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9900000008

第8章 千古帝王溯源(7)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楚汉双方在荥阳形成了对峙局面。项羽虽骁勇善战,但刘邦只守不攻,双方就这样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项羽数次截断汉军粮道,最终将刘邦围困。刘邦见难以与项羽抗衡,遂与项羽和解,提出划地为界,荥阳以东皆归项羽所有。项羽犹豫不决,后听从了谋士范增的建议,打算彻底消灭刘邦,以防后患。

刘邦利用项羽多疑的弱点,用离间计来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果然中计,认为范增私通刘邦,遂将胸怀大略的范增驱出帐外。范增一走,项羽身边便没有精通谋略的人才了。他的匹夫之勇如果离开了谋略的指引,自然难以成就大事。

项羽驱逐了范增后,全力进攻荥阳,并将刘邦围困其中。眼看荥阳危在旦夕,刘邦却无计可施。大将纪信不惜自身安危,乘天黑之际冒充刘邦向项羽投降。楚军放松了戒备,刘邦侥幸从荥阳西门逃走。项羽得知刘邦诈降后,怒不可遏,将纪信活活烧死。

刘邦从荥阳逃出后积极备战,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一带活动。项羽听说后,立即引兵来战,见汉军固守于深沟高垒之内而无可奈何。此时,彭越在下邳(今江苏省境内)大败驻守该地的楚军,项羽立即引兵东进,刘邦乘机北上,在成皋(今河南荥阳市西)驻扎。项羽打败彭越后,攻破再次被刘邦占领的荥阳,然后逼近成皋。双方再次对峙,不过这次汉军占据了优势。虽然刘邦不如项羽骁勇善战,但因萧何的后方支援,粮草不成问题。由于彭越经常在后方扰乱楚军,使得楚军前方的粮草无法供应。项羽本想速战速决,没想到拖至今日仍不能灭掉刘邦,不得不面临军心涣散、粮草不足等问题。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乘项羽再次攻打彭越之时击溃成皋的楚军。项羽先听说成皋失守,后又听说大将龙且被韩信打败,心里忐忑不安。他先是以煮杀刘邦父亲相要挟,让刘邦投降。刘邦不同意,反而告诉项羽,他们曾经“约为兄弟”,他的父亲也是项羽的父亲,如果真要煮了他的父亲,不要忘了分他一杯羹。

项羽见刘邦不肯妥协,竟向刘邦提出单独决斗。刘邦自知不敌项羽,自然不答应。他大骂项羽,历数项羽犯下的罪行:不守前约,后来居上;贪图权力,谋杀宋义;火烧阿房宫,滥杀无辜;毫无善心,斩杀降卒;假公济私,分封不均;驱逐义帝,途中暗害;等等。

项羽大怒,不等刘邦说完,一箭射中刘邦胸部。刘邦被射中要害部位,为稳定军心,假装被射中脚心,急忙捂脚退至帐中。第二天,刘邦强忍痛苦,亲自检阅军队,然后在当天黄昏带着张良逃至成皋。不久,刘邦养好病后又回到军中。

项羽见刘邦渐占上风,向刘邦求和,表示愿意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放还,条件是以鸿沟(今河南荥阳、中牟和开封一线)为界,楚汉双方分地而治。

刘邦与项羽签订合约后,见项羽将父亲和妻子送回,打算领兵西返。张良、陈平等人不愿失去灭掉项羽的好机会,力劝刘邦继续进攻,不给项羽喘息的机会。于是,刘邦令全军全速追击正率军东返的项羽,并派人通知韩信、彭越二人集合军队进行围攻。

很快,刘邦在固陵(今河南太康)追上楚军。项羽以一当十,率领楚军进行猛烈反攻。由于韩信和彭越的军队尚未抵达,刘邦大败,只得筑垒坚守。此时,刘邦才知道韩信、彭越二人迟迟不发兵的原因。原来,韩信在楚汉两军对峙阶段,破赵、降燕、平齐,立下了汗马功劳,认为劳苦功高,于是乘刘邦急需用兵之际要求得到假齐王的封号。刘邦遏制怒火,答应了韩信的要求,直接封他为齐王,封彭越为吴王。韩信和彭越受封后,立即调兵增援。

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汉王刘邦、齐王韩信、彭越会合后,同率大军30万与楚王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展开了决战。在汉军的围攻下,楚军明显处于劣势。晚上,汉军战士唱起楚歌,楚军遂以为楚地皆为汉军占领,心中顿生感慨,毫无斗志。在这种情况下,楚军一触即溃。

第二天早上,刘邦率军全力攻打楚军时发现项羽已逃走,立即令灌婴追击。项羽与诸将奋力拼杀,但毕竟寡不敌众。项羽不愿束手就擒,在乌江亭自刎。

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时,郦食其提议仿效古人,重新封立被秦朝灭掉的六国的后代,用德行感化天下,进而称霸四方。于是,刘邦令人刻制印玺,并要求郦食其把印玺送到六国后代手中。

郦食其还未出发,张良从外边回来。当时,刘邦正在吃饭,见到张良后把刻制印玺的事情告诉了他。张良听后立即说:“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如果这样做的话,陛下的事业就将全毁。”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说:“请把您面前的筷子借给我,让我为您指画形势。”接着,张良分析了刘邦不能采用郦食其计策的原因。

“过去商汤讨伐夏桀王,之所以敢于封立桀的后代,是因为他有把握置桀于死地,陛下您现在有把握控制住项羽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后,之所以敢于封立纣的后代,是因为他有把握割下纣的人头,陛下有把握割下项羽的头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二个原因。周武王进入殷朝后,标榜商容的门楣、在箕子门前抚车、整修比干的坟墓,表示对殷朝忠臣的敬重。现在陛下您能做到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三个原因。把殷纣王仓库里的粮食发散出去、储财分发出去,用以接济贫穷的人,陛下现在能做到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四个原因。击败殷朝后,周武王将战车改成供乘人之用的车驾,把刀枪剑戟倒着装载,表示不再打仗,现今陛下能这样做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五个原因。把军马散放于华山之南,表示不再训练骑兵,如今陛下能这样做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六个原因。把运输军需用的牛马放逐在塞外的原野上,表示天下不再有运输和积聚粮草的事情,现在陛下能这样做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七个原因。天下的游说之士,告别自己的父母,远离祖坟边的热土,放弃有交谊的老朋友,然后跟从陛下打天下,就是在日夜盼望能得到封赏。今天您封立六国后代,他们就可以回到各自的国家侍奉本国君主,谁还愿意跟随陛下您去夺取天下?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八个原因。另外,如果楚国强大,其他六国肯定会屈服于楚的,陛下您去哪里寻找向您称臣的六国后代呢?如果陛下用此计谋,陛下的事业就付诸东流了。”

听了张良的分析后,刘邦气得把嘴里的饭吐了出来:“郦食其这小子,差点坏了我的事业。”遂下令销毁已经刻制好的印玺。

西汉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宰相萧何(约公元前257——前193年),出生于秦朝泗水郡丰邑县(今江苏丰县)。他通晓法律条文,甚至能够倒背如流,方圆百里无人可及,因而出任沛县狱吏。结识了当时还是平民的刘邦后,萧何多次利用职权暗中保护他。后来,刘邦做了泗水亭长(泗水亭位于今江苏沛县东),萧何依然经常帮助他。

刘邦做官后,曾到秦都咸阳服差役,沛县各官吏都拿钱给他当作路费盘缠,其他官吏每人出了三百钱,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有一次,秦朝御史来郡视察,县令委派萧何过去帮忙。萧何将各项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御史的褒奖,提升他为泗水郡卒史。自此,每年考核政绩时,名列榜首的都是萧何。于是,御史准备回京上奏请求征用萧何,只是萧何坚持留在沛县,御史才作罢。

刘邦起兵反秦之时,在众人的拥护推举下,做了沛县县令,人称“沛公”。萧何形影不离、紧随于他,并担任县丞的职务为他督办公务。后来,刘邦率军攻破咸阳,将领们都觉得要发财了,争先恐后地向府库跑去,大肆拿取金银珠宝,只有萧何来到了秦朝宫殿,将所有的律令图书全都收好并封存。刘邦有心加强自己的实力,任命萧何为相,让他处理政务。项羽率领诸侯联军攻占咸阳之后,不但将这里洗劫一空,还放火焚烧。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将咸阳夷为平地。

当时,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萧何收取的秦朝图籍和资料,使得刘邦在以后的楚汉之争和治理国家中,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各地有什么军事要塞、当地人口有多少、是强还是弱、民众生活有多么疾苦等情况。并且,萧何又为刘邦推荐了韩信,劝服刘邦重用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挥师东进,平定三秦(秦灭后,项羽分封三位秦国降将,分管关中),萧何以丞相之位在巴蜀留守。他虽然身居后方,但是一刻也不闲着,积极负责发布政令、安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等。

次年,刘邦率军攻打项羽的时候,萧何留守关中,担任后勤重责,侍奉于太子身侧,并将治所设在栎阳。在这段时期,萧何制定了法令和制度,并建立了宫室和县邑以及社稷和宗庙。正常情况下,萧何要发布什么命令,总是先请示刘邦,得到刘邦的批准之后,才会放手去实行;但是遇到情况紧急的时候,他也会酌情处理,待刘邦归来再作报告。

在萧何负责的事务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户口征集兵丁和征收粮草,然后将这两样宝贵的资源送到前方。楚汉之争中,刘邦多次弃军逃亡,如果没有萧何时常征发士卒以补充兵士缺额,前方的战事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因此,刘邦非常信任萧何,委托他全权处理关中政务。

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在定陶泛水(今山东省境内)之北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自此,汉朝建立。同月,刘邦论功行赏。

刘邦认为,在众臣之中,唯有萧何功劳最大,于是封他为赞侯,封赏的食邑也最多。大家知道后纷纷表示不满,上书说道:“我等都是披甲挂帅,英勇作战,往多了说也是身经百战,往少了说怎么也是交锋过几十个回合,跟随陛下攻城略地,功劳各不相同。可是,萧何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又没有立下什么汗马功劳,只会舞文弄墨、发表一些言论,封赏为什么会在我等之上呢?”为此,刘邦询问他们:“众位爱卿知道打猎吗?”群臣回答:“知道。”刘邦接着问:“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又回答:“知道。”此时,刘邦说道:“猎人打猎时,由猎狗前去追捕猎物,但前提是猎人先发现了猎物的踪迹,然后对猎狗指出猎物的所在。现在,你们的功劳就如同猎狗,上阵杀敌,仅仅是相当于捕捉些猎物罢了。但是萧何不同,他能够寻到猎物的踪迹,指出猎取的方向,他的功劳就如同猎人。更何况,众卿家很多都是自己一个人追随于我,再多的不过就是家中有两三个人追随于我,只有萧何带着全族几十个人追随于我平定天下,肯定功不可没。你们说说,萧何值不值得我重重地奖赏啊?”群臣幡然醒悟,原来萧何有如此重大的功绩,再也没人敢争辩此事了。

众臣分别封赏完毕之后,接着是排列位次。群臣不约而同地上奏道:“臣等推举平阳侯曹参,位居第一。他英勇作战,跟随陛下攻城拔寨,身受七十多处创伤,功劳最大。”刘邦此时已经为多封萧何土地而引起了争执,好在劝服了众臣,对于位次方面,不好再反驳众臣,虽然还是想将萧何列在首位。这时,关内侯鄂君向前说道:“陛下,群臣这么说其实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战功彪炳,但只是一时的功劳。陛下和项羽相持五年之久,曾经多次弃军逃亡,士兵大量减少。是萧何多次征发关中军士,以补缺前线、充实兵力。陛下并没有命令他做这些,但是他却屡屡在陛下危急时送来了援军。当年楚汉之争,两军对垒荥阳数年。我军正缺粮草之时,萧何从关中由水路送来了粮草,一直保持着军粮的供应。虽然崤山以东的地区多次得而复失,但是萧何始终坐镇关中,保全了关中地区,耐心等待陛下凯旋。这可都是万世的功劳呀!怎么能把一时的功劳列在万世的功劳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位居第一,曹参第二。”鄂君的这番言论,正中刘邦下怀,刘邦听完拍案叫好,于是顺水推舟,将萧何列在首位,准许他穿履佩剑上殿,并且不用遵循小步疾走的常礼。

见萧何、张良等人先后受到封赏后,没有受到封赏的臣子开始议论纷纷。一天,高祖在洛阳南宫的天桥上远远望见数位将领坐在草地上聊天,情绪好像很激动。于是,高祖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谈些什么呢?”张良回答说:“陛下难道不知道?他们在商量谋反。”高祖疑惑地问道:“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何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起于布衣,靠着这帮人的浴血奋战夺取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封赏的全是萧何、曹参等这些相交多年的人,而诛杀的全是与自己结下仇怨的人。因此,这帮人不仅担心分封轮不到自己头上,而且担忧陛下会因他们的过失而诛杀他们,于是聚在一起商议谋反。”高祖面带忧色,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问道:“陛下平生最憎恨且群臣都知道的人是谁?”高祖说:“雍齿。他与我相识已久,数次当着众人的面使我受辱。我本想杀他,但考虑到他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不忍心。”张良说:“当务之急是先封赏雍齿。当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后,自然会信心十足地静待封赏。”于是,高祖设宴,在宴席上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等尽快定功行封。宴会结束后,群臣都高兴地相互谈论:“连雍齿都能被封为侯,我们就不必担心得不到封赏了。”

同类推荐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锦衣卫

    锦衣卫

    如果在明朝的历史中选取关键词,“锦衣卫”是为必选。 这是中国最早的特务机构,从建立之初。其触角就遍及了王朝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不是钦差大臣,但却有着比钦差大臣更为恐怖的力量。他们是专属于皇帝的监察机构、侦察机构,以及最为有效的行动队伍。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锦衣卫成了秘密审查与特别行动的代名词,而它与东西两厂之间的权力斗争更让人触目惊心……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这是一座至今仍存活着的古城,不少纳西族居民仍生活在其中。古城中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进入古城,除了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板路、民居建筑、古桥梁、古寺庙、三眼井、古街、古巷、店铺、水系、河道、山体、园林、手工艺作坊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可感受到东巴经书、象形文字、古岩画、壁画、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民族打跳、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还让人体验到纳西族优秀文化精神,比如纳西人始终坚持的和谐思维、和谐态度、和谐行为、和谐方式,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个民族、多种宗教相互包容、共存共荣的和谐文化精神。
  •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中国、朝鲜、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亚等地及日本本土建立了大批战俘劳工集中营。每个集中营都能写一部长长的日军残害战俘劳工的罪恶史,每个战俘劳工都能写一本厚厚的战俘生涯的苦难史。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调查取证,以揭秘的形式,把日军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集中营中全体战俘劳工的苦难生活及斗争经历介绍给读者。让世人知道,亚洲有“奥斯维辛”,中国有“奥斯维辛”,正视历史,勿忘国耻。
热门推荐
  • 谁是真英雄(原创经典作品)

    谁是真英雄(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4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他努力写人民的历史,把卫国战争写成是为人民的正义之战,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审美地运用和描写历史材料,在历史事变中描写人,是《战争与和平》的一条基本的创作原则,也是使小说产生宏伟的史诗风格的重要原因。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
  • 日本简史

    日本简史

    《日本简史》以统治主体的演变为主线,从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国家、武人政权、前近代社会、明治维新、对外侵略与扩张、变革与战争、占领与战后体制、经济大国、转折时期的改革等方面,清晰地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进过程,兼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经济发展、大众心态等内容,清晰、完整地绘制出日本历史的鸟瞰式全貌。《日本简史(增订版)》曾荣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新版除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外,又增补了大量插图、原始史料、进一步阅读书目,大事年表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日本历史的线索和脉络。
  • Sir Dominick Ferrand

    Sir Dominick Ferr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部落系统

    我的部落系统

    江白一不小心一觉睡到了石器时代!什么还有系统?自此一个小部落的发展坐上了火箭!陶器,种植,驯养,冶炼一项项技术不断的颠覆着这个部落的认知!
  • 西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西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尼采、海涅、卡夫卡、米兰·昆德拉、裴多菲……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名字,相信你一定听过。本书主要罗列了西欧国家的一些作家以及诸多知名文学作品,令读者朋友们感受文学的震撼和力量。
  • 非常浪漫:吸血鬼的落跑新娘

    非常浪漫:吸血鬼的落跑新娘

    沈依依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只想要一个平凡的爱人,一段平凡的婚姻,可是自从情人节的夜晚遇到那个男人时,她发觉一切都变了。他冷漠,他霸道,她放下心防,爱上他的时候,却发现了个惊天的秘密,他爱的男人,竟然是一个吸血鬼。
  • Weight

    Weight

    With wit and verve, the prize-winning author of Sexing the Cherry and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brings the mythical figure of Atlas into the space age and sets him free at last. In her retelling of the story of a god tricked into holding the world on his shoulders and his brief reprieve, she sets difficult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choice and coercion, how we choose our own destiny 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liberate ourselves from our seeming fate. Finally in paperback, Weight is a daring, seductive addition to Canongate's ambitious series of myths by the world's most acclaimed authors.
  •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增广净土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