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3900000003

第3章 教师自身素质提高问题(1)

教师素质涵盖很多方面,这一部分侧重讨论的是教育理念问题和思维方式问题。

案例1

“我的教学成绩从没有这么好过”,“欣喜的同时我有点心虚”

王老师:

说实话,从教十几年来我的教学成绩从没有这么好过。以前我教的班生源都是中下等,因此我的信心不是很大,要求不是很严格,最后的考试成绩也就是中等。现在我们班不论是考试还是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从没这么成功过。我也分析过我现在的“成功”:一方面是生源好,因为我是组长,学校会把比较好的孩子放到我的班,为的是将来出成绩。二是因为我这一年要求特别严格(从未有过的严格),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我提出的要求,无论大小,他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哪怕数学作业留的是孩子和家长做猜数游戏,如果我发现有的家长没有和孩子做,我也会找到这位家长问原因,并要求必须补上。家长和孩子都觉得我特别厉害,因此在完成我的要求上也确实战战兢兢地努力做到最好。欣喜的同时我也有点心虚,我总觉得这么干虽然效果特别好,但是路子不对,用一句特时髦的话说就是,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跟我原来的一位同事学的,她就是这样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我给那个班上过一节心理活动课,我发现那个班的孩子虽然学习特别棒,可思维很不灵活,想象力也打不开,教学效果还不如同年级一个最差的班——班里的孩子学习成绩最差,纪律散漫,但是在我的心理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在游戏中遇到了难题,他们想出的办法也特别的多,有些办法我都没有想到。当时我就想,为什么同样的一节心理活动课,好班上出来的效果差,差班上出来的效果好呢?是不是和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有关系?严格要求的结果就是带出了一群坚决执行命令的好兵,但是他们不会自己打仗。而给孩子们空间的老师却能激发出孩子们的潜力,让他们朝着适合他们的方向前进,但是他们可能在学业上不是很出色。现在,我也带了一个好班,我就不自觉地沿着我同事的路走了下去,我也成功地复制了她的成功,但是我真的不想让我的学生成为只会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好兵,我也不想永远当司令,我希望他们能够自觉战斗。我觉得我该转变角色了,但是怎么转,转成什么型,我得仔细地想清楚。(赵琳)

点评

教育成功的三个层次

上面是一位小学老师发给我的邮件,我征得她的同意,发在了K12教育网站上。本书是中学的案例书,第一个入选的却是一位小学教师的案例,为什么?因为这个案例在中小学都很典型,而且发表读后感的老师多是中学老师。

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做教育工作,什么是成功?像上面这位小学老师,她的工作显然是成功的,“不论是考试还是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从没这么成功过”。我认为这是第一个层次的成功——业绩的成功。也就是说,按照目前通常的标准,按照上级的考核要求,她成功了。评个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得个什么什么“杯”,看来没问题。

但是这位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质疑自己的这种成功,她想追求第二个层次的成功。第二个层次的成功是什么呢?是真正的育人的成功。不满足于取得好的业绩,而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得到真正的发展。她敏锐地感觉到,第一个层次的成功与第二个层次的成功有时是矛盾的。教师追求工作业绩的时候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可能是速效的、短视的、有后遗症的、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这和经济上盲目追求GDP的道理是一样的。你不能说GDP提高不是成功,但这毕竟是第一个层次上的成功,如果不及时上升到第二个层次,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未来就会出现问题。教育成功的第二个层次——育人的成功——没有一定的水平的教师是看不清楚的。事实上,多数家长、多数教师、多数校长对成功教育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目前学校的所谓绩效工资看的也是这个。因此可以想象,我们所谓的名师、名校长,大多数不过是第一个层次上的优胜者而已,他们在育人方面究竟是否成功了,不好说。

育人成功与否,不能看眼前,而应该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如果某位教师的学生多年之后表现都不错,而且有证据证明这些好的表现与当年这位教师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学生本人对此也认可(并非出于礼貌和客气),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教师取得了第二个层次(育人)的成功。可惜这种成功评价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人们就只好拿眼前的效果说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以到此止步。教育者的良知恰恰在于,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成功不成功,他自己心里有杆秤。为了眼前的成绩给孩子埋下定时炸弹,这种事能不做就不做;确实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好处的事,即使眼前与业绩无关,他也会去做。育人成功与否,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教师是否培养出了有创新能力的重量级学生。但此事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其中还有学生的天分、家庭教育以及其他教师的作用,甚至还有学生的运气,所以你很难断定某个名人是某教师培养出来的,除非该名人自己拿出确凿的证据。这一点,就连孔夫子本人做得也不是特别漂亮。孔子的著名学生颜回、子路等等,并不多么出色,而孟子等等,并不是孔子直接调教出来的。可见,这第二个层次的成功(育人的成功),真是不好说清楚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得承认,有这么一回事,有这么一个高的层次,需要我们去追求。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强调第二个层次的教育,而所谓应试教育,就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的教育。

教育成功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第三个层次,就是思想的成功。如果教育者能拿出独到的教育思想,即可涉足这个层次,若有全面深刻、开风气之先的教育思想,那就是教育家了。比如陶行知先生,我们谈到他的教育成就,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他培养出的某个有名的学生,而是他的某些教育思想。陶先生的成功,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孔子当然也是这样。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表面看起来又似乎容易,有人以为只要写几篇文章,出几本书,被人称为专家,就达到这个层次了;其实不然,这里的关键是独创性。你必须提供独立的、新鲜的思想,而我们通常见到的专家们写的文章,不过是炒冷饭而已,顶多换个商标。

每位教师都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前提是既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也不要以追求高层次成功为借口,逃避第一个层次的成功,甚至为自己责任心不强、能力不够辩护。事实上,只要用心,教师可以同时把业绩和育人两个层次都做得很好。我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感觉美国小学教师雷夫就做到了,他较好地协调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先把业绩搞上去,然后再谈育人水平。教师最好是在创造业绩的同时警惕它的副作用,而在育人方面努力的时候,也不要忽略业绩方面的硬指标。否则你的教育理念再先进,家长和校长也不买你的账,这是现实问题。

2013.4.23

最悲哀的就是,第一层次还没有得到领导的彻底认可,又有了一点第二层次的意识,像我。于是,领导调侃:说起来天下无敌,做起来有心无力。(东莞老牛)

这位老师说的情况,我当年也遇到过。这会让你感慨:与其醒过来,还不如一直睡着;与其懂点素质教育,还不如一直糊涂着,以为应试教育就是正宗的教育。一旦有一些正确的理念,有些事你就不忍心做了。可是你不忍心,别人忍心,于是你就会吃亏,你会眼看着别的老师抢走学生的时间,“切蛋糕”后给你所剩无几,然后领导还要说你没能耐。怎么办呢?我当年的办法是,我不生气,我也不抱屈,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内部挖潜,减少讲课时间,课上写作业。我不逼学生,但也要求他们认真复习,到考试的时候弄个中上等,我觉得这就对得起学生了。领导当然不会树我为样板(我也不想当),但也不会调侃我,因为我业绩说得过去。再说,他知道如果跟我过不去,我的反击可能很锋利,不留情面,而且我与青年教师普遍关系不错,我常常帮他们解决疑难问题,领导大概也看出我不是没本事的人,也不是孤立者……于是我就可以“宁静以致远”了。人的个性不同,我的办法仅供参考。

2013.4.23

第二层次与第一层次难道就不能统一、协调起来吗?

第一层次简言之就是应试吧,而第二层次简单说也就是素质。

如果应试的题目都做不好,某一些方面的能力应该就会受到影响,而这一能力应该属于素质的范畴。其实应试这一块做不好,也就无法谈及素质了。

当然,注意了素质,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应试上了,素质包含太多的东西,应试仅仅是其中一个部分。与专业针对应试的学生相比会差一些,但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差别会越来越小。(GBEAR)

“不生气,也不抱屈,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内部挖潜,减少讲课时间,课上写作业”,这正是我现在在做的。因为我性格比较老实吧(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缺点),语文、英语老师把学生逼得挺狠的,学生做完那两科作业就没时间了,连上数学课都想做英语、语文作业,我缴了几次学生的作业。我是教数学的,我没有办法像她们那样,我又做不到,我总觉得自己的办法还不够多,导致学生成绩不好,因此一直在改变自己,但收效并不明显,这是我现在仍然感到压力大的原因。不过我赞同王老师的思路,我想短期内效果不好并不说明这不是一个好的思路,相信中考时会有进步的。(大树7086)

王老师的办法很值得学习!内部挖掘,再挖掘!课堂尽可能减少无效劳动,靠吸引,靠兴趣,让学生为我争取时间,也就是让学生爱我的课堂,爱上我的课,爱我的作业,这样谁也争不过我!前提是我不断读书,提高自己的素质,有育人的本事。(走进科学)

王老师的境界也是我想追求的。但是这的确很难,得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得顶得住外界的压力,还需要不时地给自己鼓劲,这种事情很少有人喝彩。(泥潭)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有点“清醒”了,但我确实从前年开始就不喜欢从外面挖潜的做法了。我教语文,总是希望从课堂上挖掘潜力,已经快两年基本没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了,学生的校内作业也总是尽量安排在课堂时间完成。我总是想办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这条道路走起来很困难,而且效果来得很慢,有时教学成绩会下滑,但总体上看,还能居中等。我带班,也在努力改变方法,尤其是跟着王老师学习后,更加努力转变思维方式,走科学化、专业化道路。道路很艰辛,也感到了不少压力,但我不甘心回到原路。我还是愿意努力改变自己。(冰山7091)

我无需掩饰看到王老师《教育成功的三个层次》后内心的震撼,好像这篇文章是专为我指点迷津的。我自己有过普通班、较好的班、尖子班的班主任经历,效果都还说得过去,业绩有了,领导认可了,评优评先不愁了,而我却茫然了。下一步该怎么走?

毋庸置疑,以前浅显的成功只限于业绩,谈不上育人,更与思想的成功沾不上边。我也有所觉察,但不知何去何从,曾几何时,我想再教一个差班试试,不求很好的成绩,但求学生能很好地定位自己。但由于工作的安排没能尽如人意,一直很迷茫!

现在,不管我有没有向二、三层次攀登的能力,至少我的目标不再模糊,感谢王老师指明了方向!(冰雪情)

案例2

去体验一下其他劳动者的生活

前年我到朋友的一家公司玩了一个月。回来后,老师们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如果是在私营企业,我们学校绝大部分的人,大约百分之八九十,会被开除。大家不爱听。我看了老师的QQ群,大部分发言都是老师如何受到社会的忽视以及各种不公等等,鲜见老师讲到教学中的问题,即使讲到,我发现也很幼稚,不懂得分析各种现象的原因,更不懂得提出解决方法。至于一方面痛恨社会作假,另一方面自己又经常作假;一方面痛恨学生不学习,另一方面自己也不学习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我跟学生说,如果我儿子和爱玩不爱读书的同学走在一起,我会反对,但我还是会适度允许;如果是和一个爱发牢骚,但又缺乏行动的人在一起,我肯定是非常反对,因为这样的人散布给人的是心灵的毒剂。

另外,在此应该感谢王老师。我在朋友的公司玩的这一个月,把教育诊疗的方法用在了招收员工方面。其中有一个人,我根据她的材料断定这个人和她自己的父亲接触较少,没什么感情,做事缺乏条理,感情远多于理智,对人对事三分钟热情,数学不良,语文尚可……她的介绍人大为吃惊,因为我讲的与她的实际情况全部吻合。我建议不要招收这个人。对于公司里的其他人,我则根据平常的观察,也一一告诉我的朋友哪些人不久后会离开,哪些人有什么优点,哪些人有什么缺点。在我离开公司后,我的朋友也发现了我提到的问题,我的预测基本上都变成了现实。(海蓝蓝2895)

同类推荐
  •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
  • 教作文有窍门:作家老师的58个建议

    教作文有窍门:作家老师的58个建议

    本书不仅仅是在讲写作的技法,更多地是揭示老师如何在作文指导中用深入浅出、轻松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学生领悟写作的奥妙。书中根据不同年段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寻求解决的思路,介绍相应的方法,简单易行地给予学生习作技法的指导、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有所悟、有所得,从此不再怕写作,进而爱上写作。
  •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散文诗二十三篇。这些作品,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包含了他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学。全书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佳作,同时,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 西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西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霸智能学习法

    学霸智能学习法

    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智能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智能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智能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内容包括智能学习的主要特点、智能学习的现实意义、新世纪多元智能的教育意义、教学中智能学习的意义、课程开发中智能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智能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智能学习的技巧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血殇录

    血殇录

    上古洪荒,神魔大战,六界隔绝。枯荣轮转,千年流逝,战乱再起······龙血染:“吾非人族,却具人之情愫,若是……吾族大业难成!”轩辕逸坤:“阿染,我知你有苦衷,我等你亲口向我述说的那一天。”龙血染:“陛下,对不起,我失约了……”龙桀:“去吧,莫染将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上尊

    世上尊

    “——湮灭,新生”“轮回逆转,乾坤颠覆,时空回流,沧海劫竭,大世浮沉,弥漫天际的雨雾散尽。”当沉睡苏醒时。“天变了,世变了,大时代更迭,沧海横流,一切都在潜移默化。”“过去、未来、现在”相互重叠碰撞,冥冥中的某种规则已经改变。一切未知、不详,曾经死去的再次显化世间,古老传承再现,从来没有显化在世间的生物出现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个充满“未知、神秘、诡异”的世界就此掀开神秘的一角。
  •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A Confederacy of Dunces

    A Confederacy of Dunces

    A Confederacy of Dunces is an American comic masterpiece. John Kennedy Toole's hero, one Ignatius J. Reilly, is "huge, obese, fractious, fastidious, a latter-day Gargantua, a Don Quixote of the French Quarter. His story bursts with wholly original characters, denizens of New Orleans' lower depths, incredibly true-to-life dialogue, and the zaniest series of high and low comic adventures" (Henry Kisor, Chicago Sun-Times).
  • 最美的时光

    最美的时光

    他们都是《读者》签约作家,他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启迪》等畅销期刊上,他们在中学生中有亿万“粉丝”……他们的作品频频被选用为全国高考、各省市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他们的美文最适合作为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中学生知道这个秘密,四处搜寻他们的美文;家长也知道这个秘密,纷纷购买有他们作品的报刊;语文老师更知道这个秘密,想方设法收集他们的文章,供学生考前阅读……
  • 美丽的莎茜丽雅

    美丽的莎茜丽雅

    本书是作者公开发表过的故事作品自选集。语言凝练浅显,情节曲折丰富,故事结尾给人启迪,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 异世领主养成系统

    异世领主养成系统

    这游戏有时候玩的太闹心了!两个傻兮兮的兵模站在地图上隔空打架,就能代表一场几万人的战争?要是能亲临战阵微操就好了,改,每次打架都要加载进入真实战场临阵指挥。占了大半个世界,几百座城市,结果发现就我一个人,这么大的成就连娶老婆生孩子都不能,改,加入家族系统,生几个儿子争权夺势才有意思。哎呀,屏幕怎么黑了?电脑炸了?不对,好像是穿越了。
  • 赝品娘娘

    赝品娘娘

    她穿越了!不仅穿越了,还沦落到妓院当洗碗工……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三皇子却要她当二皇子的女人,以窃取名册!为了项上人头,她含泪接受。没想到目的达成后,三皇子却杀了她的相公,拿她“家人”的性命威胁她,逼得她做皇后,甚至还强迫她成为他的人……
  • 傲娇萌妻,只宠你!

    傲娇萌妻,只宠你!

    【女强宠文】“唔……别碰我!”“老婆,我们该生猴子了。”前世,她死的惨烈,被毁容,变瘸子。重生后,她誓要将欺负过她的人踩在脚底下,手刃白莲,脚踢仇人。上一世爱到入骨的男人,她也决定抛掷脑后。可是,这个男人却突然化身为宠妻狂魔。甚至动不动就上演壁咚,椅咚,地咚,各种咚。好不容易享受单身生活,她怎么能再掉入坑里。屁股拍拍,完美走人,可是,却被男人拉到全球直播的镜头前,拿着巨大钻戒跪地求婚,“老婆,要享受单身生活可以,但是必须要先出现在我们家户口本上。”“我才不要呢。”男人却一把扛起她,笑得邪肆,“耿太太,关起房门来在说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