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本事,如果不为人知,不被人发现,就像地下尚未被开采的煤,深深地埋在地下,永远也不会有出头之日,不会得到人们的承认。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却不懂得自我表现;如今,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如果不善于表现自我,就会被无情的竞争淘汰,无法获得成功。
每逢新生开学,对同学们不十分了解的老师不知道选谁当班干部。后来,一个老师说:“谁要认为自己有能力当班干部,就主动来找我,我会给他施展的机会。”
大部分新生都没有主动跟老师说。这时,一个很不起眼的女孩毛遂自荐,当上了班长。刚开始,大家都有点不服,像她这样一个“丑小鸭”式的女孩,能胜任吗?
但事实并不像学生们想像的那样,她在管理方面确实有技巧,帮助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赞赏。试想,如果她不主动推销自己,即使她再有能力,也不会有表现的机会。
千万不要恐惧失败,只要明白失败是为了下一个目标获得成功所做出的准备,那么,现在的你不正是走在成功的路上吗?
认清自我价值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一家快餐店打工,因为疏忽而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店经理指着他的头骂:“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你以为你值多少钱?一个小时几块钱,连吃个汉堡套餐都不够!”那个年轻人呆在那里,惊觉到自己的确不值几个钱。
事实上,很多人在买东西时,都会斤斤计较,但在找工作时却便宜售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现象呢?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任何东西都有价值,换言之,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都是某种形式的商品,都需要花时间去经营属于自己的品牌,行销自我,才能在这个社会中为自己争取最好的价格,更何况,未来人才的竞争是全球性的,21世纪最重要的商品投资就是人才。
一件商品有没有竞争力、值多少钱?除了它本身的品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当然是顾客的感受。广告中大量的顾客见证、明星见证,就是为了告诉受众:他们用了都说好,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毕竟只有使用的人认为它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那才是有竞争力的商品。
求职者不就是这样吗?学历、能力和资历当然是一种竞争力,可是老板花钱雇人,都有自己的期望值。当你的表现和他的期望基本吻合,他会认为你物有所值,当你的表现超出了他的期望,他会认为你物超所值。真正的竞争力是不容易被取代的,体现在我们的表现和老板的满意度上,而不只是我们手头的几张“质量证书”。
所以在打算销售自己之前,我们最好先搞清楚老板对自己的期望值。如果你是管理者,率领团队达到目标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你能做到这些,自然你是物有所值。要是你还能训练员工、激励员工、营造高效的工作氛围,那就身兼领队、教练和队长的角色了,自然就是物超所值。想一想,做老板的通常会选择哪一种人?
如果你只是职员,把事情做对,帮主管“救火”,那些只是分内的;懂得自我教育、始终保持成长、主动沟通、积极合作的人,才是物超所值、有竞争力的。难怪很多公司找人的标准已经从原来的看学历、看技能、看资历,到现在变成看态度、看价值观、看综合素质了。
在今天的商场,要想获得高额回报并且甩开竞争者,就得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这条规则在职场上同样有效。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年代早就过去了,竞争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附加值是什么。
如果你总是把分内的事做得妥妥帖帖,却总是因为没能获得更多的空间而困惑。建议你想一想,除了应该做的事,你还能做什么?对你的老板来说,一个有着更高附加值的员工意味着效率、价值和榜样;而对你来说,它意味着机会、成长和实力。用不着抱怨什么,其实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只要我们的表现能够超出老板的期望,我们就有机会。
一旦我们拥有更高的附加值,自身的价钱就会自然攀升。
卖别人想买的
商场如战场,在对手如林的情况下如何将自己的产品卖个好价钱,是令所有生意人绞尽脑汁的事。市场营销学中关于产品的销售有一条众所周知的铁律,即:要想卖自己想卖的产品,很难;而要想卖顾客想买的产品,则容易多了。
其实职场何尝不像一个商场,人人都如同商品架上陈列的商品,都希望能被赏识自己的人买下。而要将自己卖个好价钱,则一定要知道自己白勺‘‘顾客”想要买的是什么。
因此,老板想买什么?这一点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客户。
不要认为自己有学历、有能力、有经验,别人应该会买。或许你的老板认为这是最起码的条件,他们可能更在乎你未来的潜力,而不是过去的表现;也可能不在乎你个人的实力,而是看你能不能融入团队;甚至有可能希望你是一张白纸,而不是靠经验来应对瞬息万变的挑战……反正,你有的和你老板要的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不要抱怨为什么在职场走得那么辛苦,没有找准卖点,自然就卖不出去。
顶尖的推销员总喜欢和他们的客户做充分的互动,这既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绝对自信的表现,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满足客户的任何需要。你正是要这样去做,不要害怕和你的老板沟通,经常问他一些只有顶尖的推销员才问得出口的问题,比如:“对我的工作您还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我真的很想知道!”“您能告诉我还有什么环节需要改进吗?我会努力去做!”“只要对我的表现不满意就告诉我好吗?请相信我能做好……”
我敢保证,没有一个老板会不喜欢如此主动的员工,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了解你的老板究竟要什么。这是一条捷径,一条让能力迅速提升并使我们脱颖而出的捷径。
只要看看那些顶尖的推销员就会明白,他们可能并不是学历最高的、能力最强的、经验最丰富的,但他们一定都了解客户要什么并能设法满足。要知道,没人会关心你是谁、你有什么,除非你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就是职场。
发现自己的卖点
要想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必须要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最佳卖点。有句老掉牙的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其实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就是上帝很公平地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一项天赋特质,所以有些人天生不需要专门练习,或许就可以跑得很快、唱歌很好听、记忆力很强、反应特别灵敏,这其实就是他们自己最好的卖点。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大型外商公司在招募新人时,不仅重视新人曾经学过的专业,还要求新人做“性向测验”,为的就是了解新人的个人特质,以便安排最适合他的工作。不过,却有很多人遗忘掉了这项上帝给自己的最好礼物,而总是在做一些与自己特质天赋不合的事情。
人作为一种被广为使用的商品,正在由各类学校和公司批量生产出来的。这使得这种商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能够胜出的人都有自己的USP,行销学上称之为“独特的销售卖点”。学历不是USP,你有别人也能有;技能不是USP,外语、电脑人人都在学;经验也不是USP因为变化实在太快了。商品是靠USP来争夺眼球、扩张市场的,人也一样,那些缺卖点的人只能坐板凳、当替补了。
没有人会怀疑宝洁公司的成功是由准确的USP带来的。以洗衣粉为例,“P&C”曾相继推出了“汰渍(Tide)”、“快乐(Cheer)”、“伊拉(Era)”、‘波尔德(Bold)”、“象牙雪(Lvory Snow)”“德莱夫特(dreft)”等9个品牌,每个品牌都有它的USP。“汰渍”是“去污彻底”,“快乐”是“洗涤并保护颜色”,“波尔德”是“使衣物更柔软”,“德莱夫特”是“适于洗涤婴儿衣物”,“象牙雪”是“快速去污”,“伊拉”则是“去除油漆等顽渍”……
我们得像品牌大师一样也为自己找一个独特的卖点。学历、技能、经验……虽然听起来都不错,可显然不够独特。老板们会认为这是每个求职者必备的敲门砖,没什么大不了。再说,职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把这“老三样”当作卖点在卖,你又何必搅这趟浑水呢?
其实,在职场可以成为USP的东西有很多。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些也可以卖,而且还能卖高价,比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人际合作、沟通表达、效率管理……一个人总得有几手绝活,在学历、技能、经验都不相上下的时候,这些卖点就成了胜出的理由。
在童话《我是谁》中,一只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动物的小地鼠,在寻找自己是谁的过程里,首先跟松鼠朋友学爬树,因为她很羡慕松鼠可以爬到高高的树枝上,看远处的风景。但她不管怎么努力,总是没有办法像松鼠一样爬得又快又高,好几次摔跤还差点跌断腿。后来她又跟小狗学赛跑,但还没跑多远,就累得要命。甚至她还跟夜莺阿姨学唱歌,但她只要一开口,动物就都跑掉了。她很难过,觉得自己是森林王国里最没用的动物,只好挖个洞躲起来。直到有一天,浣熊妈妈家里失火了,但是浣熊宝宝逃生不及还困在屋里,由于火势太大,没人可以靠近救援。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小地鼠发现自己挖的洞与浣熊妈妈家不远,灵机一动,就挖地洞穿透浣熊家的地板,救出了浣熊宝宝。从浣熊妈妈感激的眼神中,小地鼠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自我。
从这个童话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那就是发现自己的天赋、特质,最好就根据这项特质去发展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如果用现代企业的术语来说,就是发现自己的核心价值,专注于本业。
想要发现自己的卖点在哪里,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老天爷给我的天赋特质到底是什么?从小到大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不需要经过太多努力就比别人做得好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我有没有按照自己的特质天赋,发展自己的专长?现在的工作,是不是就是我最擅长的?
现在开始,花点时间,好好找找自己的卖点。如果你有,那就应该大声吆喝,并且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你没有,那就建议你赶快拿出读文凭、考证书的热情,帮自己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在职场推销自己比以往更困难了,可我却相信其中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准自己的卖点,根本不懂怎么去卖。竞争激烈的确是个事实,可很多公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不得不让职位空置的事实,也在提醒今天的职业者:不是你没有机会,而是你必须告诉老板,你卖的究竟是什么?
包装好自己
国内某品牌香水在进入南美市场之初,销售业绩一直不尽如人意。后来,市场营销人员对南美香水市场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后,提出了突破现状的对策:一,提高包装的档次;二,提高香水的售价。新的市场对策付诸行动后,这个品牌的香水在南美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为什么同一个产品,换上一种高档的包装,就能以更高的价钱畅销起来呢?这个问题不仅值得各个企业的营销人员深思,也值得广大职场人士深思。
再说一个我本人应聘失败的真实例子。几年前,一本叫《××文摘》的刊物在广州成立发行站,急需招聘发行经理一名,待遇颇为优厚。我因为在广州有3年刊物发行的经验,在广州的发行网络中有良好的关系,因此自信能做好这个工作。于是,在与招聘方电话沟通后,我便于第二日前往面试。来面试的人有四五个,我排在第四位。其他都西装革履,唯独我穿着一身牛仔服。头发、胡须我也没有打理,一副嬉皮士的风格。那次应聘面试的时间,别人花了半小时以上,唯独我不足5分钟。在我坐在面试主考官对面时,我就明显感觉出他冷淡的态度。他随口问了我几个问题,便有结束面试的意思。尽管我采取了主动介绍自己的方式,试图吸引他的注意力,但他似乎对我没有多大的兴趣。最后,我在尴尬中离开了。
如果把面试当成一场决斗,我在那次决斗中刚上场就被裁判判我输了,我甚至没有机会使出自己的功夫证明自己。事后,我总结分析了我失败的原因:忽略了对个人形象的包装。
至于如何包装好自己,我们将在本书的第七章进行详细讲述,在此不再深谈。
努力地推销自己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电视广告时间越拉越长,广告片越做越精致,广告投入越来越吓人。商家不惜血本来抢夺人们的眼球,目的很明确:使你认识它,记住它,购买它。
职场好比商场,企业是顾客,你就是产品。在这个商场里,各种类型、各种层面、各种价位的产品应有尽有。现在的顾客也越来越挑剔,常常挑到手酸眼花,还一个劲地抱怨:“东西虽然不少,可合适的好像并不多。”
有些东西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的事实自然也让商品的价位水涨船高。有些则乏人问津,并且因为滞销,不得不靠低价来吸引顾客。
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尽快忘掉这些莫名其妙的老话吧!这些用来安慰失意者的止痛剂,现在居然被很多职场人士当作了滋补品。他们在阿Q精神的抚慰下,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