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0600000003

第3章 老村记(3)

如今,想着老村里那些爱看爱吼秦腔的乡亲。我时常在想,为什么秦腔单单在关中一带盛行?时间久了,也便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戏曲。西北最早属秦,向来就称苦寒之地,使得秦人性格“刚毅寡言,能征善战。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其实,秦腔说穿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秦人恋故土,极少迁离异地者,因而秦腔也只局限于陕甘宁等地,即使在秦地陕西也只是关中最盛,陕南次之,陕北则多晋剧了。

也许,正因为秦腔这些特点,贾平凹说,“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今天,当我想起曾生我养我的老村时,在异乡的我,才真正感怀秦腔感念故乡老村那些爱吼秦腔的人们与那时那境的情景。

老村之十景:皮影戏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皮影几乎是关中最为风靡的民间文化。通常有老人过世或婚庆喜事时,准有皮影戏。小小的牛皮人影儿躲在幕布后面,咿咿呀呀,锣鼓喧天中几乎将方圆数里的人都聚在了幕布前。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次看戏时,总要和小伙伴们讨论半天,好奇这些小人儿要不要喝水吃饭,唱完了又睡在那里?!有道是“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如今想来,真觉孩童的纯真。

后来,百度解释说:皮影戏,与真人表演的“大戏”相比,皮影戏具有“俗”、“小”、“神”的特点,其民间性和草根性与农耕文化最相契合。关中皮影戏以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灯盏头碗碗腔和秦腔等为主,多慷慨悲壮之音。一般都在农闲时节演出,春祈秋报、娱神敬佛、禳灾求福、驱邪避鬼、保佑平安等,这些民俗信仰是皮影戏得以生存的肥沃土壤。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班极其节约和紧凑,一般由四到十人组成。以老腔为例,包括前首、签手、上档、后槽、下档等五人;虽有分工,但一司多职,协作极其重要,主唱者要生丑净旦都能唱。班主一般由箱主或前首担任。前首负责全场奏唱,签手操作皮影表演,上档司板胡等,后槽司梆子等,下档准备道具皮影。

皮影戏班一般都以家庭或家族为主,也有合伙戏班。皮影算得上是最重要的装备,皮影戏的乐器比较简单,除过板胡、月琴、笛子、唢呐,基本都以打击乐器为主,如梆子和碗碗。皮影戏演出前,要先搭台撑“亮子”(幕布),白天用日光,晚上用灯光。

后来,听人说,大多数皮影戏都没有剧本,全靠师徒间口口相传,这些皮影艺人也大多不识字。使人不得不对他们更增敬佩。

如今,随着商品化城市化现代化对传统乡村农耕文化的取代,皮影戏被连根拔起,活生生的皮影已经没有了,留下的只是一个牛皮做的影子——哪怕这个影子多么精美。

老村之十一景:闹社火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乡一到过年,无论大人小孩,都抑制不住地开始“闹”起来了。

我的家乡彬县乃是周秦故地,正月里要唱牛皮灯影戏,耍社火。对小孩子来说,“闹社火”是其中精彩的部分。

那些天白天,社火表演群众扮演成戏剧或神话里的人物,踩着高跷走村过巷为群众拜年。晚上,则在村口的大场内表演。

“社火”正式表演之前,先由主事“闹社火”的长辈吩咐指导设坛摆祭:上了香,供上三牲,献上鲜蔬,向地神、火神、天神三神行三叩九拜之后,“闹社火”便开始了。

“闹社火”第一晚的开场节目,必定是舞龙耍狮。这有点类似于如今的春节晚会开场舞。挑龙骨架的演员统一头裹白巾,身穿黄布汗衫,腰束红色腰带。演员们举着金色的长龙绕场奔跑,并不断地表演着长龙戏水、龙腾虎跃、祥龙驾云等精彩动作。

“大龙”翻飞的时候,两只雄狮也在游龙的空隙屡活地跳跃,时而就地打滚、时而嘶咬在一起,时而忽闪着大眼睛,时而趁人不备地吐出一幅譬如:“新年快乐”、“大吉大利”、“财源广进”之类的对联,惹得围观者喝彩声不断。

舞龙耍狮开场节目一毕。便是挨着个儿地表演陕西民间一些经典的戏文。如:“铡美案”、“打金枝”、“杨家将”、“跑旱船”、“扭秧歌”等节目。

特别是在“扭秧歌”时因为人多。一些调皮捣蛋的家伙便趁人不注意从地上抓起一把尘土撒向人群。一时间,惹得人们叫骂着轰然四散。可是,不一会儿,在笑骂声中人群又围了过来。

社火表演的群众并不真唱,只是用肢体误言与锣鼓表演。牛皮大鼓“咚、咚、咚咚咚”有节奏地敲打,时而犹如万马奔腾;时而犹如雷雨交加;演员们则是逗笑粗旷威严柔情似水,表情各异、神态万千。尽显了北方人的粗犷豪放以及浓郁的黄河流域文化特色。

有经验的农人,听到锣鼓的缓急便知道什么时候该是收尾了。收尾时,主事人便宣布,明晚将在某个地方表演什么节目。天亮了社火队将要到那个组那些地方表演,各家都回去做个准备。

听到这里,人们便开始散去,三五一群,说说笑笑地领着娃娃们,踏着清凉的月光各回各家睡大觉,继续等待第二天的精彩表演。

如今,在城里工作久了。每年的春节。总会想起小时候农村那社火表演时长长的人流;想起那些五颜六色的群众演员;想起那道挨家挨户流动的风景;想起《诗经》《豳风·七月》、《大雅·公刘》中的那些与社火有关的诗歌记载。想起祭祀主持引领大家一遍遍大声高呼:“呜呼,莽莽大地,悠悠苍天,天公地母,万物之源,四漠之首,黄河为先,共祭三神……佑你子民,身体健康,佑你子民,人才济济,佑你子民……。”

想起这些,心内便一阵激动。噢,我博大的华夏文化;我广袤的华夏土地之“闹社火”。

老村之十二景:风箱·灶火边

对我来说,故乡最温暖的地方不是热炕头,而是灶火边。因为,我们那个年代,物资相对贪乏,母亲没有更多好吃的用来疼爱孩子。而每次在做饭时,在土灶里烤几片馍馍、烧几只土豆,或者掀开锅盖挑出一个馒头、盛半碗玉米糊糊,让馋嘴的我们先过把嘴瘾,便成了爱我们的一种方式。

土灶大多以烧干柴、煤碳为主。那时候,我家的案板下总整齐地堆放着父亲劈好的“柴”。母亲每天做饭时,只需从堆在门边的麦秆垛上撕一把麦秆放入土灶堂,上面放上几枝枯树枝,然后点上火,轻轻缓缓地拉几下风箱,火苗便突突地往上窜。最后,母亲便将那些劈好的干柴一一压在火苗上。便将风箱杆拉回怀里又推出去,周而复始地拉起风箱来。

那时候,若要是我正好在现场,母亲便会喊,快过来,帮妈妈烧锅(拉风箱)!我便小跑到风箱边,伸缩着小胳膊一下一下很是卖力地拉着风箱。在“啪嗒、啪嗒”的风箱声中,要不了多久,那玉米糊糊的香气、白馒头的香气、野菜饼饼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小屋。

那时候,我就依偎在烧火的母亲身边,烧着土豆,烤着馍片,耐心地等待着父亲的归来。灶火将人烤的暖烘烘的,我有时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便抚摸着我的头说:等你长大了,就带娘到城里去转转,也让娘跟着你们享享清福。这句话拨动了我幼小的心弦:什么时候才算长大,好带娘到城里转转?

转眼间,不知什么时候,我们都已长大了。不再坐在母亲的灶火边拉风箱了。而母亲也已是白发苍苍。白发苍苍的母亲惦记的不是到城里去转转,而是天天催着我的婚事。

记得前年春节,我带着女朋友回到母亲身边。母亲高兴的不得了,她又说起了我小时候的这些事儿。惹得生在南方的女友非缠着母亲要学蒸馒头。母亲乐呵呵地兑好碱水,发酵了一大盆面团,放到了热炕上用被子盖了起来。母亲说,冬天的热炕是个温暖的怀抱,经她的手儿一摸,面就发酵好了,蒸得馒头就圆溜了。

在做馒头揉面团、圆馒头时,妻子手忙脚乱,活像《少林足球》里越薇的表演。整个人满衣满脸都是面粉。惹得整个小屋又是笑声一片。馒头入锅,妻子又要帮母亲拉风箱。母亲说,“卖了孩子买蒸笼,不蒸馒头争(蒸)口气。千万别停下来,要不然,蒸出锅的馒头就是死馍馍了。”馒头出锅了,母亲忙拿起一块盖板对着馒头扇了起来,一阵后,馒头的皮儿,果真就亮亮的,滑滑的。惹得女友在屋里啧啧称赞不已!

今天,在这南方的天空下。我在回想那些乡村记忆时,我又想起了这些往事。想起了风箱、土灶台,想起了第一次带妻子回家的情景,更得要的是想起了母亲给我们的爱。

岁月悠悠缓缓流逝,流过陕西关中某一隅老村。如今,社会发展,新居耸起。人们舍弃了旧村院落,倾听着新时代山区儿女的高歌。曾经的土窑洞、打麦场、涝池、热炕、山沟沟已不再是乡亲们的依靠;曾经的小脚老太太、流水席、露天电影、社火、皮影戏、秦腔也日渐式微,行将消失。有关老村的那些许许多多的影像将被历史掩卷封存,定格在沉寂的区域。

遗憾的是,我的十指是那么地笨拙,无法一一记录下来对故乡,对老村的深切怀念,老村在历史的长河中养育了无数代人,却在我们如今近似掠夺和抛弃乡村的“城市化进程”中,一路走一路悄悄地慢慢地在退出舞台,结束它的使命。做为一个无力者,我们唯有一起来怀念、记录这些与老村有关的物像罢了。

同类推荐
  •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晚秋

    晚秋

    宋品仲,男,1962年生于河北省香河县,汉族。先后毕业于廊坊师范学校、廊坊市委党校、河北大学。曾在小学、中学任教,后在乡镇、县城街道办事处任职,目前在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工作。诗歌作品曾在《廊坊都市报》《北方文学》等多家媒体刊发。这本《晚秋》收录了由其创作的诗歌作品。
  •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人生中这四样必须要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寻找幸福的天堂(上)

    寻找幸福的天堂(上)

    “初夏的黄昏正是萤火虫的春天,夜色渐渐苏醒唤醒了又一群新的生命,月光朦胧,若隐若现的弯弯的月牙,它走我也走。我的脚步踏过小草们的头顶,惊起一群正在专心舞蹈的小小萤火虫,它们萦绕在我的身旁,对于我的到来,它们似乎更加的欢快了,我低着头专注的望着它们。
  • 西风故道

    西风故道

    本书为叶廷芳先生的随笔自选集,主要内容包括怀人和追溯一生的治学之路。叶先生自幼生长浙西僻远的乡村,不幸又失去一臂,在乡人眼中几乎成了废人,然而凭借倔强不屈、矢志不渝的个性,他从乡村走到衢州城里,再到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冯至、赵琳克悌、绿原等恩师及前辈学人均在他的人生旅途上留下深刻印记,他的怀人之作语言平易而风格质朴,表现了这位从浙西土地上走出的德语文学研究者的赤子之情。卡夫卡和迪伦马特的引入在国内文坛影响至深,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要冲破“左倾”思潮长期禁锢的局面,亦须具有相当的勇气和胆识。
热门推荐
  • 填词浅说

    填词浅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把全村人弄倒

    把全村人弄倒

    阴历刚过九月,天气阴阴的,看上去像要下雨,风也好猛,一阵阵刮过来,就像一大群狼从身边呼啸而过,令人无端生出怯意。就在九月九这天,田抗战新盖的房屋和院墙,被全村人推倒了,成了一片废墟。田抗战去找支书,冷气迎面扑来,他感觉不到,心里窝火窝得厉害,一看到支书那油漆的黑大门,那火头便蹿得更旺了,他抓起门环拼命敲打起来。屋里传出开门声音,随后听到支书急忙搭腔:谁呀!是急着报丧呢。门开了,支书显然在睡午觉,两眼松惺,被人打搅有些气愤,看到是田抗战,他一愣问:老田,啥事吗?把门都敲失塌了。
  • 重生之盛宠谋妃

    重生之盛宠谋妃

    白月九重生了,当然不能看着那些害她惨死的人幸福快乐的生活着。一个从地狱里走出来的女人,双手就注定要沾满鲜血。可是那个清冽如幽兰的男人却站到了她的身前:“放下屠刀,杀人报仇这种事情让我来做,你安心的长大嫁给我就好。”她傻眼,她重生过来是要让那些人下地狱的,而不是专程来嫁给他的!
  • 傀儡城之荆轲刺秦

    傀儡城之荆轲刺秦

    2049年底,一位准备立法限制义体的政法委员在会所中遭到战车刺杀袭击,但最终刺杀失败,刺客自杀身亡。刺客在伪装潜伏进会所时曾答应给予会所老板一种新型的电子脑防火墙,随着刺客自杀身亡,会所老板只得雇佣离职刑警陈海瑞调查刺杀案的幕后主使。此时正值部队和公安系统调整,无暇顾忌查案,希望从此案中获利的公安局副局长与军队情报员纷纷找上陈海瑞。陈海瑞周旋在几股势力之间,逐渐查明刺客使用了一种高效的电子脑技术,该技术破解了部分记忆与情感编码,可以高效洗脑,也可以做成难以破解的电子脑防火墙。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 从维熙文集(全14卷)

    从维熙文集(全14卷)

    本文集所收十四卷,收录从维熙自文学创作以来,纵贯文坛60余年的整个创作生涯最有价值最有力度最有思维含量的作品作品。包括小说卷10卷,纪实文学、散文4卷,是从维熙先生一生创作的集大成。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坛,从维熙与王蒙、刘绍棠、邓友梅并称为“四只小天鹅”。
  • 丹青帝说

    丹青帝说

    风,起于青萍之末。扶摇直上,浩浩乎,九万里!起初的风,只是一道看似微弱的气息;任这缕微风,掠过河流大地,一路集聚力量。当其借势攀缘上高山之巅!便会形成横扫天地的风暴!他,便是那缕微风…
  • 挽来叶枫

    挽来叶枫

    一场负心的恋情,一枝簪子,一点毒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叶挽秋重生一世,这个毒医双全的女子,以毒护身,以医救世,兜兜转转,原来那个人从小就注定
  • 前夫再见

    前夫再见

    此文,关于高干,关于背叛,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亲情,关于男婚女嫁。【正剧版】信东,她用七年的时间来爱他。七年的相濡以沫,她以为,那便是她要的一辈子的幸福。可是,爱情终究错了位。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没有婚姻的爱情,岂不是死无葬生之地。她怎么选,都是错的。他是世人眼里的模范丈夫,她是别人眼里羡慕的美娇娘。女人应做寒向南,嫁人当嫁梁信东。可谁又知道风光背后的酸痛、无助、彷徨。婚姻,本就磨人,还是她爱的太深。好友背叛,小三找上门,亲自撞上奸情,婆婆虐待,她没法在自欺欺人,做别人眼里的模范妻子,乖顺儿媳。原来,爱情终究经不起诱惑。终究,还是不爱了。否则,又怎会背叛。离婚,只能是唯一的出口。她要的从来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再婚,老公俊雅倜傥,事业有成,对她爱护有加。这一次,她是否真的找到了她要想的幸福?慕白,她从来没有看懂过他,时而冷漠,时而温存。她看不清,那个才是真正的他。为了她,他说太他定要成为最强的人。【剧情版】寒向南以为她为了爱情放弃她所有的爱好,所有的不舍,那就是她要的爱情。可当七年的感情在权利,金钱,欺骗之下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她又该何去何存?宿城第一少,人中龙凤,又为何对她情有独钟,非她不娶,她是否会被他的真情所打动?神秘酷男慕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过往,他为了什么独自离开,又不顾一切后果的归来?纠结的感情,不同的过往,造就不一样的结局。感情之路,何其漫长,她突然的转身,他会不会就在她的背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是,他站在她的背后,她站在他的背后。离婚的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其实,爱情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此文,过程是情意绵绵无期的,结局是意想不到滴。亲们安心看文吧。求收藏,票票,花花。。。。咳咳,简介先这么着,后期在改善,不怎么会写,亲们可直接进去看文,喜欢就收藏,千万不可因为一个简简单单的简介而错过一篇好文。推荐区;都市文:跑给你追临窗纱前妻三嫁紫砂萍重生-老公别乱来风念夕重生之就做狐狸精小妖重生霸情哥哥舍不得的温柔前夫倒插门逃爱木棉皇后天涯孤鸿
  • 黎先生的甜甜圈

    黎先生的甜甜圈

    【1v1宠文】上一世,她任性而为众叛亲离,伤害了最爱她的人,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一朝重生,她只想为值得她的人而活,她负了他一世,就还他一生。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黎序之:您最喜欢做的事情?黎序之:宠温暖。主持人:您最欣赏的女性?黎序之:温暖。主持人:您小时的的梦想?黎序之:长大以后娶温暖。主持人:如果有一天温暖离开您呢?黎序之:我不会让她有这个机会。主持人:......温暖:......你够了!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纵然千回百转,身边有你就好QQ群:73223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