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6900000023

第23章 山雨欲来-4

老周和唐卫轩对望了一眼,跟着程本举一起分析起来,记得当时的马蹄声,他们应该是从北边过来的,那,很有可能是隶属于咸镜道的倭军,去平壤或者南边报信的信使。

看几个人的身手都不是等闲之辈,而且还配备了一人两马,可以不断换马赶路,估计护送的也是什么非常紧急的消息或者信件。而且,从对方那个黑甲倭寇的举动来看,也是颇有息事宁人之意,那么他们身上肩负更重要使命的可能性就很高了,所以才不太愿意费力和三人缠斗。

想到这里,三人都觉得就这样放过对方,实在太可惜了。但是,平心而论,如果硬碰硬地打,自己这边也未必就能占了上风,最后十有八九还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何况这次自己这边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没有必要冒太大风险和对方硬拼到底。

“对了,老周,他们的马你说是女真人的马,该不会他们和女真人联手了?或者已经由咸镜道攻入建州卫了?”

“这个……”老周也实在想不通,他们为何会骑着女真人的马。

建州卫的女真人虽说粗鄙不堪,但是多恃勇好斗,加上身处深山老林里面,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大队人马也难以行动,要说倭寇可以在建州卫也像在朝鲜八道一样势如破竹,恐怕很难。难不成……他们是和女真人联手对付我大明?而这些马是女真人馈赠给倭寇的结盟礼物,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吧。这个发现,回去以后一定要提醒一下朝廷,否则一旦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后半夜,屋外的雨慢慢小了些,但是还在下着,屋内的众人,无论身属哪个阵营,都是各怀心事。只盼着这场雨早些结束,大家可以各自继续赶路。

“啊……”孙世禄忽然虚弱地呻吟了一下,大家立刻站起身,围拢过来。只见孙世禄慢慢睁开了双眼,在大家的呼唤下,扭头扫了扫四周,轻轻地问了一句“唐校尉,咱们回到大明了吗?”

看到孙世禄可以开头说话了,又伸手试了试他额头的温度,虽然还是有些烫,但毕竟已无大碍,气色也渐渐恢复正常,众人也就放下心来。

唐卫轩笑着摇了摇头,按着孙世禄的肩,道“快了,咱们五个人一定一起回去。”

程本举却在一旁坏笑着问:“孙通译,你家里可有媳妇了?”孙世禄不明所以地苦笑道:“在下家中只有一个胞妹,相依为命,哪里来的媳妇啊?”

“哈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程本举边笑,边朝着桂百枝和躺在桂百枝怀里的孙世禄挤着鬼脸。

孙世禄扭过头来,才发现自己原来正枕在桂百枝的腿上,不禁一阵脸红,勉强坐起身来,赶紧离开了桂百枝的位置,脸上带着窘迫地说“哪……哪有的事儿。”

桂百枝大概也猜出了程本举话中的意思,同样是一脸绯红,两臂紧抱着自己的双肩。但看得出,在孙世禄醒来之后,她明显开心了许多,擦了擦刚才流的眼泪,撅着嘴,似乎对程本举的话有些生气。

哈哈哈哈,看到两个人的窘样,唐卫轩、程本举,甚至连自平壤城出来之后一直沉着脸的老周,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正笑着,“咕-咕-”,也不知是谁的肚子先叫了起来。经过昨晚的一阵激战和折腾,众人如今都有些饥饿了。准备取些干粮出来,再充充饥。

孙世禄两手受伤,不便拿着干粮,只好用请求的眼光看着唐卫轩三人,看看能不能帮自己一把。三人却个个不怀好意地只当没看见,边吃边用余光瞅着这边。

孙世禄正在无奈,桂百枝红着脸拿过一块干饼,怯生生地递到孙世禄的嘴边,眼神却故意看向另一侧。孙世禄见此,也只好不理会三人的坏笑,咬住桂百枝递过来的干粮,用手背扶着,开始吃起来了。

肚子里面有了食物,加上桂百枝的照料,孙世禄又恢复了不少活力。尽管双手还受着伤,但是看着他和桂百枝在那里小声地窃窃私语,唐卫轩三人甚至觉得他的精神头比原先更好了。

五个人嘴里嚼着正起劲,“咕-咕-”似乎又有谁的肚子在叫了。众人相互环视,也不知是谁的肚子这么不争气,都吃起来了,肚子怎么还在叫。

“咕-咕-”又一阵肚子的叫声传来,众人方才缓过神来,原来是那四个倭寇也饿了……

话说这大半个夜晚,对面的几个倭寇也算是老实,在老周的监视下,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始终是两个人休息,两个人值夜,也在始终戒备着唐卫轩等人的举动。一直等到唐卫轩他们开饭,见五个人吃得正香,四个倭寇的肚子也跟着不甘心地叫了起来。

咦,奇怪?这几个倭寇怎么不吃东西啊?唐卫轩还有些困惑,再仔细一看,似乎……这几个倭寇好像根本就没带什么吃的。

这怎么会?!难不成……望见对方的那个倭寇伤兵,唐卫轩大胆猜测了一回:会不会他们几个来的一路上,也不那么太平?是不是受到了什么人的攻击,慌乱之中不仅受伤,连带的干粮也弄丢了。

想到这里,唐卫轩犹豫了一下,开始小声和其他几人商量着什么。

一旁的四个倭寇看着对面的五个人在小声讨论,似乎讨论中又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点头,有人摇头,还时不时地看看自己这边,也搞不清这些大明朝的军士究竟在搞什么鬼把戏。

终于,为首的那个大明军官好像最终取得了众人意见的统一,居然拿出了一部分食物,捧着走到了边界线附近。

唐卫轩站在草屋正门前的边界线上,手捧着大家一半的食物,眼睛看着为首的那个黑甲倭寇。

几个倭寇一看见食物,自然是十分的兴奋,很明显,他们估计也是饿得有些不行了。黑甲倭寇来到唐卫轩的面前,看了看唐卫轩捧着的那些干粮,试探着伸出双手来接。

不想,唐卫轩却转了个身,闪过了对方伸过来的双手,用目光示意对方看向屋外的马匹。担心对方还不明白的程本举也跑过来帮忙,用手比划着,示意对方:“干粮”-“你们”,“马匹”-“我们”。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对面的倭寇们一下子都明白了,原来是交换啊!用食物换马匹。倭寇们也大致商量了一下,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

又经过一番用手势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以三天的干粮换四匹马成交。

这时外面的雨不知不觉间已经停了下来,东方已经露出了晨光。程本举跑出门去,按照一开始选好的,把已经属于“大明”的四匹马拉出来,同时唐卫轩将干粮交给了黑甲倭寇。

双方似乎都很开心。

倭寇们开始津津有味地品尝本来难以下咽的干粮,唐卫轩等人也在检查着马鞍、马镫等物,准备随时出发。

说实话,唐卫轩对于这个交换也是心存犹豫。毕竟,把本就不多的粮食又分了一半给敌人,自己这边的粮食就又少了许多。

但是,却也赢得了一个机会。骑上马赶路,不仅速度快了许多,再往前走,很可能就会遇到那些袭击倭寇的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家得救的希望就真的很大了。如果一直这么靠两条腿走下去,就算干粮再多一倍,恐怕也无法及时赶回义州了。

何况,谁也不能保证几个倭寇饿花了眼,不会孤注一掷拼死来抢夺几个人的干粮。还不如分出一部分,既保证了双方的安全,也换回了最需要的马匹。就这样,最终大家同意了唐卫轩的提议,和倭寇进行了这样一次“交易”。

雨已经彻底停下,双方也都已吃饱喝足,准备动身。由于分了四匹马给唐卫轩等人,倭寇就只剩下一人一马,不过应该也够了。唐卫轩这边则由孙世禄和桂百枝共骑一匹马,另外三人一人一匹。

朝阳的映照下,八匹马都立在了草屋前的道路上。

唐卫轩朝着对面的黑甲倭寇拱了拱手,黑甲倭寇也朝着唐卫轩在马上弯腰点头致意。双方都笑了笑,然后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拍马而去。

或许,今后我还会遇到你的。下次,大概就不会是今天这样相互致意的礼尚往来,而是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杀了!

同类推荐
  • 织田家的临济僧

    织田家的临济僧

    日本天龟二年(西元1571)八月初,奉命兵临比叡山下,并第六次发出“避难劝告”的明智光秀,在比叡山下巡查时遇到了,自称来自明国的临济宗沙弥,于是不一样的战国绘卷就此展开。另有火影同人《火影之猿飞才藏》,感兴趣的童鞋请移步观赏,风波先谢为敬!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大秦战魂

    大秦战魂

    战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一生杀伐,只为了君王的兄弟之情,君臣之义。蒙家,秦始皇麾下忠信之家;蒙恬,大秦之战魂,为秦始皇打下天下,随后驻守秦国北疆,长城外镇压匈奴不敢来犯。一生无敌,最后却败在了一个宦官之手……
  •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是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提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本卷函盖先秦文明。
  • 杂家宗师

    杂家宗师

    新书《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望君赏阅 杂家,九流之一,博采各家之说见长!现代小编剧马晋重生到大乾王朝,一个替代了明清两朝的朝代!成为京城一个小酒楼的东家,为了酒楼的生意,马晋在酒楼当起了说书先生,《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让他声名大震!出书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更是火爆天下!说书,写小说,编戏,办报纸,开戏班,让马晋赚的盆满钵溢!走遍天下州府,编著医书,农书,奇物志,地理志,风土人情志,美食志,名垂青史,是为一代杂家宗师!
热门推荐
  • 山村猪事

    山村猪事

    印二毛家的年猪也就是一头普通土猪,白毛,确无什么特别之处。如果不发生后来一连串的事情,完全用不着拿来做篇小说。当初,老婆姜三妹从场上花200块钱捉回来,只是看中了这头猪崽四蹄生得粗长,把前裆和后裆撑得很开,耳朵张扬得像两把蒲扇,是头长大猪的架子。开年后的二月初捉回家,才10公斤多点。可蠢猪吹气球似的,喝风长个,吃水长膘,只到冬月里,足足就有了300斤重。猪长得越快离死期越近,这么简单的道理,它们总是搞不明白。或者是它们记性太差,碰到合口味的饲料吃着吃着就忘了杀身之祸。二毛家的白猪憨头憨脑地吃睡,没心没肺地飙长,它这是找死嘛!真他妈的一头蠢猪!
  • 啸亭续录

    啸亭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集传或问卷

    书集传或问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 失踪:神秘的消失踪迹

    失踪:神秘的消失踪迹

    一个人的消失也许是种偶然,那一个拥有2000名男女老少的村子的消失又如何解释呢?1930年11月,捕兽者、皮毛贩子乔·拉比勒穿着雪鞋艰难前行,他正去往坐落于加拿大北部一条河岸上的村落。拉比勒对那村子非常熟悉,他知道那里有2000名村民以捕鱼为生。然而当他到达时那村子不见了。所有的草棚和石屋都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堆焖火和一锅烹调好的食物。
  • 北大文章永流传

    北大文章永流传

    全书收入有蔡元培、杨昌济、王国维等几十位北大先贤的精彩文字数十篇。这些文章是诸多北大先贤所写文字的一部分,这些先辈英才自然是我们所要记住的,而他们的文字,也是要永远地流传下去的。愿本书能为今天的读者架起一座通往诸位先贤思想深处、心灵深处的桥梁。
  • 凤临天下:皇后有点坏

    凤临天下:皇后有点坏

    没钱,没权,没势力,还没老爹自生自灭十五载,还被当做礼物送人骆含烟一睁眼面对的就是这一幕很好,你们不仁也别怪我不义骆含玉:“含烟妹妹,我来送送你,虽是做人第三十八房小妾,不过好歹也算有名分,生出来的孩子也不是野种、杂种之类的啊!”一双素手撩开轿帘,一道玉影缓缓而下:“姐姐说得对极了,做妹妹的我怎么能不成全姐姐的心愿呢?”“啊……”女子头一载,晕倒在地,骆含烟一脚把她踢进了轿子里,拍拍手扬长而去!某男:“含烟,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第一次见面我就不由自主的爱上了你!”某女:“你记得清楚这是你对第几百个女人说这话了吗?”某男:“烟,你真没一点浪漫细胞!”某女:“浪漫?浪漫一斤值多少钱,饿了能挡饱,寒了等当衣吗?你这点伎俩,还是去骗骗无知小女孩吧!”某男:“含烟,请你相信我,我是真心……啊,你敢打我!你知道我是谁吗?”“滚开!”一黑衣男子长身玉立,双眼喷火,扛起骆含烟流星踏步般走了!“女人,你在挑战我的耐性!”天都城暗香楼,宾客云集一曼妙少女玉身而立,口吐狂言:“男人什么滴都是浮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偶尔玩玩兮!”“女人,胆子可真大,看来我昨晚真的太放纵你了!”一道不怒而威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接着一个浑身充满了凌厉气势的黑衣男子出现在茶楼门口。骆含烟一回头,暗叫一声糟了,头一扭,身子一个燕子翻身,往后一偏,朝着二楼的窗口往下一跃,遁了!本文不虐,一对一,求收藏,求包养!推荐好友文文《老婆,谁说你是我妹!》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凤临天下:皇后有点坏》
  • 我在帝都建洞天

    我在帝都建洞天

    悲催的杨星带着一个经营种田类系统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开局千亩地,建设全部靠人气。我这里有举世无双的美酒、延年益寿的珍馐、滋阴养颜的白……咳咳……灵丹妙药,家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大家都超喜欢里面得儿!对了,来访请认准地址,第三十七洞天——“星灵宝华天”PS:墨晗是女生!墨晗是女生!墨晗是女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书友群:775404673,答案:杜樾。
  • 飞越梦想

    飞越梦想

    深夜,村户的零星灯光与星空融为一体。田庄远处,静谧的夜气中桑烟袅袅飘然,如传说的扉页,朦胧的山坳上隐现着一位老人,怀抱扎念琴,似弹似舞地晃动着,渐渐清晰。这是2007年一个夏日的夜晚,旦木吉老人拨动着心爱的琴弦,音调悲伤而深沉。还没有歇息的村民议论纷纷:听说,白珍病死了,死前,只有一样要求,让家人给她弹了六十年前迫不得已远嫁他乡时为思念旦木吉自编自唱的《悲歌》:我心爱的人儿还在睡梦中,而我就要起程,嫁进我不喜欢的人家。为什么这么多的姑娘,偏偏是我,偏偏是我?我就像那河边的羊粪蛋,被河水一遍一遍地冲刷,最后被遗忘在河边……
  • 法的门前

    法的门前

    《法的门前》是美国经典法理学教材《法律之门》的作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与原书中文译者邓子滨在原作的基础上,专为中国读者改编而成。原书在美国畅销30多年,历经8版,被誉为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书。《法的门前》既汲取了原书的精华,又特别为中国读者考虑,删繁就简,精心筛选和编撰了适合中国读者的素材和内容,尤其适合法学院的学生以及希望了解和思考美国司法模式的读者作为基础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