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8900000002

第2章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沟通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换,也不是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我们首先要了解沟通的基本含义,然后进一步去学习在养老机构中如何与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谈到“取得沟通”或者“建立沟通”等。

“沟通”这个词被大家广泛地使用,但究竟什么是沟通?我们首先要了解其含义。

一、沟通的基本含义

所谓沟通,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来相互传达信息,相互之间表达意愿或交换意见。如果仅仅是传达了信息,但对方没有很好地理解或者没有反馈,这样的沟通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沟通是从信息接受方对信息进行了反馈才真正开始的。对于信息接受方,不仅仅只是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释,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次反馈给信息发送方,这才算是完成了一次沟通。

二、沟通不仅仅是传递信息

作为信息接受者,除了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释,对信息进行把握或判断,然后,把自己要表达的信息进行组织,反馈给信息发送者。

什么是沟通

三、沟通其实是一种“分享”

正如前文所述,信息接受方要对信息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释,整理自己要反馈的信息,然后反馈给信息发送方。不仅如此,信息发送方也会同样地再一次反馈新的信息。如此这般,发送方和接受方不断地互换信息,反复进行交流,直到相互理解对方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或全部意思),双方把各自所拥有的信息、观点通过沟通进行分享,或为达成一致意见而努力,这才是沟通的本质。

初次见面的双方第一次进行沟通时,相互之间能够共享的信息其实是很少的。此时,沟通的目的就是要把相互之间能够共享的信息部分进一步扩大。

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和生活。

因此,如何更好地和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

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很多场合都是用语言作为主要的沟通方式。人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谈,或者把想要表达的意思用文字写下来,或者用手机短信、信件、电子邮件等来沟通,相互传达信息和观点。

虽然用语言进行沟通占据了沟通形式的绝大部分,但有时还不能完全表达交流双方要表达的信息和意思。因为有时仅仅用语言去表达,可能无法完全得到对方的理解,甚至还会产生误解。交谈时也同样,仅仅通过对方说的话进行信息判断并不全面或者并不真实,还要通过对方讲话时的表情和动作,进一步去判断和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或者去了解对方此时的心理活动。此外,沟通时还存在很多言语上肯定、态度上否定的情况。用手势(手语)、神态、眼神等方式进行表达的方式,这些沟通方式可以称作非语言方式的沟通。

非语言方式沟通作为语言沟通的一种补充一直被广泛使用,在养老机构中,对于我们日常照料的老年人,特别是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来说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语言能够表达的意思,有时还不如用表情、手势更能让老年人了解和明白。因此,语气、表情、手势等在沟通上所起的作用,大致可以概况为以下几点。

(1)语气、表情、手势等是对语言的一种强调或确认。

(2)语气、表情、手势等是对语言的一种补充。

(3)语气、表情、手势等有时可以代替语言进行交流。

(4)语气、表情、手势等有时可以起到语言之外的表达效果。

语言方式的沟通和非语言方式的沟通

像电视节目、广告、通知等这样公开的沟通方式,是以大多数人为信息接受方,由信息发送方单方向地发出信息,而且接受方并不一定把信息反馈给发送方。但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沟通时,信息接受方收到信息后需要向发送方进行信息反馈,以完成相互之间的沟通。也就是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沟通,发送方和接受方相互之间应该是一种双向关系,而且这种双向关系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认可和理解,是无法建立合作关系或者达成一致意见的。

所以,单方面的信息发送是无法建立沟通的。

沟通的双向关系

良好的沟通是需要沟通双方有对等的关系才能够建立的。所谓对等关系,就是抛开了上下级关系、能力大小差别、施与和被施与、命令与被命令等各种不对等的立场关系,只是相互之间作为平等的两个人相互交流、彼此互相认可的一种沟通关系。因此,在发出命令方和接受命令方、指示方和被指示方、提出要求一方和被要求一方这种立场不对等的关系条件下,很难建立良好的沟通。

另外,沟通双方会根据对方的态度(讲话方式、表情、动作等)判断下一步是否继续沟通。如果双方沟通关系不对等,也会和前述情况同样,很难建立良好的沟通或者很难继续进行沟通。任何一方如果感受到了“以上视下”的目光,或者“自己始终被否定”的态度,甚至被呵斥、被命令时都会感到不愉快,在这种情形下也不会有心情真心进行回应。所以,沟通是双方有对等的地位关系时才能够建立的。

良好的沟通需要双方有对等的关系

在养老机构中,护理人员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从沟通的基本理念和本质上讲与普通人之间的沟通是相同的。要首先明确了解护理人员与老年人两者之间的立场关系,因为立场关系会对沟通效果产生影响。

一定要注意: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不是躺在医院病床上的病人,养老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要帮助老年人过上体面尊严、充满活力的晚年生活。

什么叫作生活?如同“生活”这两个字所表达的字面意思:生存和活力。如果没有活力,就不能称之为生活,护理人员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帮助老年人恢复生活的活力。

所以,仅仅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不便,任何事情都替老年人做完,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完全科学。首先,护理人员要准确把握哪些事情老年人确实无法自己完成。其次,鼓励老年人去做自己能够做到的部分,确实无法做到时护理人员再进行帮助。如果护理人员任何事情都替老年人做好,看起来很亲切、也很体贴,似乎这样就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了,结果却造成了老年人身体功能继续降低,原本完全可以自理的事情,也将变得不能自理。

所以,如果我们理解错了养老护理工作的重点,就会和体面尊严、充满活力的工作目标大相径庭。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好呢?在盲目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之前,首先要考虑:我们该怎样帮助老年人自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帮助老年人自理?

养老护理工作中的沟通

即使老年人年事已高,或者存在各种身体障碍,护理人员也要鼓励、激发老年人产生“我自己可以做到”的信心,激发出老年人自身的活力去生活。让老年人产生“我要自己去做”的想法和意愿,这才是养老护理工作的真正目的。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帮助老年人产生自己去做的想法和勇气,逐渐靠近自理的目标。

另外,过度包办的护理方法,会造成老年人在心理上开始认为“我老了,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事都需要别人替我做”的消极想法。这样的想法如果长时间持续,老年人首先从精神上就已经“瘫痪”,紧接着身体也会瘫痪,也就是说,这样的护理工作思路只会夺去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和活力。

养老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老年人过上体面尊严、充满活力的生活。因此,护理人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能够让老年人产生生活积极性、激发出生活活力的沟通方法。

在养老机构中经常提到“我们一定要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这句话需要进一步理解:不仅是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就可以了,所谓需要应该理解为“对这位老年人来讲,什么才是最必需的”。那么,为了让老年人过上充满活力的生活,我们该怎么做呢?

护理人员要想办法让老年人产生“我想要自主、自理地去生活”这样的想法和意愿,进而产生“我自己可以做到”的信心,这样才是真正地帮助老年人。

目前,在国内的养老机构中,护理人员和老年人都是以护理方和接受护理方的身份来建立双方关系的。这种关系从沟通层面来讲,容易形成护理方单方面对被护理方进行指示、命令的立场关系。此外,一些养老机构只注重从老年人的个人信息登记去判断他们的情况,却不重视和老年人的日常沟通,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平时难于沟通或不愿沟通,这都会给双方的沟通造成很大障碍。

怎样沟通才能激发老年人生活的积极性

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时,首先要把接受照料服务的老年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去看待。同时,也要努力创造让老年人了解护理人员的机会。

护理人员在和老年人沟通时,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反馈,并且要接受、认可老年人的反馈。同时,要用心不断地改进沟通方式,建立起双向、对等的沟通关系,以期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一、护理人员与老年人沟通时的地位关系,不能只是简单的“我=提供照顾的人,你=接受照顾的人”

护理人员与老年人的沟通同样要建立在双方对等的关系上,养老机构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生活场所,也是一个需要构建人际关系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讲,养老机构也可以说是老年人和护理方的工作人员所构成的一个团体,老年人和护理人员作为构成这个团体的个人,相互之间的地位关系应该是对等的。可是,由于“提供照顾”和“接受照顾”这样的分工关系,会让护理方经常忘记和老年人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对等的立场关系。

良好的沟通是在相互认可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的,只有在相互对等的沟通关系基础上,沟通双方才能够相互认同、相互理解,所以,养老机构的护理工作者要时刻谨记这一点。

养老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方式

二、养老护理工作中的沟通,都是从双方作为独立个人相互认同开始建立的沟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扩大双方能够共有的部分。

养老护理工作现场的沟通,除了要明确双方立场关系之外,还存在护理人员和老年人之间有较大年龄差异这一特点,另外还有,双方生活的时代、当时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价值观等都存在很多差异。而且双方的思想、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所以护理人员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能够共有的部分其实是很少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沟通,来扩大这些共有的部分,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加深对老年人的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赖。

三、收集信息对进一步加深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养老机构中,护理方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收集老年人各方面的信息,这对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为切实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认真听取老年人的诉求和愿望,还要通过进一步沟通去获得老年人各个方面的信息,然后再准确地判断老年人真正需要什么。这种沟通与家人或朋友之间的沟通不同,是立足于如何做好护理工作的沟通。护理人员和老年人交谈时,其实都含有大量重要的信息,护理人员要注意把握这些信息,这对于护理人员来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必须掌握的能力。

四、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也很重要

和老年人谈话时,护理人员的表情和态度,会对老年人下一步的反馈产生影响。有时还需要用手势(手语)、姿态、眼神等沟通方式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进行沟通,这些沟通方式都可以称为非语言的沟通。非语言的沟通是对语言沟通的一种补充,特别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进行非语言的沟通时,如果发现老年人虽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开始变得高兴,或者点头认可,就表明这种沟通方式起到了一定效果。

专栏梅拉比安法则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做了一项实验:当人们接收到相互矛盾的信息时,人的视觉、听觉、语言中,哪一项会最优先接受信息?当无法立即确认信息时,是否会根据对方的感情和态度进行判断?

梅拉比安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是由语言、声音(听觉)、身体语言(视觉)三个要素组成的,在传达信息时,这些要素所占的比例为:语言占7%,听觉占38%,视觉占55%。也就是说,对于这三个沟通要素,当接收到矛盾的信息不知该如何判断时,信息接受方就会加大从信息发送方的表情、肢体语言、态度、声调、口吻等进行判断的概率。

此外,梅拉比安法则还主张:在信息传达方面,不是要决定哪一项最优先,而是主张三个沟通要素要相辅相成,共同来建立最有效的沟通。要想向对方更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谈话内容具体化,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合适的谈话方式等,这些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非语言的沟通,将会使沟通更加有效。

同类推荐
  •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茅盾经典

    茅盾经典

    茅盾的散文从个人的感受与经验出发,但并不仅止于书写自我,而是通过“风景”的发现,将主观情感与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在描摹世相、记叙人情的同时,反映时代,超越时代。其小说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挣扎折射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篇幅虽短,但内涵深广,艺术特色鲜明。
  • 探索与实践

    探索与实践

    本书共收录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教师的论文50余篇,主要内容涉及课程改革、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本书总结了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寺庙建筑(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寺庙建筑(阅读中华国粹)

    我国寺庙的数量众多,建筑风格多样,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承载与记录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兴衰,不仅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我国悠久宗教历史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我国的寺庙文化源远流长,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其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说它是“历史文物的保险库”,可谓当之无愧。我国的寺庙建筑与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热门推荐
  • 穿越异世之月尊

    穿越异世之月尊

    她同时被亲情和爱情背叛,新婚之夜死去,在玄云大陆重生,拥有尊贵身份,妖孽资质,完美爹爹,强大势力。且看她如何玩转玄云大陆。…………我是温蛋铃铃,QQ2274505789.
  • 笑傲江湖(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

    笑傲江湖(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如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娇美慧黠、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奇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
  • 空间小农女,冲喜丫头病相公

    空间小农女,冲喜丫头病相公

    22世纪的女科研家余苗,变成了古代的冲喜小丫头鱼苗,不止白捡了一个便宜的病秧子相公,还多了一大家子奇葩的娘家人。母亲懦弱,弟弟瘦小,相公,秘密多多。鱼苗手握自己研发的空间,边致富,边欺负欺负争宠的美丫头,还顺手帮病鬼相公修理了恶仆。奶奶欺上门,大伯娘打秋风,小姑姑对她的相公痴迷到不可自拔,她皆一一解决掉,而病鬼相公,也在她的灵泉水的浇灌下,越加得玉树临风。银子多多,小两口蜜里调油,不止成功地摆脱了一堆的极品亲戚,更是财路官路皆亨通。考状员,上京城,病鬼相公成了人中龙凤,她却因为没有孩子而被诟病。“娘子莫怕,不是你的问题,是为夫的。”
  • 叫我怎能不歌唱

    叫我怎能不歌唱

    平均海拔三千九百米的玛孜河谷,河麦乡人世世代代过着自以为满足的日子。河谷沿岸,陡峭的山坡上为数不多的沙质土壤里狗尾巴草一样轻飘飘的青稞,还有每天来回行走在羊肠小路上的牛羊是河麦人赖以生存的食粮。原始的生活方式,加之德高望重的阿爷顿珠多吉老人陈旧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当地的农业发展,河麦人在自我满足中艰难地沿袭着“乡下的日子无论怎样过都是一回事”的理念过着平淡日子。多年来,地少、仅靠牛羊为生一直是乡长仁增汪杰的心病,他带领全乡六百多个劳动力硬生生地把一座山峰开垦成了一个足有一千七百多亩的大坪坝。
  • 噬龘

    噬龘

    一个新生废物导致支系灭绝,长大后也无力复仇,遇到喜欢的人也无力争夺……这是命吗?这是我所谓的活着还是我生就是蝼蚁……遇到你,生;不为了什么特别的理想,死;只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受委屈,这就是拼搏的目的。
  • 瑞香狼毒(短篇小说)

    瑞香狼毒(短篇小说)

    韩沫儒沉思片刻,缓缓道来,孩子的名字叫天赐吧,姓韩。女儿的脸终于浮上了笑容。第二天一早,一辆卡车停在韩沫儒的家门口,装载着屋里全部的药材和器具,还有韩家的三口人,驶向遥远的地方。一只笼子绑在卡车的顶上,风一阵猛过一阵,不断地揪出公鸡所剩无几的羽毛,秃尾巴的公鸡缩成一团,忘记了打鸣,也忘记了惊叫。后视镜里,家乡的模样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快八十年了,他的脚在这里长出了老树根,只等终老一生,入土为安,却不承想,一夜之间,连根拔掉,倏然离开。
  • His Own People

    His Own Peop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战奇法

    百战奇法

    社会的本质是对抗和竞争,古兵法所揭示的正是如何在对抗和竞争中获胜的方法和手段,这是它之所以在众多的领域备受推崇的根本原因。《百战奇法》是我国古代一部颇具特色的兵书,自从产生以来一再刊行,广为流传,为后世兵家所重视和推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百战奇法》共十卷,3万余字,每卷10战,合为百战。现存世有明弘治、嘉靖、万历刻本及多种清刻本、《百战奇法》将战争诸方面概括归纳为100个题目,即“百战”,其与《武经七书》特圳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引用百条古兵法警句,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 和儿子一起成长1(珍藏版)

    和儿子一起成长1(珍藏版)

    本书讲述爱是母亲最原始的本能,科学的爱才是帮孩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必须的养份!她是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她是资深教育专家。她用“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亲身实践,培养出了一位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让许许多多感叹“快乐童年”与“成功学业”不可兼得的家长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