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9900000008

第8章 千古帝王溯源(7)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楚汉双方在荥阳形成了对峙局面。项羽虽骁勇善战,但刘邦只守不攻,双方就这样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项羽数次截断汉军粮道,最终将刘邦围困。刘邦见难以与项羽抗衡,遂与项羽和解,提出划地为界,荥阳以东皆归项羽所有。项羽犹豫不决,后听从了谋士范增的建议,打算彻底消灭刘邦,以防后患。

刘邦利用项羽多疑的弱点,用离间计来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果然中计,认为范增私通刘邦,遂将胸怀大略的范增驱出帐外。范增一走,项羽身边便没有精通谋略的人才了。他的匹夫之勇如果离开了谋略的指引,自然难以成就大事。

项羽驱逐了范增后,全力进攻荥阳,并将刘邦围困其中。眼看荥阳危在旦夕,刘邦却无计可施。大将纪信不惜自身安危,乘天黑之际冒充刘邦向项羽投降。楚军放松了戒备,刘邦侥幸从荥阳西门逃走。项羽得知刘邦诈降后,怒不可遏,将纪信活活烧死。

刘邦从荥阳逃出后积极备战,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一带活动。项羽听说后,立即引兵来战,见汉军固守于深沟高垒之内而无可奈何。此时,彭越在下邳(今江苏省境内)大败驻守该地的楚军,项羽立即引兵东进,刘邦乘机北上,在成皋(今河南荥阳市西)驻扎。项羽打败彭越后,攻破再次被刘邦占领的荥阳,然后逼近成皋。双方再次对峙,不过这次汉军占据了优势。虽然刘邦不如项羽骁勇善战,但因萧何的后方支援,粮草不成问题。由于彭越经常在后方扰乱楚军,使得楚军前方的粮草无法供应。项羽本想速战速决,没想到拖至今日仍不能灭掉刘邦,不得不面临军心涣散、粮草不足等问题。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乘项羽再次攻打彭越之时击溃成皋的楚军。项羽先听说成皋失守,后又听说大将龙且被韩信打败,心里忐忑不安。他先是以煮杀刘邦父亲相要挟,让刘邦投降。刘邦不同意,反而告诉项羽,他们曾经“约为兄弟”,他的父亲也是项羽的父亲,如果真要煮了他的父亲,不要忘了分他一杯羹。

项羽见刘邦不肯妥协,竟向刘邦提出单独决斗。刘邦自知不敌项羽,自然不答应。他大骂项羽,历数项羽犯下的罪行:不守前约,后来居上;贪图权力,谋杀宋义;火烧阿房宫,滥杀无辜;毫无善心,斩杀降卒;假公济私,分封不均;驱逐义帝,途中暗害;等等。

项羽大怒,不等刘邦说完,一箭射中刘邦胸部。刘邦被射中要害部位,为稳定军心,假装被射中脚心,急忙捂脚退至帐中。第二天,刘邦强忍痛苦,亲自检阅军队,然后在当天黄昏带着张良逃至成皋。不久,刘邦养好病后又回到军中。

项羽见刘邦渐占上风,向刘邦求和,表示愿意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放还,条件是以鸿沟(今河南荥阳、中牟和开封一线)为界,楚汉双方分地而治。

刘邦与项羽签订合约后,见项羽将父亲和妻子送回,打算领兵西返。张良、陈平等人不愿失去灭掉项羽的好机会,力劝刘邦继续进攻,不给项羽喘息的机会。于是,刘邦令全军全速追击正率军东返的项羽,并派人通知韩信、彭越二人集合军队进行围攻。

很快,刘邦在固陵(今河南太康)追上楚军。项羽以一当十,率领楚军进行猛烈反攻。由于韩信和彭越的军队尚未抵达,刘邦大败,只得筑垒坚守。此时,刘邦才知道韩信、彭越二人迟迟不发兵的原因。原来,韩信在楚汉两军对峙阶段,破赵、降燕、平齐,立下了汗马功劳,认为劳苦功高,于是乘刘邦急需用兵之际要求得到假齐王的封号。刘邦遏制怒火,答应了韩信的要求,直接封他为齐王,封彭越为吴王。韩信和彭越受封后,立即调兵增援。

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汉王刘邦、齐王韩信、彭越会合后,同率大军30万与楚王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展开了决战。在汉军的围攻下,楚军明显处于劣势。晚上,汉军战士唱起楚歌,楚军遂以为楚地皆为汉军占领,心中顿生感慨,毫无斗志。在这种情况下,楚军一触即溃。

第二天早上,刘邦率军全力攻打楚军时发现项羽已逃走,立即令灌婴追击。项羽与诸将奋力拼杀,但毕竟寡不敌众。项羽不愿束手就擒,在乌江亭自刎。

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时,郦食其提议仿效古人,重新封立被秦朝灭掉的六国的后代,用德行感化天下,进而称霸四方。于是,刘邦令人刻制印玺,并要求郦食其把印玺送到六国后代手中。

郦食其还未出发,张良从外边回来。当时,刘邦正在吃饭,见到张良后把刻制印玺的事情告诉了他。张良听后立即说:“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如果这样做的话,陛下的事业就将全毁。”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说:“请把您面前的筷子借给我,让我为您指画形势。”接着,张良分析了刘邦不能采用郦食其计策的原因。

“过去商汤讨伐夏桀王,之所以敢于封立桀的后代,是因为他有把握置桀于死地,陛下您现在有把握控制住项羽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后,之所以敢于封立纣的后代,是因为他有把握割下纣的人头,陛下有把握割下项羽的头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二个原因。周武王进入殷朝后,标榜商容的门楣、在箕子门前抚车、整修比干的坟墓,表示对殷朝忠臣的敬重。现在陛下您能做到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三个原因。把殷纣王仓库里的粮食发散出去、储财分发出去,用以接济贫穷的人,陛下现在能做到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四个原因。击败殷朝后,周武王将战车改成供乘人之用的车驾,把刀枪剑戟倒着装载,表示不再打仗,现今陛下能这样做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五个原因。把军马散放于华山之南,表示不再训练骑兵,如今陛下能这样做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六个原因。把运输军需用的牛马放逐在塞外的原野上,表示天下不再有运输和积聚粮草的事情,现在陛下能这样做吗?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七个原因。天下的游说之士,告别自己的父母,远离祖坟边的热土,放弃有交谊的老朋友,然后跟从陛下打天下,就是在日夜盼望能得到封赏。今天您封立六国后代,他们就可以回到各自的国家侍奉本国君主,谁还愿意跟随陛下您去夺取天下?这是不能采用分封制的第八个原因。另外,如果楚国强大,其他六国肯定会屈服于楚的,陛下您去哪里寻找向您称臣的六国后代呢?如果陛下用此计谋,陛下的事业就付诸东流了。”

听了张良的分析后,刘邦气得把嘴里的饭吐了出来:“郦食其这小子,差点坏了我的事业。”遂下令销毁已经刻制好的印玺。

西汉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宰相萧何(约公元前257——前193年),出生于秦朝泗水郡丰邑县(今江苏丰县)。他通晓法律条文,甚至能够倒背如流,方圆百里无人可及,因而出任沛县狱吏。结识了当时还是平民的刘邦后,萧何多次利用职权暗中保护他。后来,刘邦做了泗水亭长(泗水亭位于今江苏沛县东),萧何依然经常帮助他。

刘邦做官后,曾到秦都咸阳服差役,沛县各官吏都拿钱给他当作路费盘缠,其他官吏每人出了三百钱,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有一次,秦朝御史来郡视察,县令委派萧何过去帮忙。萧何将各项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御史的褒奖,提升他为泗水郡卒史。自此,每年考核政绩时,名列榜首的都是萧何。于是,御史准备回京上奏请求征用萧何,只是萧何坚持留在沛县,御史才作罢。

刘邦起兵反秦之时,在众人的拥护推举下,做了沛县县令,人称“沛公”。萧何形影不离、紧随于他,并担任县丞的职务为他督办公务。后来,刘邦率军攻破咸阳,将领们都觉得要发财了,争先恐后地向府库跑去,大肆拿取金银珠宝,只有萧何来到了秦朝宫殿,将所有的律令图书全都收好并封存。刘邦有心加强自己的实力,任命萧何为相,让他处理政务。项羽率领诸侯联军攻占咸阳之后,不但将这里洗劫一空,还放火焚烧。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将咸阳夷为平地。

当时,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萧何收取的秦朝图籍和资料,使得刘邦在以后的楚汉之争和治理国家中,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各地有什么军事要塞、当地人口有多少、是强还是弱、民众生活有多么疾苦等情况。并且,萧何又为刘邦推荐了韩信,劝服刘邦重用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挥师东进,平定三秦(秦灭后,项羽分封三位秦国降将,分管关中),萧何以丞相之位在巴蜀留守。他虽然身居后方,但是一刻也不闲着,积极负责发布政令、安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等。

次年,刘邦率军攻打项羽的时候,萧何留守关中,担任后勤重责,侍奉于太子身侧,并将治所设在栎阳。在这段时期,萧何制定了法令和制度,并建立了宫室和县邑以及社稷和宗庙。正常情况下,萧何要发布什么命令,总是先请示刘邦,得到刘邦的批准之后,才会放手去实行;但是遇到情况紧急的时候,他也会酌情处理,待刘邦归来再作报告。

在萧何负责的事务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户口征集兵丁和征收粮草,然后将这两样宝贵的资源送到前方。楚汉之争中,刘邦多次弃军逃亡,如果没有萧何时常征发士卒以补充兵士缺额,前方的战事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因此,刘邦非常信任萧何,委托他全权处理关中政务。

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在定陶泛水(今山东省境内)之北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自此,汉朝建立。同月,刘邦论功行赏。

刘邦认为,在众臣之中,唯有萧何功劳最大,于是封他为赞侯,封赏的食邑也最多。大家知道后纷纷表示不满,上书说道:“我等都是披甲挂帅,英勇作战,往多了说也是身经百战,往少了说怎么也是交锋过几十个回合,跟随陛下攻城略地,功劳各不相同。可是,萧何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又没有立下什么汗马功劳,只会舞文弄墨、发表一些言论,封赏为什么会在我等之上呢?”为此,刘邦询问他们:“众位爱卿知道打猎吗?”群臣回答:“知道。”刘邦接着问:“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又回答:“知道。”此时,刘邦说道:“猎人打猎时,由猎狗前去追捕猎物,但前提是猎人先发现了猎物的踪迹,然后对猎狗指出猎物的所在。现在,你们的功劳就如同猎狗,上阵杀敌,仅仅是相当于捕捉些猎物罢了。但是萧何不同,他能够寻到猎物的踪迹,指出猎取的方向,他的功劳就如同猎人。更何况,众卿家很多都是自己一个人追随于我,再多的不过就是家中有两三个人追随于我,只有萧何带着全族几十个人追随于我平定天下,肯定功不可没。你们说说,萧何值不值得我重重地奖赏啊?”群臣幡然醒悟,原来萧何有如此重大的功绩,再也没人敢争辩此事了。

众臣分别封赏完毕之后,接着是排列位次。群臣不约而同地上奏道:“臣等推举平阳侯曹参,位居第一。他英勇作战,跟随陛下攻城拔寨,身受七十多处创伤,功劳最大。”刘邦此时已经为多封萧何土地而引起了争执,好在劝服了众臣,对于位次方面,不好再反驳众臣,虽然还是想将萧何列在首位。这时,关内侯鄂君向前说道:“陛下,群臣这么说其实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战功彪炳,但只是一时的功劳。陛下和项羽相持五年之久,曾经多次弃军逃亡,士兵大量减少。是萧何多次征发关中军士,以补缺前线、充实兵力。陛下并没有命令他做这些,但是他却屡屡在陛下危急时送来了援军。当年楚汉之争,两军对垒荥阳数年。我军正缺粮草之时,萧何从关中由水路送来了粮草,一直保持着军粮的供应。虽然崤山以东的地区多次得而复失,但是萧何始终坐镇关中,保全了关中地区,耐心等待陛下凯旋。这可都是万世的功劳呀!怎么能把一时的功劳列在万世的功劳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位居第一,曹参第二。”鄂君的这番言论,正中刘邦下怀,刘邦听完拍案叫好,于是顺水推舟,将萧何列在首位,准许他穿履佩剑上殿,并且不用遵循小步疾走的常礼。

见萧何、张良等人先后受到封赏后,没有受到封赏的臣子开始议论纷纷。一天,高祖在洛阳南宫的天桥上远远望见数位将领坐在草地上聊天,情绪好像很激动。于是,高祖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谈些什么呢?”张良回答说:“陛下难道不知道?他们在商量谋反。”高祖疑惑地问道:“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何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起于布衣,靠着这帮人的浴血奋战夺取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封赏的全是萧何、曹参等这些相交多年的人,而诛杀的全是与自己结下仇怨的人。因此,这帮人不仅担心分封轮不到自己头上,而且担忧陛下会因他们的过失而诛杀他们,于是聚在一起商议谋反。”高祖面带忧色,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问道:“陛下平生最憎恨且群臣都知道的人是谁?”高祖说:“雍齿。他与我相识已久,数次当着众人的面使我受辱。我本想杀他,但考虑到他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不忍心。”张良说:“当务之急是先封赏雍齿。当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后,自然会信心十足地静待封赏。”于是,高祖设宴,在宴席上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等尽快定功行封。宴会结束后,群臣都高兴地相互谈论:“连雍齿都能被封为侯,我们就不必担心得不到封赏了。”

同类推荐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战国纵横(套装2本)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战国纵横(套装2本)

    本套作品根据历史节点分为《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和《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两册。前一册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更有春秋五霸争相上位。后一册讲战国七雄,各国兵争舌战,风云际会,政客过招。奇招、绝招、阴招、险招令人眼花缭乱,大战、小仗、明争、暗夺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朝传奇》从藏族起源的神话开篇,讲述了吐蕃王朝逐渐走出狭窄的雅隆河谷,建立起纵贯雪域高原的强大帝国,又一步步跌落云端,在佛、苯的激烈斗争中渐渐走向衰落和分裂的历史过程。横空出世,十三岁的小赞普能否在动荡的政治漩涡中力挽狂澜?左右逢源,孤儿寡母能否撑起雪域的一片蓝天?英雄迟暮,战神噶尔?钦陵能否继续家族的无限荣光?……不甘寂寞的吐蕃君君臣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书写着吐蕃的历史与辉煌。
  • 于乱世,为枭雄

    于乱世,为枭雄

    转眼千年,于乱世风起云涌,风生水起。携名人平定内乱扫清外敌。
  • 穿越之皇帝成长计划

    穿越之皇帝成长计划

    主角一朝穿越惊现成了即将登位的太子,治理自己的国家。寻找名妃,培养子女,尔虞我诈;发展国家,收录名臣,秣马厉兵。是后宫佳丽三千还是后宫佳丽三千;西楚霸王、蜀汉名将、水浒英雄,谁能助我一统天下;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雄霸天下亦或是儿女情长,收录不尽的名臣美人,挑战无限的激情国战。
  • 周瑜之笑傲三国

    周瑜之笑傲三国

    周瑜在三国史上犹如昙花一现,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赤壁一战周瑜天下闻名,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如果我为周瑜,当持羽扇谈笑间让所有的敌人灰飞烟灭,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热门推荐
  • 厉先生官宣吧

    厉先生官宣吧

    出狱归来,她竟惹上神秘大人物,直接领证,宠爱上天!“厉少,少夫人被渣男表白了。”“给我打断他的腿!”“厉少,有人污蔑少夫人被包养。”“把对方的黑料送上热搜!”“厉少,不好了,少夫人和别的男人私奔了。”俊美矜贵的男人怒从心起,立刻追了过去:“走!带上大炮轰了他!”某天,记者采访:“厉先生,您有什么梦想吗?”男人望着女孩宠溺一笑:“有,撩叶七夕,宠叶七夕,让叶七夕生包子!”众人惊呆,第二天S市头条统统变作——禁欲男神厉大少,竟是宠妻狂魔!【1V1双洁绝宠,女主负责美,男主负责宠!】
  •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不顾此生遇见你

    不顾此生遇见你

    叶璟应闺蜜之邀前往夏威夷度假却意外遇见了顾安远,两人历经了一周的远洋之旅并且结识了心理专家上野千雪,在上野千雪的帮助下叶璟终于身心痊愈,和顾安远破镜重圆,直到婚礼现场叶璟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顾安远的精心安排,她以为自己是付出最多的那一个,却不想顾安远爱她更多,相爱的两个人最后一定会在一起。
  • 绝对秘密

    绝对秘密

    景泰蓝,是珐琅制品的一种。珐琅的制作工艺最早起源于波斯,中世纪盛产于西亚、阿拉伯和东罗马帝国等地,元代传入我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唐代时我国就有这种工艺制作),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故习惯称为“景泰蓝”,是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以北京产最为有名,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与景泰蓝同属珐琅家族的是日本产品“七宝烧”原称“本七宝”,是在明代由我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在“本七宝”的基础上引进吸收了德国和荷兰的珐琅技术,制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珐琅制品——“七宝烧”。
  • 君臣下

    君臣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磨剑录

    磨剑录

    一个爱好武术的少年的一次偶遇,成就了一个绝世的高手,一个神秘的门派,引出了一段恩怨情仇,一腔热血谱写一个千古传奇。
  •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本书为绿色散文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为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散文新作合集,本册为全套书中的人物卷,书中用细腻的笔法描摹了作者在幼时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作者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不胜枚举,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本丛书包括:1.《一枕河山》2.《蜜色黄昏》3.《水碗倒映整个天空》4.《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5.《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 净土旨诀

    净土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人们(二)

    夫人们(二)

    官场太太的结局总跟主旋律契合。出轨普遍、官商勾结、欲望无限。扣人心弦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行云流水的叙述,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到夫人们早已成为当今缤纷生活的变奏:有钱的夫人想感情,有感情的夫人想钱,又有钱又有感情的夫人想什么呢?三个女人,三个层面,呈现了三种婚姻的格局,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有节制的生活,生活总坏不到哪去;有节制的人生,在平淡中会有精彩。
  • 登夏州城楼

    登夏州城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