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台湾主持界一姐”的陶晶莹并不是很漂亮,但是她自信坦诚、大方热情,既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又能积极地表现自己出众的一面。陶晶莹的主持风格别出心裁,话题随意,大家对她的评价是:在台上表现得冷静、成熟,很有大家风范;有思想,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评价问题客观有理。在一次“台湾十大完美女性”的评选活动中,陶晶莹夺得冠军。而陶晶莹对此笑着说:“若真的在外表上比较,我可能会输她们一大截,但是我的魅力却并不输给她们!”
正是有了这份淡定、这份从容、这份自信,直到今天,陶晶莹依然能够活跃在舞台上。就像萧伯纳说的:“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陶晶莹如此,古今中外那些创造了自己的精彩的人生的不凡女性同样如此。
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强烈自信心的女性。上中学时,一位男生声称:“我的数学要考100分,你们几个女同学分数加起来有那么多吗?”林巧稚自信地回敬他:“你要拿100分,我就拿110分!”考试结果出来后,林巧稚果然为女同学争了一口气。
后来,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协和医学院,又被派往英国留学进修妇产科。然而那时社会上的观念是做手术主刀是男人的事,女人开刀动手术不可想象,院领导就拍电报要她改学公共卫生系。这充满歧视的电报使她很气愤,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仍旧进修妇产科,最终又以优异成绩为女性争了光。
几年后,她凭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被提升为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主任。
正是因为林巧稚自信、处处要强,不服输的性格,才成就了她不凡的事业。
自信不仅仅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更是一种最坚强的内在力量。自信的女人处世必然乐观进取,做事也一定主动积极,勇于尝试。而信心也从未令女人失望,它会使她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
有一个墨西哥女人和丈夫、孩子一起移民美国,当他们就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她丈夫不告而别,留下她和两个待哺的孩子。
22岁的她先是惆怅了一阵,但看看孩子,她又毅然选择了向前,她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会摆脱困境。就这样,她带着孩子来到了加州,去了一家墨西哥餐馆里打工,虽然工钱不多,但她还是尽量节约,因为她还有一个梦,那就是开一家墨西哥小吃店,专卖墨西哥肉饼。
有一天,她拿着辛苦攒下来的一笔钱,跑到银行向经理申请贷款,她说:“我想买下一间房子,经营墨西哥小吃。如果你肯贷款给我,那么我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一个陌生的外地女人,没有财产抵押,没有担保人。她自己也不知能否成功。但幸运的是,银行家佩服她的胆识,决定冒险资助。
她25岁起经营自己的墨西哥肉饼店,经过15年的努力,这间小吃店扩展成为全美最大的墨西哥食品连锁经营店。这个女人就是拉梦娜·巴努宜洛斯,她后来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长。
这是一份自信带来的成功。自信使她白手起家寻求生路,自信使她有了胆量,自信也给她带来了机会和财富。任何人都会成功,只要你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那么你就能如愿以偿。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自信的女人呢?
要自信,首先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把它做得最好。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做得得心应手,也才能在做的过程中体味到被认可的幸福与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无疑是建立自信心的良药。
其次,不要总拿自己跟别人比,更不要拿自己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要知道自己有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只有发展自己的长处,修正自己的短处,才能避免陷入自卑的阴影中。
再次,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你能行!”“你能做好”,这是你在自己大脑中首先要设定的一个前提。经常暗示自己“你能行!”能够增强自身良好的潜意识。为了做好这件事情,你一定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做这件事情。自然就有可能获得成功。而这种成功就是对自己能力的再一次肯定,是获得自信心的心理催化剂。
最后,不要把“别人的过错”当成自己的。一个人失去自信,多半是因为事业或感情出了问题。而女性的自信心崩溃,通常都是由于感情上遇到了挫折,美女也不例外。女人感情受挫时,最容易否定自己。这种对自我的误导会让女人从此一蹶不振,看轻自己,丧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作为女人,一定要做到看问题一分为二,不是因为你不够有魅力而使他不再爱你,而是因为他错过了你。这是他的损失。
山因蕴玉而辉,水因环珠而媚,女性因自信而美。自信可以为女人的魅力加分,尤其是人到中年后,青春不再,如果没有自信与落落大方的气度,无论曾经多美丽,也会因岁月流逝失去光彩。我们天生的容貌自己是决定不了的,但后天的容貌却可以掌控。你的知识,你的涵养,你的性格,完全可以从你的面貌上体现出来。如果你自信,那么你将从内而外散发出坚定与自信的光芒,这种光芒足以把人生照亮!
知道你自己要什么
“比尔·盖茨很远,杜拉拉很近”,因为《杜拉拉升职记》一炮走红的“杜拉拉”,在职场上拥有了大量的fans。杜拉拉一个姿色中上,没有特殊背景,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的女性,为什么比比尔·盖茨的成功更有参考价值呢?她的成功又是凭借什么呢?
在杜拉拉成功的经历中,我们会发现杜拉拉是一个非常自强而理性的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能获得什么。因此,她比一般人更懂得把握机会,外加良好的教育背景,培养了杜拉拉在待人接物方面足够的精明和世故。这一点对从事人事行政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杜拉拉从最初的行政主管一步步成长为人事行政高级经理,都是靠着这种波澜不惊的处世方式和平和的心态获得的。
是的,作为女人,要想自己的人生与众不同,就应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剑桥郡的世界第一名女性打击乐独奏家伊芙琳·格兰妮说:“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一定不要让其他人的观点阻挡我成为一名音乐家的热情。”
她出生于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农场,从8岁时她就开始学习钢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音乐的热爱与日俱增。但不幸的是,她的听力却在渐渐地下降,医生们断定是由于难以康复的神经损伤造成的,而且断定到12岁,她将彻底耳聋。可是,她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停止过。
她的目标是成为打击乐独奏家,虽然当时并没有这么一类音乐家。为了演奏,她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聆听”其他人演奏的音乐。她只穿着长袜演奏,这样她就能通过她的身体和想象感觉到每个音符的震动,她几乎用她所有的感官来感受着她的整个声音世界。
她决心成为一名音乐家,而不是一个聋子,于是她向伦敦著名的皇家音乐学院提出了申请。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聋的学生提出过申请,所以一些老师反对接收她入学。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师,她顺利地人了学,并在毕业时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从那以后,她就致力于成为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并且为打击乐独奏谱写和改编了很多乐章,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专为打击乐而谱写的乐谱。
至今,她作为独奏家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因为她很早就下了决心,不会仅仅由于医生诊断她完全变聋而放弃追求,医生的诊断并不意味着她的热情和信心不会有结果。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妈请教对待别人不公正的批评有什么秘诀。她姨妈说:“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评的惟一方法就是只管做你心里认为对的事——因为你反正总是会受到批评的。
作为女人,如果能够做到忠于自己的内心不动摇,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击垮她了。这样的女人活得洒脱,活得超凡脱俗,也活得比他人淡定、从容。
被誉为“世界上最酷的总统夫人”的塞西莉亚是法国总统萨科齐的第二任妻子,但在萨科齐被选为法国总统之后不久,她决意要离婚了,因而成为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统夫人。
塞西莉亚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是一个低调、喜欢宁静生活的人,非常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而“第一夫人”的身份令她感到困扰,她宁愿穿着牛仔靴和迷彩裤到处走。塞西莉亚曾说:“如果你同一个政治人物结婚,你的私人生活和公众生活就合二为一了。这是诸多问题的开始。有朝一日,你在夫妻关系中不再感到自在,夫妻关系不再是你生活中的基本内容,婚姻就不能再维持下去了。”
或许你很难为多变的塞西莉亚喝彩,然而有谁的一生,敢这样为自己的意愿而活?敢这样潇洒地在最华丽的位子上离开?塞西莉亚做到了,至少就单凭这点超乎凡人的勇气就已经让人佩服了。
当然,忠于自己,还应该爱自己,永远不为因为别人的背叛放弃自己。
徐志摩在邂逅林徽因后,便登报休掉了他的原配张幼仪。这对于一个旧时代的妇女来说,是多大的羞辱和难堪?但是张幼仪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学做一个新女性,发愤读书,留学德国。后来她回到上海后做了银行的副总裁,还在云裳服装公司担任总经理。她坚强、独立、干练,“虽生平殊少欢愉,但并没寂寞黯淡,反活得精彩”。
亦舒曾说,“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对于女人来说,在喧哗的尘嚣中保持灵魂的独立,忠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是十分难得的。而像张幼仪这样忠于自己的内心,不放弃自己的女人更是值得世人尊敬的。
无论如何,请你一定要做一个忠于自己的女人,不管其他人如何看待,都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要对自己坦诚,永远不放弃自己,要相信自己。忠于自己的心,是对自己负责,亦是诚实品格的深层次体现。忠于自己的内心的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千万不要因他人的论断而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追随你的心灵,唱出自己的声音,世界因你而精彩。
你不必期许所有人的赞许
每个人都有被赞美、被认可的需要。女人这方面的心理要求更甚。因为女人是天生的“悦耳”动物,总喜欢听“好话”,总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喜欢自己,满意自己。可是,又有谁能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呢?要求每一个人都赞同自己,是最愚蠢不过的事情了。这里的一项调查结果就说明了这一事实:对于一件事情是否应该去做,如果你去征询10个人的意见,通常会有7个人说“不能做”,2个人说“不好说”,表示赞同的人最多只有一个。这就是经济学上有名的“一二七法则”。可是,生活中,有很多女人总被“一二七法则”,最终错过了自己。
有一名中文系的女学生苦心撰写了一篇小说,请一位著名的作家指点。因为当时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听。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顿下来。作家问:“结束了吗?”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问,可能写得不错,学生心中暗喜,马上回答说:“没有啊,下部分更精彩。”她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到达一个段落,作家似乎意犹未尽,他问道:“结束了吗?”
小说看来写得真不错,学生心中暗想着,于是他更兴奋,更激昂,更富于创作激情。她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接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
电话里有人找作家有急事。作家匆匆准备出门。
“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学生问。
作家回答:“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没必要画蛇添足,看来,你还没能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拖泥带水,如何能打动读者?”
这位女生大受打击,真的以为自己不具备一个当作家的能力,所以放弃了当作家的梦想。
许多年以后,当年的这个学生在报社当编辑的时候遇到另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羞愧地谈及那段往事。谁知这位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出众,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能正确运用,你的作品一定能脱颖而出。”
这位女生这才追悔莫及,如果当时自己没有那么容易受外界左右,那么,今天说不定也有别人找自己签约写书呢。
其实,别人的意见固然可以参考,但意见毕竟只是意见,作决定的还是自己。总是轻信他人的判断,而缺乏自我的认识,总期许得到别人的赞赏而因此迷失自己,这是一个人做大的失败。
她是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为人谦虚、温和,有责任心。而她的丈夫是一名成功的律师,有能力,有野心,而且控制欲也很强。在丈夫和她朋友的眼中,在社会上有显赫的名望就是成功的标准。在这样的气氛中,女人感觉自己很渺小,没人会看到,也没人懂得欣赏她所拥有的美德。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日复一日,她感觉越来越压抑,他们的那种标准是自己永远无法企及的,她开始厌弃自己。
故事中的女人所以变得不自信,厌弃自己,是因为她没有办法摆脱那种根据别人的标准改变自己的压力,自信地面对自己。她希望得到赞许,希望被他人认可。但在她丈夫的那个圈子里,她是没有办法得到这样的肯定。要想走出这样心里阴影,女人应该懂得,每个人活着都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比如,自己在工作上很优秀,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认可,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