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8900000008

第8章 辑一(7)

我们的儿女都在80年代初就去美国读书,后来在那里入了美国籍;孙子和外孙女都生在美国,他们都成了美国人。为此,我曾写了一篇随笔《我的子孙成了美国人》。文章的大意是说,我们汤家几代都是读书人,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吧!我总希望我们的后代能继承,但我的子孙们都成了美国人,以后将不会“认祖归宗”了。由是不免有点悲从中来。这自然是受儒家的所谓“传家风”的影响吧。当我把我的这种想法向乐黛云说后,她却说:“他们属于新人类,是世界人,没有传统的国家观念,什么地方对他们生存和发展有利,他们就在什么地方作出贡献,有什么不好!”乐黛云这话又透露出庄子思想的影子,庄子主张“任性”“放达”的思想,她认为应该让自己照自己想做的去做。对她的说法,我虽并不赞成,但我也不想反驳,因为儒家讲“和而不同”呢!

乐黛云喜欢求新,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对《老子》的“有物混成”作了新解,她说:“中国道家哲学强调一切事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一定有预定的答案。答案和意义形成于千变万化的互动关系和不确定的无穷可能性中。由于某种机缘,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变成现实。这就是老子说的‘有物混成'。”我说不能这样解释吧!《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说“道”这个浑然一体没有分化的东西,先于天地就存在了。乐黛云说:“你那个是传统的解释,没有新意。”我说:“我们就各自留自己的意见吧!我不想和你争论,因为我主张‘和而不同'。”她说:“我赞成庄子说的‘物之不齐,物之性也',我们两个做学问的风格不同,这是由于我们的性格不同呀!”我和乐黛云从来不合作写文章,但人们会发现我们的文章中往往体现着互补性,这就是因为“儒”“道”在我国历史上本来就是互补的嘛!

记得我们70年代在鲤鱼洲“五七干校”时,我在八连,她在七连。当时七连的连长请我去讲课。在我讲之前,连长先说个没完。乐黛云就急了,大声说:“你请人家来讲课,怎么你老没完没了地讲。”当我讲完后,我就向那位连长说:“乐黛云是急脾气,你讲的那些都很重要嘛!”因为我怕他对乐黛云发生误解。从我说,表现着儒家主张的“和为贵”的态度;从乐黛云说,她确实有些道家庄子的豪爽。

最近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我和乐黛云的随笔《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其中一半是我的文章,一半是她的文章,都是各写各的。但是这本书的“序”是我写的,她只是改了几个字。在这“序”中有这样一段:“他们今天刚把《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编好,又计划着为青年们写一本总结自己人生经验的肺腑之作。他们中的一个正在为顺利开展的《儒藏》编纂工作不必要地忧心忡忡,另一个却对屡经催稿,仍不能按期交出的《比较文学一百年》书稿而‘处之泰然'。这出自他们不同的性格,但他们就是这样同行了半个世纪,这是他们的过去,他们的现在,也是他们的未来。”

我们的性格那么不同,可是为什么可以和谐相处地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多年,而且一定会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呢?这就是我们家的儒道互补。

我的子孙成了美国人

2001年12月30日,我和乐黛云由旧金山飞往纽约,住在我女儿新泽西的一所比我们在北京的房子大一倍的房子里,她把主卧室让给我们,相连的洗手间,除了有淋浴外,还有一个可以冒泡的大澡盆,这对我最合适不过。因为我有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每天要在泡澡后抹上一些药膏,才能稍许止痒。2002年1月1日,我儿子一家由纽约来,我只有这一儿一女,这样我们可以一起度过新年之夜。这是我们全家多年没有在一起过年后的一次聚会,儿女两人再加上儿媳、女婿、孙子和外孙女,全家九口人,还有乐黛云的一位亲戚和她的男朋友,十一个人在一起吃了一次年夜饭,照了许多可以让我们回忆的照片。就在我们全家汇合在一起时,我忽然发现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汤家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都从中国人变成了美国人。”这使我颇有一点悲从中来之感。

说来话长,简单地说,这也是我们造成的结果。1981年乐黛云先到美国,在哈佛做访问学者,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任研究员;我在1983年也作为罗氏基金学人到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院客座。我们都认为,美国的教育制度,特别是他们的研究院比中国要好得多,就希望儿女们也到美国来学习、深造。而他们都是学理工的,也很想出来使自己能接触学科的前沿。当然在他们学成取得了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我们希望他们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但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能回去,看着你们几十年在各种运动中,颠来倒去,受了那么多苦,我们回去干什么?”他们并且说:“我们之所以学理工,不学你们那套文科,就是想离开那些没有什么标准的是非之地。我们学的东西,是1+1=2,这可以重复验证。我们不回去当然觉得对不起你们,但为我们的子女想,我们不希望他们再像你们一样,不知怎么样会掉入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深渊中。”对这样的道理,我们虽不赞成,但也确实驳不倒他们。

我的女儿和儿子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入了美国籍,孙子和外孙女都生在美国,自然是美国人了。这就是说,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都是美国人,再加上我弟弟(我只有这一个弟弟)的两个女儿也入了美国籍,她们的子女也都生在美国,这就是说,我们汤家(由汤用彤起)这一支,以后都是美国人了。这不能不使我深为遗憾。可是儿女们却在美国生活得很好,而且孙子和外孙女更是美国化,在那里表现很突出。

不说他们的工资比我高出三四十倍,扣除税收,女儿的工资也比我高出近三十倍,这些对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比我自由,回想起,在我们最好的、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一种思想,而不能摆脱听领袖和领导的话,把领袖当“神”来崇拜,大好的年华就如此过去了。我们自己当然有责任,应该反省,但是不是这种定于一尊的学说也有问题,指导我们言行的这种制度也有问题?经过文化大革命后的自我反省,我得出一条宝贵的经验:一切根据自己良知来判断是非,决不再跟风,决不再崇拜某一个人,决不把某种思想看成绝对真理。我得到这条经验也是经过了长期的思考、一点一点摆脱“新老传统”(三十年来的新传统和三千年来的老传统)的束缚而得到的,特别是“六四风波”之后,我自认为已经较清楚地知道以后应走的路,一条独立思考的路。

我并不认为,美国是什么“天堂”,它的社会同样存在着种种问题,而且有些问题非常严重。但相对地说,人们比较自由,比较少受政治的干扰。我的孙子Brady,现在十三岁,上初中二年级,他在小学五年级时,全美数学考试,取得第二,纽约州第一。他由小学升入亨特中学是他们小学中的唯一被录取的一个。亨特中学是纽约大学的附属中学,是纽约市最好的公立学校。我希望他顺利成长。我的外孙女Hedy今年十二岁,读初一,她的功课也不错,被选拔参加各种特殊的考试(即用部分大学入学试题考中学生),她喜欢舞蹈,也弹钢琴,会画抽象派的画,还会在电脑上编卡通故事。我女儿常向她说:“应该像哥哥Brady一样。功课出类拔萃。”Hedy说:“Brady哥哥是天才,我不是,我只做我喜欢的。”但很可惜,我的孙子和外孙女,中文很差,孙子还能听、说;外孙女听、说都有困难了。这也不能不使我大大地失望了。

我把我的失望说给乐黛云听,她的看法却和我不同,她说:“他们属于新人类,是世界人,没有传统的国家观念,什么地方对他们生存和发展有利,他们就在什么地方作出贡献。我们不同,受着国家观念的影响。总是觉得,为自己的祖国服务,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最后国家总是要消亡的,进入世界大同。儿孙们在美国既可促进文化交流,为人类作出贡献,又可证明中华民族在任何地方都可作出贡献,有什么不好?”她的这番话,从道理上说,我驳不倒她,但从感情上说,我却较难接受,特别是我想到:我的子孙们怎么都变成了美国人?总觉得有点对不起我的祖父和父亲,没有让孩子们保存我们的“家风”。

我和乐黛云完全可以在20世纪80年代移民美国,但我们总认为“我们的事业在中国”,儿女们要为我们办“绿卡”,我们一直没有同意。从1983年起我几乎每年都会或开会或讲学到美国。1990年9月,加拿大麦克玛斯特(McMaster)大学授予我和乐黛云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并聘请我们在该校任客座教授四年,我们谢绝了四年客座教授的任期,只答应第二年(1991年)到该校讲学半年。对没有移居国外,我们不仅不后悔,而且为之庆幸,因为我们在国内多少可以为我们的人民做点事。二十年过去了,可以扪心自问,我们是在为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事业,为中外学术交流,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朋友,我们是幸福的。

原收入《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

注释

[1]钱穆:《燕园论学集》,24—2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同类推荐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登临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共选录作品300首。以《诗经》起点,延续到晚清的登临诗词。对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诗人、经典的诗词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宋代的登临诗词,又重点选录了王维、李白、杜甫、苏轼、柳永、辛弃疾等人的经典诗作,丰富地展现了古代登临诗词的不同风貌。 古代登临作品通常是在睹物兴情时写成的,多属“为情而造文”,所以这些作品往往显得真实、亲切、感人。而登临时作者心中所涌起的时空感和历史感、生命意识,使作品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性,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 人生大策略

    人生大策略

    胡适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在胡适大量的著术中,编者取人生问题这一角度,选编了一本这样的书,旨在使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对胡适的人生观有一大致了解,也可从中引出些微镜鉴。本书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每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样分类罗列的编排,其区区用心唯在便于阅读。
热门推荐
  • 召唤猛将在隋唐

    召唤猛将在隋唐

    你有你的绝世猛将,我有我的召唤系统。不服?来各大历史武将全部有通通招来。
  • 史上第一暴后狂君

    史上第一暴后狂君

    这里有一头算计死人不偿命的黑心狼,还有一头狂妄阴狠的腹黑狼,外加一头被两只狼共同培养成长的纯洁小绵羊……成长中告诉你,腹黑和腹黑,狼和狼相斗,究竟谁更胜一筹?◆当21世纪的两大杀手之王再次相遇,是否还是一场两相争斗的生死较量?◆杀手之王+杀手女皇、腹黑+腹黑、强强组合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6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6短篇小说卷

    吴义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推荐阅读·2016短篇小说卷》选取2016年的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苏童、韩少功、麦家、徐则臣、鲁敏等茅盾文学奖得主,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本书主编为中国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 一本书读完科学发现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科学发现的历史

    纵观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自然探索史,对自然地理的探索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本书讲述了对动物世界、植物世界、微生物世界以及宇宙的探索发现故事,着重介绍了自然世界的一个个科学谜题,充满了趣味性和知识性。
  • 罂粟的咒

    罂粟的咒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如何构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如何打造美丽的校园生活、如何构建健康的性心理发展及如何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几个角度着笔,详细分析了青春期青少年特有的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的心理根源。针对这些问题与困惑,作者主要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及心理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来阐述,并着重讲解了成人应该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各种问题及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等。
  • 靜默如初

    靜默如初

    迷茫的人生需要填充一些细节,找寻在人群中消逝的日子,生活琐事亦是雅诗。
  • 重生到霹雳苦境

    重生到霹雳苦境

    异界飞仙之传说,在因缘际会之下跨越时空,来到霹雳世界,落入苦境中原,幸得得一名为秦假仙之人相救,在这变化万千的江湖中,两人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呢?极端、精彩、悬疑、刺激小树林中发生的事情,你们好奇吗?欢迎加入霹雳苦境,群聊号码:703663331关键词:布袋戏、素还真、谈无欲、一页书、叶小钗、弃天帝、八岐邪神、死神、魔佛波旬、佛业双身、罗睺、九天玄尊、鬼如来、帝如来、倦收天、原无乡、绮罗生……这么多关键词,我自己都感觉不要脸-_-||
  • 下一站温暖

    下一站温暖

    谈婚论嫁在即,田恬遭遇背叛,五年的感情灰飞烟灭。没有哭泣,没有愤怒,不是自己的男人,再挽留也毫无意义。切,分手就分手,老娘有才有貌有品有德,没了你,老娘照样活得很精采。川渝府,拼命地吃辣…吃得涕泪交流之际,咦,眼前这个帅到爆的男人,看着我作什么?没见过美女流着眼泪吃辣吗?
  • 呆萌撞上爱:拒嫁99次

    呆萌撞上爱:拒嫁99次

    某日例会结束,沈言薄直接将她困在椅子上,高大挺直的身子微微往前倾去,冷眸微眯:“肖白池,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应该改进一下?”肖白池微微一怔,眨了眨了满是错愕的黑眸回答:“改进?难道你不想当我师父了吗。”“是。”幽幽的声音有些落寞和委屈:“恩,没有关系。”反正她也要走了。“……”男人脸色一变,心底一沉,活了这么多年遇到最棘手的事情居然是喜欢上这个在某方面极有天赋,情商又堪称为零的榆木脑袋女人。情商无下限,宠溺无上限--史上最爆最萌腹黑师徒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