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怎样正确使用家电
每家每户都有家用电器,且种类繁多。孩子们已经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如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热水器等等。许多商家也抓住了商机,创造出儿童家电的概念,儿童冰箱、儿童洗衣机、儿童电视机等此类产品也纷纷出炉,迅速在市场上走红。因此,明令禁止孩子去接触和使用家用电器,这种老式的做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家电,才是提高孩子在家安全系数的真正出路。
案例
小贝今年六岁,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和别的孩子一样,她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家里的电风扇,对她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她小小的脑袋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小小的电风扇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只要插上插头,轻轻按一下电源开关,电风扇就可以吹出清凉的风。为了寻找答案,小贝多次想要接近电风扇,弄个明白。小贝的父母也知道电风扇很容易对小贝造成伤害,于是多次阻扰小贝的“研究”。终于有一次,机会来了,小贝趁妈妈不注意,靠近了正在工作的电风扇。里面不停旋转的扇叶,让小贝充满着无限的兴趣。她伸出了一根白嫩的手指,之后却永远失去了一根手指。
小贝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看似无害的家电,都有可能对我们的孩子造成伤害。各种新闻也有报道,小孩子为了贪凉,躲到电冰箱里,结果出不来了,最后窒息而死,这样的消息也让人惋惜。在当今社会,各种家电琳琅满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孩子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家长要注意其用电安全,还要指导其正确的家电使用方法。父母在教孩子使用家电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孩子单独使用一些危害较大的家电
在家里,有一些家用电器不宜让孩子使用,例如,开水壶、洗衣机、电风扇等。这些电器,孩子单独使用时,若是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危险。还有一些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电器,例如,电磁炉产生的电磁辐射,浴霸的强光以及电吹风的热辐射,哪怕是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也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也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使用它们。
2.给孩子使用家电提供便利
一些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家电,自然不宜让他们碰触,但是一些孩子经常会用到的家电,就要为孩子使用提供便利了。比如电视机就不宜摆放过高,这样易造成孩子在操控过程中摔伤。
3.教会孩子正确地使用家电
在孩子使用家电的过程中,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家电,如空调的温度不宜过低,防止着凉;湿手不能接触电器开关,防止漏电;打开冰箱取东西,要记得及时关门等等常识。
总的来说,家里有孩子的父母们,只有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家电,并且告诉孩子家电所具有的危险性,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够避免许多危险的发生。希望案例中小贝这样的事故,不要再次上演。
告诉孩子“玩火”是很危险的
跳动的小火苗,有红色、黄色、蓝色,十分好看,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很容易被火绚丽多彩的颜色所吸引,但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往往意识不到“火”是很危险的。有些父母的防火安全意识不强,对孩子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孩子很容易就能接触到打火机、火柴之类的火源,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酿成大祸。
案例
小益是个七岁的小男孩,活泼聪明,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有一天小益跟着妈妈到住在乡下的外婆家玩耍,小益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刚到外婆家,就跑到隔壁邻居家里玩耍,因为都很熟悉,家人都没有阻止。
到了吃饭的时间,见小益还没有回来,外婆就想将小益叫回家来。可是推开邻居家的门,小益的奶奶惊呆了,一股焦味扑面而来,沙发上的被子正冒着火花,散发出股股浓烟。小益的外婆赶忙大声呼救,好在火势不大,在邻居的帮助下,火焰扑灭了,小益也很幸运,没有受到伤害。
众人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小益到邻居家之后,只有他一个人,无聊之际,他就用打火机点燃了一团纸团,没想到纸团腾一下就燃烧起来,他赶忙将纸团扔了出去,结果不慎扔到了空调被上,这才引发了这次火灾。小益在这次事件中虽然没有受到伤害,不过他明显没有以前活泼了,甚至平时还有一些畏畏缩缩,显然是受到了惊吓。
小益的故事告诉我们,出于天性,小孩子对火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就会玩火。不过小孩子年幼无知,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对于火的危险性缺乏正确的认知,因此在玩火时很容易引发火灾。
小孩子玩火不仅会造成财产的损失,同时也很容易危害到他们自己的生命。就算事后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火的可怕也可能对小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案例中的小益,就是因为玩火引发了火灾结果有了心理阴影,开始变得胆小起来。
由于小孩子玩火引发的火灾,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屡见不鲜,其中又以农村居多。所以作为父母,平时一定要做好三件事:
1.要耐心地对小孩子讲明火的危险性,以及玩火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告诫他们绝对不可以玩火。
2.要控制好火源,使孩子不容易接触到如火柴、打火机这类物品。
3.作为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养成在床上抽烟这类恶习,避免成为孩子的坏榜样。
还应该注意的是,不要用小孩子玩火会尿床这类的话来恐吓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难以预料的心理阴影。父母在加强对孩子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疏导,以缓解该事件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孩子独自在家有人敲门怎么办?
住在城市里,总是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经常会有陌生人来敲门。有些是物业公司的,有些是上门推销商品的,最糟糕的莫过于一些入室抢劫的。一些犯罪分子,装扮成维修工人、警察,有时候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有时候,就算是成年人都无法辨别是非好坏,更别说是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小孩子了。若是父母都出门在外,小孩子单独在家,遇到有人敲门的这种情况,一定要让孩子提高警惕,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案例
球球今年五岁,人如其名,球球是一个可爱的小胖墩。球球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工作都很忙,经常把球球一个人留在家里。球球有些胖,平时也不爱活动,一个人独自在家,难免会十分寂寞。电视不好看,童话书也不好看,各种玩具也玩腻了,就在球球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球球见有人来了,十分高兴,就在想要开门之际,忽然想起爸爸妈妈的告诫,有人来敲门,不可以随便开门。于是球球就冲门外叫道:“你是谁呀?”
门外的声音说道:“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来帮他拿东西的,小朋友,你赶紧把门打开吧。”
球球是个很机灵的孩子,他想平时爸爸也没叫谁回家拿过东西,于是他就故意对门外的人说道:“你等等,爸爸在睡觉,我去问问他。”此时门外的陌生人,竟然马上就走了。幸亏球球的聪明机警,才让这场危机化险为夷。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复杂了。小孩子一个人单独在家,父母事先不仅仅要告诉他们在家里需要注意安全,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来自门外的骚扰。案例中的球球,正是因为父母对其进行了良好的教育使其具备了警惕心理,才没有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若是小孩一个人在家独处,遇到有人敲门的情况,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样应对:
1.陌生人来敲门
陌生人来敲门,就要告诫孩子,无论陌生人有什么样的理由都绝对不可以开门,也不可以告诉陌生人父母上班的地址、电话以及家里有关的其他信息。
2.父母的朋友、同事来敲门
小孩子见过面的同事、朋友来敲门,若是一口拒绝,就会显得太不近人情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有父母熟悉的朋友、同事来敲门,而此时父母都恰好不在,小孩子可以要求父母的同事、朋友拨打爸爸妈妈的电话,让爸爸妈妈来决定怎么办。等爸爸妈妈同意了,才能开门。
另外,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对人对事的处理和对物的处理方式不同,比较复杂,单单靠父母纯理论的说教有时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适当的时候,父母可以编排一些小品和场景,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来教育小孩子,有时候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煤气泄漏,小心看不见的危险
煤气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能源,做饭、炒菜、煲汤、取暖,总少不了它。若是没有好好地运用它,它就会变成一个无形的杀手,有可能会夺去人的生命。成年人在使用煤气时,都会发生危险,更不用说小孩子了。远离煤气,这也是孩子自我保护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案例
小宝是一个可爱的五岁小姑娘,冬天很冷,她就和奶奶一起待在家里。这天小宝的妈妈晚上回来,刚刚进屋就感觉到一阵头晕目眩,身子也有些发软。等小宝妈妈走进屋子里,发现奶奶和小宝都倒在地上,才意识到情况不对,她急忙电话通知了家人并报了警。
等救援人员赶到,发现整个房间都充满煤气的味道,大家不敢迟疑,他们赶紧将三人送进了医院。小宝和小宝的妈妈中毒较轻,经过简单的治疗,很快就没事了,而小宝的奶奶却一直神志不清,呕吐不断,生命垂危,经过医生的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
事后,经过调查才知道,原来煤气泄露是由于小宝对煤气阀门很好奇,在家随意开关煤气阀门玩,而老人没有精力看顾小孩,没有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好在救援还算及时,这才免除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这样的事例也告诉家长,不要把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年幼好动的孩子留在家里。一定要注意老人和孩子的安全。
小宝一家是十分幸运的,因为抢救得及时,所有人都平安无事。在生活中,却有许多人都没有小宝那样幸运。为了避免这种种的祸事发生,大家一定要小心煤气泄漏这个看不见的危险。为了尽量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作为父母应该做好以下的防护措施:
1.不许随便动煤气阀
小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于煤气阀也不例外,许多小孩子会觉得煤气阀很好玩,就随便将煤气阀拧开,若是当时大人没有注意到,等到发现煤气泄漏,恐怕就为时已晚了。所以在平时,家长应该告诫家里的小孩,不要随便动煤气阀门,并告知原因。
2.安装煤气泄漏报警器
煤气泄漏防不胜防,若是不留心,很难察觉,如果安装了煤气泄漏报警器,那么就可以免去许多麻烦。每当发生煤气泄漏,报警器就会自动响起,这样即使只有小孩子自己在家,也不用担心煤气泄漏带来的伤害了。
3.平时用煤气也要注意安全
根据统计,大多数的煤气泄漏事故,都是疏忽大意造成的。为了家人,更为了孩子,平时在使用煤气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关煤气时,一定要多检查一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煤气泄漏这种危险的事情发生。
除此之外,家中的煤气设备也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因为设备老化造成的悲剧,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不要为了节省一点点钱财,而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和宠物打交道,不可太“亲近”
现在有很多家庭都喜欢养宠物,孩子见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常常与之发生亲密接触,如亲吻宠物的毛发,拿自己的食物喂食宠物,甚至和宠物一起睡觉等,这些接触都潜藏着危险。因为宠物身上寄居着无数微生物细菌,而孩子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引发相关疾病。
案例
六岁的小毛有一只亲密的小狗,每天,小毛都和小狗在一起玩,小狗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冲小主人抛媚眼,小毛会给它吃各种食物,把它抱在怀里亲吻,连睡觉都挤在一个被窝里。小狗有时还会用舌头舔小毛的脸,冲他拍手、趴在他的脚下挠痒痒。有一天小毛与小狗抢玩具,小狗一改常性,冲小毛的手上咬了一口,小毛慌忙地使劲从狗的嘴巴里扯出手指,妈妈看到了,急忙替小毛清洗伤口,还好伤口没有破裂,而且由于小毛之前打过狂犬疫苗才避免了感染。
小毛喜欢和小狗玩,因为宠物身上能让孩子感受到很多类似人的特征,如温顺、听话、驯服、贴心、可爱、活泼、乖巧、懂事、真诚、忠实等等,再加上彼此容易用表情、动作、声音沟通,就更容易建立感情了。孩子不会关心小狗是否清洁无菌,会对它搂抱亲昵,甚至抱着小狗睡觉,这就增加了孩子受到细菌侵袭的几率。因此家长应教育孩子,与宠物亲密要讲卫生条件,行为要有分寸等。除此之外,家长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给孩子做“榜样”
有的家长自己就是个宠物迷,把宠物当成宝宝般疼爱,与宠物共用餐具,共吃共睡,这无形当中会给孩子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孩子因此会更加无顾忌地与宠物亲密相处,而失去尺度。
2.不要让孩子把宠物当成倾诉工具
有的家长平时不太注意培养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冷落孩子;当孩子缺乏调教表现不好时,又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指责。孩子感到委屈,无人倾诉时,就可能将感情转向宠物,久之就会将宠物当作知心伙伴对待,进而对宠物做出过分的亲密举动。
3.要定期给宠物做体检
家中养的小宠物那么可爱,孩子要跟这些宠物进行一些亲密接触,这是在所难免的,定期给小宠物做体检,保证宠物的健康,消除病菌的感染源,这也是一个有效预防孩子因接触到宠物身上的细菌而生病的好办法。
把花花绿绿的药丸收好
现在的药丸花花绿绿的很漂亮,外表还包裹着甜甜的糖衣,乍看就如同好吃的糖果。这本来是为了方便病人,结果却愁坏了一些父母。孩子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喜欢吃零食是很正常的,但是小孩子年幼无知,分不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时就将药品当成糖豆给吃了,从而造成不小的麻烦。
案例
小成是一个四岁的可爱小男孩,不过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有一天他感冒咳嗽,医生给他开了咳嗽糖浆。咳嗽糖浆甜甜的,很好喝,小成马上就喜欢上了糖浆的味道。于是趁爸爸妈妈不在,就自己偷偷地将咳嗽糖浆统统喝了下去。等小成的妈妈回来,看到小成满脸通红,缩在角落里,就问小成是怎么回事儿。不过小成怕被妈妈骂,支支吾吾地不敢说实话。待小成的妈妈发现空空如也的咳嗽糖浆的瓶子,大吃一惊,险些就吓晕过去。她立刻就抱着小成往医院跑,医生给小成诊断之后,说小成没什么事,就是喝了太多咳嗽糖浆,身体有些发热,过一下就好了。这时小成的妈妈才松了一口气。
还好小成只是乱喝了咳嗽糖浆,并没有引起什么严重的后果。若是小成误食了一些毒性较大的药那就不是发热难受那么简单了。所以在平时,父母一定要将家里花花绿绿的药片、药丸收好,放置在小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免得小孩子误食,给小孩子的身体带来健康隐患。同时父母也要告知孩子:
1.乱吃药的危害
父母在平时就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药是用来治病的,若是没有生病,就不可以乱吃药。即使是生病了,也要按照医嘱服药,不能自己胡乱增加或减少剂量。
2.引导小孩子正确认识药品的作用
父母可以花些心思编一些小故事,分别来说明什么时候吃药是正确的,什么时候吃药是错误的。当孩子作出正确的判断时,父母应该给予积极的回应;若是孩子的判断是错误的,这个时候父母也不能心急,要慢慢教导孩子,告诉他什么行为才是正确的。通过这些行为,让孩子逐渐意识到药品的作用。
3.编写正确服药的顺口溜和儿歌
若是孩子喜欢乱吃药,父母还可以找一些正确吃药的儿歌,慢慢引导正确服用药品。小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也会慢慢意识到乱吃药的危害。
教孩子烫伤后要立刻用冷水冲
小孩子在家被烫伤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有数据显示,在家里发生的意外烫伤或烧伤是工业生产中烫伤或烧伤的15倍,其中家庭烫伤事件,有50%是儿童烫伤,而3岁以下儿童烫伤是最为常见的。若是孩子不慎烫伤,父母又恰好不在身边,那么提前教导孩子如何应对忽如其来的烫伤事故,就显得极为重要。
案例
小叶子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平时活蹦乱跳,很招人喜爱。小叶子的父母很忙,只好把小叶子托付给奶奶照顾。冬天很冷,小叶子的奶奶就用电磁炉烧了开水,想灌两个热水袋暖手。奶奶见开水没这么快烧好,就起身去忙别的事了,而小叶子就独自一个人在地板上玩耍。开水烧好了,小叶子见奶奶还没有回来,就想帮奶奶把电磁炉关掉,结果小叶子白嫩的小手不慎碰到了开水壶上。小叶子“哇”的一下就哭了起来,小叶子的奶奶赶忙赶了过来,拿起小叶子的手一看,发现已经红了一大片。小叶子的奶奶顿时慌了神,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站在原地手足无措。好在隔壁的邻居听到小叶子的哭声,赶了过来,用冷水帮小叶子冲洗烫伤的地方,并为小叶子抹上了烫伤膏,这才止住了小叶子的哭泣。从那以后小叶子就知道了,被烫伤之后,要立即用冷水对伤口进行冲洗。
好在邻居及时发现小叶子家的异样并及时提供帮助,小叶子烫伤的小手得到及时的处理,才没有让伤情恶化。小孩子年纪太小,太过麻烦的方法他们也无法使用,但是父母却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简单而又有效的应急方法。用冷水冲洗烫伤的部位,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小孩子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应急手段之后,在烫伤发生时,就可以使用最佳的处理办法,这对伤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父母再带孩子去看医生,伤口也能够好得更快些。所以这些基本的应急手段,父母应该尽早地告诉小孩子。当然,这些也都是亡羊补牢的手段了,最好的办法还是防范于未然,在平时就要防止这些意外的烫伤事故发生:
1.当有事外出时,一定要检查家里是否留下火种,并检查电源的安全性。
2.吃饭时,刚出锅的热汤、热菜要放到小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3.烧开水或者熬汤时,旁边要有大人看着,不要离开,以免孩子在附近玩,不慎烫伤自己。
4.使用电炉或者电取暖器时,要安装防护设备。
5.小孩子洗澡时,要先调好水温,再让小孩子洗,不要让小孩子自己去试水温,否则很容易发生意外。
不要让孩子在房间里玩皮球
孩子天生好动,家里若是有一个小孩子,就会显得热闹起来。现在电视上时不时地就会播放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活泼好动的小朋友看到那些高大帅气的体育明星肆意地玩转篮球,难免会模仿一下,也在家里当起了“空中飞人”。这样做,不仅容易损伤家中的物品,也很可能会伤到孩子自己。所以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能在房间里玩皮球。
案例
小莫今年五岁,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尤其喜欢《足球小将》,每当电视播放《足球小将》这部动画片时,他就看得非常认真。不过糟糕的是,动画片播完之后,他总是兴奋异常,喜欢在家里上演一场绿茵场上的豪情。趁着家中无人,他就模仿着动画片里的动作开始在家里演习起来,将他那颗心爱的小皮球,踢得噼里啪啦响。大概是太过投入了,小莫扬起一脚就将皮球踢向了家里刚刚买来的巨大液晶电视机,只听啪的一声,液晶电视机的屏幕就多了一道裂纹。这可把小莫给吓坏了,赶忙收拾凌乱的房间。等妈妈回来后,小莫又是给妈妈捶背,又是嘘寒问暖,可殷勤了。等小莫的妈妈弄清楚来龙去脉后,又好气又好笑,真想打小莫一顿出出气。
不过小莫的妈妈还是压住了心中的怒火,耐心地跟小莫讲道理,自知做错事的小莫也不好意思起来,并且主动跟妈妈保证,再也不在家里踢球了。果然,小莫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在家里玩皮球了。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小莫是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而且心中充满了梦想,可是,在房间里面玩皮球却不是一个好习惯。作为小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要一味地进行打骂,而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如果您的小孩也有类似的行为,你可以这样做:
1.告诉孩子不能在房间里玩皮球,但是可以到公园里面玩
父母如果只是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慢慢地抹杀孩子玩皮球的兴趣,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父母们在制止孩子在房间里玩皮球的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可以在哪里玩。
2.保护孩子心中的梦想
每个孩子心中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梦想,若是孩子跟父母说出这些梦想,哪怕是不切实际的,父母也应该对孩子的这些梦想进行保护。梦想能不能实现,为什么不能实现,这些问题随着孩子逐渐成长,时间会告诉他答案,而父母要做的则是支持和鼓励。
告诉孩子不可把椅子当玩具
古人就告诉我们要站如松、坐如钟,可见无论是站立还是端坐,都是非常重要的行为习惯。有许多小孩子,平时都挺听话的,可是就是坐不住,总喜欢在椅子上东摸摸西蹭蹭,很不老实。更有一些小孩子把椅子当玩具,总是在椅子上面玩各种各样的“花招”,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案例
小紫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今年已经六岁了。平时乖巧听话的小紫,坐在椅子上就会变得“不老实”,总是喜欢把椅子当摇摇椅,摇来摆去,把椅子弄得“咔咔咔”直响。为了这个事情,小紫没少挨妈妈的骂,但却总是改不过来,小紫的妈妈为了这个事也头疼无比。有一天,小紫的妈妈刚刚拖完地板,瓷砖地板看上去既干净又铮亮。小紫高高兴兴地来到客厅,打开了电视机,坐在椅子上看起了动画片。没过多久,小紫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肆意地摇晃起她的椅子来。小紫的妈妈正忙于家务,也就没管她,没想到意外发生了。刚刚拖过的地板又湿又滑,小紫看动画片看得正高兴,也忘了这茬,结果摇得过头,连人带椅子都翻了过来,可怜的小紫把头磕在了地板上,摔了一个大包。
好在旁边并没有其他尖锐的物品,否则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次经历给了小紫一个深刻的教训,打这以后,小紫果然收敛了许多。
孩子年幼无知,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作出准确的认知,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平时对他们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都是十分必要的。椅子是用来坐的工具,并不是用来玩耍的,若是小孩子把椅子当成玩具,容易发生危险的同时,也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坐姿,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地成长。如果你家的小孩如同小紫一般,把椅子当玩具,你就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1.给孩子换一把宽大沉重的椅子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轻便的椅子,如果孩子没有玩椅子的习惯,这固然没有问题。若是孩子喜欢玩椅子,那么这样的椅子势必会成为“帮凶”。给孩子换一把宽大沉重的椅子,孩子力气小,没法随意玩弄,那么孩子玩椅子的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椅子
大多数家长都会告诉孩子椅子是用来坐的,但是具体要怎么坐才是正确的,许多父母却没有说,这样很可能就会让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坐姿和习惯。所以在告诉孩子不能把椅子当玩具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椅子。
玩积木时也要注意安全
积木,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玩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开发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孩子在玩积木时,把小小的积木拼接成各种各样的模型,会给他们带来相当大的成就感。一套好的积木,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好处。但是,孩子在玩积木的时候,一定也要注意安全,否则也会产生不小的安全隐患。
案例
小天今年四岁,动手能力很强,平时除了到隔壁去找小朋友玩耍,就喜欢呆在家里自个儿玩积木。小小的积木在他的手中可以搭建成高塔、汽车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这让小天非常有成就感。夏天到了,天气很热,小天就到冰箱里拿了一根雪糕来吃,但是他也放不下搭建到一半的积木,于是一边吃着雪糕,一边玩着积木,玩得不亦乐乎。就在小天玩得正高兴时,意外发生了,小天错把积木当成雪糕往嘴里塞,结果小小的积木硬生生地卡在了小天的喉咙里,任凭小天如何打滚,也没办法把积木从喉咙里取出来。小天的爸爸赶忙抱着小天去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才将卡在小天喉咙的积木取了出来。小天的爸爸这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小天玩积木玩得太过专注了,结果错把积木当雪糕,才造成了意外的发生。小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他们经常会被外界的事物吸引,忘记自己手中的事情,所以经常会有各种意外发生。若是您的小孩也喜欢玩积木,就应该注意:
1.要防止孩子误吞积木
积木大多数是由一些较小的部件组成的,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能将积木放到嘴里,避免误吞。
2.选择合格、适龄的积木产品
现在积木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大多数的积木产品都会注明适合几岁的孩子,因此,家长在选择积木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另外,在选择积木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3.要定期对积木清洁消毒
玩具是和孩子直接接触的,若是没有经过消毒,会不卫生,不利于小孩子的健康。
沙发和床不可作为蹦蹦床
沙发和床本来是用来休息的地方,但是很多小朋友却把沙发和床当成了“娱乐场所”,喜欢在上面蹦蹦跳跳,玩得不亦乐乎。许多父母并没有把这个当成一回事,觉得小孩子喜欢在床上和沙发上闹腾,就让他们闹腾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孰不知,把床和沙发当成蹦蹦床也可能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案例
小瑞今年六岁,他和小鑫、小贝是好朋友,他们三个经常在一起玩。这天小瑞、小鑫和小贝三个人在沙发上蹦蹦跳跳,把小瑞家的沙发当成了蹦蹦床。开始的时候,小瑞和小朋友们还玩得好好的,可是就在他们跳得欢快的时候,小瑞小脚崴了一下,从沙发上跌倒了撞在了茶几上。当时小瑞的爸爸在一楼,听到楼上的响声,赶忙跑到楼上去看个究竟,才发现小瑞已经躺在地板上,头上摔了一个大包。
小瑞的爸爸赶紧把小瑞扶起来,替小瑞查看伤情,发现并没有什么大碍,这才放下心来。他拿出红花油,为小瑞活血化瘀,几天之后,小瑞头上的大包才消肿。
小孩子爱闹爱跳这是天性,多多活动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却也要选择合适的场合。房间里本身空间就不大,而且摆放着各种电器和家具,小孩子在家里玩闹难免会磕着碰着。故事中的小瑞,正是因为在家里肆意地蹦蹦跳跳,才不慎摔倒,撞伤了脑袋。所以,父母们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床和沙发是休息的地方,不要在沙发和床上玩耍,更不能把床和沙发当成“蹦蹦床”。除此之外,幼儿家长们应该还要注意:不要将床和沙发放在窗户边;选购床和沙发时,应尽量选择高度适中的,不宜太高;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意识到,应该在哪里玩耍才是正确的。
总而言之,在教育孩子不要在床上和沙发上玩耍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孩子有玩耍和嬉戏的场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厨房不是玩耍的地方
厨房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地方。在厨房里,不仅可以偷吃不少好吃的,还可以打开水龙头玩凉爽的自来水,还有一大堆锅碗瓢盆可以摆弄,有趣极了,许多孩子还喜欢模仿大人“煮饭”玩“过家家”。但是厨房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充满许多安全隐患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菜刀、筷子这些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工具,也有天然气、煤气这些潜藏的杀手。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能在厨房里玩耍。
案例
丫丫今年四岁,她是一个勤劳的小丫头,平时最喜欢当妈妈的“跟屁虫”,到厨房里帮妈妈打杂。帮妈妈择择豆角、淘淘米、洗青菜。尽管做得不好,但是却也乐此不疲。丫丫的妈妈是一个善于培养丫丫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妈妈,不但不阻止丫丫的这种行为,还十分鼓励,并耐心地教丫丫厨房里的知识。丫丫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妈妈说的东西,都很快记住了。一些时日下来,丫丫已经对厨房非常熟悉了,然而就在妈妈放心丫丫出入厨房的时候,意外却悄然而至了。有一天,丫丫在厨房里玩耍,发现在地板上放着一个切菜板和一把菜刀。丫丫见猎心喜,兴冲冲地拿起大菜刀,模仿妈妈的样子玩起了切菜的游戏。不料,菜刀实在太沉了,丫丫的手一滑,菜刀脱手而出,掉到了菜板上,沉重的刀背砸到了她白嫩的小手上,剧烈的疼痛使得丫丫大声哭了起来。
厨房是水、火、电的密集地,小孩子经常出入厨房很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但是“厨房体验”又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父母在安全和教育之间徘徊,很难取舍。既想孩子进入厨房得到锻炼,又害怕孩子发生意外的危险。就笔者看来,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做:
1.告诉孩子进入厨房不能玩耍
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孩子,厨房是做饭的地方,并不是玩耍的地方,来厨房就要遵守规矩,不可以随便乱动,一定要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操作。
2.加强厨房的安全系数
厨房里的许多安全隐患是可以消除的,比如在炉台上设置必要的护栏,防止物品落下砸到孩子,各种洗涤制品应放在矮柜下,而不应该置于高处,而尖刀、菜刀、砍骨刀之类的锐器,应该放在小孩不易碰触到的抽屉里。丫丫之所以发生了事故,就是因为妈妈疏忽大意,没有将刀具收好。
3.教孩子认识并使用厨房用具
孩子的天性是充满好奇的,他们之所以喜欢到厨房玩耍,正是因为他们对厨房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若是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孩子就不会再随便跑到厨房玩耍了。六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只需要教孩子识别厨房用具即可,而六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教他们使用一些简单的厨房用具了,但是一定要避免使用刀具、刨子这些容易伤害到孩子的工具。
告诉孩子绝不能趴阳台
阳台对于大人来说,是一个晾晒衣服、栽花种草的地方。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来说,这里却又是他另一片游戏的热土。在阳台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可以聆听都市的喧闹和繁华,还可以俯视而下,看看来往的车流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些孩子或是踮起脚尖,或是将小脑袋伸到栏杆之外,探索着更远的风景。不过这些行为都是很危险的,稍有不慎很可能会有坠落的危险。
案例
小飞今年五岁,他是一个爱热闹的孩子,总是喜欢扎在人堆里,是个小小的“人来疯”。不过,小飞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平时没有时间陪伴小飞,更不用说带着小飞到街上逛街亦或是外出郊游了。小飞的爸爸妈妈又怕他到外面去,容易发生危险,于是只能把小飞关在家里,任凭他一个人瞎折腾。小飞百无聊赖的时候,时常就趴在阳台上看着其他小朋友在公园里玩闹。有一天,楼下忽然传来了隔壁邻居小明的呼喊声,小飞为了能够跟小明说说话,就把放在客厅里的椅子搬了过来。两个小朋友隔着高高的楼,就这样开心地聊了起来。忽然,小飞脚下的椅子一滑,小飞整个下巴磕在了阳台上,咬破了舌头。好在小明找来了大人帮忙,这才将小飞送到了医院,使小飞得到了及时的救护。小飞的父母知道后,不禁一阵后怕,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小飞的父母调整了工作岗位,之后也时常会带他出去游玩。
小飞在阳台发生危险,并不简简单单是因为阳台有安全隐患这个问题,根源还在于小飞的爸爸妈妈对于小飞的关心不够。孩子总是天性好动的,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而小飞的爸爸妈妈害怕小飞遇到危险,把小飞关在家里,这本身就是一种扼杀孩子天性的做法,十分不恰当。之后小飞父母认识到了错误,时常陪伴小飞,并经常带着小飞在小区里玩耍,让小飞认识了许多小伙伴,从此以后这类危险就消弭于无形了。孩子趴在阳台上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举动,孩子不仅会因为一些小动作,磕伤碰伤自己,而且很可能会发生坠楼的危险。所以父母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告诉他们不能趴在阳台上。
教孩子学会用饮水机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饮水机已经走进了许多家庭之中了。饮水机使用方便,安全清洁,只要轻轻一按,就可以喝到温度适中又健康环保的纯净水,因此受到许多家庭的青睐。小孩子们也在所难免地要接触到这个家庭里常用的电器,不过饮水机可以同时出常温水和热开水,一些小朋友操作不当,很容易被开水烫伤。所以作为家长,应该要教会孩子如何使用饮水机。
案例
小强今年六岁,是个虎头虎脑的孩子。这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闹了一天。回到家后,全身都是汗的他拿起他的小杯子就打开饮水机接水喝。然而,粗心大意的小强却把冷水和热水的开关搞混了,原本是想倒一杯冰凉凉的纯净水,结果变成了满满一杯开水。小强由于口渴也没注意,一口就喝了下去,结果把嘴巴烫伤了。
饮水机的使用很简单,但是在教小孩子使用时,一定要有耐心。饮水机的使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教会孩子分清哪边是热水,哪边是常温水
孩子的辨别能力不够,很容易忘记,最好要在两个出水口做出明确的标志,告诉孩子哪边他可以动,哪边他不能动。
2.喝水时不要太急,避免被开水烫伤
孩子口渴时,往往会心急,喝水的时候就不会注意观察水温,拿起杯子就往嘴里倒,这种习惯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杯子里盛的是温度较高的热水,溢出来或者喝到嘴里就会烫伤孩子。所以一定要告诫孩子即使口渴了,也要慢慢喝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3.饮水机里没有水了,要记得关掉电源
这种情况比较少有,而且现在的饮水机多有保护装置,不过也应该告知小孩子取水之后一定要记得关掉饮水机的开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卫生间可不是水上游乐场
孩子很喜欢玩水,卫生间自然就成了孩子的宝地,不过卫生间是水电的密集区域,而且还摆放着洗发水、沐浴露,以及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孩子在卫生间里玩,若不小心,很容易跌倒摔伤,误吞误食化妆品和洗涤用品,也有可能发生触电的危险。所以,卫生间对于孩子来说是容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孩子在卫生间里玩耍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告诉孩子卫生间可不是他们的水上娱乐场。
案例
五岁的天天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今天他趁着妈妈不在偷偷地跑到卫生间里玩。天天把大脸盆放在地上,又在梳妆台上拿了许多瓶瓶罐罐,这些都是妈妈平时用的化妆品。接着天天就学动画片里的巫婆,把妈妈的化妆品倒在大盆子里搅在一起,想要提炼一种把小青蛙变成人的“魔法药剂”。就在天天玩得不亦乐乎时,电视机里忽然传来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声音,这可是天天最喜欢的动画片了,他也顾不得配置“魔法药剂”了,立马就站起来要去看动画片,却不料一脚踩在了盆子里,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天天的小脑袋磕在了卫生间的墙壁上,肿起了一个好大的包,疼得他哇哇地哭了起来。
卫生间里许多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玩具,有些孩子到卫生间里后,就会变得很不老实,一会儿玩玩水龙头,一会儿玩玩马桶的盖子,亦或是和天天一样折腾“魔法药剂”,这些行为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因此,父母要提醒孩子卫生间是有危险的,不可以随意乱蹿。
1.化妆品和洗涤用品要摆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化妆品和洗涤用品都是有一定毒性的化学制剂,若是让孩子玩耍,他们很可能会误吞误食,发生危险。所以,家长一定要把化妆品和洗涤用品收好,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谨防孩子乱动。
2.出入卫生间最好有大人陪同
卫生间空间狭小地板湿滑,孩子出入卫生间很容易摔倒磕伤,发生危险,所以孩子要进卫生间时,大人最好在一旁看护,以防发生危险。
3.确保卫生间的环境是安全的
父母要时常查看卫生间里置物架是否牢固,热水器电源接触是否正常,地板是否干燥,保证卫生间里的环境是安全的,这也能给孩子出入卫生间提高许多安全系数。
如果有人打电话问东问西怎么办?
现在是信息时代,每家每户都有电话,电话可以不受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进行无阻碍的自由沟通,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里必不可少的物品了。不过随着发展,电话的许多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电磁辐射和静电危害人体,更加糟糕的是,还有各式各样的骚扰电话。因为小孩子年幼无知,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若是让小孩子接了类似的电话,有些不法之徒难免利用这个机会,问东问西,从小孩子的口中套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案例
小兰今年八岁,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子,平时也是喜静不喜动,时常呆在家里,也很少出去玩。因为小兰乖巧听话,父母对她十分放心。有一天小兰的爸爸妈妈外出有事,小兰就独自一人在家里画画。忽然,电话铃响了,小兰赶忙过去接电话。接通电话之后,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对方号称是小兰妈妈的朋友,说是找小兰妈妈有事情,但是又把小兰妈妈的号码忘记了,就问小兰知不知道妈妈的手机号码。小兰也没多想,就把妈妈的手机号码告诉了这个陌生人。没过多久,小兰竟然发现妈妈打来了电话,接起电话,小兰才发现妈妈满是焦急,语气里还带着哭腔。听见小兰的声音,妈妈才长舒一口气。
原来刚刚小兰的妈妈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告诉小兰妈妈,小兰刚才出了车祸,现在急需要医疗费,要小兰妈妈马上给他转账。小兰妈妈当时就急了,本来想直接给陌生人汇钱,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劲,这才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揭穿了陌生人的骗局。
小兰和妈妈遇到的很明显是一起诈骗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了小兰的年幼无知,从小兰的口中套取家人的信息,再利用父母在意子女的心理,实施诈骗。道理很简单,却依然有不少人上当受骗,这是因为犯罪分子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为了避免这类的事情发生,作为家长平时就应该教孩子如何应对接电话时遇到陌生人问东问西。
1.无论对方问什么,都不可以告诉他家里的信息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无论对方问什么,都不应该告诉对方家里的信息,只要一个字不说,犯罪分子就没有可乘之机,那么犯罪活动也就无从展开了。
2.可以让对方告知姓名,事后转告父母
父母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般都会有父母的电话号码,所以也肯定不会询问父母的联系方式。若是打电话的人确实有急事,却又不知道父母的号码,孩子可以让陌生人说出姓名,由孩子转告父母。
总而言之,现在通过电话实施犯罪的行为越来越多了,我们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多加提防。相信别人固然是一个人良好的品质,不过也要有警惕心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手段。
吃果冻时要多加小心
果冻的外观晶莹,口感顺滑,清甜滋润,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不过许多孩子吃果冻的习惯很不好,喜欢一边玩闹一边吃,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孩子的口腔较小,吞咽能力较差,在玩闹时吃果冻很可能会把果冻吸入气管,从而导致窒息,进而危及生命安全。
案例
三岁的糖糖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特别喜欢吃果冻。有一天她和五岁的表姐佳佳一起在客厅里看电视,热情好客的糖糖就从冰箱里拿出冰凉的果冻和佳佳一起分享。两个小朋友吃着果冻看着好看的动画片十分开心,就在这时,动画片里聪明的喜羊羊又一次战胜了灰太狼,可怜的灰太狼被炸到天上飞走了,这可把一对小姐妹乐坏了,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可是意外发生了,糖糖嘴里的果冻就在这一瞬间卡在了她的嗓子里,顿时她的脸色变成了青紫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惊慌失措的佳佳赶忙大声呼救,把糖糖的爸爸找来了。糖糖的爸爸赶忙用手压住了糖糖的舌头,用手指抠挖糖糖的喉咙,糖糖“哇”的一声把果冻全吐出来了,这才挽救了糖糖的生命。
糖糖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吃果冻时,千万不要大笑,否则很容易发生窒息的危险。父母千万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果冻,它可是出了名的“小儿杀手”。孩子被果冻卡住会出现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出现青紫色等症状,父母若发现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千万不要拍击孩子的后背,以防果冻越陷越深。在联系医院的同时,父母应立即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孩子进行抢救,先让孩子平躺在地面上,父母则跪在孩子臀部的两侧,一只手以掌根压肚脐与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只手则重叠在上面,用力迅速挤压,不断重复,直至果冻排出。
除此之外,父母应该还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果冻搅成碎块再给孩子食用
一般来说,孩子在吃果冻前,父母应该先将果冻搅碎,再让孩子食用,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安全系数。孩子在吃果冻时,父母应该要在旁边照看,以防孩子因为食用不当卡住了喉咙。
2.不要让太小的孩子吃果冻
三岁以上的孩子才能食用果冻,太小的孩子不要让他吃果冻。即便是三岁以上的孩子,若是吃东西的习惯不好,也不能让他吃果冻,孩子嘴馋了,可以用果汁或者雪糕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