌河城,图赖轻率前进中了埋伏,两蓝旗径抵城壕,副将孟坦等十多人阵亡,部队兵力受到较大损伤。皇太极为此十分恼火,不许诸大臣看望受伤的图赖,巩阿岱违命前往探视,皇太极对其严厉斥责。第二天,皇太极登城西附近山岗查看地形,心情焦躁地考虑如何攻破大凌河城。因此地距离岳托大营很近,于是岳托就准备了酒席献给皇太极。这时莽古尔泰赶来诉说:“昨日之战,我属下将领被伤者多。我旗护军在随阿山哨者,有附额驸达尔哈营者,可取还否?”皇太极气愤地说:“朕闻尔所部兵,凡有差遣,每致违误!”莽古尔泰出口顶撞抗辩说:“我部众凡有差遣,每倍于人,何尝违误!”皇太极对莽古尔泰的指责是有所指的。因图赖轻进中伏,两蓝旗损失最大,图赖负有前敌指挥失误之责,而莽古尔泰作为主管正蓝旗的大贝勒也是有责任的,至少是平时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以致所部差遣中有所违误,皇太极当时不过没有明言而已。莽古尔泰受到指责还不醒悟,不思检自己的失误,反而恼羞成怒地说:“皇上为何要为难我呢?我一直推崇皇上,一切承顺。你这样做是想杀我吗?”粗暴的莽古尔泰在气愤之中竟“举佩刀之柄前向,频摩视之”,意思是你若杀我,我必回击。站在一旁的同母弟德格类急忙推他说:“你这样大逆不道,谁能容忍你!”莽古尔泰不听劝阻,竟怒骂德格类,并把佩刀拉出寸长,这就是史籍上有名的“御前露刃”。

事已至此,皇太极再也无法容忍莽古尔泰的目中无人了,他下令由大贝勒代善及诸贝勒共议此事,议定革去其大贝勒名号,降诸贝勒之列;夺其五牛录属员;罚驮甲雕鞍马一给皇太极,驮甲胄雕鞍马一给代善,素鞍马各一给诸贝勒;此外还罚银1万两入宫。皇太极以“此以朕之故治罪,朕不予议”为由回避,实际上是同意了诸王贝勒审断,不肯宽恕莽古尔泰。莽古尔泰及其依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天聪六年(1632年)十二月,莽古尔泰因病去世。

莽古尔泰因“御前露刃”获罪,被革去大贝勒称号后,只一年多的时间即因病而死,可以想见,他心理上的压力是很大的。据后来冷僧机揭发,莽古尔泰在革去大贝勒称号之后,曾与莽古济、琐诺木杜棱、德格类、屯布禄、爱巴礼、冷僧机等对佛跪焚誓词,阴谋夺取汗位。这一谋逆罪状在莽古尔泰死后将近三年才被揭发出来。所以莽古尔泰之死是羞恨交加、篡位无望而患病所致。在莽古尔泰死后第三年,其弟德格类突然暴卒。因而有人认为莽古尔泰兄弟二人之死是为皇太极所毒害。但从谋逆事发,皇太极将“莽古济、屯布禄、爱巴礼全杀灭族”来看,如果早知莽古尔泰、德格类参与谋逆,完全有理由将他们公开杀掉,而不必用暗害的方式;如若不知他们有逆谋,也不必加害于他们。莽古尔泰死后,皇太极给以礼葬,并劝其大福晋不必殉葬而抚养幼子。当祭奠莽古尔泰时,其福晋们同男人们入内饮酒,并涉嫌乱行,皇太极对此也仅给予规劝训诫。据此种种迹象来看,皇太极应不会采取暗害的手段加害莽古尔泰兄弟。

曾经比皇太极更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代善要比阿敏、莽古尔泰聪明得多,但他真正从服于皇太极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皇太极即汗位以后,大贝勒代善表面看来是十分支持的,但他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代善因与大妃阿巴亥关系暧昧,失宠于努尔哈赤,无缘汗位,而皇太极在诸年轻贝勒推戴下登上汗位,代善是明智之人,也就承认了这一事实并予以支持。皇太极对代善十分尊敬,所俘获的财物和妇女,对他皆优厚赏赉。代善安享尊荣,形似一个温厚持重的长者。

但一方面,代善也有不良之举:天聪初期征明和察哈尔时,皇太极锐意进取,符合各旗年轻一代贝勒们的要求,而代善则自作聪明,“违众欲返”,“坚执欲回”,影响颇坏;对所俘百姓,代善不能注意善待,不听皇太极的劝诫而有怨言;在赏功罚罪时,代善有私心“偏护本旗”;对皇太极喜欢的人他不喜欢,皇太极讨厌的人他反而喜欢,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内;当皇太极关心征抚察哈尔的多尔衮等贝勒的胜败消息,托言巡游去探询时,代善却去“大肆渔猎,以致战马疲瘦”,影响了“遣兵助额尔克楚虎尔贝勒(多铎)”,等等。皇太极对这些事都记在心里,只是碍于兄弟情面没有发作。

天聪六年(1632年),代善在阿敏、莽古尔泰相继获罪后,迫于形势,主动提出让皇太极“南面独坐”,顺从了皇太极的意图,从此凡事更加谨慎小心。

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豪格等率大军攻打蒙古扎鲁特及喀尔喀五部,大获全胜,并俘获了一批年轻美貌的蒙古福晋、格格。凯旋回朝后,皇太极大喜,允许诸贝勒在这些蒙古妇女中挑选喜欢之人。

贝勒豪格想娶察哈尔伯奇福晋,贝勒阿巴泰经皇太极及诸贝勒同意与察哈尔俄尔哲图福晋完婚,贝勒济尔哈朗见到已故妻子的妹妹苏泰,心神向往。偌大年纪的代善也看中了富有而美丽的苏泰。代善明知皇太极已应允济尔哈朗娶苏泰,但还是要求要娶苏泰为妻。皇太极没办法只好说:“朕已将苏泰许给济尔哈朗,哥哥您不知道吗?”代善只好推说不知而敷衍过去。但财、色之欲使代善失去了冷静自持,以后又多次提出要强娶苏泰为妻。皇太极为安抚代善,令其娶察哈尔汗多罗大福晋为妻,谁知代善因大福晋贫穷而不纳,竟娶了富有的察哈尔汗女泰松格格,但对未娶苏泰仍耿耿于怀。

与此同时,另一桩婚事也掀起了轩然大波,贝勒豪格娶伯奇福晋为妻,惹怒了皇太极的姐姐——哈达公主莽古济。

哈达公主莽古济与前夫生二女,一女嫁豪格,一女嫁岳托。因此,当她听说豪格又娶一蒙古贵族妇女,十分生气地说:“我的女儿已嫁予豪格,他为何又娶一妻?”豪格娶伯奇福晋是经其父皇太极允准的,因此哈达公主迁怒于皇太极。

哈达公主的怨恨引起了代善的共鸣。当公主莽古济擅自回家经过代善门前时,代善一反过去与莽古济不和睦的常态,命其福晋前去邀请哈达公主,并亲自把公主迎入家中设宴款待,并赠以财物。

皇太极一直对这个异母姐姐莽古济没有好感,这次听说哈达公主抱怨自己,原想不予理睬。但当他得知代善设宴款待哈达公主的时候,不由得十分恼怒。于是皇太极召集诸贝勒集中讨论大贝勒代善的问题,列举了代善的诸多不端之行:(1)行师违命。(2)不能恩养属民,不能诚心为国而偏护本旗。(3)违背汗及诸贝勒定议,欲强娶苏泰。(4)欺压威胁济尔哈朗、阿济格。(5)诸子以放鹰为名擅杀民间牲畜,擅杀降民。(6)与哈达公主一起怨恨于上。因此拟革大贝勒名号与和硕贝勒职,夺十牛录属人、罚雕鞍马十匹、甲胄十副、银万两。诸贝勒齐为代善求情,代善也承认了自己的过错。

皇太极本来也不想这样重罚代善,只是想借这个机会给代善一个教训,于是决定从宽发落,下令免革代善贝勒之职,其他处罚照旧。经过此事后,代善在诸贝勒面前发誓效忠皇太极,放弃了因财、色欲望而产生的怨恨情绪,代善终于被皇太极彻底制服。

同类推荐
  • 明朝宫廷秘史

    明朝宫廷秘史

    《明朝宫廷秘史》共一百二十回,以小说的形式向读者讲述宫廷内部的政治与情感斗争。皇帝在管理整个国家的用人与做事方面都有描写,在宫廷之中皇帝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感情问题,妃子与妃子之间又是如何争宠夺利的,皇后通过什么手段来保证自己至高无上的位置……许啸天专著的《明朝宫廷秘史》为您揭开埋藏几百年的宫廷秘密。
  • 君臣心

    君臣心

    乌云遮盖夜晚的天空下,本就漆黑的夜晚更是增添了一抹暗夜中肃杀的寂静。漆黑的黎明,峪州城下传来哒哒哒的马蹄声,马蹄声越来越大,甚至都能听闻到马匹奔跑起来粗重的呼吸声,城墙上的守兵点着火把,借着火把散发出去的光芒向着声音的方照去,可是几丈高的城墙仅仅只是火把的光芒却不足以照到士兵想要看到的地方。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唐诺读《左传》,一样的唐诺,不一样的历史散文书写。唐诺反复出入《左传》的世界,一次次试图走入子产、赵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春秋时代最杰出的头脑在其时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们某一言行究竟有着何种深远的积淀与思考,从而认出藏在历史缝隙里最好的人最好的事,也让春秋时代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深邃、立体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说、弭兵之会、小国家的大灵魂、两千多年前的梦、春秋战国的繁花般思维……由此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学的视角,围绕八个问题进行叩问和延伸,令人惊叹地将实然历史变成哲学思索的场域,陈旧的千年文本开始荡漾进此时此刻,是为《眼前》。
  •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帝国

    本书为拿破仑帝国兴衰史,包括:从科西嘉少年到葡月将军、第一次远征、进军埃及、雾月政变、重压轻柔、帝国的皇帝、鼎盛帝国、走向覆亡和帝国的瓦解等。
热门推荐
  • 佛阿毗昙经

    佛阿毗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ROFESSOR

    THE PROFESS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为高校教材,主要介绍了所有权的一般原理、债的一般原理、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内容。
  • 暮光之城(全集)

    暮光之城(全集)

    美国总统奥巴马父女爱不释手,青少年读者奉若神明的青春巨制。当你可以永生不死,你该为什么而活?方文山、饶雪漫、安意如、田原倾情推荐。《暮色》改编青春爱情有大片缔造票房神话,“暮光之城”系列将拍成四部曲,开启下一个魔幻十年。
  • 绝宠禛心

    绝宠禛心

    她,是被他捧在手心的宝贝。世界上任何珍贵的物品都敌不过她灿烂一笑。他不许任何人伤害她,就算是一条发丝也不行。若是有人敢伤她,就算拼了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保她完好无损。他,原本淡漠一切。从小便被父母讨厌,被兄弟嫌弃。她对他笑,简单的一个微笑,从此让他陷入了权势的争斗,为了保她周全,他忍辱负重十多年。男主:爱新觉罗•胤禛女主:月儿
  • 父亲最后的敬礼

    父亲最后的敬礼

    父亲离休了,但是整个身心都是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无论是已经牺牲了的,还是现在还活着的战友,都让他牵肠挂肚,他常常睡到半夜,突然翻身坐起,喊出某个战友的名字。这时,他的警卫员小伍子再一次走进了他的生命,于是,已经离休了的父亲又被激活了。父亲的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决定给父亲写一部大书。一那天晚上,父亲做了个梦,又梦见了小德子。小德子还是当年那身装束,腰里揣着两枚手榴弹,手里提着枪,背上背着那把鬼头大刀,刀把上的红绸子还是那么鲜艳,在风中一飘一飘的。
  • 帝王真心伴一生

    帝王真心伴一生

    她,是一个大学生,刚要开始她的青春年华,却意外和几位好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他,是一国之君,后宫佳丽无数却对从天而降的她一见钟情。她会否为他动情,他能否为她专情。一场浪漫的宫廷爱恋因为一次意外而展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龙傲九天

    龙傲九天

    你说是佛便是佛,你说是魔便是魔,怎奈佛魔干我何,如若欺我卑微小,灭你佛魔又如何。一个先天泥丸宫被封的少年,在惨遭灭门之后,辗转修真界几大门派,受尽世间冷暖,多次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挣扎。机缘巧合下得到了,天下至邪之物—怨灵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不惜以一人之力,抗争于整个佛魔仙道。任你世人多么任性,我此生却绝不认命
  • 哎呀,相公你别跑

    哎呀,相公你别跑

    她一个新时代单身狗,惨烈牺牲后重获新生,还白捡一帅哥相公~没有比这个更爽的事儿了对吗?不,她相公有权有势还有颜,还独宠她一人~遇到这样的好事儿简直做梦都要笑出声来…只是,总有刁民来作死,她倒要看看这幕后推手是谁!害她就算了,害她帅哥相公?那就拿命来!管你是市井刁民还是位居高位,她明的不行来暗的,誓死保卫相公主权不受侵犯!男女主强强联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幅员辽阔的波斯,以武立国的斯巴达,商贸称雄的雅典,后起之秀底比斯,雄心勃勃的马其顿,西地中海的双雄,刚刚兴起的罗马……这是一个将星璀璨的时代:斯巴达最后的王者阿格西劳斯,底比斯崛起的名将伊帕密浓达,奠定马其顿霸业的开国之君菲力,锡拉库扎的僭主狄奥尼修斯,拯救罗马的独裁官卡米卢斯……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斯泰尼,以数为神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百科全书式学者德谟克利特,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伟大的戏剧家阿里斯托芬……主人公穿越重生,以一名低贱的雇佣兵身份来到这个时代,他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建了小说q群号:586893337,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