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先生的新著《教育的挑战》就要出版了,嘱我写点文字。我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因为我一直为这位敢说真话、为教育鼓与呼的朋友而感动。
丙奇兄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在《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报刊上,几乎每天都可以读到他的文字,尽管有些文章用了“冰启”等马甲,但我一看就知是他的笔法。我也在三个报刊上开了专栏,一个月一篇,就已经够忙乎了,但是丙奇兄的专栏大多是一周一篇,他的忙碌与勤奋可想而知。
丙奇兄也是一个智慧的学习者。其实他并不是教育的“科班”出身,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党委宣传部工作,所以,他的早期著作基本围绕着大学生教育问题展开,如《步入大学》、《成功宝典》、《大学生创业》、《高校学生工作者手册》、《青春档案》、《迈向成功》、《网络文明》、《直面就业》等。这些著作为他转向教育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要想解决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必须回到基础教育。所以,他与此同时又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其中一个路径就是与教育学者对话。记得2004年,熊丙奇先生作为新浪网的特约记者,与我进行了一次很长的对话,我提出了教育的最大失误是不把人当人、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倾听民众的声音、应该让社会资本更容易地进入教育领域等观点。后来这篇访谈以《教育改革的方向》为题正式发表。
丙奇兄的可贵,不在于他说出了多少石破天惊的言论,而在于他守住了一份教育学者的良心,守住了教育的基本常识,敏锐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教育问题。我百度了一下,关于熊丙奇的相关新闻约55000篇,其中2012年4月18—19日两天,丙奇就在各种媒体发出了以下声音:“大学校长被撤喜与忧”、“决策公开难行高校腐败不止”、“自主招生资格造假也应认定为作弊”、“一桩剪发引发的血案”、“幼儿园校车不应该被排除在保障体系之外”、“高考志愿,合适才是最重要”等,可以说,中国社会的每一个教育问题,几乎都有他的声音,他从来没有缺席。
这本《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是丙奇的第四本教育时评作品精选。在这本书中,丙奇围绕年度教育的重大事件,对事件背后的教育问题做出了深度剖析,并按照教育的价值挑战、教育公平的挑战、教育理念的挑战、教育模式的挑战、教师职业的挑战、教育管理的挑战、教育改革的挑战、教育国际化的挑战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梳理。这样,一篇篇看似单独的文章,就有了强大的逻辑力量。
在有的人笔下,当今中国教育时评其实很好写,只需怒骂就能成文章,但丙奇不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他这本书,不是简单地指点江山信笔评论,不是幸灾乐祸地把伤疤揭开来示众,而是努力剖析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土壤,尽力提出许多具体的解决方案。所以,他的这种建设性的批评,在浮躁的当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在全书的结束语部分,丙奇深有感触地说道:“教育的本质十分简单,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此,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但现在,教育被注入太多的非教育功能,因此,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有不少也已经不知道教育的本质。另外,在长期政府、学校、社会责任不明晰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大家已经不清楚教育的权责边界,不知道政府拥有哪些教育权力,公民有哪些教育权利,在政府不履责,同时越权,自身权益受损时,还浑然不觉,有时甚至为政府越权管理的方式叫好。从这一意义上说,我国教育需要一场全民启蒙运动。”
我非常赞同丙奇的判断和呼吁,几年前,我也提出了“回到教育的原点”,希望开展一个全民的教育大讨论,通过讨论,让全社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知道教育应该做什么,教育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是好的教育等等。当我们不停地大声疾呼创新时,往往会忽视,“旧”的精彩之处是创造“新”的坚实基础。教育的常识,恰恰需要我们辨析、继承、坚守。丙奇的意义,在于他主动承担了这份责任。愿他永秉此心、奇笔制胜,在中国教育的全民启蒙讨论中,且行且歌且评且谏,用笔用心,书写出自己不寻常的人生。
朱永新
2012年4月19日晨,写于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