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4000000003

第3章 1月:银河奖征文(1)

海洋之歌

文/陈梓钧

这是陆哲教授在“新科学系列讲座”的发言稿。这次重印,得到了出版商“学术出版公司”的许可。

1

各位,我没料到自己能站在这里——活着站在这里,向各位讲述我的故事。

命运真的很神奇。两个月前的这个时候,我身处北大西洋上空,漂浮在一百公里高的地方,蜷缩在一艘海洋深潜器里,目睹着天崩地裂的可怕景象:数百亿吨海水从太空落下,数百亿吨熔岩从地幔涌出。若救援来迟一点,我便不可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见证这令人战栗的时刻了——这个新一次科学革命的时刻,文明史转折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我有幸与大家一起,迎来人类崭新的黎明。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已有超过两亿人死于海啸、地震与火山爆发,上千座城市惨遭毁灭,近十亿人流离失所,人类文明遭遇前所未有的浩劫。为何我还会以这种乐观到狂妄的口气说,这是人类的黎明呢?请允许我先谈谈我的母亲。

我对母亲最早的记忆,来自我的一次哭泣——第一次上幼儿园时的哭泣。那时,我号啕大哭,老师怎么哄都没用,糖果、玩具,各种招数都用尽了,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但母亲却给我了一块拳头大小的黑石头。

“你听。”她说,把黑石头在桌上轻轻磕了一下。

黑石头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悠扬鸣声,如鸣佩环,经久不息。后来听老师说,那时我立刻停止了哭泣,瞪大眼睛看着那石头,仿佛那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

我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两岁那年,父亲离家而去,母亲独自抚养我长大。和现在的我一样,母亲也是一个海洋学家。每年冬天,她总会跟着考察船出海,回家时为我带来各种奇妙的玩具——贝壳、五颜六色的珊瑚、可以养在瓶子里的灯笼水母,还有那些黑石头。这样的石头,她每次考察归来都会带回几块,天长日久,在狭窄的屋里堆积如山。后来,母亲索性把它们按大小堆在一个木架子上,做成了“架子鼓”,又向学乐器的邻家孩子借来了鼓槌,和我一起敲着玩儿。

当然,因为音准不对,这“架子鼓”并不能演奏常见的乐曲。一般的乐曲中,音高差八度意味着频率差两倍,但这件乐器只能演奏频率差六倍的音乐。母亲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为此她专门自编了不少曲子,其中我最熟悉的便是《海洋之歌》。在这悠扬的音乐声中,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我以为生活将这样永远继续下去,直到我六岁。

那是我第一次跟着母亲出海。在海洋考察船的一个船舱中,我坐在桌旁,准备过六岁生日。桌上摆着蛋糕,烛光跳跃着,为冰冷的船舱抹上温暖的橙红色。但我身边的叔叔们却面色凝重——母亲下潜考察,却突然失去了联系。

我望向大海,焦急地等待着,等待她回航时溅起的浪花。

铅灰色的大海沉默着,一天,两天,没有任何消息,她消失在两千米深的大西洋底,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来。

这是很大的悲痛。厄运降临后,我的世界天崩地裂。但我不再哭泣,有另一种东西让我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大概每个人到了某个年龄都会经历自我意识的“天启”,于我而言,这种“天启”是母亲的永别带来的。葬礼上,抚摸着她黑色的灵柩时,某种陌生、无边无际、黑色而冰冷的存在突然攫住了我,眼泪戛然而止。死亡,虽然当时我无法理解它,却也朦胧地感受到了它无所不在的羽翼与它扇起的寒风。我眼中的世界突然变成了另一种样子,我也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孩了,我开始思考,思考生命的奥秘:生命是什么?死亡是什么?生命存在于宇宙中,意义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伴随着我长大,引领我走进实验室,走向那片海洋,最后,把我带到了这里。

对我个人而言,母亲的死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相信对于人类文明而言,这场灾难也会成为文明史的转折点。就像我感受到的启迪一般,人类也将重新审视自我、文明与生命的意义,不是在地球的尺度上,而是在宇宙的庞大舞台上审视,从而点亮新纪元的崭新黎明。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我母亲的“海洋之歌”。

2

故事不妨从头讲起。

五年前,在任讲师期间,我与北方矿业集团合作,参与研究深海锰结核。

众所周知,锰结核是一种储藏量很大的金属矿藏,早在十九世纪末就被发现,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大规模开采。原因很简单:它们都沉积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勘探困难,成本高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北矿集团希望能借助浮游生物来定位锰结核。

这不是什么新奇的想法。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锰结核起源于一种特殊的浮游生物。海水中的锰元素会富集在它表面,层层堆积生长,最终形成结核,就好像水汽凝结成露珠。

显然,这个理论有很多漏洞——比如著名的“同心圆疑题”。锰结核都沉积在海底,如果它真是由锰元素沉积而成,那它应该只在与海水接触的上表面生长,剖面的生长纹应该下密上疏,是严重偏心的,但事实上,这些“年轮”都是均匀对称的同心圆。难道石块会悬浮在海中生长吗?然而北矿集团并不在意这个,他们关心的是收益——这种浮游生物带来的生物探矿法,将为集团节省一大笔开支。

无疑,这个课题是纯应用的,和探索生命奥秘八竿子打不着,但却成为我研究的转折点。我此前一直在海洋浮游生物领域,从未研究过锰结核,更没有见过锰结核的样本,所以当我第一次见到那些从海底捞上来的黑疙瘩时,我的震惊溢于言表。

那就是母亲带回来的黑石头!

这就是命运的神奇。时隔二十年,我竟然阴差阳错地与母亲走上了同一条路,来到了同一片海。在这里,我接下了母亲未竟的事业,并且解开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这个谜团的线头,来自一串神秘的数列。

那时,为了研究需要,我们采集了数十吨的锰结核样本。经过粗略统计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这片海域里采集的样本格外蹊跷——在两万多个样本中,锰结核的大小呈现出奇特的等比数列形式的分布规律,我们称之为“直径量子”。这些锰结核的直径均取了若干分立的值,而这些值间近似呈以“六”为倍数的等比数列关系,如三点三厘米、十九点八厘米、一百一十九厘米等。在打捞的样本中,我们只发现了这些尺寸的结核块。而如果锰结核是由浮游生物吸附形成,那应该各种尺寸都有,不可能只出现这种离散化的值,何况是等比数列!

这是我研究生涯的转折点。从那时起,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锰结核上。

必须承认,转行并不容易。锰结核的成因研究属于海洋地质学,后来我发现还必须联系上电化学和流体力学,那都是数学背景相当复杂的东西。但那串神秘等比数列的诱惑足以让一切困难都变得可以克服。经过三年的研究,在冯坎博士、乔羽高工等人的帮助下,一个新的锰结核形成理论渐渐成形。

理论的出发点,来自那个等比数列中的比例因子“六”。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现在回忆起来,仍趣味盎然。我们就好像破解凶杀案的侦探,死者留下了一个神秘数字,而我们要靠它推断出凶手的身份。为何恰好是六倍?刚开始思考时,没有任何理论能解释,我们只能天马行空地想象,寻找一切若隐若现的联系,同时还要避免陷入玄学的陷阱——雪花的六角、米粒组织[1]的六边形、巨人之路的六棱柱[2],但肯定不是大卫的六芒星(笑)。这不是胡思乱想,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都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如果我们承认锰结核的这种比例关系是自然形成的话,那“六”这个比例一定来自于某种能量最低的几何形状。

于是,我们想到了“瑞利-本纳德对流”。

这并不是什么玄奥的事物,我们每天都有机会见到它。我今天早上在宾馆厨房做的实验:找个平底锅,加半锅水,打一到两个鸡蛋,让水具有一定的黏度,接着均匀、平缓地加热锅底,注意一定要非常均匀,然后等待。你会发现,在某个时刻,水面会突然涌现出规则的六边形涡胞,原来混乱翻腾的水流被约束在了六边形涡胞内,以对称的方式上浮和下沉。

在大洋深处,类似的过程也在进行着,只不过规模要大得多。洋中脊裂谷底部,来自地幔的炽热熔岩涌出地壳,与冰冷的海水接触,形成热对流,与被炉灶加热的锅中水如出一辙。

让我们继续实验。请看这段视频,在平底锅中,水涡呈六边形对称翻滚,大概有二三十个涡胞,每个涡胞直径大概是一厘米。现在,我把炉灶火焰开到最大,同时向锅中的水面均匀地喷洒液氮,以加大水底和水面的温差,可以看到,当温差增大到下一个临界值时,涡胞突然分裂,每一个大涡胞分裂成三十六个新的小涡胞,小涡胞的直径恰好为原来的六分之一!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清晨,在煮鸡蛋时,我偶然观察到了涡胞的六分裂,从而解开了困扰我数年的谜团。多亏了我家乡的凛冽寒冬,让温差达到了涡胞分裂的临界点。

当然,如果温差继续增大,涡胞还将继续分裂下去,形成一系列更小的涡胞,六、三十六、两百一十六,那是以“六”为倍数的无穷无尽的分形……

是的,这就是“直径量子”的成因——在火山与海洋接触的表面,冰与火的交织中,熔岩形成了具有六倍比关系的对流涡胞。接下来就是复杂的化学过程了。我们猜想,在两相界面上,熔融的酸性玄武岩萃取了海水中的二价锰离子。熔岩中的锰含量不断提高,当达到饱和后,将在旋涡的核心析出、凝聚、结晶,形成锰结核。去年五月,我们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这个模型进行了仿真,并在国家海洋地质中心进行了缩比实验,首次获得了人工锰结核。结果是令人惊喜的。那天下午,在实验车间里,我戴着石棉手套捧起那个还在冒烟的黑石块,然后小心地用电锯剖开。在剖面上,生长纹果真呈现出同心圆状!

我们连夜撰写论文,给出了描述这一过程的数学模型,题目叫《本纳德对流倍周期分岔在海底扩张过程中的电化学作用》。全文在Science杂志2022年第37期刊发。

至此,我们揭开了锰结核的“直径量子”倍数之谜。鲜花与掌声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学校就将我从讲师直接提拔为教授。各种委任函如雪片般飞来。十几所大学邀请我去做访问学者。但我全都拒绝了。我知道,那些头衔意味着我将不得不把大量时间花在讲座和会议上,而这个成果只不过是一个更大谜团的发端——乐曲才刚奏完序章,海洋底部还隐藏着更深刻的东西等待揭晓。我必须轻装上阵。

还有什么深刻的东西呢?没错,生命,一种新形态的生命!

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本纳德对流。这是流体力学中的经典问题,非常简单,却能体现出生命的本质——低熵体。在那层薄薄的液体中,随着温差的增加,熵不断降低,有序度不断升高,六边形涡胞突然涌现、分岔,结构从混沌中浮现,如同受精卵分裂为胚胎,秩序的磷火,从黑暗的海面上升腾。

多么神奇而美妙的演化!我不由想起从前看过的一篇有趣的文章,阿西莫夫写的,里面描述了一种硅基生命,它呼吸氧气,一面走,一面吐出石块般的二氧化硅。我们所见到的那铺满海底的锰结核,是不是某种硅基生命的排泄物呢?

这个图景实在太惊人。要知道,世界各大洋的洋底都广泛分布着锰结核,数量在百亿亿吨量级。如果那真是某种生物的产物,那它得有多庞大?!

思虑再三,我最终还是没敢把这个狂想写进论文。毕竟,古往今来,还没任何人见过这种新生命的迹象。况且我心里很清楚,这些单调的旋涡绝非生命——它会繁殖吗?会遗传吗?会对我们的呼唤作出反应吗?显然不会。要跨越这道隔绝非生命与生命的鸿沟,还需要更多的条件。

在命运的眷顾下,我们有幸成为这种新生命的见证者。

那是在两个月前,我和乔羽高工一起,乘坐“达尔文号”深潜器潜入了我母亲葬身的大西洋中央海岭,实地考察锰结核的形成过程。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比梦境更加疯狂的东西。

3

今年3月20号,我们来到了亚速尔群岛以南二百二十海里的海域。天气湿冷,灰色的冬云低垂,那是北大西洋冬季一个寻常的早晨。“达尔文号”深潜器悬挂在考察船的龙门绞车上,修长的艇首指着海面,犹如一柄准备劈开波浪的白色钝剑。

因为兴奋,我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后,我与乔羽等人道别,坐进了深潜器的驾驶舱里。那是一个直径一百二十厘米的钢球,异常狭小,我坐进去后像是胡桃壳里的胡桃。所幸,深潜器外安装了二十四只全景摄像头,配上虚拟现实眼镜后,舱壁就在我眼中消失了,海底的壮丽景观一览无余。

正因为有了这些摄像头,我们才能捕捉到那些惊人的画面。

当天上午八点二十分,技师锁死了深潜器重达一百六十公斤的舱门。探险开始了。

释放指令发出,短暂的失重,然后我砰然落水,像石块一样坠向海底。考察船的船底迅速变小,很快变成了微光闪烁的海面上一个黯淡的小点。不久,连光线也消失了。只有灯光下无数的浮游生物粒子在飞速上移,宛如开车穿过暴风雪。四周变得一片漆黑。所幸,仪表还是可靠的,它告诉我深潜器正以每秒三米的速度向着海底靠近。

同类推荐
  • 糖山

    糖山

    糖山,作者想象中的广袤之地,很久以前就生活于此的人们为它修建了长长的城墙。他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有自己的语言,种植大米、造纸,制造丝绸和瓷器;寻求长生不老药。女人裹脚,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直到他们的后代第一次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神龙释放在这片土地上的洪水饥荒、统治者带来的无尽内战之外的天地。一个被历史的洪流永远拆散的家庭,一个悲伤的情欲暗涌的爱情故事,这本半自传性的短篇小说以独特的深刻视角,新鲜的批判态度来叙述这群隐忍而历经苦难的人群。
  •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小说完结版7月15日12点独家发布,领先电视剧播出一步,敬请阅读。电视剧由钟汉良、刘小小主演,4大卫视热播中】清末民初的省港地区,一个草根小人物——车夫阿四的逆袭。宣统二年,同盟会在香港商议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活动。广东将军铁山奉诏刺杀孙中山。为了确保孙中山顺利召开会议并且安全离开香港,富商之子李重光甘愿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便于引开铁山等人的注意力,要求黄包车夫阿四故意拉着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亡,于是遭到了铁山的杀手层层围追堵截……
  • 蒲团河里的秀芹

    蒲团河里的秀芹

    刘棒槌高中毕了业,就住在了蒲团河边上,这让刘家屯的人拿他毫无办法。刘棒槌的父亲是个残疾人,每天都一瘸一拐地到地里侍弄庄稼。刘棒槌的母亲是个又高又大的女人,头脑有点迟钝,但她能把整个儿家撑起来。刘棒槌小时候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从小学一直读到县高中,高考时只差几分落了榜,他没有复读,就回村子了。他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他上了大学,家里也很难支付他的学费。刘棒槌不善于种庄稼,后来他就承包了离村子一里半地的蒲团河。
  • 怒放

    怒放

    (水木年华首次独家披露与青春有关的音乐记忆。卢庚戌进军文坛的第一部小说。汪峰、李健、老狼、叶世荣鼎力推荐。)一个陌生而意外的电话,“打搅”了马路平凡、无聊的生活。电话的主人是李爱,马路的旧情人,因感情问题从美归国。旧情人回国,与马路产生情感纠葛。在相亲网站给人情感帮助的马路因此陷入情感危机。他不得不向侯亮、郑天亮等朋友求助,几个多年好友因此打开记忆的大门。
  • 精忠岳飞2

    精忠岳飞2

    在第一季中,大宋汴京被金人攻破,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宋高宗赵构在南渡途中即位,大宋王朝岌岌可危。而岳飞和他的岳家军,终于在檀州之战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抗金主力,于其后的建康战役斩敌万千,取得辉煌胜利。但好景不长,还未来得及打过黄河收复失地,老元帅宗泽便抱憾牺牲。金兀术趁机水陆齐进,将大宋皇帝逼到了海上避难,风雨飘摇中,岳飞和韩世忠在黄天荡伏击金兀术取得大胜,此后又一路追击,六战六捷,接连收复失地。光复中原有望,岳飞踌躇满志,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北上,直捣黄龙。
热门推荐
  • 洪荒妖血在玄黄

    洪荒妖血在玄黄

    一场意外穿越使得萧弃继承了妖族三足金乌的至高血脉,看他如何在玄黄大世界中霸世苍穹、傲世宇内……一种全新的修仙体验,敬请期待!
  • 典型的美国佬

    典型的美国佬

    怀着"美国梦"的移民们一旦踏上美利坚的国土就面临两种文化的左右夹击,接受还是抛弃?只有适者生存。本书是译林出版社华裔美国文学丛书中的一部,是一部关于"美国梦"的小说,而作者就是"典型的美国佬"成功故事的一部分。该书在美国受到读者的欢迎,《波士顿环球时报》这样评价它:"移民的经历从不雷同,一场喜剧、悲剧,也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享受"。
  • 帝妃劫

    帝妃劫

    她被利欲熏心的舅父强迫过继参选秀女,太后的仙逝,让两个男人走入她的世界。一个是冷酷无情的骄傲帝王,一个是争权失败的悲情王爷,在世人眼里,前者只有朝政,后者只有仇恨。可梁嗣音懵懵懂懂走入了他们的心,她本欲化解兄弟的结,却不料在爱与恨的纠缠中越陷越深。他步步退让,他步步紧逼,面对两份截然不同却纯粹的爱,夹缝中的梁嗣音,该何去何从?而后宫的尔虞我诈、权欲倾轧,永不休止女人间的战争,更让她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从温柔乖顺任人欺侮,到位高权盛不怒自威,这一路,梁嗣音走得步步惊心,步步喋血。
  • 大王饶命

    大王饶命

    高中生吕树在一场车祸中改变人生,当灵气复苏时代来袭,他要做这时代的领跑者。物竞天择,胜者为王。……全订验证群号:696087569
  • 大小姐戏精日常

    大小姐戏精日常

    戏精沙雕乔小姐×驰名双标周先生五年前的一场意外,让帝都闻名的乔家大小姐乔然毅然出国。五年后,她被迫回国,本想本分地过一年安稳日子,再躲到国外去,结果——被传是gay的周庭深频频撩她,疑似欲行不轨之事,不但疯狂给她冲业绩,还想和她同居!对此,乔然大小姐表示:谈恋爱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周庭深:“恋爱中的女人,智商往往很低,经常说反话,烦请各位见谅。”又名《大小姐今天掉马了吗》《恋爱玄学》《周先生杠精日常》PS:1v1,SC,双向暗恋。今夜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
  • 法律文书学(第二版)

    法律文书学(第二版)

    本书作者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司法实务的实际要求出发,选择同学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解读法律文书学这门课程。既有对古代和国外情况的介绍,使同学们开阔视野,又能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入手,重点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文书制作方法,选用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典型案件材料进行评析,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 杀手狂妃十三岁

    杀手狂妃十三岁

    她,现代第一杀手代号“火狐”,一朝穿越附身在叶丞相家不受宠的三小姐身上,受尽嫡姐的凌辱和旁人的冷眼,一睁眼,原本懦弱的眼神已不在,而取代的是一双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眼神。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被她身上的杀气震慑住了,不知怎么的他的心好疼,心疼她这么小就有这么强的杀气,这是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练就出来的人,而且他发现她的杀气都是面对她的爹叶丞相还有大夫人所散发出来的,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些什么。她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被他身上邪魅的气息所吸引了,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里不得不承认眼前的男子是邪魅的,她前世是杀手,很少有人能激起她心中的波澜,他,到底是谁?当强者对上强者,且看他们如何颠覆天下!
  • 哪年梨花凉

    哪年梨花凉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寥寥数字,蕴含了多少的悲欢离合。这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两辈人的故事,最终的最终,请记住,自始至终,我爱你。
  • 现代社交礼仪指南

    现代社交礼仪指南

    《现代社交礼仪指南》(作者马银文)从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礼仪,有日常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礼仪、仪态服饰礼仪、商务活动礼仪、职场办公礼仪、仪式庆典礼仪、会面接待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服务行业礼仪、居家相处礼仪等。无论是商务人士、各类职场人士,还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通过阅读《现代社交礼仪指南》,相信都能受益匪浅。
  • 英雄联盟之无敌是多么寂寞

    英雄联盟之无敌是多么寂寞

    林凡,因为学业舍弃了最爱,也是最为擅长的英雄联盟。但当其走进大学宿舍,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