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碗儿和藤儿一早去新星学校报名,她们像其他孩子一样,一路牵着妈妈的手。姐妹俩都是第一次由妈妈陪着去上学,而且是到新学校,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这怎么能不让她俩兴奋呢?藤儿自不必说,又在床上烙了一夜的饼,碗儿也只在天亮前眯了一会儿。
在拂晓前的残梦中,碗儿被里三层外三层的陌生面孔包围着,他们都笑盈盈地、亲切地叫她“碗儿”,然后簇拥着她来到一间既敞亮又漂亮的教室,一个个都伸出长长的手臂,拉她去做自己的同桌。有一个同学,人站在外围,居然也伸手拉住了她肩上的衣服。她抬头一看,那是一只超长的手臂,漫画中才有的长度。为了与她做同桌,还有人在说“我请你吃肯德基”“我带你去海洋动物园”“跟我一起去游乐场玩儿”“我们一块儿去看电影,《侏罗纪公园》好看得很”……碗儿恨自己分身乏术,只好任他们你拽过来,我拉过去。拽着拉着,她醒了。
醒来后的碗儿只记得梦中人很多,很闹腾,但对新学校并无清晰的印象。
暑假里,石头带着碗儿和藤儿看过新星实验学校的后门。那时,她们感觉,上学要上车下车,还不如走山路去唐河小学方便,其他的,也没太大的新奇。
今天,她们来到了学校正门,感受迥然不同了。
学校门前的马路两边,密密挨挨地停着各式各样的小车,全是送孩子上学的。这些地方,平时是不准停车的,今天例外,有几名交警在这里专门维持交通秩序。
正门毕竟是正门,而且是大都市里建成不久的新学校正门,为了解决农民工孩子随迁入城后上学难的问题,很多地方的政府是很舍得投资的,渝城也是如此。新星学校的正门与后门相比,那个气派哟,让这两位见识短浅的孩子一时被震撼到。
大门被门卫岗亭隔成两条通道,右边稍窄是人行道,左边是车道,且是正反向双车道。今天,车道这边的电控伸缩门紧闭着,难怪那些送孩子上学的小车全都停在马路边了。新星学校虽然很大,恐怕也停不下这些小车。
车道往左是一面大理石,“新星实验学校”几个金色的大字镶嵌在上面,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理石上方,有一架巨幅电子显示牌,上面“新学期,新起点,新生活,新目标”十二个字一会儿左右滚动,一会儿上下滚动,一会儿又从中间散开,不断地变换着,活泼耀眼。
校门有三个门卫值班。一位在门前提示入校的注意事项:老学生需要佩戴校牌,新学生需要拿出入学通知书;另一位在岗亭处查看校牌或通知书;还有一位在校门内,向学生和家长指点行走线路。
校门口门庭若市。
在碗儿眼里,进进出出的家长和同学,仿佛都是这里的常客,他们那么从容,那么自然,又都步履匆匆,没有人多看碗儿她们一眼。
还没有进校门,碗儿就觉得有眼花缭乱之晕,有应接不暇之累。不过,晕也好,累也好,最终还是被对学校新生活的新奇感所战胜。她和藤儿都紧紧拉着妈妈的手,按第一个门卫的要求,拿出了印有教委红印的入学通知书,沿人行道走向校门,给第二个门卫看,再走进校门。进校门五十米左右有一个三岔路口,第三个门卫主动问她们去哪儿,然后,藤儿妈妈带着藤儿朝左边的小学部走去,碗儿妈妈带着碗儿朝右边的中学部走去。
碗儿和妈妈走过了两百米的梧桐树林荫道,拐九十度的弯,再走过一百多米的小叶榕树林荫道,终于到了数十级台阶上雄伟高耸的初中教学楼。
一级一级地登上台阶,教学楼大门前,站着两位戴绶带的同学,男左女右。见碗儿她们来了,他们双手轻握,自然垂在身前,微微躬身,齐声说:“同学,新学期快乐!”这情景让碗儿想到了“乡味火锅”门前的迎宾大妈,但同学毕竟是同学,他们的笑靥和语言都没有做作和虚伪,只有真诚和亲切。
按门厅里的指示牌,碗儿跟着妈妈来到了自己班级的教室。教室门外的墙上,挂着“初一(12)班”的牌子。
“天啊!一个年级有十二个班?”碗儿在心中暗自惊叹。其实,是十八个班。
教室里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张课桌上都放着一叠书,是新学期的新课本。女生们三五一群地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男生们有头挨头吹牛的,还有一些在教室后面的空地上扭来打去,看样子都没省力气,但看那情绪又不像是在打架。
虽然是初一,虽然是重组的班级,但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是在新星实验学校小学部毕业的,他们是老同学,自然熟悉。
怎么没有老师呢?碗儿与妈妈尴尬地站在门前,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位女同学跑来问:“你是新来的同学吧?”
碗儿点点头。
“啊,我知道了,你就是唐碗儿吧?”那女同学说。
“嗯。”虽然碗儿只“嗯”了一声,但心里在嘀咕,“她怎么就知道我的姓名了呢?”原来,老师对早来的同学说过班里刚从乡下来的新同学。其他新同学都来了,就差碗儿。
“同学,你们老师呢?”碗儿妈妈问。
“吕老师去办公室了,她一会儿就来。”女同学说,“阿姨,如果你有事可以先走的,让唐碗儿跟我们一起。吕老师一会儿要给我们排座位。”
“那好,谢谢同学。”妈妈将一些报名资料给了碗儿说,“碗儿,妈妈先走了。”
吕老师终于出现在教室里。同学们见老师来了,也不用老师发号施令,全都就近找个位置坐下了,但碗儿没有,她站在过道上,不知坐哪儿好。
“同学们,先一人一桌坐下,我看看同学都到齐没有,到齐了我们就编排座位。”
吕老师在环视教室,同学们也跟着在环视教室。
吕老师走到碗儿身前,将她引到一个空位上坐下。到此,教室里还剩一个空位。
“谁还没来呢?”同学们在窃窃私语。
吕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从今天起,就在这个教室里组成一个四十六人的大家庭,大家要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享受成长的快乐!大家说好吗?”
“好!”四十五张嘴异口同声。
“嗯,我也高兴!”吕老师说,“咱们初一(12)班的同学都是热爱学校生活的好同学,这才不到十点钟就全到齐了……”
“老师,这里还差一个。”大家随声音转过去,看到最后排角落里说话同学的身边,确实空着一个座位。
“哦,那是金石头的。”吕老师说,“金石头早就来了,他去后勤处领清洁工具去了。”
听到“金石头”这个名字,碗儿脑子里闪过了叫石头的卖菜男孩儿的影子。
正在这时,一个风一样的男孩儿跑进教室,气喘吁吁地说:“吕老师,清洁工具太多了,叫几个同学跟我一块儿去领吧。”
“金石头,你先坐在位置上,等把座位编排好了,我就派同学跟你一起去拿。”吕老师指着最后排的座位对他说,“你暂时坐到最后那个位置上去。”
“好!”金石头转过身,就朝教室后面跑去。
“石头?”碗儿不禁小声叫了出来,她以为石头就叫“石头”,真没想到石头姓“金”,而且跟她分到一个班了。
吕老师像很多老师那样,让同学们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按前矮后高的秩序站成两列,然后两个两个地安排进教室,从前排往后排依次坐。
跟碗儿一起被安排进教室的是位男同学,当然与她一般高才会被安排为同桌。那男同学走在她前面,他不是按老师的要求走到指定位置的,而是像麻雀一样跳进去的,有个动词就叫“雀跃”,但这个比喻也不太恰当,因为他属于肥胖儿,脑袋与身子的比例还偏小,说他像袋鼠一样跳进去的更恰当。他那一蹦一跳的样子,差点儿没让碗儿笑出声来。
“胖袋鼠”坐到座位上,碗儿也跟着坐下了。
原来,那“胖袋鼠”是个话痨,无须相认,更无须相识,只要面前有人,就会打开话匣子。
“喂,《大战神》你玩儿过没有?”
“啊?大战神……什么?”
“就是Angelababy代言的游戏呀!”
碗儿不知道《大战神》是一款网络游戏,虽然在电视里见过Angelababy,只知道她漂亮,但不知道她代言了什么游戏,只好朝“胖袋鼠”摇头。
“这款游戏太有意思了。它是三国题材和魔幻题材的‘混血儿’,就像Angelababy是中国和德国的混血儿一样,很有自己的特点。”
“哦……”碗儿仍然听不懂“胖袋鼠”在说什么,感觉他不像在说人话,而是“袋鼠话”,她只能随口应着。
“唉,看来你不喜欢游戏,就不跟你说游戏了。”“胖袋鼠”像换频道一样,一下子跳到游戏之外的十万八千里,说,“前不久,有人在飞机上拍到了沙漠中的UFO,知道的吧?你相信宇宙有外星人吗?”
碗儿又摇了摇头,她的意思是她不知道UFO是什么,但“胖袋鼠”以为她是不相信宇宙有外星人,便说:“我相信。你怎么会不相信呢?你想,这么大的宇宙,凭什么只有地球才有人类?”
就在“胖袋鼠”几乎是自言自语的喋喋不休中,最后两个同学走进了教室,坐到了教室里的最后一排。
吕老师也走进了教室。
这时,“胖袋鼠”终于住口了,但手没有停住。大概先前因为嘴巴说个不停,就不觉得鼻子痒,现在嘴巴闭上了,就感觉鼻孔不舒服了。他左手一下,右手一下地连钻带挖,手指头把鼻孔塞得鼓胀起来,最终确实有了收获。他看了好一会儿指头上的黑乎乎黏糊糊的收获物,很欣赏的样子,然后,将手放到桌子下面,只一会儿,又拿出来,那黑乎乎的黏糊糊的东西便没有了。碗儿在想,他是擦到桌子的抽屉下的底板上了,还是擦在自己衣服上了?还没等她想明白,只见“胖袋鼠”将刚才挖鼻孔的手放进了嘴里,好像在抠牙缝。也许是牙缝里的宿物已经排除,他把抠牙缝的手指放在嘴里吮着,仿佛那是一颗味道极好的棒棒糖。
碗儿恶心得差点儿吐了出来。
与“胖袋鼠”做同桌还不到十分钟,碗儿基本上已经被这位同桌的话语和举动搞晕了。吕老师进教室后讲了些什么,她几乎没听见。
下课后,碗儿鼓起十二万分的勇气走到吕老师面前说:“老师,我想调位置。”
“啊?刚编排好的,你想调哪里去呀?”吕老师说。
“我想跟金石头做同桌。”
“为什么要与金石头做同桌?”
“因为我认识金石头。”
“这……我考虑一下吧。”吕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