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6500000008

第8章 低头便见水中天·山水田园(3)

“林下”、“青松”、“古路”、“白月”、“寒山”、“桂花”,诗人们似乎众口一词,都喜爱将这些美妙的词汇镶嵌到诗歌中,因为感触,因为情景,因为笔法,也因为个人的经历与侧重点,一样的词汇表达出来的意境却大不相同,树林有密的,也有疏的;青松有幽静的,也有微微风中的;古路有荒僻的,也有情趣盎然的;白月有迷蒙的,也有皎洁的;寒山有遥远的,也有近在眼前的;桂花有暗香浮动的,也有幽幽传来的,每一种描写都是每一个奇妙的姿态,这就是中国文字的魅力所在,也是大千世界物象的魅力感悟,形形色色,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都是一重山水一重天,在美好在诗人的笔下竞相呈现,美不胜收。

第三节 漠漠水田飞白鹭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连绵的雨后,山林里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还有空荡的雨雾缭绕着,稀稀疏疏的炊烟从村落里冉冉地升起来,做好一些粗淡的菜饭,给农田里耕耘忙碌的人送去。

一路上,但见水盈盈广阔平坦的水田上,有白鹭不时地掠起,腾空而飞,而田野边葱绿的茂林里,时而传出几声婉转清丽的黄鹂啼叫,充满了野趣和兴致。

我已经习惯了这山中的晨与暮,花与草,鸟与禽,习惯了在山中静静地修身养性,习惯了朝花夕拾地一次次凝望,也习惯过一种简朴的日子,在松下采集露葵吮食之,我只是习惯一种必须的习惯罢了。

我早已心无挂碍,行走山野间,随缘随遇随时放下了,如此当下,有谁还能无端猜忌我呢?

精于禅诗的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常寄身于山水中,田园风光,美景野趣,便是他笔下的主基调。幽静的山空,流涧的清泉,拂动的松林,辽远的白云,扑簌的飞鸟,都显得那么朴素、清逸、纯澈、邃远。王维的诗歌,大多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壁锦,人物鲜活,抹色鲜妍,犹如画中行。画里心绪浅浅淡淡,物象却丰富多姿,“松”、“月”、“鸟”、“石”、“林”、“泉”、“雨”、“舟”、“斜阳”、“牧童”、“空山”、“流水”、“清川”等佳词美字,都成了王维诗中的常客,不同的排比组合,辅以王维对琴棋书画以及佛理禅心的参悟,物象写真更有一层深度和高度,有一种无以媲美的静、逸、雅、清、丽的隽秀与干净。

王维在“辋川别业”中生活、行走时陶冶的人生襟怀,既开阔,又高远,淳朴中意趣纷纷。“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闲趣从何而来?从“东山”上,从“春田”中,从“雨中草色”和“水上桃花”里繁衍而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从栽种的心情中一丝丝拔了出来。什么样的心境,心生什么样的心田,什么样的心田,便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写意这种幽闲之作,常常出自于隐居者,或礼佛悟禅者,还有那些向往“采菊东篱下”的生活,却暂时不能跻身于山水田园的士子墨客们,他们都通过笔下挥墨来通幽达景。

陆游人称“放翁”,一生创作丰富,多有政治抱负、人民疾苦,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作。像《幽居初夏》这样放情于山水中的作品倒不是很多。“湖山胜处放翁家”,放翁即陆游,陆游的家在何处?请看那湖、山处秀美、俊丽的好地方,那便是我可爱的家啊!山水美景中生活,好一个去处,乃隐逸的绝佳之所,幽僻、清秀。这样美丽的地方,还有些什么让人流连忘返呢?“槐柳阴中野径斜。”一条少有人走过的小径在绿荫包裹环绕中延绵,槐树、柳树,还有斜斜伏下的影子,都行进在其中。诗人一个“野”出彩点睛,这条小路,鲜有人来去,周围充满了质朴天成的物景和情趣。常有看点,当雨后水满或潮涨潮起时,顺着波澜飘下的“白鹭”,诗人视线宽阔,一览无余的湖山淼淼中,蒿草茂密,茂密处蛙鸣声声不断。这就是人人向往的天水一线间吧。水云烟,天辽阔,人茫茫,思无量,即是随遇而安。这样的境界人人羡煞,动静相宜,浅淡分明。

可是,诗人心里的逍遥似乎还与犹未尽,多少物丰意美凝于笔尖,一番新笋已然冒尖过去了,定然尚还有一些欲开欲望的竹芽等待新生的点拨,木笔花含苞待放中,似乎才开头一拨。诗人笔下的竹子、木笔花本是静态之物,却在勾勒它们的开放中聆听到了开阖细碎,似有似无,暗藏动感与生长。

远近、高低、身形、花鸟、草木,陆放翁的眼界中波澜层叠,芳华似锦,这就是他云卷云舒的家。一片洋溢,深幽似海,物产丰美,诗人在这人间仙境地,安居回乡,该是圆满了吧?却又暗生了“叹息”:“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想着时光老去,人心老去,身体老去,人易疲倦,倦怠则睡,醒来一盅茶,身边寂寥寥的清静,一时落差,情绪转变,便有了零落萧瑟之感,如今,谁与共茶话?

陆游这首《幽居初夏》物象极为肥美、丰盈,层次梯队不加修饰的巧手布局,堪称精妙,难得的清凉一夏,甚为恣意、张扬。

无穷无尽的原野风趣,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处处皆景,物物关情,都是原乡里的一一再现。王禹稱道:“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此乡乃吾乡啊,因为这一次“村行”而引发的思乡情节,源于此时此地此景故土般的景致、物象都那么的相似、如出一辙,就如回到家乡般的感觉。山径上的菊花才开合的模样,刚刚好。诗人信马由缰于乡村野外间,一片风光迤逦美不甚收,悠远绵长,让心绪轻松,滋生兴趣盎然,万道沟壑似有回声,在这晚秋的傍晚,跫音鸣动,只有那斜阳壁挂在无数山峦间不言不语或欲坠下,胭脂色的棠梨叶子迎风而落,荞麦花开得正好,一大片一大片的白,暗香浮动。这样的良辰美景,为何却有一种忽然的惆怅油然而生,原来,树似家乡的树,桥似家乡的桥,村子里外的一切情形,都像极了家乡的景致气氛,难免想起了遥远的家乡及家乡的一切。“初黄”、“胭脂红”、“白雪”,点点灿烂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山野间撒泼似的开放,有种说不出的参差美。“马”、“菊”、“万壑”、“数峰”、“斜阳”、“棠梨”、“落叶”、“荞麦花”、“村”、“树”、“桥”,一物一景或动或静,都在彷佛间一寸寸地撩动着诗人的情绪。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仍然是秋色,仍然是日暮,只是多了一弯溪水,一座亭子,月色牙白挂在高高的树梢上,这样的夜色里很一片晴朗,微风吹冷了酒醒一半。独自穿行在落叶飘飞的林间,萤火虫散落四处,一个人闲坐在此处数着它们一点点的忽闪忽闪着,远处谁传来打渔翁的歌声,是丰收的归来,兴致而起,隔着一盏孤单单的灯火,远远地,一切若明若暗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一样的天色一样的溪水、亭子,却是不一样的心境,一个是李清照少年青春的活泼,一个是夕阳暮景下斑驳的岁月描写,景同心不一。

王维眼中的动静世界,似乎天地万物中蕴含着无尽的禅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要聆听到大自然的花开的声音,需要专注,需要凝神,需要一颗真正静逸的闲情心,这不是无所事事的闲,不是无可奈何的幽闲,这是由外及里的不与万物争的真闲、心空。这般的心性下,桂花一点点在落下,分明听见了它的心声,春天的夜色静得整过山清明荡然,空旷如野。一时兴起,竟有一只山鸟在月色中飞起,在一涧溪流中时而鸣叫,时而遥远地飞来。只有万事皆空的人似乎才能如此午夜时分,如此的倾听到了人世间最美妙的声响,轻轻地,轻轻地万物在开阖着轻鸣。

田园山水,这意境幽远,每一位认真在聆听花鸟虫鱼呼吸,月开云合时漫动,溪流林间里流溢的自然与自由,这一刻,你便是这世界的主宰,是自己的主宰者。这一刻,心为物动,物随无常兴衰,诗人用犀利、敏锐的洞察力窥探这万物生,或缘起缘灭的因由过往,一切都在随风而逝,又随风而起,变幻莫测中。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刘长卿的《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通过有人之间的拜访,一个“喜”的渗透,随着物景变幻而显得活泼缤纷。等朋友来访,却一直未到,黄昏已至,只听见沙沙的落叶纷纷在飘零中,诗人的心此刻幽惶中也似这落叶吧,有种潜在的无奈、失落感。这条来路很少有人经过,是不是走错了?心生疑虑,想来,对友人的期盼多么得急切,几行心境的抒发就能感知两人的情深义厚。在寒山处,遇见了一来人,仔细瞧来人,是他!这一刻“喜”即从心底“砰”一下迸发了出来。原来,是一场大雨,毁断了桥梁,来路也淹没了。友人这么行至晚间才到,心道:“此难行,我容易吗!”于是,皆大欢喜中。“荒村”、“落叶”、“古路”、“寒山”、“野桥”、“涧水”,这些物象营造的环境,刻画了一种相见不易的阻碍画面,却又在急切盼望中突显了偶遇的“喜从天降”的快乐。诗人置景布局层次分明,渐渐地渗入,让人倍感自然、亲切。

第四节 引出深萝洞口烟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唐·李群玉《引水行》

忽闻有清泠泠的咚咚的泉水在作响,四处望去,发现前面有一条碧绿光洁的竹筒,将水流潺潺地引来,这是秋日的清泉,竹筒口枝枝蔓蔓牵绊着长长的藤萝,一直缠向深处的洞穴,水湄上生了云烟,生出淙淙不息的澈响延绵不断。

顺着山路,顺着山势,顺着竹筒,水流蜿蜒缓缓而下,十里皆有声,我也顺着这清凉,顺着这声音,顺着这跌宕,寻觅一路琤琤的清韵,在空寂的山中邂逅一场最美丽的遇见,如此使人心旷神怡。

半僧半俗一诗人。若是空灭,空寂,空悲,如是空空也,却又烦心红尘前往,叨扰俗世纷争,这可谓隐难隐,出虽出,门外一僧人,槛内一凡人。唱的人间曲,吟的出世歌,这么互为抵对的人性本质,鲜少,一旦存在,便有不同凡响的作为和影响。这与常常追逐田园生活的隐士们行径有颇为相似相近之处,但也不尽相同。

同为一个出与入的命题作选择,僧人炼就的是禅与心,心左右着内心世界和大千行为,体现和渗透在每一个细微末节里,为政客也好,作百姓也罢,或庙门里清修,佛心暗许意,禅理心头藏,诗情中彰显着诸多妙语锦句的华采之丰。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从千百年来众多流传的诗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代诗人志士皆有喜乐山水之趣,固有探亲访友之好,长安城外,驿站渡口,官道斜阳下,灞桥折柳枝之勃发,年年岁岁相别,又渴望复见的依依不舍,在诗人们的羁旅生涯中,是为颇丰的一笔财富,落下多少行行字字挥发“相见时难别亦难”。那么,既有离别恨,就有相见时。何以见?古代出行富足者或有车马代步,百姓人家只能步行了,若要上山寻亲访友,唯有踏实地一步步攀岩而上,别无他法可取。当然,这样的兴致之举,有时或扑了空,却又不甘心,于是“问童子”:“你师傅干做甚去呢?”一边或也在暗道:“我这样辛苦的上山来一趟,他却不在,唉!”这时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背景里,“松下”、“此山”、“云深”几个词的连贯,可覆盖一片葱郁密林,让人置身于自然之道中,忘却不知深浅的万物空。诗人虽访友不成,却因此成就了葱茏诗两行,不虚此行,幸甚之至。“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世间事,事事因缘际会有所得之。

如若我们再深入探究,可清晰地看到一幅出世的图画。一句“言师采药去”便是点墨精华。贾岛要寻的这位友人,他做何为,又欲为何?“童子”说:“今日我的师傅去采药了。”师傅出行,而且是高山峻岭中采药,作为徒儿的小童为何不跟去呢?再一细酌,这师傅似乎是来去自由的清静人,独行客。一个真正的隐者,逸者,率性而为,本真而活,平时就如此行事和处世,童子习以为常。既然生活中有徒儿相伴,试想,此师便不是一般普通人了,多半乃一方隐士或高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若不是性情颇似,志趣相投的两个人,无法称友道兄。从友及己,贾岛一首《寻隐者不遇》,淋漓尽致表达的不单是寻访友人之事,而是其过程中对真境界真性情的感叹、信服,由衷的崇尚和推及。此诗言辞精短,镜头拉长的高远,却是不一般的视角与想象效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读诗,不知世。不言诗,乃憾事。就像我们当下的中国人,大多随口可道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想象着古时的风光,古人的生活,古代的故事,千百年后吟诵依然精彩十分。

同类推荐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爱尔兰之旅

    爱尔兰之旅

    《爱尔兰之旅》是海因里希·伯尔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包含十八篇文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伯尔多次游历爱尔兰,本书是此间心灵闪光时刻的精妙记录,描写了动人的爱尔兰风情,神秘的凯尔特文化,以及爱尔兰大地上的众生相,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富同情心的散文杰作”。作者伯尔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战后德国最重要、最多产的作家之一。该书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富同情心的散文杰作”。
  • 百年温柔

    百年温柔

    本书以近现代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为主要内容,以考证、评论、辨析为主线,聚焦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孟小冬、萧红、潘玉良、张充和、张兆和、严复、刘世珩、吴梅、梁启超、徐志摩、胡适、郁达夫、顾佛影等十六位民国文化名人的家事与情事,细笔勾勒了他们丰富跌宕的情感世界,生动呈现一部近现代私人生活史。书中配有珍罕历史图片100余幅。史料丰富,论点鲜活,文风不拘。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热门推荐
  • 春花秋实铸身心(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春花秋实铸身心(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究竟大悲经

    究竟大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挑战总裁丢了爱

    挑战总裁丢了爱

    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凡事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他,著名企业的继承人,努力工作事业有成。一个是邻家女孩,一个是天之骄子。两个没有交汇的人却因意外相遇,别人眼中温文尔雅的他却对她百般刁难。日久生情,他的朵朵桃花却让他们的爱情陷入危机。现实中的王子与灰姑娘是否会有一个温馨完美的结局?
  • 王者荣耀之职业气人选手

    王者荣耀之职业气人选手

    打个广告~新书《爱上国民十八线》正在筹备中,预计三月中下旬上线哦~ 乖张叛逆的顶级流量×冷淡腹黑的横店龙套,1v1升级小甜文 坑品绝对有保证,小伙伴们不要离开,等我~ —————————————— 路小舟:小哥哥小哥哥网恋吗,我萝莉音~洛川:我看你是送分观音。路小舟:小哥哥小哥哥爱我还是爱王昭君你选一个吧!洛川:我选貂蝉行吗?好秀一点。路小舟:小哥哥小哥哥,带我去旅行好不好?洛川:好嘞,上马!(操作着关二爷)路小舟:小哥哥小哥哥排位带我上分啊~洛川:不了不了,带你不容易上分,但是容易分。路小舟:……什么职业人气选手!这混蛋明明就是职业气人选手!
  • 地震警报

    地震警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A Voyage to Arcturus

    A Voyage to Arctur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核心员工,不做候补队员

    做核心员工,不做候补队员

    什么样的员工是企业永远需要的核心员工?什么样的员工老板不会炒掉?怎样才能在失业的大潮中保留属于自己的饭碗?如何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获得升职与加薪的机会?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从从四个方面为职场人士剖析最新的工作理念,讲述了如何正确地做事、快乐地做事,打造高效的工作能力;强调了职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板、同事、下属和谐相处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成为一名让老板离不开的核心员工。
  • 无限见稽古

    无限见稽古

    见稽古,能够看穿森罗万象的究极之眼。无论是什么东西,是书面的文字,武器的使用,还是各种奇异的武术、甚至是体质,像是其他种族的遗传能力,只要是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只要亲眼看过一遍,便可完全了然于心并且熟练使用。是一种近似怪物般的技术。某一天,这双眼睛的主人收到了一封来自主神空间的邀请函。世界线: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落第骑士英雄谭-弑神者-恶魔高校DXD-问题儿童都来自异世界书友群:796242765
  •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是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诊治技能和水平,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的。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内分泌科常见症状的诊断、临床常见内分泌科疾病的诊疗、内分泌科疾病的特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