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0700000014

第14章 心惶惶李守投案,集众客刘縯倡兵

李仁依稀听到李季长啸,回首望去,隐隐瞧见他中刀落马。强忍泪水,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几日后便到了长安城。

李仁来到府前,通报姓名,由门人引入大堂。见李守正与几人攀谈,觉此事不宜张扬,不敢以实情知于众人,便上前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老太爷,李季公子往长安探望您老人家,不料突染时疫,又在荒郊野外寻不到医师,病死途中了。”

李守认得来人是李季贴身随从,听闻此言,心中一痛,不尤伤心落泪,几位客人眼见此状,切磋不已,开解了几句,又不便打扰,便相辞离去。李守唤家老送走几位客人,正在难过之际,忽然听李仁又说:“老太爷,公子并非病死,实乃为人所杀啊!”

李守惊得站起身来,厉声问道:“你这刁奴,胆敢戏弄于我,快说你家公子到底如何?究竟什么来路胆敢劫杀官亲?待我禀明圣上,定要将那贼人千刀万剐。”

李仁痛哭流涕,具以李通相托之事禀明李守,又将途中遭遇官兵追捕,李季奋死反抗,以保李仁送信长安,最终中刀落马,身首异处之状相告。

李守听罢,浑身一软,瘫坐在榻上,哀嚎道:“我这可怜的堂孙啊!”

哭过一阵,李仁擦去眼泪:“老太爷,公子求仁得仁。为今之计,还请老太爷早作安排,速速回乡。”

李守这才回过神来,刚才还想着如何为李季报仇,可谁料李季竟是为反抗官差而被格杀,而且还隐隐暗藏李通谋反的阴谋,这份仇怨哪敢去向皇帝哭诉?眼前最现实的问题是究竟该不该立刻返乡,随自己这个总爱折腾的儿子一起造反,已应谶言之事?李守想的头疼欲裂,对李仁说:“你先下去用饭歇息,回乡之事待我斟酌一番。”

李仁还欲催促,见李守摆了摆手,只得退下。

“刘氏复兴,李氏为辅。”李守心中反复翻转着这句话。“南阳局势并不明朗,就看齐地的赤眉,虽然杀官造反数年,愈演愈烈,声势滔天,可也被朝廷紧紧围困在青、徐之地,难有作为。起兵造反风险巨大,稍有差池身死族灭。如今自己虽未位极人臣,但也是红遍朝野。依皇帝对自己的器重,升官加爵、富贵荣华是迟早之事,有必要去淌这浑水吗?可谶言有云,刘氏当兴,若新朝湮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己的无限荣耀也会转眼成为昨日黄花。而且李通已经在南阳蠢蠢欲动,紧锣密鼓欲谋大事,哪有时间容自己回去阻止?一旦事发,自己若留滞长安,皇帝哪会容自己辩解,必然为李通所累。到那时,怕速求一死都是痴人做梦。又想占上一卦,卜算凶吉,怎奈心烦意乱,毫无所得。”正在苦苦思索,愁苦焦虑之际,听闻家奴通报,黄显拜访。

黄显乃是李守同乡,官居中郎将,实是朝中重臣,与李守关系极为紧密。听黄显入府,李守忙出门亲迎,领进大堂。

黄显见李守面有泪痕,眉头紧锁,开解道:“刚刚回府时,路遇同僚,听闻令堂孙不幸染病夭亡,便转来府中悼念。李兄还当保重身体,切莫过度悲伤。”

李守深深叹了口气:“哎,逝者已矣,可活人还要继续遭罪。”

黄显闻听此话,甚是奇怪,正欲相问,李守又说:“黄兄,我与你自幼相熟,又同朝为官,相濡以沫多年,历经朝中多少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可谓生死之交。今有一秘事,关乎我身家性命,左右为难,苦思无果,实在难以抉择,还望黄兄为我指点迷津。”

黄显愈奇道:“李兄何事如此着急?”

李守略有迟疑,随即小心将谶纬之事以及李通欲合南阳刘氏谋反诸事告之黄显。

黄显听罢大惊失色:“李兄切不可行此祸事。谶言仅说‘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可并未言明就是你李家与那舂陵刘氏,一旦自以为是,事情败露,不仅身死族灭,还为天下人耻笑。李兄忘了居摄元年,南阳安众侯刘崇起兵反叛,却连宛城都未攻下,贻笑大方。再者,如果李兄欲弃官归家,且待长安家眷如何?若一同上路,则车马缓慢,必为所擒。如李兄舍得弃家而去,独自归乡亦无可能。令堂孙为官府追捕,可见如今南阳郡府已有警觉,必然在沿途拦截。李兄容貌伟岸,异于常人,如何躲避一路盘查?”

李守听黄显如此一说,悲叹道:“可我那不省心的孩儿不日就欲起事,若苦留长安,坐以待毙,还不如冒死归乡,还有一线生机。”

黄显忙劝:“李兄莫慌。既然左右都是难逃一死,不如死中求生,说不定还能得保富贵。”

李守闻听黄显有求生之路,赶忙问询。

“事已至此,李兄不可再有迟误,当即刻诣阙自归。令郎还未举事,算不得必死之罪。李兄再传书劝子罢兵,举发刘氏。圣上向来倚重李兄,我再从旁周旋,或保李兄安然无虞,说不定另有封赏也未可知。”

李守愕然。此举虽有卖子之嫌,然可保全族太平,若打点得当,李通也未必一死。不禁心有所动,随即伏案而书,在黄显陪同下即刻亲往送入宫中请罪。

出乎李守、黄显意料之外的,却是皇帝连日来为了赤眉之事多有操劳,精神倦怠,早早就已歇息。宦臣未及上报,留书阙下。

翌日早朝,早有南阳八百里加急公文送于殿堂,言李通及刘氏异常举动,王莽这才留意李守投案请罪文书,不禁勃然大怒,派遣禁中侍卫索拿李守下狱。

黄显当庭申辩,言李守听闻李通意欲作乱,随即上书请罪,自缚宫门,归命阙下,乃忠君体国之举,再者李通还未起事,若使李守书信一封,劝子投案,也可免去一场兵祸。

王莽思量黄显之言不无道理,又念及李守为自己研习谶纬之功,便将李守暂囚于宫中。为防意外,又派御林军索拿李守家中老小以为人质。另遣人送信前往南阳,着南阳郡府即刻缉拿李通等主谋。

却说李仁正在府中休憩,虽说一路颠簸,身心疲惫,可念及李季之死,不禁伤痛欲绝。又见李守久不回信,恐其犹豫不决,不愿回乡,自己有负李季嘱托。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闻官兵闯入府中,将家中亲眷一一索拿。李仁大惊,料事情已然败露。仗着轻功了得,忙从后院翻墙而出。好在昨日只将马匹栓于后院墙外马厩,也就不必考虑偷偷入府取回脚力,心神慌乱中上马径直奔向南门。官兵只有府中名册,未知还有外人入府,使李仁得以逃亡。

李仁片刻不敢停留,一路出了长安城,心想李守归乡已然无望,若李通不知此地境况,则李季枉死毫无价值,自己也有负所托,便归南阳向李通报信而去。

就在李守被索拿下狱时,刘秀与李轶正在刘縯府中商议。前几日深夜,二人满身是汗来到刘縯家中,刘縯还以为刘秀事情泄露,官府追捕而来,正欲吩咐仆从将二人藏于后院地窖。却听刘秀遣退仆人,将李通之意相告。初时,刘縯也是格外谨慎,后听谶纬之事及李通之谋,顿觉大有可为。但也不敢轻易应下。只是吩咐仆人为李轶准备客房,好生招待。

第二天一早,刘縯便派人请刘赐、刘祉、刘嘉、刘终、朱佑、邓晨等心腹亲密之人,入府商议。而来歙恰外出未归,不能前来。连番争论了几日,大家对李通之策褒贬不一。

刘赐生性严谨,言李通之举过于冒险,成故然见效甚快,败则多年谋划毁于一旦。而且王匡就在身侧虎视眈眈,如果与郡府斗个两败俱伤,反倒便宜了新市贼兵。不如按先前之计,坐观郡府与新市贼兵纠缠,从中谋利。

刘祉因当年刘崇反叛而遭牵连,以致家破人亡,虽然对朝廷恨之入骨,却也因此格外小心,不见胜算,绝不轻易涉险。

邓晨对这个大舅子倒是言听计从,但凭刘縯吩咐,无所不从。而刘嘉、刘终、朱佑都是热衷冒险之徒,唯恐天下不乱,见稍有成算,恨不得即刻起兵。

刘縯见众人争来争去,也无个定论,越来越烦闷。心中觉得李通在宛城成事,获利自然最大,可如果失败,也未必就如刘赐所说那样严重,既然起兵是迟早之事,今日能有此际遇,不若奋起一搏。顿时下定决心,拍案而起:“众友休再聒噪,如此吵下去,不等我们起事,就已被官府查实了。王莽无道,世族百姓分崩离析,近年来又是天灾人祸横行,而官府毫不理会,但使自生自灭,以致齐地赤眉、荆州绿林并起。天下乱象已现,此天亡新朝之时。且谶言有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我等身为汉室宗亲,自当上应天命,下救黎民百姓,复建高祖之霸业,定万世之功勋。大丈夫乱世之间,岂能惧战而裹足不前老死床头?今有宛城李氏兄弟舍家相助,如此良机岂容错失?李次元事成故然最好,即使败了,也可使郡府大乱。我等无论如何都应趁此良机,顺势而起,则大事必成。”

诸人见刘縯已经下定决心,刘嘉、刘终、朱佑自然欣喜,刘赐、刘祉虽有疑虑,也不再争辩,任凭刘縯分派任务。

邓晨新野大户,颇有人缘声望,族中各脉亦是多有宾客,仅族中上下青壮、仆役就何止三百,自然回乡动员亲族宾友,以应刘縯、李通起事。而刘秀已答应归往宛城助李通共劫郡守,有言在先,且虽有李轶在舂陵为质,可对李通之事仍是放心不下,遂使刘秀速回宛城以助李通。诸刘则散入族中各家,暗中联络亲友门客,进一步武装乡勇兵丁,暗中监视、阻拦舂陵各处紧要路口,以备官府碟探察觉,同时随时准备举兵响应。朱佑在舂陵也无需四处走动,就在伯升府中帮助打理军需后勤,安排府中防务,交割各方物资。李轶名为使者,实有人质之责,对伯升诸多安排又不便插手干预,在伯升安排下,留于府中参赞。

三路约定时日,立秋共同举兵。再议定起兵细节后,各自散去。

同类推荐
  • 跟着小说看历史

    跟着小说看历史

    林羽万万没想到,穿越到了各种小说演义当中。《三国演义》中,他是无双上将潘凤,《杨家将演义》中,他是老贼潘仁美的儿子潘豹:《水浒传》中,自己不会穿越成潘金莲吧。林羽发出嘶声呐喊:“我不想成女装大佬。”
  • 三国之神兽奇兵

    三国之神兽奇兵

    穿越了,方莫一觉醒来回到三国,变成了一条狗,然后发现自己有一个金手指,开辟领土,就能获得各种恐怖的兵种。这是一个普通人逆袭的故事…ps:建了个群,909110926 新书:《大汉第一狠人》
  • 水浒之风云再起

    水浒之风云再起

    新书《三国麴义传》发布,感谢支持!!! 不忘兄弟情,难消美人恩。热血闯江湖,莫枉两世人!现代人王宇,莫名穿越到小说中的水浒世界,成为豹子头林冲,为了不使自己心爱的女人香消玉损,为了不让梁山兄弟悲剧重演,毅然决定逆天改命。结兄弟,交豪杰,杀恶人,锄奸臣,三败高俅,五败方腊,杀田虎,斩王庆,横扫辽,金,兄弟齐心,开创一片前所未有的辉煌!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 逍遥皇帝打江山

    逍遥皇帝打江山

    小镇的平凡少年踏入京城,做最逍遥的皇帝,娶最美的皇后。已有三百万字精品小说《明朝小侯爷》,坑品有保证,欢迎入坑。新书《大唐逍遥驸马爷》欢迎大家品鉴。
  • 温故(十三)

    温故(十三)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热门推荐
  • 这男人欠揍

    这男人欠揍

    他的胳膊伸过来,我一骨碌站起来,留给他一个后背,“走得时候麻烦关门。”走进浴室,打开花洒,水到脸上,再也分不清哪是泪水!裹着浴巾回到房间,他已经不在了。平整的床上安静地躺着一摞钞票,一张纸还有我的正在唱歌的手机。我没有理会手机,皱起眉头拿起了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强力胶小姐,我想告诉你三件事。第一,我不是出来卖的,所以不能收你的钱。第二,你不戴眼镜,不盘头,不穿衣服的样子很美!第……
  • 小儿唇口齿舌喉病胸背手足病门

    小儿唇口齿舌喉病胸背手足病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道归宗

    独道归宗

    老之将至,恍然梦起那个三年,我所错过的,你所惆怅的,那些莫名的情感,有人将它写玄幻,偶尔在遗忘中勾起,不再来的,泪流满面。
  • 玄凰传

    玄凰传

    行走在奈何桥,这世间所谓忘川为何却望不穿?或许是百年的守候,只待那一朵妖花盛开的瞬间“花开不见叶,出叶不见花,生生相错”我却偏要做这虔诚祈祷的手掌,世世倔强若相离,若相惜,若相依,这一次——“我愿做你的生生不息,而你亦是我的挚爱不灭。”
  • 把星星都点亮

    把星星都点亮

    《把星星都点亮》是一部爱情与友情交织的疗愈故事。芊芊、君艾、小草、阿群与允辰五个人是好友,一天晚上每个人都接到了芊芊自杀的消息纷纷赶到医院,而四个人竟不约而同都说出了“是我害死了芊芊”为何大家会说出这样言论?这个晚上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今晚几个好友之间所有的秘密都被打翻了……以五个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为底,以每个人的视角对相同的事件做了不同的阐述,敞开心扉,袒露隐秘。当友情和爱情相冲,当朋友和爱人两难,你是选择爱我所爱,还是维护大家多年来的友情?肆一用细腻的文字讲述让人心疼又温暖的故事,献给不完美的我们和希望被拥抱的每一个人。
  • 星星在长眠

    星星在长眠

    青涩时我曾许下愿望让星星告诉你,我喜欢你。可那个星星睡着了。如果星星在长眠,等不到它告诉你我喜欢你……那我就……
  • 群峰之下

    群峰之下

    当我们再次迈向星空,就已是强敌环伺的时代。我们不会失败,因为我们已经历过失败。怯懦,是弱者的挡箭牌。我们从不畏惧,我们将走进万族之林,登上群峰之巅。一旦启程便绝无更改。只等我们的长剑归鞘,轻抚袖袍,遥望这已被征服的星辰大海!不要急,故事由浅入深,一切将由我从头讲来。(元素:机甲、异能、巨兽、萌宠、热血、美女、阴谋、重装机兵般的荒凉末世、位面战争、星际浩劫,等。)
  • 水域精灵的奥秘(我的动物朋友)

    水域精灵的奥秘(我的动物朋友)

    海洋的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2/3,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大水球”。生命源于水,所以海洋是所有生物最古老的栖地。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肠腔动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虫;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甲克动物,如虾、蟹;其他动物,如海豚、鲸、龟等其他生物。鲸用肺呼吸,所以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 生死轮回

    生死轮回

    “什么动静,我怎么没听到?”花丸的话刚落,一阵刺耳的摩擦声从远处的一座坟茔里传来出来,方白玉眼尖,隔着老远,他恍似看到了一只流满鲜血的人手正从坟墓里伸了出来。“天啊,真见鬼了!”但是一转眼却什么也看不到了……难道传闻里的丰都宝物是真的?但是,刚才的“鬼”是不是也是真的呢?
  • 我就是大虾

    我就是大虾

    穿梭无尽位面,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成为大侠,只是爱情公寓怎么办,,,,,,,我放弃行不行,这地下交通站又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