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9600000003

第3章 那流淌的母爱

我的母亲出生在川南农村,是地道的农民女儿,外爷外婆都没有念过书,但却让母亲读书到高小毕业。

母亲二十岁那年,出落得才貌俱全,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父亲。当时,父亲在三十里外的一个国营厂当会计。他对母亲一见钟情,执意追求,不久便和母亲如愿结婚了。父母结婚后,母亲本可以不再回乡下,可外爷去世早,她丢不下年龄尚小的弟妹,就在她的娘家附近建起了简单的家。她既要回乡干农活、做家务,去乡小学代课,又要照顾父亲的生活。后来,我们三姐弟也就相继出生在这个小山村。我四岁那年,我们平静的天空突降大难,我的父亲因病在川医去世。那天,正是弟弟的满月,那年,母亲还不到三十岁。母亲不顾虚弱的身体,从几百公里外的家乡赶到川医,把弟弟举在了父亲的眼前,希望能够把父亲垂危的生命挽留。可父亲早已干枯的眼角只溢出了最后一滴泪,带着对母亲,对儿女满腔的依念和遗憾永远地走了……

母亲哪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几次晕倒在病房。后来听母亲说,那时最大的渴望就是再也不要醒来。但当她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还牵系着三个小小的生命后,她勇敢地擦去了泪痕,抱起弟弟,抱起父亲病重时写给她的一大捆书信,带着父亲的骨灰盒回到了老家。按规定,厂里只发给了总计六百余元的抚恤金,母亲再没有对厂领导提半点其他要求,也没有去给父亲远在他乡的家人增加负担。她说她会靠家乡的土地把我们好好养大成人。

从此后,每天鸡叫头遍,母亲就起床了,做好早饭,然后出早工。太阳当空了,母亲才回家,匆忙地吃下冰凉的饭,又出工去了。在别人小歇的时间,母亲就跑着回家给弟弟喂奶,晚上,把我们安顿睡下后,才开始做家务,一直忙到夜里一两点,直累得直不起腰来……母亲尽管承受着男人一般的重体力活,承受着繁重的家务,但她才三十来岁,疲惫的面容依然掩不住她的美丽。那时,不知有多少人上门提亲,可母亲全部回绝。许多好心人都劝她,那么多条件好的人,你考虑一个啊,帮你养孩子不好吗?母亲总是笑笑说:“自己的孩子还得自己养,三个孩子啊,谁有那么长久的耐心,我也不想给别人带去累赘,如果娃儿们有什么委屈和意外,我咋对得起他们的父亲啊!我苦点没啥,只要我的娃儿们不委屈”。每天夜里,当我们家一切都静下来时,整个乡村都睡熟了,母亲坐在床上,又开始为我们纳鞋底,缝补衣裤。夜夜梦里醒来,总能看见母亲那美丽疲惫的身影,在煤油灯的光晕里一闪一闪的,于是就忍不住叫声妈,问她怎么还不睡觉。她总说:妈妈年纪大了睡不着,正好给你们补补衣做做鞋,顺便也在歇息呀。年幼的我信以为真,于是就安心地重新进入了梦乡。

直到长大后,我总会想起那样的夜晚,那样的场景,那朦胧的闪闪的油灯,那就是我们漫漫长夜的太阳啊!我们是不幸的,我们又是幸运的,我的母亲,用她无私的爱,燃烧着她的青春,精心地把我们守护和养育。不仅让我们吃饱穿暖,还让我们穿得整齐又干静,走出那个乡,没人看得出我们是没爹的孩子。母亲的万般疼爱和细心养育,给了我们三姐弟平安而又快乐的童年。只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无数个漫漫长夜里,在我们三姐弟沉沉的梦乡,曾经悄悄滑落过多少母亲辛酸的泪水。也许是遗传的原因吧,我和弟弟身体都不好,总是生病。有一次,我高烧不退,鼻血流过不停,医院都没有办法了,一直视我如命的母亲,紧紧抱着病得枯瘦如柴的我哭着说:“敏啊,如果你不好起来,妈真的也不想活了,也顾不上你的弟妹了。”

“妈,我不得死,我不想死!”那时我才六岁,已知道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母亲,为了弟妹。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绝不肯放弃,这是母亲的性格。母亲背上我寻医问药,不知流了多少泪,淌了多少汗,访遍了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山水水。也许是母亲的爱感动了上帝,后来,我只吃了一位老中医的几包草药就奇迹般地痊愈了。永远都忘不了母亲那时的喜悦,她看着我一天天变得红润而露出的笑容,是开在我苦难童年的一束美丽的白合花啊!在以后的岁月,无论我经历着怎样的磨难和坎坷,我都会告诉自己:我的幸福,我的生命还有一个人牵着,那个人就是我的娘。病好后,我该上学了,母亲用一块半新的格子布,为我缝了书包,带我报了名。她说,就算不吃不喝也要送我上学。小学毕业时,我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被区办的尖子班录取,要到三十里外的区镇上学。我拿着通知书,默默掉泪,我不想再增加母亲的负担了。母亲知道后,却高兴万分,坚持把我送去新的学校。每次放假回家,母亲再苦再累都会亲自背粮,送我回校。每当家里有了鸡蛋和其他好吃的东西,母亲就会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为我送去,许多时候都是踏着茫茫夜色回转。记忆中,那背着背篓在山路山匆匆行走的母亲,就成了山村的一道感人的风景,让多少人远远地望而生敬慕。以至于多年后的我,每当看见背背篓的美妇人就忍不住想叫妈。多年后,我不负母望,成了一所大学的学生,母亲更加劳累和辛苦了。为我寄衣汇钱,担心牵挂我自小不好的身体,弟妹后来告诉我,谁要提起大姐的名字,母亲就因自豪而笑里流泪,就会习惯抬眼望望山丫口。毕业后,我到了一个远离故乡的小城工作。多少回山丫口,母亲送我,泪水打湿了衣襟,多少回月夜里,母亲望断了那辆每日唯一开过家乡小站的火车影子,久久不愿回转……我工作不久,就在他乡和一个来自家乡的青年结婚了。母亲不仅没有抱怨,还鼓励我们,只要有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有幸福的生活,自己创造的才是最好的。别人对她说:你这么好的女儿,那么多提亲的人,你为何不帮她挑个条件好的,你也不用再这么苦了呀。母亲就笑着回道:我女儿一直都懂事,她知道自己在做啥,我支持女儿的选择。

多少次面对母亲,我唯有默默掉泪,不为别的,只为愧对母亲。做为长女,本应处理好自己的生活,让母亲安度晚年,可自己却时时让她担心。我知道,我的每一个痛苦的眼神都会扯碎她的心。每当我受伤需要她的时候,她就会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面前,用她温柔的怀抱拂去我的伤痛,给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年前,本已定好回老家和母亲一起过春节。可先几天回家的弟弟来电话说,家乡下雪了,母亲说今年就别回了,天气好了她来城里看我们,她担心我小女儿会冻病。最后因其他原由也就取消了回家的计划。大年三十那晚,弟弟在电话里叫声大姐就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他说母亲坐在堂屋前痴痴地望了许多天了,尽管知道女儿的身影不会出现,可她还是习惯性地望着山丫口……听后我哭了。泪眼中,仿佛看见山风吹起母亲的头发,仿佛听见母亲声声把儿唤。风儿啊,你就别吹了,你已经把我娘的满头青丝吹成了如霜白发,可我娘的恩情如故乡的山,重重地压在心头,我还没有去点滴地回报啊!

2002年2月于广元

同类推荐
  • 与草荣枯

    与草荣枯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与草荣枯,与一种清苦的古歌不期而遇。以现代诗为引,续写诗词中的百转千回的散文集。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唐古拉山不会忘记

    唐古拉山不会忘记

    本书作者是青藏铁路一期和二期建设的参加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全国少数几位全程采访青藏铁路的记者之一,对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一往情深。本书是伴随青藏铁路建设中在各大媒体上进行的系列报道,形成的散文特集。全书透过作者充满激情的文字,全程记录了这项世界奇迹的诞生,讴歌了那些为此付出生命的朴实而伟大的奉献者。正如作者所言:如今,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在我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一条通天大道,而是一种意味、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和生命的一部分。
热门推荐
  • 自信自强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信自强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剑不在江湖

    剑不在江湖

    茅七,十五岁出任点苍派掌门,十六岁下苍山。遇一众武林群像。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仙侠奇缘之千年之恋

    仙侠奇缘之千年之恋

    万年长情,唯花不灭,情至深处,花开如海。钟离,霸气冲天,救生挤世,却应情劫而生;一颗侠女之心却深限情丝不可自拔。乾胤先尊,看淡红尘,一头白发,一袭蓝衣,一身仙气,看尽人间四海茫茫。可相遇不期而至,情咒应劫而醒,纵使五百年静身修行又怎敌人间真情。原本清静的心却再也不平静了,纵使背负天下骂名,他也要护她一生周全,不是为一段情咒,而是因为心乱了。而鬼魅,这个世上最不该有心的魔王,却也架不住一个情字的牵扯,动了凡心,一场情劫,三个人纠葛,或许只有等到花开如海的那天,才能知道心归何处……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郝朴宁教授领衔的“现代影视艺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教材借鉴了众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写经验,众多广播电视媒体组织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也从各种版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和教材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听取了兄弟院校教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同仁们的中肯建议。
  • 分身者

    分身者

    即使我天生是嗜血的凶徒,即使我注定了这一生十恶不赦,即使整个世界已沦为罪恶的废墟,我仍然会用我全部的生命来拯救你,助你逃脱牢笼,寻找你梦中的自由。我的生命终结在此,只能期盼你替我活着,能够自由的呼吸和歌唱。他们本是兄弟,却走上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一个维持社会正义当了警察,另一个却是天才般的犯罪者。他们不知彼此的血缘关系,却能惺惺相惜走到一起,感受着彼此的呼吸,甚至爱上了同样的爱人。一场跨度长达二十八年的荒谬基因实验,两个无辜的实验品,无论警察还是犯罪者,都不过是牢笼中无力挣扎的实验者,为了追求梦中的自由,他宁愿万劫不复,用自己的死来换来哥哥的自由。天才般的犯罪计划,无人能超越的犯罪天赋,他的横空出世让整个城市为之恐慌,所有警察都对他束手无策,只有一个人能读懂他的心思,那就是他的哥哥。他们是兄弟,是情敌,是警察和犯罪者,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他甚至放言,一定要让他为爱人的死付出代价,可为了他的自由,他仍然飞蛾扑火的奉献自己的生命。当他自以为打破了禁锢的牢笼,没想到却滑入更加黑暗的无底深渊,已经死去二十八年的父亲站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才知道,这荒谬的一切,竟然源于数十年前一场生离死别的跨国虐恋……
  • 做人要懂心机

    做人要懂心机

    做事没有“心计”,就会四处碰壁,孤立无援;做事不懂“心计”,就会稀里糊涂,深陷绝境;做事不会“心计”,就会碌碌无为,一生平庸。做事有“心计”不是让你在做事过程中为达到目的而使用不光明的手段,而是做事时先下手为强的胆略,是行动前深谋远虑的眼光,是让“人情”更具“杀伤力”的武器。
  •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拥有“京味儿派”小说代表人物的美誉。他屡遭磨难、半世坎坷,却不屈于多舛命运,以笔做刀,雕刻出千年古都清明上河图般的历史风情画卷,在中国文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修炼生命智慧、成就辉煌人生的传奇。《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中,含有许多宝贵的邓先生的创作心得,因而《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不仅是一部励志书籍,也是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可以汲取营养的文学宝典。
  • 从一人之下开始穿越

    从一人之下开始穿越

    新书《我在狐妖当奶爸》已经上传,喜欢的可以去看一看,不是后宫文,只想要安安静静的当个奶爸。 穿越一人之下,获得梦境系统,梦境当中,我既是无敌,王蔼,虽然现实中你比我强,但是我还是能够在梦境里虐你,一切,从一人之下开始……群号:977368548
  • 武当七女

    武当七女

    说到林绿华见崔晴与妖人大战,妖人势盛,崔晴似有不敌之势,越看越觉可虑。二人本是三生爱侣,况当大难临身,祸福相共之际,绿华关心情急,哪还再计利害。急喊得一声:“晴哥休慌,我来助你。”口中说话,人早朝前飞去。崔晴全仗飞剑法宝防身,人又机智,动作神速,一上来先把迎面飞来的妖党杀死。故事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