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学会舍得,只有舍掉陈旧不堪的执着,才能得到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只有放下不切实际的妄想,才能轻松上路,才有机会比别人跑得快、跑得远。
幸运不是天生的,是设计出来的
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其实和他是否幸运没有关系。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屡屡遭遇不幸,可是他们却能用微笑告诉人们他们是幸福的;而一些看上去幸福得让人羡慕不已的人,却总是喟叹生活不能尽如人意。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幸运与绝对的不幸运,就算是一个看似不幸的人,和别人的不幸相比,他永远都不是最不幸的;而一个看似幸运的人,和别人的幸运相比,他也不是最幸运的。
曾有一篇关于澳门特区终审法院首任院长岑浩辉的报道。每当说起他的成功,岑浩辉总是坦然地说:“我是个幸运的人,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经历了无数次转变,但好运气一直跟随着我。”
岑浩辉一直强调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幸运,对于那些经历的磨难,他总是一笑置之。是的,岑浩辉是幸运的,因为他正好赶上了时事转变的几趟列车,但跟他同一年代成长起来的并非他一人,他背后经历的艰辛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只是他能把艰辛当作一种体验的过程。如果说是幸运成就了岑浩辉的事业,倒不如说是幸运的心态成就了这样一个“幸运儿”。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么他就是幸运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就会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就算是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他也会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盼望,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这样的人无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不幸的,那么哪怕一点点失意,也会让他陷入悲观和绝望中,继而对生活产生不满和怨愤的情绪,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最终也会被幸福拒之门外。
一个失明的孩子说:“我很幸福,能听见世界上那么多动听的声音!”
一个又聋又哑的孩子用手语比画:“能看见这么多美丽的风景,我觉得很快乐!”
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说:“能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朋友,对我来说就是最幸运的事情!”
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看上去是那么幸福。
看到这样的情景,没有一个人不被感动。这些可爱的孩子虽然没有健全的身体,可是在他们心中,生活是那样简单而美好,一个天籁之声、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美丽的物件都可以成为他们热爱生活的理由。而健全的我们,却常常嗟叹生活的不幸。难道是我们的心偏离了幸福的轨道?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一条腿。一天,他听说上帝在某处为人们设了一个灵潭,潭中的水能治愈许多怪病,于是他也加入到朝圣的队伍中。
人们问他:“你是想让灵潭再帮你长出一条腿来吗?”
他回答说:“不,我只想让灵潭告诉我,在失去一条腿后,我要怎样幸福地生活!”
在这个失去一条腿的人的眼中,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还有继续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
“只有我自己能决定幸运与不幸运”,只要我们感觉到活着就是一种幸运,自然就会对生活产生感恩之心,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去更好地生活。有一句话说得极好:“生即幸运,活即机遇。”只要我们的心不被悲观封锁,不在失意时一蹶不振,阳光就终会穿透重重阴霾照在我们的身上。
幸运与不幸,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差别只在于心态。有时候,小倒霉的积累往往孕育着大的幸运,大幸运之后往往让你再小小地倒霉几下。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切都尽如人意,只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幸之人也会变得幸福无比。如果总是用消极的心态看待问题,那幸运之人也会变得毫无幸福感。
幸运者和倒霉者,不是因为上帝对他们的待遇不同,而是当上帝将相同的境遇和生活赐予他们时,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才会使得他们的结局产生了极大的差别。
所以,还是把“不幸”的窗户紧紧关闭起来吧,打开那扇“幸运”的窗户,你会发现,幸运这缕阳光就在我们的周围,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它可能是极其平凡的,一声朋友的问候、一次不寻常的邂逅、一个不经意的电话、一次努力,甚至一个小小的惊喜,都有可能是属于你的幸福。
生活中有些事是我们无力改变的,是不可避免的,是无法预测的。谁都不可能保证事事顺心,但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坦然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事。就算真的遇到不幸的事情,悲观和消极的心态只能让事情往更加不好的方向发展,还不如以一种“幸运”的心态去面对,事情说不定还会发生转机。如果只是一味将自己置于忧伤的牢笼中,前景就会愈加变得暗淡无光。这样下去,生活的信心必被泯灭,身边那些仅有的快乐也会被带走。
那么,就把所有的不幸都丢掉,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像海伦·凯勒一样,希望生命中能有三天的光明,还会因为一点儿小小的失意而耿耿于怀吗?当然不会,我们一定会在这些有限的时光中注满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所以,无论何时,都要乐观地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如此幸运的人,我亦是如此的幸福!
人生品悟
幸运与不幸运,都是相对的。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运的?其实,幸运就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内心对幸福的感知。
我们不是拥有太少,而是欲望太多
“花开百朵,我折一枝,芳香满襟袖”,表述的就是一种知足的心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诱惑太多,所以知足总是很难。
生活中,人们总是带着满满的欲望在人世间奔波,当欲望越来越膨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堪重负了。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的欲望很多,而且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如:她想攒很多钱和家人满世界去旅游;想买数不清的衣服、鞋子、包包、小首饰;想拥有最昂贵的化妆品、护肤品。她认为只有这些才能带给自己最纯粹的开心,带给自己摸得着的真实感。
后来,她开始不惜重金去购置名贵的珠宝、高档服装……钱总是会花完的,不久她便负债累累。其实,一直以来她都生活得很累,华丽的外表下是一颗空虚的心。因为欲望太多,她不堪重负。
佛经中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这里的“欲”就是欲望,是幸福的最大障碍。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生活不如意,也是因为欲望。因为贪欲之心太重,所以才会产生种种的苦恼。《佛遗教经》中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如果我们囿于种种的欲望,追求的东西太多,就会产生诸多的不快乐。
其实,我们不是拥有太少,而是欲望太多,因而造成了心理贫穷。
古时候有一个放羊人,一次偶然涉足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好奇心促使他一步一步地往里走。突然,就在洞的深处,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宝库。天哪,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天下第一的宝藏呢?放羊人很高兴,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金子。他小心地从几万吨的金山上拿了小小的一条,并自言自语道:“要是财主不再叫我帮他放羊的话,这几十两金子也够我生活一段时间了。”他边说边从金库里踅回到放羊的山上,“够用了,够用了。”他边说边不慌不忙地将羊赶回老财主家,又如实地将他的发现禀告了财主。他还把自己捡到的那块金子拿出来给财主看,让其辨别真假。财主一看二摸三咬之后,一把将放羊人拉到身边,急切地问藏金的洞到底在哪里。当放羊人把山洞的大体方位说出来后,财主马上命管家与手下直奔放羊人说的那座山,但是他担心放羊人的话不真,干脆直接让放羊人带路。当他见到真的金山时,高兴得不得了。他赶紧将金子装进自己的衣袋,还让一起进来的手下猛拿。
就在他们把放羊人支走,准备带走所有金子的时候,洞里的神仙发话了:“人啊,别让欲望负重太多,到时天一黑,山门就关了,你不仅得不到半两金子,连老命也会在这里丢掉。”可是财主就是听不进去,他想山洞这么空阔,且又那么坚硬,就是天大的石头砸下来,也砸不到自己的面前;何况这是金子啊,不拿白不拿,负重一点儿怕什么?出去不就是大富翁了吗?于是,财主还是不停地装运,非要把金山搬空不可。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响起之后,整个山洞全被从地下冒出的岩浆吞没了,财主就这样连自己的性命也丢在了火山的岩浆中。
有一句话说得好:活着很累,是因为欲望太多了。但是,人生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欲望。米兰·昆德拉说过:“欲望是一种美!”适当的欲望也是成功的原动力。
其实,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应得的钱财……这都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不是不可以追求,关键是别让欲望把心装得太满。那到底该怎么把握好这个度呢?对于金钱,够用足矣,实在没必要为了聚敛金钱,而失去大把快乐的时光。生活最大的智慧是能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或不需要什么,正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但如果追求的东西太多,那无疑是给自己的生活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一个丧失了心灵自由的人,何谈快乐?所以,只有抛弃不必要的欲望枷锁,才能找回幸福的生活!
希望越大,欲望越大,失望和挫折也就越大,就算你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欲望的满足也只存在于完成时的那一瞬间,当那个时刻过去之后,你就对它再也没有先前的兴趣了。可见,欲望不会让人快乐,只会让人失落,甚至陷入大喜大悲的不稳定状态中。而且,当一个人的贪欲强烈到不可克制的病态时,甚至可能不择手段来伤害别人,以致众叛亲离,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克制贪欲呢?
首先,对需求进行分类,把想要的东西分为“必需品”和“身外物”。
其次,学会享受克制欲望的自控感。比如,经常去商店观赏一件喜欢而超过支付能力的衣服,其实比真正买回来的快乐更持久。
最后,如果贪欲来自对别人的羡慕,就要告诉自己,虽然他拥有的东西我没有,但是我拥有的东西他也没有。
记住,生命是一叶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欲望,要想使船在抵达彼岸时不至于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不需要的东西统统都舍弃掉。
心中贪的欲念太多,心就会被束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不属于自己的坚持,就能逍遥自在了。
知福惜福,知足常乐,才是智慧而幸福的人生。
人生品悟
生活最大的智慧是能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或不需要什么,正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但如果追求的东西太多,那无疑是为自己的生活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何必徒劳寻求完美,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追求完美当然是无可厚非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果人人都安于现状,没有了高远的目标,失去了奋斗的动力,那么生活也就不再精彩,生命也将失去原本的意义。但是,如果过分地看重完美、过度地苛求完美,最终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伤痕累累。
苛求完美的人一般都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对自己、对他人都很挑剔。比如,经常让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不俗的气质、幽默的谈吐,总是为自己制定过高的理想标准;或为一个自认为不优雅的姿态紧张焦虑。这些都不是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正常心态。
有人曾经问一位走红的国际女影星是否觉得自己长得很完美,她说:“不,我长得并不完美。我觉得正因为长相上的某些缺陷才让观众更容易接受我。”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种种不足并能宽容待之的人,无疑是自信的,心态也是健康的。人生其实并不是一盘棋,就算不完美,就算走错了,也不会步步皆错。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就像踢足球,即使最伟大的球星也会在比赛中失误。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发挥出最好水平,但不能要求自己脚脚都是妙传,次次都能射门得分。
可见,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完美。因为“完美”太过抽象,太过不切实际,只有生活才是具体的。生活中有很多“完美”也许根本就不属于你,更不适合你,而且根本就无法在现实里实现。相反,生活中有许多遗憾却是无法避免的。假如我们在心理上接受并战胜了这些,我们的内心就会平和许多,就会重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所以,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会达到完美。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因为你是活在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别人的眼里,要为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努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人一生都在寻找完美的伴侣,但到他70多岁的时候仍是孑然一身。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发誓要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但一直到现在……”
“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一个年轻人问。
“找了60多年了。”老人说。
“难道60多年来您都没有找到过完美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呢?那您不是永远也找不到了吗?”
“有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我在30年前就曾经遇到过。”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
“在30年前的一个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她的身上散发出非凡的光彩,就像仙女下凡一般,她温柔且善解人意,细腻且体贴,善良且纯净,天真且可爱,她……”老人边说边陷进深深的回忆里。
年轻人更着急了:“那么,您为何不娶她为妻呢?”
老人忧伤地流下眼泪:“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不肯嫁给我。”
“为什么?为什么?”年轻人急着问道。
“因为,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呀!”老人说。
就是这样,刻意的追求往往只会换来失意的惆怅。追求完美的男人偏偏遇上了追求完美的女人!其实苛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完美是一件美好的事物,因为有了它,世界会变得精彩无限!
但是,有时完美运用不当,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你每做一件事都务求完美无缺,那么你可能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而终日闷闷不乐,人生有很多不幸皆由追求完美导致而成。心理学上讲,完美主义是化了装的魔鬼!
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圆润的大珍珠,爱不释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想,如果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渔夫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剥到最后,黑点没有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其实,有黑点的珍珠不见得不美丽,其可贵之处正在于它的浑然天成,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得自然,美得真实。而渔夫想得到完美的珍珠,在他消除了表面的瑕疵后,一切也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放自己一马,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无论给自己制订了多么高远的目标,只要尽心努力过就可以了。不要为了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谨小慎微,时时神经紧绷。放开你的手脚,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快活。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没有人会像你认为的那样,在乎你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牌子;也没有人刻意关注你今天的仪容够不够精致,笑容够不够优雅。不要再为这些琐事费心劳神了。如果总是苛求完美,那么身边的人就会觉得和你在一起很累,他们不敢轻易与你交往,甚至拒绝和你交往。因为在你的眼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毛病,所以你总是会忍不住抱怨对方的缺点,而时间再久一些,你可能就形成了指责别人的习惯。试想你愿意跟一个动不动就指责自己的人做朋友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别人喘息的机会,也就是给自己交朋友的机会。
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希望朋友们在生活中凡事量力而行,顺势而为,不要太苛求自己,更不可苛求于人!因为生活本来就不是完美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最完美的商品只存在于广告中,最完美的人只存在于悼词中。”完美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当我们不再注意自己是否完美时,或许有一天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往日苛求的完美今天已经具备。
人生品悟
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会达到完美。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
有个好心态,才会有个好人生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互不相让的争吵场面,也经常听到有人怨声载道地抱怨,要么是工作方面,要么是福利方面,要么是朋友、同事、邻里、婆媳关系方面。其实这些争吵与抱怨完全可以避免。这就是一个心态、心境的问题!
拥有好心境的人,看别人、看自己都是美丽的;拥有好心境的人,宽容、耐心、细心;拥有好心境的人,有良心、善心、爱心;拥有好心境的人,有好人缘、好运气、好前程;拥有好心境的人,积极、乐观、长寿……
境由心生。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情绪为转移,就算你再痛苦、再难过,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所谓坏,也不过是自己的心给它下的定义。好的程度,坏的程度,都是你的心衡量出来的,事情对你的影响程度也是你自己用心臆造出来的。你的心的判断,决定了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心情,你的心情决定了你的生活,决定了你以后做事情的质量。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可见,世间任何事情,你都可以用两种态度去看它,一种是阳光的,另一种是幽暗的。这就像钱币,存在正反两面,这一正一反,就是心态,它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好的心态会使人快乐向上,充满希望,有朝气;幽暗的心态则使人失落、难过,失去快乐感。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喜与悲,成和败,仅系于一念之间,这一念即是心态。心态决定命运,事情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心态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呢?
想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关键要学会调节自己。生活充满变数,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一场朋友的误会,一次被伤害的失落,一句伤人的话语,都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糟糕。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之八九,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那么,到底怎样调节呢?最简单有效的做法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替代消极的心理暗示。当你想说“我不行,我太差劲儿”的时候,要马上替换成“不,我还有希望,我一定能行”;当你想说“我恨他,不能原谅他”的时候,要很快替换成“原谅他吧,谁没有犯错的时候呀”等。平时要养成积极暗示的好习惯,要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这一切都来得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把这几句话当成口头禅,那你的一切就会“真是太好”了。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让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在湖南某个贫穷的乡村里,住着兄弟两个人。他们经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哥哥好像幸运些,去了一个富庶的国家,弟弟则去了一个很贫穷的国家。
3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这时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哥哥已经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相当数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但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靠做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运。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异国的时候,做些低贱的工作,但我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买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这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我们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我们的视野和命运。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快乐,有时也会感受到烦恼。不同的是有的人快乐多于烦恼,有的人烦恼多于快乐。快乐多的人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烦为喜,尽可能保持乐观的心情;烦恼多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境遇不好,而是他的心态不好,就算是快乐的事到了他那里也会变成烦恼。
朋友们,无论生活中有多少困苦艰难,只要你拥有一种积极健康、快乐达观的心态,使你的心灵保持生命力,使你的心灵成为一个能吸引你所渴望的事物的磁场,那么你的目标、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你的命运也必将因之改变。
人生品悟
快乐的人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能化烦为喜,尽可能保持乐观的心情。烦恼多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境遇不好,而是他的心态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