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吴相对论·“轻”公司与“重”公司》这期节目中,主持人谈道:
医院有一个特点,它的需求是相当刚性的,医院做的广告再厉害,你不生病也不会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病人对医生有需求,但他只知道自己不舒服,他有什么需求是需要医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检测手段来告诉他的。由于医院的需求非常刚性,所以它自我改善的愿望非常低,因此表面上医院是病人看病的地方,实际上医院更像病人。
看到这里,我就想,如今学校的需求比医院的需求更刚性。许多人得了小病扛着,不去医院,医院也就挣不着他的钱。孩子上学你能“扛着”吗?孩子不上学,你家长违反义务教育法,再说,别人家的孩子都背着书包上学堂,眼看要成龙成凤的样子,你能不着急?上医院是无人羡慕、无人攀比的事情,上学则不然。进医院是花钱买健康,健康人不必花这笔钱;上学则是花钱买未来,不但是孩子的未来,而且是家长的未来,没有一个家长不上心的。所以,学校的需求比医院的需求更刚性。那么,学校自我改善的愿望会不会也很低呢?医院比病人更像“病人”,那么学校会不会比学生更像“学生”(而且是厌学的学生)呢?
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只要别人有求于它超过它有求于别人,它就倾向于保守,倾向于维持现状,因为“反正我不进步你也照样离不开我”。所以你就会发现,历来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外部推动的,都是从外面杀进来的,我们极少见到学校内部出现大的改革,然后社会跟进的。其他行业这种事就很多,特别是IT产业。我想这不光是体制的问题(控制过严),也不光是教育者的水平问题,还有缺乏动力的问题。教育者坐等学生来受教育就是了,改革的意愿自然不迫切,重点学校尤其如此。重点校是教育界现行状态的既得利益者,维持现状对它们最有利,它们当然没有多少改变现状的冲动了。不信你看,教改的典型往往是那些日子混不下去的普通校,没办法了,要关门了,只好背水一战,结果倒闯出了一条路。那些重点校和名校的改革则多半是表面文章,甚至可以说是做给人看的。本来没有多少需要改革的切肤之痛,又必须做改革的“领头羊”,就只能在包装上做文章了。
教育这个行业骨子里是保守的。我们懂得了这一点,一方面可以防止莽撞冒进,可以避免被很多激进的空谈忽悠,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与其等着社会和家长用鞭子抽着我们往前走,不如自己早作打算,有所改革。教育这个行业缺乏自我改善的动力,就更需要教师主体性强一些,主动一些。
201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