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9200000002

第2章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晴雯(1)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1)。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注释】

(1)以下十七首为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2)霁:雨后新晴。

【译文】

雨后新晴的明月难得一见,美丽的云彩也容易飘散。尽管心志比天还要高远,可惜身处的地位十分卑贱。因为美貌动人心灵手巧招人怨恨。青春夭亡全因遭人诬陷,只留给多情公子无尽的思念。

【赏析】

晴雯是大观园内最具有反抗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丫环,曹雪芹对她是抱有深挚的赞美和同情之心的,这从曹雪芹把她安排在金陵十二钗图册的首位就可以看出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既点明了她的名字,又赞扬了她如同光风霁月般磊落的高洁品质(这可以同袭人等做以比较)。她因为自幼父母双亡、兄嫂不淑而沦落为奴。尽管她容貌美丽、心灵手巧,却又性格刚烈、疾恶如仇,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不肯自轻自贱,因此遭到主子王夫人、恶奴王善保家的等人嫉恨。纵然她不顾自身染病,彻夜不眠的为宝玉织补雀金裘,犹不免在病体支离的情况下被赶出大观园,年仅十七岁便凄惨地死去。晴雯这一艺术形象历来为红学家所赞扬和推崇,就连近代国学大师吴宓也曾经以晴雯自比,可见曹雪芹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1);

堪羡优伶有福,可叹公子无缘(2)。

【注释】

(1)枉自:白白的。

(2)优伶:旧时对戏剧艺人的称谓。这里指蒋玉菡。公子:指贾宝玉。

【译文】

白白的温柔和顺了一场,徒然生就堪与兰花和桂花媲美的品貌。真可羡慕那唱戏的蒋玉菡如此有福,谁料想富贵的公子却和她没有缘分。

【赏析】

这首判词是说袭人的,同时在画面上还有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鲜花象征美丽,破席象征卑贱,所以袭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她出身贫苦,从本质上来讲是善良的,但是她又在备受压迫的环境下养成了一种逆来顺受、随分从时的圆滑性格。所以具有独特的善良和狡猾之处。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她还比较合乎封建妇道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袭人和宝玉初试云雨情另当别论,这里既有贾母等人的纵容和默许,也有她的狡猾)。至于许多红学家认为曹雪芹是把袭人当做反面人物来写的,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并不符合曹雪芹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曹雪芹对受封建礼法制度毒害较深的几个女性如宝钗、袭人是抱有极大同情心的,因此脂砚斋才会在甲戌本回前总批中有“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等语和书中警幻仙姑“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之说。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1);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注释】

(1)遭际:遭遇。堪伤:令人悲伤。

【译文】

菱花和荷花的根连在一起同样芬芳,平生的遭遇确实令人悲伤。自从夏金桂来到薛家,致使香菱备受折磨含恨死去。

【赏析】

这首判词是说香菱的。“根并荷花一茎香”暗含香菱之名,“自从两地生孤木”暗含夏金桂之名。香菱原本是甄士隐在元宵节观灯时丢失的女儿甄英莲。当日贾雨村曾经对英莲的母亲封氏许诺寻找英莲,却在判断葫芦案中将前言尽弃。明知香菱被薛蟠抢去不会有好结果,仍然为了个人的前程徇私枉法,胡乱判案。从“致使香魂返故乡”一句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原著里香菱最终必然被夏金桂迫害致死,一生遭遇极为不幸。续作者竟然在一百零三回中让夏金桂先香菱而死,又让薛蟠把香菱扶作正室,实在是没有理解曹雪芹的本意。曹雪芹的原意在于通过香菱一生的悲惨遭遇,来揭露和控诉封建宗法制度和人口买卖制度摧残妇女的巨大罪恶。也有一种纯洁的莲藕枉然生在淖泥中无法自拔的感慨。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宝钗和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1)!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注释】

(1)停机德:《后汉书·列女传》故事,乐羊子远出求学,未成而回家,他的妻子割断织机上的绢,规劝他继续求学,不要半途而废。这里是说薛宝钗具有乐羊子妻那样相夫教子的美德。咏絮才:《世说新语·言语》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诗说:“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对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对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这里是说林黛玉的聪明才华不在谢道韫之下。

【译文】

可叹一个有乐羊子妻一样的贤德,可惜一个有谢道韫那样的才华。这一个好比玉带挂在林中,那一个好似金簪埋入雪中。

【赏析】

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的描写是先从“又副册”的晴雯和袭人写起,其次写到“副册”的香菱,然后才写到书中最重要的两个典型女性薛宝钗和林黛玉。宝钗和黛玉,一个博学多识、深沉理智、浑厚稳重,一个冰雪聪明、多愁善感、率直重情。一个时刻恪守妇道准则,一个被叛逆者奉为知己。脂砚斋曾经有“钗黛合一”说,“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人往往不能身兼所有的长处,表字“兼美”的秦可卿青春早夭就是一种典型和暗示。作者让薛、林这两个性格对立的人物同时出现在同一幅图和同一首诗中,达到一种巧妙的统一,在十二钗判词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不仅是曹雪芹思想中朴素辩证法的体现,也是曹雪芹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性格刻画中匠心独运的精到之处。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1)。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2)。

【注释】

(1)辨是非:明察种种世态。宫闱:宫廷里。三春:迎春、探春、惜春。

(2)初春:贾元春。虎兔相逢:寅卯年交替之时。大梦归:死去。佛家谓人生如梦,视死如归。

【译文】

二十年来明辨各种事态是非,像火红的榴花映照宫闱一样炙手可热。三春时节如何比得上初春的美好景象,虎兔相交的日子便是梦醒魂归之时。

【赏析】

二十年的宫廷生活让贾元春深刻体会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残酷,也使她预见到贾氏家族必将走向衰落的结局。正是这人生的凄凉遭遇,使元春对人世的荣华富贵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乃至于在省亲时对贾母和王夫人等人说宫廷实际上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元春贵为皇妃尚且如此,那么不及“初春景”的她的三个妹妹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元春最终成了政治斗争漩涡中的牺牲品,在虎兔年相交的时候惨然辞世,到死都未能逃脱梦醒魂归的结局。读者还应该注意到元春的死使贾家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是贾府由盛转衰的一个分水岭。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1)。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2)。

【注释】

(1)精明:程乙本误作“清明”,与第三句重复。第五十五回说:“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末世:已经走向衰落的封建大家庭。

(2)东风:春风。见第二十二回探春所制灯谜,“莫向东风怨别离。”

【译文】

纵然是精明才干志向高远,怎奈命运不济生在家道中落之时。清明节和亲人在江边洒泪相别,故乡从此只能在梦中遥望。

【赏析】

大观园里众姊妹之中,唯有贾探春志向高远、生性好强、精明干练而又独具胸怀,偏偏却又是赵姨娘庶出。又不幸生在封建社会进一步走向衰落,贾府也不像从前那般风光的时候,使得她满腔抱负得不到实现。好不容易在凤姐染病时有一次处理家政的机会,却在理想和现实存在的巨大矛盾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她尽管呕心沥血,费尽心机,最终仍然落了一个遭人嫌弃和埋怨,不得不远嫁天涯的凄凉下场。不过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出曹雪芹让探春远嫁,实际上是让她跳出贾府这一斗争漩涡,避免了后来遭受更大的痛苦,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探春远嫁实际上也不失为塞翁失马,因祸得福。判词不仅高度概括了探春的性格特征,而且对探春生不逢时,有志难遂的胸怀给予了高度的同情。从中不难看出曹雪芹假借贾探春这一艺术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抱负惆怅和身世感慨。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1);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2)。

【注释】

(1)违:离别,舍去。

(2)斜晖:傍晚的太阳。“湘江”句:点明“湘云”之名。又用巫山神女的典故,暗喻美景不长,时光已逝。

【译文】

生在富贵人家又有什么用,还在幼儿时期就父母双亡。放眼望去已是夕阳西下,但见江水流逝白云纷飞。

【赏析】

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史湘云因为父母早丧而寄居贾府。正所谓“富贵又何为?”看来荣华富贵是人生中最不可靠的东西,幸亏史湘云是一个胸怀宽广,有着男儿气质的奇女子,把这一切都能够在心内化解。在《红楼梦》一书中,像史湘云这样恩爱的婚姻是少见的,但是他们夫妻恩爱却不能久长,美好的生活像东去的江水一样一去不返。诚可悲也!

史湘云性格的豪爽开朗在“憨湘云醉眠芍药庵”一回中有着极为细腻的描写。再加上她的心直口快和没有心机,史湘云不失为一个让人可爱、可怜的人物形象。最后一句诗嵌有湘云的名字。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1)。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2)。

【注释】

(1)洁:清洁,也可以理解为佛教所标榜的净。空:佛教想要人们忘却现实的痛苦,因而宣扬物质世界虚无的唯心主义观念。

(2)淖:泥沼。

【译文】

想要清白却哪里能够清白,说要超脱却未必能够超脱。可惜像金玉一样高贵的品质,到头来仍不免陷于污泥之中。

【赏析】

妙玉是书中的一个特殊人物。首先,曹雪芹把她和宝黛二人并论,是三块玉之一。其次,她生于富贵之家,因为自幼多病父母早亡被迫遁入空门(读者在这里仿佛可以看见黛玉的另一个影子)。书中虽然没有表明她是谁家的孩子,但是钟礼平、陈龙安二人按照毛德彪《红楼梦四大家族关系表》绘制的《红楼梦人物关系表》中,把妙玉列为薛家后裔,同薛蝌并列,不知道有什么依据。无论她是否是薛家的后裔,能够长期寄居贾府,受到贾母等人的垂青已足以说明她的特殊身份。第三,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她变得孤傲、洁癖。虽然身在空门,一腔儿女情怀却并没有完全泯灭,在宝玉过寿时还不忘送一张帖子,后来坐禅时又由于情思的干扰而入魔。最后,她因为不愿向权贵们阿谀奉承,成为不合时宜,为权势所不容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个力图保持清白节操的人,最终仍不免陷身泥淖,被辱身亡,成了污浊的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1)。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2)。

【注释】

(1)中山狼: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赵简子中山打猎,一只狼将被杀死时遇到东郭先生救了它,危险过去后,它反而想吃掉东郭先生。后来人们经常用中山狼来比喻恩将仇报的人。书中暗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

(2)花柳质:比喻迎春的身体像鲜花弱柳一样娇弱。黄粱:唐传奇《枕中记》故事:卢生睡在一个神奇的枕上,梦见自己荣华富贵一生,年过八十而死。醒来时锅里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熟。

【译文】

你的夫婿本是中山狼一样忘恩负义的人,一朝小人得志便张狂无比。可惜像鲜花新柳一样娇弱的迎春,出嫁一年便被折磨而死。

【赏析】

贾迎春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她的不幸的婚姻遭遇实际上是四大家族社会关系崩溃的折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建立在权势和富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是不牢靠的。而这种不幸婚姻恰恰落在生性懦弱,优柔寡断的迎春身上。读者试想,她这种明知乳母王柱儿家的偷了累金丝凤去赌博,丫环司棋同表兄私情之事而束手无策的人,又如何经受得住孙绍祖的折磨,遇到事情只能逆来顺受,到头来落得个含恨而死。首句“子系”二字,巧用拆字法,隐“孙”字,粗看不易发觉。正是作者含蓄表达的妙处。“中山狼”的典故见于明代马中锡的《中山狼传》,据此推测,曹雪芹原稿中或许还有贾府被抄没时孙绍祖落井下石,恩将仇报的情节,可惜在续书中没有反应。“黄粱”以梦境喻人生,梦醒即死亡的意思。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惜春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1)。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注释】

(1)缁衣:黑色的衣服,指僧尼穿的衣服,所以出家也叫披缁。

【译文】

看破了三春的盛景不会久长,黑色的僧衣改变了往日的女儿妆。可惜公侯贵族的女儿,孤独的身卧在那青灯和古佛的旁边。

【赏析】

惜春从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中预感到自己前程的可怕,因此决心出家为尼,以遁入空门来逃避现实。且不说这种选择的可悲可笑,就说它是封建贵族身处末世所选择的一种生活道路吧!

也预示着书中女儿们的又一种不同于元春入宫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迎春嫁到孙家被折磨致死、探春远嫁他乡的悲剧。然而出家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我想惜春的结局大概不会比妙玉的遭遇好多少吧!在这里,惜春的遭遇和选择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曹雪芹在这首判词中,对惜春给予了满腔的同情和惋惜。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1)。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2)。

【注释】

(1)凡鸟:合起来是繁体“凤”字,既点明王熙凤之名,又说她才能杰出。

(2)“一从”句:吴恩裕《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译文】

凤凰偏偏生在了衰亡的时代,大家都知道羡慕她的足智多才。谁料她“一从二令”之后反被休弃,哭返金陵时恐怕更加悲哀。

【赏析】

《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对王熙凤所用的笔墨几乎不让宝黛二人,他对王凤姐的刻画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惟妙惟肖。凤姐既是一个工于心计、八面玲珑的管家,又是一个风流善妒、贪残狠毒的人物。和判词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座冰山,用唐代张彖评论杨国忠的典故,隐喻不可长久依靠的权势。“凡鸟”既用拆字法点出王凤姐之名,又有庸才之喻。“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一般认为概括了凤姐一生的三个阶段,即凤姐最初对贾琏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终落得被贾琏所“休”的下场。但是高鄂的续书中并没有凤姐被休的情节,可见如果不是这种说法有所穿凿,便是高鄂的续书有悖于曹雪芹原意。尽管曹雪芹对凤姐的贪婪妒嫉行为是批判和鞭挞的,但是对于凤姐出众的才能,仍是比较赏识的。大有一种“人皆欲杀、我独怜才”的意味。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1)。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2)。

【注释】

(1)势:权势。

(2)济:救助,接济。

【译文】

权势衰败时不要再说当年如何高贵,家道沦亡时更不要攀亲附友。只因为偶然间接济了刘家老妇一回,到后来才碰巧遇到救命恩人。

【赏析】

贾府败落之后,巧姐被她的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沦落烟花,幸亏遇刘姥姥搭救得脱水火。虽然不能够锦衣玉食,却也做到了自食其力。作者意图通过巧姐的遭遇揭露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骨肉相残的关系。同时也包含着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言下之意是刘姥姥搭救巧姐是为了报答凤姐周济之恩。也有一种劝人为善的意思在里边。“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两句话言简意邃,包含着曹雪芹在世态炎凉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切感受。脂砚斋批曰:“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那得不哭!”真的评也。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1)。

【注释】

(1)枉:白白的。

【译文】

桃李在春风中开花结籽然后凋残,到头来谁又能比得上这盆兰草荣耀。冰清玉洁的品性并无值得嫉妒的地方,只是白白的作了人家饭后的笑谈。

【赏析】

这首判词第一句隐含李纨之名,第二句隐含贾兰之名,三四句描写李纨的品质并点明她操劳一生只落得一个花封诰命的可悲命运。李纨出身书香门第,严格恪守“三从四德”的封建妇道准则。在丈夫贾珠夭折之后,心如“槁木死灰”,一心抚养儿子贾兰,不做它想,即使被推为海棠诗社社长,也只有几句平淡无奇的诗句。她的生命如同桃李结了果实,春景也就逝去了。按理说李纨应该是封建社会贞节女性的典范,但是曹雪芹却批判说她“枉与他人作笑谈”。可见曹雪芹对封建道德中所谓的贞节是持反对态度的。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1)。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2)。

【注释】

(1)情天情海:是说爱情像天一样高,像海一样深,却不能够长久。淫:淫乱,放纵,不正当的关系。

(2)不肖:不成器,这里尤指品行不端。造衅:做坏事。

【译文】

虚幻的风月之情像天一样高,像海一样深,滥情的人相遇必然导致淫乱的行为。不要说不争气的事情都出自荣国府,最初造成祸端的却是那宁国府的人。

【赏析】

曹雪芹原稿中曾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后来曹雪芹听了畸笏叟的劝告,出于维护封建家族利益的立场(或者是为了避讳也未可知),为秦氏隐恶,删改了这一部分。判词中秦可卿的死法才应该是秦可卿真正的死法。后世所传各种版本都不是曹雪芹原著的本来面目。秦可卿原本是一个美貌善良、办事周全的女子。但是贾府里贾珍之流的衣冠禽兽把玩弄女性作为生命的消遣,致使被玩弄的弱者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解脱,最终不得不在天香楼自缢身亡。这首判词通过对秦可卿凄惨遭遇的披剖,揭露出宁国府的主子是制造秦氏悲剧的罪魁祸首。对贾珍之流的封建寄生虫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同类推荐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热门推荐
  • 男神来了

    男神来了

    霸道傲娇洁癖的天王巨星,一直深陷绯闻旋涡。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光芒万丈,却没有人知道他一个人默默守候一段爱情多年直到她贸然闯入,纤尘不染的味道砸进他的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这一生遇见的所有人里,千万颗活跃跳动的心,怎及你的钟情?
  • 声音门

    声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绝色男修皆炉顶

    绝色男修皆炉顶

    一觉醒来,来到神异莫测的修仙世界,但却成了一个被抛弃的炮灰正道女修士……幸好有俊男仙灵图在手,内蕴空间,每吸收一名俊男的阳元,就能提升功能,凑齐三十六位顶级美男,将会成为真正的仙器!为了在残酷的修仙世界生存下来,某女决定丢掉节操,坑蒙拐骗,偷取美男的真心,夺取阳元……炮灰终有逆袭时,只为成仙渡长生!
  • 红军巷的老兵们

    红军巷的老兵们

    如今,红军巷部队干休所大院已失却了往昔街知巷闻的光环,渐渐被这个城市的人们淡漠了。但是,这个独特的部落,很难为外界同化,仍保持自己的运行秩序。清晨,是这个大院最闹猛的辰光。一群老娘们身披大红大绿,合着卡式录音机发出的音乐节拍在那扭秧歌,阅览室里几个喜静的老头戴着老花镜屏声敛气地在阅读报刊。晨练散步归来的老头子;老太太们又在聚会神聊。这些部队前负责人,在草地上拿着当日的报纸沭浴晨光,忧国忧民,分析时事。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我愿余生都是你

    我愿余生都是你

    “骗了我的感情还想走?”孤傲大神慵懒的看着对面的小东西,小东西抿了抿唇:“你的感情还用我骗?”某位大神眯了眯眼,凑近说:“小时候的账,都还没算呢。”大神勾了勾唇,小东西打死不认账,没关系,我会让你乖乖承认的。
  • 暖阳栀夏

    暖阳栀夏

    【双强甜宠校园文】当和校霸有婚约是一种什么体验?乔艾告诉你:住他房子,刷他卡,前面惹事,他收尾,脚踢渣男,手撕白莲花,最后还赠一个霸气美少年。夜千尧这辈子做的两件最重要的的事,一从小就跟乔艾有婚约,二和乔艾甜蜜厮守一辈子。多年后,乔艾回想起,那个站在校园小道上对她说世间“最美好的事就是紧紧拥你入怀”的少年,心中一暖,是他让我收起我的暗刺,因为我知道一切有他。没错,他就是我的尧尧,所以他最后成为了我的老公。甜炸少女心的校园文,男女主都超A哦【男主强,女主帅,多重身份专业虐渣,就问你爽不爽】
  • 逍遥渔夫

    逍遥渔夫

    贝海,整个东海岸最成功的渔船船长,几年时间就被美国东海岸的渔夫们称为传奇人物。神乎其神的找鱼手段,几乎从不出错的识鱼能力,还有每次出航都让无数渔夫羡慕的渔获。不光是论起重量,论起鱼质量和体形也是一等一的。从一个一开始让人看不起,甚至认为根本不懂捕渔的中国小子,变成别人眼中的超级船长,而且比所有干了几乎一辈子的渔夫都要厉害的年青人,有一个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他有一件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法宝。正是因为有了它,这才让一个啥也不会的毛头小子变成了让无数渔夫羡慕的传奇。新书《山洼小富农》上传了,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捧场,多多收藏!http://m.wkkk.net/info/1004929121
  • “盗马贼”白德富

    “盗马贼”白德富

    在松花江南岸的山沟里,有一处小屯叫懒汉子沟。懒汉子沟有一家地主,掌柜的叫马福。其余的七八户人家都是他家的长工和佃户。马福养马发了财,雇了两个小马倌为他放马。他的马最多的时候有二三百匹,每天早晨马群放出大院如同大军出征,骒马、儿马、大马,小马,马蹄嘚嘚,汹涌澎湃,像河流一样顺着懒汉子沟流泻。两个小马倌背着火药枪,威风凛凛地招呼着马群,甚为得意。其中的一个小马倌姓白,都叫他白小子。其实他脸蛋黑不溜秋,一点儿也不白。掌柜的马福说:“你这个白小子该有个大号啦,总叫小名不是回事儿。我送给你一个名字,叫白德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