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
疾病是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由于某一部分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体质变化,构成不同的病理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中医学的病机就是反映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临床认病识证,首先要寻其病因,察其病机,然后随证立法,选方用药,其中病机乃是辨证之关键,以此为据方能论治。正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所以说病因病机是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不同的病因作用于不同素质的人体,从而产各种各样的疾病。尽管疾病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病理机制归纳起来不外乎机体内在的阴阳失调和邪与正的消长。
1.邪正虚实。疾病就是邪正斗争互为消长的过程,邪正消长决定着疾病的转归。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是以邪气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虚,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邪正斗争不仅产生着虚或实的病理变化,也会出现虚实错杂的病变及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的病变,必须细心分辨,病机不同,治法亦异。
实者必有外感六淫,或痰食血水等滞留为患,临床可见“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多见病初或中期,病程一般较短,病机属实,邪有去路,治当祛邪为主。虚者多因素体虚弱或因病致虚,临床可见“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多见疾病的后期和一些慢性疾病中,病机属虚,正气恢复,疾病较安,治当扶正为多。
在某些长期复杂的病变中往往有病邪久留,损伤正气,由实转虚的。也有正气本虚无力驱邪,而致痰、食、水、血瘀结,而成虚实交错的;也有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或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而致的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的病变,所以要谨守病机,仔细分辨,方能立法择药。
2.表里出入。表里代表病变部位的深浅,标志着病机的趋势。表里是相对的概念,脏腑之间、经络之间、脏腑与经络之间,有着表里之别。六淫之邪,由外侵入,病生于表,多见恶寒、发热等邪伏经络肌腠的症状,病在表者多较轻浅;七情饮食劳倦,则病在于内,多见神志及内脏的症候,病在里者较为深重。
脏腑经络表里相通,病机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病在表可以入里,多为病进之象。反之,病在里,也可以出表,多为病愈之兆。表里互传主要取决于邪正双方势力的对比,正不胜邪,则表邪入里;反之正胜邪退,则里病出表。所以要以病机发展的趋势为依据,决定治则,方能奏效。
3.寒热进退。寒与热代表疾病的病理性质。寒属于病理性衰退,热属于病理性亢奋。如《灵枢·师传》说:“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寒与热的病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一般而言,由热转寒多正气耗伤,病多难愈;由寒转热者,正气来复,病较易治。寒与热是两种性质相对的病机。是阴阳偏胜的体现。阴阳具有相对制约的关系,往往相互影响,热可以由于阳胜,也可以由于阴虚;寒可以由于阴胜,也可以由于阳虚,一实一虚,病机悬殊,最当分辨。
疾病所反映的症状往往比较复杂,有病机属热而反见寒象的,也有病机属寒而反见热象的,这种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情况,称之为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前者因热邪里盛,阳气内结,拒阴于外而见外寒现象,又称阳盛格阴;后者由于阴邪太盛,亢阳衰微,格阳于外而见外热现象,又称阴盛格阳。此外还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热下寒,上寒下热之类寒热错杂的现象,临证当抓住病机,详细辨之。
4.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的运动形式,体现着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升降顺逆之机。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肺主宣发和肃降。脾主升清和胃主降浊、肺主呼气和肾主纳气,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等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气机升降失常可波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其中脾胃的升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因为脾为后天之本,居于中焦,通连上下是升降运动枢纽。脾胃的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可以维护“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各种生理功能。反之清阳不布,后天之精不藏,饮食不进,废浊不排,继而产生多种病症。故调节气机重在调节脾胃之升降。
5.阴阳失调,指人体在疾病中阴阳盛衰失去相对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它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寒热进退,升降出入等病理变化的概括。属表、热、升者为阳;属虚、寒、里、降者为阴。阳盛必耗阴导致阴虚;阴盛必伤阳导致阳虚,属阴阳偏盛的病变。阴阳偏衰者多因久病体弱伤阴伤阳所致。阴阳在一定程度上又相互影响,从而产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又可出现先前所述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的病理变化。
人体内部的一切矛盾斗争与变化均可用阴阳概括,如脏腑经络的阴阳、气血、营卫以及表里、升降等等都分属阴阳。病变部位、病势趋向、寒热进退,邪正虚实、邪正消长等无不体现了阴阳相对方面的转化的演变。阴阳的转归也提示疾病的转归,疾病由阳转阴是病理的逆变,提示着病势的进展与恶化;反之由阴转阳则为病理的顺变,反映了病情由重转轻,趋向痊愈转归。总之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它贯穿在一切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
由上所述,可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认识和分析疾病、理解疾病的本质,对临床辨证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疾病的病机作为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正如王冰所说:“得其机要,则伤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
三、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
(一)治外感宜轻清宜祛邪必尽
中医认为没有外邪的侵袭,就不会有外感病的产生,故外邪是引发外感病的首要条件。如《六气感证要义》说:“外感之证,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所以说: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外感病的发病原因,通常称为“六淫”。六淫致病各有特点,就其发病途径而言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者同时受邪,病生于外,故称“外感病”。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说的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等热性病。伤寒邪从皮毛而入,出表入里,须横看;温病邪从口鼻而入,山上及下,须竖看。凡六淫致病,邪从肌表或口鼻而入,最易伤肺卫。因肺为娇脏,清虚而高居,外合皮毛,职司卫外,开窍于鼻。故六淫邪气,一有所著,即能致病很快出现恶寒发热,鼻寒咳嗽等卫表及上焦肺系症状。如《素问·咳论》所谓:“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从其合也。”陈老师对外感病的治疗首先提出:“有一分表证,必用一分表药”,治疗应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其义就是轻清宣散、解表达邪。
外感病邪从肌表或口鼻而入,易伤肺卫,临床上首先表现出肺卫功能诸症,故重在治肺。《临证指南医案·肠痹》曰:“治肺失宣降,当以轻扬为治”“清邪在上,必用轻清之药,如苦寒治中下,上结更闭”。也就是说,唯轻扬宣散,质轻味薄之品易于直达病所,宣散气机,有利于祛邪外达。温病学家叶天士强调“轻药入肺”之理,愈辛凉轻剂治温病肺卫证,独具匠心。吴鞠通总结,叶天士提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成为中医名言,历今推崇,予桑菊饮、银翘散、桑杏汤、新加香薷饮等微苦微辛,轻清宣透诸方,为后世医家留下宝贵的经验,至今此类方剂被临床医生广泛使用。陈老师继承前人之经验,治疗外感病善用味薄轻清的花、皮、子、叶、穗、如银花、连翘壳、薄荷、牛蒡子、荆芥穗等之属,轻宜上焦之邪,颇具疗效。
另外,陈老师治疗外感病还特别“重视天候地气”,因为六淫致病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天多风病、夏天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天多寒病。故治疗当有同异。所同者均有宣透,所不同者四时气之不同而选方用药,伤寒以辛温发散为主;春温以辛凉发表为主,所以解表为第一要义。又因外感病过程短,愈病于初萌阶段。故外感病宜轻清宣散祛邪必尽,也是预防疾病传变,保护正气的临床体现。病案举例。
病案一
患者王××,女性,36岁,主因干咳反复发作4月余,于1999年12月8日来医院就诊。
患者于1998年11月因感冒而出现咳嗽,咳痰,经抗生素治疗后痰已少,但咳未止,时轻时重,多次反复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近2周咳嗽又作,以夜间为甚咽痒即咳,无发热恶寒,胃纳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脉弦细,初诊本人认为患者久咳不愈,耗伤肺阴,此次发病又无明显外感,即以养阴润肺止咳为主,服四剂中药后患者症状无任何改善。经陈老师会诊,认为该患者病初由外感而起,反复使用束肺之品,余邪不表,肺气不宣,治肺宜宣而不宜束,应以清宣肺气之品,方能奏效,即拟方如下:黄芩10g,杏仁12g,桔梗10g,紫苏12g,枇杷叶12g,前胡12g,蝉蜕12g,甘草6g。3剂后,患者干咳大减,效不更方,再服3剂后患者偶有咳嗽,此时陈老师提出,余邪已尽,再以养阴润肺,巩固其效,后患者告之痊愈。
此案例的治疗,体会到凡有外感必先清宣,待邪尽再予调养,充分体现了陈老师治外感宜轻清宣散、祛邪必尽的辨证论治思想。
病案二
患者刘××,女性21岁,主因发热汗出,不思饮食,食而无味1周,于1999年7月12日来本院就诊。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2周前因考试,精神紧张,加之天气炎热渐而出现发热汗出,不思饮食,食而无味,四肢酸困,精神不振。查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数。陈老师临诊指出,正逢夏季,炎暑时日,加之患者劳逸失当不能耐受,感受暑邪,湿困脾胃,为夏季所特有的疾病,应以清暑化湿醒脾为主,拟方药如下:藿香12g,佩兰12g,杏仁12g,薄荷10g,荷叶12g,西瓜翠衣15g,菊花15g,陈皮10g,茯苓15g,苍术12g,甘草6g,扁豆花12g,木香10g,香薷10g。3剂后患者诸症大减,效不更方,再予4剂后患者病愈。
本案的治疗体现了陈老师治外感还注重“天候地气”,夏季多见暑湿之病,故以清宣化湿透邪主为。治暑湿有三法,在上焦宜辛凉宣解,如香薷、连翘、薄荷、杏仁等;在中焦宜苦辛宣通,可选用藿香正气;在下焦宜化气利小便,六一散,桂苓甘露饮等。本例病在中焦,故用清宣湿以透暑邪。
(二)疗内伤辨病所注重调理
七情、饮食、劳倦是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直接作用于内脏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升降的太过不及、失调和反复。所以疗内伤病首先要明病所,重在调理。
七情是导致内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喜、怒、忧、思、悲、恐、惊本是人的正常情志变化,这种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与五志各有相应的联系,情感失调累及五脏各有所伤。“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为肝志,暴怒则肝上逆,血随气上;喜为心志,暴喜过度,血气涣散,神不守舍;悲为肺志,悲伤太过,肺气抑郁,耗气伤阴;忧思为脾志,思虑过度,脾气抑郁,困滞中焦;惊恐为肾志,大惊卒恐,神无所附,肾气受伤气陷于下。由此可知《素问·举痛论》所谓:“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正是对七情致病的概括。情志失调,五脏各有所伤,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五脏气的平衡协调关系受到影响,致使整个人体的气机升降功能发生异常,而造成种种不同的病理变化。所以说,七情所致之病主要在调理五脏之气的平衡协调。
饮食也是内伤病的病因之一。饮食本是人的正常生活,若饮食无度,过饥过饱,饮食不洁或有所偏嗜等均可致病。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脾主升,胃主降有升有降,纳运正常。所以饮食所伤,首先影响脾胃,继而累及其他脏腑或变生他病。过饱则损伤脾胃,食滞中焦,脾胃不和;饮食不洁,脾胃受损,升降失司;过冷易伤脾阳,寒湿内生;过食甘厚则湿热痰浊内生。五味偏嗜也会引起多种疾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殃”。由此可知饮食所伤首先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故饮食致病重在调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