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受伤的心
在舆论的批评声中,西安那所给孩子戴绿领巾的小学,已经纠正了错误做法;包头那所给优秀学生穿红校服的学校,也叫停了红校服,这让人们见识了舆论监督力量的强大。学校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这一切,是不是就结束了呢?
如果一所学校发生校园伤害事件,诸如踩踏,大家已有普遍的意识,应该在处理伤害事件时,注意对学生们的心理疏导,以避免事件对孩子们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然而,在上述这些事件发生后,却不见教育部门、学校有这样的安排,而舆论也似乎对此鲜有提及。
对于给差生戴绿领巾、给优生穿红校服,流传甚广的评价是这是一种“教育暴力”。那么,作为暴力的对象,学生无疑就是受害者。相比“有形”的校园伤害事件,这种“软暴力”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更为隐蔽,也可能更为长远,但却无形中被大家忽视了,以为学校改变了做法,对学生的影响也就烟消云散了。
忽视不良政策、管理给学生群体造成的心理伤害,这是近年来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回顾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学校教育管理丑闻,都很难看到学校有什么行动,去关心被伤害者。比如,被学校安排在寒风中当礼仪先生、小姐迎接领导视察的学生,在媒体曝光之后,学校被批评,他们也成为具体事件的受害者,有谁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呢?被学校以“顶岗实习”名义组织去做低廉劳动力的中职生,在学校事情败露,他们被安排回校之后,有谁引导他们公开面对问题,从而走出事件的阴影呢?在学校“竞选贫困生”的安排之下,走上讲台面对同学们演讲自己如何贫困的学生,在舆论批评学校的做法时,他们大多在独自消化这件事对自己的伤害。而就是眼下那些曾经穿红校服的学生,当初他们是按照学校的要求穿上红校服的,现在在一夜之间,又在学校安排之下脱下红校服,学校是否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他们能理解这种变化吗?
凡此种种,其实是粗暴教育管理方式的延续。不妨设想,如果学校管理充满人性化,尊重每个学生个体,那么,就不会有把学生分为差生和优秀生,并给其贴标签,公然歧视的做法在校园中出现;也不会不管学生有何权益,仅凭教育者、管理者的一厢情愿,就推出所谓创新管理方式,或者为了维护学校所谓的声誉,就限制学生的行为。而如果出现这样的不良做法,真正负责的教育者,除了反思检讨之外,还会考虑到这种做法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卑、抑郁、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甚至导致一些学生走向极端,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教育管理的不善,以及管理不善之后教育的进一步不作为而导致?现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快速改变错误做法,但问题并没有切割掉。如果这些学校能想到启动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才能看到真正改变的希望。
对此,肯定有人说我是异想天开。在我国的中小学里,有多少学校配有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就连大学,能做到这一点的,也不多。如果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那也是班主任或者教导主任(辅导员)找学生谈话——这样的心理辅导,就变成了又一次思想品德教育,比没有可能还不济。
我承认这确实是现在学校的实情,但存在并不就合理,就如“绿领巾”受到批评一样。我国大中小学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相关的心理课程,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辅导教师,这反映出教育的严重偏差,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所谓的“成功”,而对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普遍漠视,而恰是这种漠视,让各种“冷暴力”事件,频繁在校园里发生,学生成为“冷暴力”的受害者,身心和人格都受到影响。近年来,这一局面在少数学校得以改观,增设了心理选修或必修课,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班级配备了心理委员,也出现了心理社团,但更多的学校,这方面的教育还是空白。对于大家已经明显感知到的学生问题,诸如为人冷漠,缺乏责任心,往往只能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开讲座、搞一次活动,以及像北大象征性地将孝顺父母列为自主招生推荐条款,这当然起不到多大效果。
如果真正关注每个孩子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学校在出台任何管理措施时,都会思考这可能对学生人生成长产生的影响,从而在管理规则中体现教育和人文的理念。最近人们热议北大硕士家暴父母,大家把他与北大联系在一起,而出现他今天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北大一校的责任,所谓百年树人,他生长的环境,点点滴滴都在对他产生影响。基于此,学校教育者应倍感责任重大,因为每一个细小的教育举动,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绝望的“问题学生”
寒冬季节冰冷刺骨的冷水浇在身上,尽管瑟瑟发抖但他们不能大声喊叫、不能反抗,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教官一顿棒打。到晚上了,仅穿内衣的女孩子被要求给教官洗脚、按摩,如果手法不娴熟、用力不对,教官就会让这些女孩子直接躺在冰冷的地砖上,甚至有时候还会被教官强暴……这不是电影的剧情,而是金华市浦江县“浙江警龙少年行为矫正教育学校”遭到学生控诉的场景。(《东方早报》2012年2月17日)
学生们控诉的问题是否属实,还需要调查。但类似这所少年行为矫正教育学校体罚、虐待学生的新闻,近年来并不鲜见。其中比较极端的是,2009年发生在广西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的教官体罚、殴打学员致死事件。与此前爆发的“黑培训班”、“魔鬼训练营”一样,舆论照例把问题指向政府的监管缺位,因为调查显示,这家学校并没有办学资质,可却开办了6年。同时,希望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理性,不要盲目。
追问政府部门的监管缺位,当然十分重要,期望家长理性,也是善意的建议。可在我看来,对于一些问题青少年的矫正、帮助,需要的不仅是政府监管社会机构,而是政府(以及学校)承担主导责任。如果政府不起主导责任,把问题学生简单地推给家长,六神无主的家长是完全可能病急乱投医的。
据报道,这所矫正学校目前共有9名学生,均因网瘾、厌学等原因被送至该校,分别来自宁波、义乌、温州、衢州和上海等地,而其家长为此每年需支付给学校高达5万元的学费。家长愿意出如此高的费用,可见其对孩子问题的焦虑。这种焦虑,与政府和学校把问题学生简单地推给家长有关,现实中,如果学生因网瘾逃课或者不爱学习,通常的处理办法是,叫来家长,叫家长好好教育,并警告不要带坏了其他学生,有的直接要求家长把孩子带回去。可问题是,这些家长并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事实上,孩子网瘾、厌学问题的形成,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父母平时与孩子交流太少,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或者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出现行为偏差。对此,我们可以告诉家长改变家教方式,增加与孩子的交流,要有耐心。但有多少家长真能够做到?结果是,工作繁忙、缺乏耐心的家长,总希望有一个机构,能对孩子的行为起到立竿见影的转变作用。而当有机构打着有效矫正、拯救的旗号出现时,家长似乎就像找到了救星。
这就是魔鬼训练班、矫正学校生存的土壤。如果这一土壤不铲除,在政府高调监管一段时间后,类似机构必定重出江湖——问题学生存在,家长对其无能为力,就有矫正他们的需求。对此,政府部门该做的是,主动承担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责任。
以青少年网瘾问题同样比较严重的韩国为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网瘾,并为治疗网瘾买单,2009年,韩国政府设立了专门针对网络上瘾问题的治疗学校,有关机构希望,让孩子们把时间花在训练和集体活动上,可以有助于重新建立他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协助他们戒除网瘾。2010年,韩国政府进一步决定“开放专门针对成年人的网瘾治疗中心,并将治疗范围扩展到学生和事业人员中”。如果家长身边就有政府设立的治疗网瘾的学校,以及公益机构帮助有网瘾孩子的家庭,家长们还会病急乱投医,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感到孤立无援吗?
另外,我国目前的学校,存在“一刀切”问题,所有学校,不管教育对象如何,都采取一样的管理方式。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必须承认,在所有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学生,自律性差,自控能力弱,对于这些学生,就适合采取比较严格的教育管理方式。在美国,私立军事中学就采取对学生十分严格的管理方式,到了20世纪末,全美出现了第一所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公立高中——芝加哥军事学院,这所中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们统一穿军装,接受简单的军事训练,参加“军容风纪检查”和“点名”等活动,见到老师要敬军礼,还要称其为“长官”。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对那些在不和谐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们来说,军事化的模式,似乎能对他们走向社会打下稳固的根基。对此,有人会担心国内高中采取军事化管理,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这又是“一刀切”的想法,学校的管理应该有不同,受教育者(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面对乱像纷呈的矫正、拯救学校,政府部门当然要加强监管,但更重要的是,要为家长分忧,通过政府出资建立公益性的矫正、帮助机构(包括指导家长怎样进行家庭教育);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设立采取严格管理措施的学校,供家长选择,这才是积极的作为。
“死了就不用写作业”
三名10岁左右的女生,相约跳楼后被送医院急救,谈起为什么要跳楼,她们称“死了就不用写作业”。
在幸福的“开学第一课”刚上完不久,就出现这么不幸福的事,三名学生的跳楼自杀,再一次激起大家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控诉,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这些自然是理性的分析,但在不经意中,有的议论开始走调,三名悲情的女生,被莫名涂上反应试教育、反作业的英雄主义的色彩,就如大家当年对待高考零分试卷一样。这显然走向反面,不会是救孩子,而是会害孩子。
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学生因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走极端,都是十分错误的,是对生命的不珍惜,对自己和对家庭的不负责。这是讨论学生自杀事件的基本点,也是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的基本点。为此,大家在分析制度之弊、教育缺失时,不能缺失了这一基本底线,否则,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么小,就做这么多作业,不逼死人才怪”,“这是孩子们在用生命控诉”,要是孩子听了,会恍惚觉得,死是一种解脱,或者抗争的手段。而生命教育则告诉我们,生命是第一位的。
批评教育制度,改革教育制度,以及引导学生以积极态度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变得很纠结。在多个讲座中,我都遇到类似的提问:你一直批评高考制度,为何还要对学生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你这样做,不是在为你批评的高考制度服务吗?这样的问题本不值得一辩,类似于你一直批评中国教育问题,为何还要送孩子读书一样。但是,从不少人对这问题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可以发现,这一问题还有一定普遍性。
批评高考制度,其用意是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为所有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但这不意味着,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就不让孩子参加高考——当前能有条件,在体制外选择教育的家庭并不多,更多的家庭,是需要面对国内高考的——对于这些学生,帮助他们了解身处的高考制度,掌握录取规则,避免出现低级的志愿填报失误,不是有助于他们在这一制度中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吗?如果我给所有学生描述高考改革的愿景,并告诉他们完全不顾当前的规则,结果会是怎样的局面?
我曾在多篇文章中谈到日本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客观而言,日本的高考竞争比我国还要激烈,孩子的学业压力也很重,但是,与我国学业压力之下,学生们的吃苦精神不够、耐挫力弱不同,日本孩子的吃苦精神、意志力却很强,其中一个原因是,家长并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不会把孩子的书包抢过来自己背,也不会说孩子你这样的学习太辛苦了,而是坚持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告诉他这是你应该付出的努力。
我国孩子吃了那么多苦,学习压力那么沉重,可他们却没培养起吃苦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不是一件很冤的事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就是家庭和学校没有告诉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爸爸妈妈甚至年迈的爷爷奶奶背着书包,孩子空着手的景象,在我国随处可见,而大家对此也很理解:书包太重了。这种环境之下,对孩子们成长十分重要的两大教育——公民教育和生活教育,就逐渐远离。每个家庭每个孩子至少12年的痛苦学习、生活,得到的究竟是什么呢?不少孩子连自主生活的能力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