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6900000002

第2章 初阵-1

大明万历二十年 七月 鸭绿江边义州城。

作为大明和属国朝鲜二百年来的天然国境线,鸭绿江两岸青峰耸立、风光旖旎,江水蜿蜒曲折,急流险滩不断。站在江水东岸朝对岸望去,便是天朝大明的地界,而东南方的这座义州城,则是朝鲜属地。

不过,这义州城虽是朝鲜之地,但此时,却正有一队衣甲鲜明的大明官兵,在城外巡岗。无意之中,顺便来到这江边,朝西眺望。

说到这队大明官兵,其实也是上个月刚刚随辽东参将戴朝弁过江,临时进驻义州城的。

不久前,大明朝廷接连从各种途径得到奏报,倭国日本突然大举入侵大明的属国朝鲜,本以为是疥癣之疾,朝廷众臣也就未加留意。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几十天内,朝鲜三大都城——汉城、开城和平壤,居然先后接连失守。朝鲜八道的千里之地,几乎全部尽丧敌手……

接到朝鲜君臣接连送来的败报,惊骇之余,大明朝廷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明军主力正分散各地,不少尚在西北宁夏忙于镇压当地的叛乱。

于是,朝廷便决定先暂调辽东参将戴朝弁,和游击将军史儒的所部兵马,先行入朝支援。

而这队正在江边巡城的官兵,便是隶属于辽东参将戴朝弁的。戴朝弁所部与游击将军史儒所部的兵力合在一起,大约一千余人,因为兵力有限,其主要任务也只是保卫从汉城、平壤一路避难到此的朝鲜王室与其诸位大臣。至于何日继续进兵,则一直还在等待命令……

就在这队官兵流连鸭绿江岸边的景致之时,从江对岸的大明方向,忽然由远及近、卷起了一片烟尘。官兵们抬头望去,登时一阵欢呼。要说此类场景,可是见得多了,远远看烟尘,就知道来的必定是大队的骑兵。看来,众人一直等待的后续大明援军,终于到了!

见状,为首的领队军官一边遣人赶紧回去报信,一边率队快马奔至岸边渡口,组织起船夫艄公们,迅速将渡船集中到对面的西岸,好迎接大明援军渡江。

待得大队人马开始过江之时,辽东参将戴朝弁和游击将军史儒二人也已得到消息,立刻整兵披甲、赶至鸭绿江边,列队迎接。

只见第一批过江的渡船一靠岸,踏板也才刚刚放下,已有一骑当先跃马下船。马上之人一身戎装,乃是大明高级武官的衣甲。胯下驾着一匹健硕的全黑铁岭挽马,身后一队衣甲明亮、膀壮腰圆的侍卫紧紧拱卫,身后的亲随当中正擎着一杆大旗,上书“左军都督辽东副总兵祖”几个大字。

待人马纷纷跃至岸上,加上其背后几十条渡船、载着数千甲士骑兵正在一同渡江而来,在列队于江东岸的众多闻讯前来围观的朝鲜百姓看来,不禁感到一股黑云压城、风雨欲来的威猛气势!

而此时,戴朝弁和史儒二人,也已立刻迎上前去。双双下马拱手,躬身行礼道:“属下见过祖大人!”

率军渡江、入朝来援的,正是大明辽东副总兵——祖承训。

祖承训熟练地带住胯下的坐骑,见戴、史二人身后的出迎队伍旌旗飞扬、人马齐整,不禁捋了捋一把胡子,微微一笑,在马上侧身还了个半礼后,说道:

“这一个月来,戴、史二位将军辛苦了!祖某已带四千辽东铁骑渡江前来,这次,定可尽逐倭寇贼兵,早日克复友邦社稷!”

言罢,即由戴、史二人引导着,率领大军开始入城。原先预定巡城的戴朝弁所部,则继续在岸边列队,引导源源不断上岸的辽东铁骑,进驻义州城。

粗粗张望一下,上岸的大明官兵,基本都是辽东军的铁骑,说起来,这也是戴朝弁所部在辽东驻守时的友军,平日见惯了的,彼此都穿着相同的大明辽东军号衣,算得上是一家人,相互看着也是非常的亲切熟悉。

但,随后上岸的一行人马,其装束就显得非常的扎眼!

只见一行人马,约有二十几人上下,个个衣着华丽鲜艳,腰上挂的是绣春刀,脚上踏的是黑色官靴,个个面色冷峻、神情高傲。队列看上去也略有些散漫,和深色盔甲、队列严谨的辽东军站在一处,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当先领队的一名军官,衣着尤其特殊,竟是一身鲜艳的飞鱼服!岸上众人无不瞩目,随大军前来的,竟然还有这样一队——锦衣卫!

跨着高头大马,衣着鲜亮的锦衣卫们,却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万众注目的感觉。在一片夹杂着欣羡、疑惑、还有少许嫉恨的复杂目光中,趾高气扬地随着大队,缓缓开进了义州城。

这义州城作为边关,原本即便不如汉城、平壤等都市,也应修筑得坚实宽阔。只是,大明与朝鲜承平二百余年,往来的尽是些商旅使节,几乎从未见过刀兵,因此这城池久未修缮,略显破旧。不过,道路倒是修得是笔直宽阔,大队骑兵也可畅通无阻。

目前义州城中不仅有朝鲜国王、宗族大臣及眷属,还有不少向北逃难至此的难民,加上上个月进驻的戴、史二人所部,本就不大的义州城已经被挤得爆满,基本不太可能再容下这新来的数千人马了。

经过朝鲜方面的一再协调,除了负责守卫城池的军士外,大队人马暂在城外驻扎。而几位将领的亲随侍卫则随着将领们住在城内。当然,这一小队锦衣卫,虽然官职不怎么高,却也是安排在城内的上宅安驻。

唐卫轩,年方二十,乃是锦衣卫的新入校尉。因刀马娴熟,这次一同奉命、跟着领队的锦衣卫亲军都督府北镇抚司百户——史从质,从北京城一路赶至辽东,随着祖承训所部出征朝鲜。

要说领队的史从质,身为锦衣卫百户,按照大明品级,仅仅是正六品,和祖承训的左军都督副总兵职衔比起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只是,锦衣卫作为大明皇帝直属的亲军内卫,一向有专辖自统之权,倒也无人敢轻易招惹。

祖承训对史从质这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百户,也是一直保持着应有的礼节,但似乎也没太在意这一小队人马。毕竟,麾下的辽东铁骑威震漠北、扫荡辽东、久经战阵,又有数千之众。这二十几个京城中养尊处优的锦衣卫,又能在战场上有多大作用?所以,除了重要的军事会议通常会邀请史从质列席以外,其余诸事也不再过多理会,只要不碍手碍脚,便任其自行其事。

刚刚加入锦衣卫没多久的唐卫轩,自然不太清楚这些事情。只是看到这关外的风光和中原京城实在是大不一样,兴奋之情,不禁溢于言表。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从未像此刻这般强烈。

久驻边关、饱经战斗的辽东铁骑,虽然看起来土里土气,但那饱含杀气的眼神和气势,究竟是完全不同于京城里那些华而不实的京城卫戍军。

这一切都让年轻的锦衣卫胸中激荡不已,男儿志在四方,忠君报国,建立一番千古功业,或许就在此役!怀着这样的心情,唐卫轩等一干年轻锦衣卫们,终于等来了几日后大军向南开拔的命令。

根据前几日斥候送回来的快报,倭国日本的军队在攻占平壤后就再也没有了新的大动作,数量不明的日军就龟缩在平壤城内,再也不敢北进一步。

祖承训听罢斥候的报告,更加确信这是因为敌人畏惧大明天朝的国威,更是慑于辽东铁骑的兵威!看来,莞尔倭寇早已吓得心惊胆战,不敢露头。不趁此时狠狠修理一下这些远道而来、连战数月后早已筋疲力尽的倭国蛮夷,立下克复平壤的大功,更待何时?!

因此,带足了马匹军械,点齐了麾下三千精锐铁骑,祖承训随即列兵于义州城外,正式誓师出征!这一日,义州城外,满目旌旗翻滚,鼓声雷动,响彻原野,几乎遮盖了阵中往来奔驰、整队喝令的校官们的口令声。

三千辽东军铁骑精锐,整装待命,兵戈碰撞,日光照射下,三千甲胄反射出一片明亮,想必于百里之外观之,也会为之动容。

这样的军容,不仅让在一旁为辽东军送行的朝鲜重臣们纷纷点头,也引来了不少聚在远处围观的朝鲜百姓的一阵阵欢呼。一败再败、一退再退的他们,早已期待着天朝大明的军队,可以助其光复失地、重夺河山,而当望着这三千精神奕奕的大明辽东铁骑时,复国的希望之火,不由得更是越烧越旺,欢呼、鼓劲声,也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听着这四周不断鼓劲的声浪,看着这支百战百胜的辽东劲旅,唐卫轩几乎快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情,只想跟着大喊一句:

“此战必胜!”

阵阵震山动地的马蹄声中,大军以戴、史二人所部一千骑兵为先锋引导,祖承训自统中军一千,其余一千人马压阵殿后,首尾呼应着,一路快马加鞭,杀气腾腾地直扑向朝鲜北部的心脏——平壤城。

同类推荐
  • 颠覆晚金

    颠覆晚金

    公元1211年,这是还沉浸在四方战功自我麻醉中的金朝大安三年;是尚在舔舐开禧北伐惨败伤口的南宋嘉定四年;是已经沦为了蒙古附庸的西夏皇建二年;是在一片古佛青灯中昏昏然的大理天开七年;是陷入战争泥沼里的西辽天禧三十四年;是四分五裂的吐蕃第四个绕迥的火兔年;是笼罩着武人政治阴云的高丽康宗元年;是致力于处理李陈革鼎不安动荡的瞿越建嘉元年;也是得意于千年来海洋屏障的日本承元五年....但这一年最重要的是蒙古太祖六年!宿命啊,很快,那个人的皮鞭将会拷打整个世界,鲜血注定要浸透欧亚大陆。然而,不屈的怨灵将两个年轻人送来这个时代.....“我们不优秀,不够勇敢,不够坚强不够纯洁,不够聪明,你们的指责都对,但是,如果因此就想让我们对这些邪恶、苦难、悲伤、冤屈无动于衷的话,对不起,办不到!”“要么改变天下的宿命,要么死在宿命的洪流前!”
  • 大唐新史

    大唐新史

    我们真的比古人聪明吗?侯大宝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他以为凭一千四百年后的见识能在大唐呼风唤雨。现实却是被鄙夷的一无是处。
  • 诛佞记

    诛佞记

    明洪武十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于壬戌年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欧阳伦。欧阳伦小人得志,遂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弃遗。致授业母舅吐血身死,舅母自缢身亡,表妹悲愤交加、失心癫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欧阳伦置大明律条于不顾,公然对抗朝廷“盐茶国有,私人不得染指营运”的禁令,勾结湖广、陕西等地方官大肆运销。茶马互市、牟取暴利,且收受贿赂、侵吞赋税,阴买死士、杀人灭口。自洪武十六年始,欧阳伦即分别收受湖广史近山、云南邱汝昌等贪官的巨额贿赂。致洪武二十一年秋,云南曲源府大旱之年官府无钱粮赈灾,使曲源一地饿殍遍野,百姓聚众骚乱。
  •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曾维汉只是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因毕业后工作不稳定,一直沉迷于各种电脑游戏。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带着一个全新游戏系统的他,将和各路三国英雄们(当然还有三国美女们!哈哈哈!)开启了一个与众不同三国时代。
  • 宋朝我最牛

    宋朝我最牛

    九零后大学生意外穿越到北宋末年,债主来了,没事,随便搞个发明就能用钱把债主砸死。方腊来了,没事,随便搞个发明就能把你打得哭爹喊娘。金人来了,没事,随便弄出个东东让他们开开眼。大宋有我张九言,从此就不一样喽。
热门推荐
  • 新婚成劫,容少莫反悔

    新婚成劫,容少莫反悔

    本是亲密无间的爱人,却因为一场车祸,带走了他的冷静和深情。他强势,因为他恨她。她软弱,因为她爱他。可当某天所有的误会解开时,面对着遍体鳞伤的她,他再也无法坦然面对……
  • 凤斗五龙:误娶棘手俏皇妃

    凤斗五龙:误娶棘手俏皇妃

    她,斗战群雄,上演一出又一出谍战戏码,却一次又一次错摆乌龙,联盟,她从不按套路出牌,搞得五大帅哥手忙脚乱;对决,她从不分敌众我寡,害得五大寒王叫苦不迭;她贪财,贪的明目张胆;她好色,色得肆无忌惮!她多情,多得泛滥成灾;她,就是雪千羽,一个现代绝俏佳丽.
  • 替嫁之神医世子妃

    替嫁之神医世子妃

    她是被家族牺牲的庶女,他是王府里重病不治的世子,一场错嫁让两人纠结在一起!家族内的勾心斗角,朝廷上的尔虞我诈,一步错,步步错,该如何在这异世的烦扰中生存下去?且看现代女医师如何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
  • 心灵鸡汤2: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

    心灵鸡汤2: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

    春天,缕缕耀眼的阳光冲破厚厚的乌云,给予万物以新生的希望;夏天,斑斑热情的阳光穿透了茂盛的枝叶的缝隙,给予人们片片舒爽的阴凉;秋天,丝丝柔和的阳光折射熟了枝头的果实,给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勇气;冬天,捧捧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坚固的冰雪,给予人们不怕困难的信心。有阳光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自信的笑脸;只要有阳光,就必然有希望。阳光,充满爱意;阳光,充满生机;阳光,充满力量。当阳光成为一种品质与气质,我们的守望就会显得从容与殷实;当阳光成为一种指示和能量,我们的守望就是一季沉甸甸的丰收。阳光就是一剂良药,它能够排除我们体内消沉的因素,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并且充满自信。缕缕阳光如希望。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永明纪事

    永明纪事

    新文《昭平录》,女帝养成记,求支持~—————————————————有人说这是乱世,天子喜好弄权,朝臣沉于夺权,鞑靼的铁骑,倭寇的长刀,正饮着悲戚的血。也有人说这是盛世,君不见探花儿郎的笔写下治世的篇章,英武将军的剑划破新时代的帷幕。更有那如玉美人素手描绘即将到来的盛况——天下太和,兵戈不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代。而在沈昭看来,则是各路好手,粉墨登场,活脱脱一幅众生百态像。
  • 半江赵先生文集

    半江赵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桃花睑美人妖

    桃花睑美人妖

    穿越,一次不平凡的穿越,让一个平凡女孩的人生,变得不再平凡,她已不再是那个丑小三,她的美已是无人能及,世人都道她是桃花睑美人妖,只是没有人知道她的寂寞,她的苦楚,她早已喜欢上那个放荡不羁的萧漠,认定了非他不嫁,只是这一份穿越时空的爱里,更多的是劫难……天的飞雪下了一夜,天亮后停止。太阳从半山腰升上来,将温暖的光洒向大地。沉积的雪虽然有融化的迹象,但严寒未褪。冷冰晨望着周围的阳光,露出淡雅如兰的笑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就这样,倾我所有过一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咖啡馆有怎样的联系,没想过自己会开家咖啡小店,没想过因为工作又接触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咖啡店主,没想过自己做起了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各地咖啡馆里办艺术展、排演原创近景话剧,更没想过会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