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异常心理
——你被未知的微人格操纵着
“老板,听说您招聘广告宣传策划,这是我以前策划的案例,请您过目一下。”
“这些是你策划的?你真是广告学的天才!”
“我不是学广告学的。”
“那是学中文的才子?”
“也不是。”
“留学MBA硕士研究生?”
“您过奖啦,我没学过MBA课程。”
“那你怎么能设计出这么抓人眼球、吸引人兴趣的广告……”
“心理学肄业。”
看完这个笑话,可能你已经发觉心理学的作用并不狭隘了。
很多人会认为神经学、心理学以及精神学科这些听起来“高傲冷酷”的学科就是用来治疗精神病人的,普通人或者说正常人一辈子都不会也最好不要和这些沾边,这种想法就如大多数人都认为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一样,十分可笑。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怎么活都是一辈子,一个生活在自己幻想之中的精神分裂患者,虽然会给他的家人和朋友带来很多烦恼甚至危害,自己却可能完全不知晓,他会活得简单而快乐。同样,就算我们身上有着一些心理方面的特殊性,我们没有察觉到的话,一样也会活得很好,而不知道自己可能被这些“微人格”操纵着。
然而,心理学不单单是为治疗精神病人而生,更是为了研究普通人心中的这些“微人格”而生。因为毕竟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精神病人太少了,并不足以让这门学科具有什么更深层次、更普遍化的意义。当然,也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心理医生。
不少影视剧中都有这样的故事情节:某人找到了收费昂贵的心理医生,经过谈话、催眠后引发出他/她心中隐藏的阴暗面和过往创伤……这时候,不要以为那只存在于影视剧中,事实上,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
脾气火爆的人只会认为自己性子直,心直口快,不会觉得自己和歇斯底里症有任何关联;平时行事万分小心的人顶多认为自己谨慎,而不会认同自己有强迫症。
因为你没有察觉到这些,所以你并不是真的了解自己。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些别人甚少知道,甚至自己也不知道的“隐藏性格”。这个观点很容易得出来。我们可以用反证法来说明:什么是正常?如果一个人没有强迫症,没有洁癖,没有第二人格,那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这样一个人只能是机器人。相反,就如同有点瑕疵的美女才更有味道一样,有些变态(变态在心理学里是异常的意思)心理的人——只要能够控制——反倒更具有人情味。
网络上曾经有这样一则测验流传甚广。假如现在有ABC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情况大致如下: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C——曾经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一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如果你根据他们的这些简要情况,从三人中推选出一位将来能够统治世界、造福全人类的人。你会选谁呢?
对于统治世界这样的大任,C也许是明摆着的唯一选择。
下面我们来揭示这三个人的身份。A的名字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他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曾经领导美国抵御经济危机,并且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B的名字是温斯顿·邱吉尔,他几乎凭借自己一个人的激情澎湃而又充满不屈斗志的演讲,成为“二战”期间整个英国的精神支柱;C的名字是阿道夫·希特勒,他创建了德国**党。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百万富翁,抑或是流浪的乞丐,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另外一个自己,人本身就是复杂的动物,即使你默默无名,也不要把自己想得过于简单。不正视这一点,只强迫自己去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正常的事情,永远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看到光鲜靓丽的明星背后的吸毒、打架、骂人丑闻,也不要惊讶;听闻哪一天地铁内又出现了色狼、“咸猪手”,也不要觉得这个世界不正常。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完美,我们每个人也并不完美。
察觉到或者去察觉自己有什么变态的心理,也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就如同一个隐疾、一处毒疮,它并不会要人命;只要能够及早去正视,去了解,去做出相应的措施,那么它对人体并无大碍。相反,讳疾忌医,如同蔡桓公一样,不去正视和承认自己内心之中存在的另一面,才是最危险的。
如果去探寻一些有心理疾病的犯罪者的人生轨迹,会发现其中很多人都格外的正直而自律,在犯罪之前,他们往往是公认的“好人”。
国外有一名变态连环杀手西奥多·罗伯特·班迪,他品学兼优,样貌英俊,从来不忧心没有约会对象;曾经是男童子军,之后进入著名大学,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很快找到工作,高薪厚职且社会地位高。他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得体,乐于帮助别人,并且非常有正义感。他就是美国人眼中的“高富帅”、“成功人士”。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人会去杀人。
直到在法庭上检察官呈上了一件件证物,媒体也报道了他的犯罪事实,大家才知道他有着不完美的另一面,并且这另一面在其不断地压抑下已经成长为恶魔。
任何见不得光的隐藏面都是“见光死”,在阳光之下轻若鸿毛,在阴暗压抑之中才会茁壮成长。
同样,我们身上也有阴暗的一面,可能你会喜欢窥人之私,在看别人的日记时体验一种刺激的快感;也许你总是对暴力血腥的电影情有独钟,甚至你在杀鱼的时候,看着鱼濒死的眼神都会心跳加速,而这些你都不会和人说起。你可能会选择忽略那不为人知的一面,然而,它始终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存在着、生长着,有时甚至左右你的行为。
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们通常会根据一个人的言行、经历去评判一个人,也会从他人的行为、想法之中去反观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到别人的隐藏面,或者知晓自己的隐藏面,但是在本书里,你能。
本书作者历经多年的研究,累积了大量的微人格心理学理论及案例,并联合一些知名心理学研究机构进行了实验、调查和分析,以幽默、冷峻、犀利的语言风格描述出来,力求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更加生动有趣。本书的创作旨在引导热爱心理学的读者看透人们行为背后不为人知的动机,解读人们隐藏的微妙人格,科学剖析人格的众多侧面;在看透别人的同时,探索和发现我们身体中的另一个自己,学会下意识地控制并利用这些“微人格”,发掘自身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