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7600000005

第5章 下岗再就业熊廷弼找到份苦差事

努尔哈赤使用以假代真计策,让自己大儿子代善冒充明军第一路军杜松部队增援,代善真是好样的,一刀就砍死了刘挺,明军辨不清哪些是自己人,互相残杀,最终败亡。

辽东经略杨镐老先生依然在沈阳指挥若定,得到马林败报消息,依然传令督促刘铤、李如柏两军前进。接下来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只有李如柏领军回来。明军总的来说丧师辱国。这可忙坏了明廷的言官们,平时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就开始骂人,动动嘴皮子了。等待杨镐的当然是三尺监狱,甚至掉脑袋的事情。

那么,究竟萨尔浒战役为什么会失败了?小小的后金割据势力竟然能够以少胜多呢?

一、监督制衡控制的体制性因素扼杀了军队战斗力。明中期以后,皇帝害怕武将拥兵自重,造反,因此压制武将地位,往往有战争事端,都是派文臣统领军队,文臣地位提高,文臣率兵出征,又加总督军务衔,总督成为文臣第一重任。这就是典型的外行指挥内行,业余选手指挥专业选手。古代人早就意识到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也搞出个三权分立、三权制衡,地方上明代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在辽东战场上也不例外,太监代表皇帝监督将帅用兵权利。明朝晚期军队总体上衰弱腐朽,军政日益昏暗,战斗力也随之锐减,具体表现有虚报战功,杀死一个人,说成十个、百个,导致晋阶升官太多,军官数量大增,在蓟镇一边分为四镇,一镇又分三路,设官比原额几二十倍,官员多了,说话的多了,干活的少了,享受待遇高了,不想打仗。其次冒领粮饷,空名支饷,编制10万人的部队,实际仅有5万,老弱病残、关系户居多,同时军官对士兵恣意克剥,诸如克扣军饷,侵占屯田,差遣役使等皆是。贿赂公行,兵力虚弱,平时操练、军事演习流于形式。财政匮乏,军饷不足,由于官员上下贪污,税使掠夺以及豪强欺隐赋税,朝廷的税收却是有减无增,很多部队整建制的领不到军饷,军心浮动。这种现象影响到后来几次的辽东决战战场,最终导致明王朝的全线溃亡。如何破解腐败侵蚀部队战斗力,这个课题依然值得研究。

二、天时地利都在努尔哈赤那一边。前面说到,明军选择寒冬腊月进攻,对于后金军队来说,他们就生活在哪里,已经习惯了天寒地冻;明朝军队从全国各地征调而来,水土不服,极端恶劣条件下还作战,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挑战。努尔哈赤利用有利地形,坚壁清野,加上游击战争,巧妙地各个击破明军。总体上明军实力远胜于后金军,但是各个战场,因为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具体到每次战役都是后金军占优势。

三、打工仔的心态和垂死挣扎的拼搏。明军将领、士兵只是打工仔,帮着皇帝大人打工,去前线打仗,看到形式好,就上前冲,抢点战利品;形势不妙,撒腿就跑,保住小命。那时候,电脑办公系统不发达,换个地方,换个名字就能活下来。后金军却不一样,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之战,一旦战败,家破人亡鬼吹灯,因此努尔哈赤御驾亲征,几个儿子带头杀敌。

四、没有政权就没有腐败,没有中层梗阻,可以指挥到具体每个士兵。努尔哈赤的军国一体、八旗制度,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就占领几个小城堡,没有掌握政权,还不尝到政权导致腐败、导致相互制衡、争权夺利等等一些列问题,努尔哈赤亲自上阵,可以指挥到任何一个角落,不存在违抗军令、蒙混搪塞现象。如果大明皇帝御驾亲征效果肯定会好于派个经略使强一些,因为他有绝对权威,太监也不敢唧唧歪歪的,粮草、军饷也能供应齐全,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

五、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160)建立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创建了八旗制度,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再后来扩大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它是军事建制职能,同事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这样既解决军队问题,还不用花钱,草创之初的政权都是这样,极具战斗力和杀伤力。

可见,萨尔浒战役结局早已经在各自制度、军事政治实力对比中有了结果,战争只是政治的继续,说的一点都不错,以后几次决战再一次证实了双方制度的优越对比。

话说杨镐老先生被下课了,在京城第一号监狱里面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不用再忧国忧民,劳心伤神了。这个苦逼的差事掉到了熊廷弼的头上。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在人间转悠了56个春秋,湖广江夏人。贫寒子弟,放牛之余读书刻苦强记,湖广省高考状元,成绩很棒(乡试第一名),书读得很好,中进士,干过推官、御史职务,巡按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甸地方的八百里领土,把当地六万老百姓迁移到内地来安家。因此,明朝关外底盘越来越少,熊廷弼根据辽东地多闲置情况,让军卒的三分之一屯田、耕种,自给自足,减轻朝廷负担,每年收获粟米一百三十万石。明神宗特地颁布诏书表示赞成,命令在边境各处推行。熊廷弼老先生喜欢防守政策,修造城堡,构筑军事要塞防卫,保存有生力量。当然他也搞一下正风肃纪工作,杜绝送礼,绝不姑息养奸,辽地的风尚、纲纪为之大振。特别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与后金军的萨尔浒之战中,经略杨镐指挥的十二万大军惨败,从此明朝力量大衰,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御。熊廷弼善于防守思想主导国家政策,也符合明朝实际,因此熊廷弼代替了杨镐成为新的一任辽东经略。他认为要守住开原,明朝的附属国朝鲜、叶赫等就有信心,牵制后金,给后金构成腹背之患态势。熊廷弼还没离开北京开原就失守了,走到山海关,铁岭又失守了,沈阳和其他城堡的军民一时间全都逃窜了,辽阳一带人心不安。熊廷弼兼程向前,遇到逃出来的,就劝说他们回去。把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斩首来祭奠死节的将士。把贪污的将领陈伦给宰了,并上书弹劾、罢免了总兵官李如桢,用李怀信替换了他。他督促士兵打造战车,置办火器,开挖战濠,修筑城墙,做御敌守城的准备。他的命令坚决,有法必行,几个月下来,守备大为牢固了。接着他上书明神宗进呈方略:“请召集军队十八万人分布在云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等战略要地,首尾呼应,小的战事各自拒敌防守,大敌来时则互相接应、援助。另外再挑选精兵悍将组织游击,乘机出动,攻掠敌人的零散兵马,扰乱他们的耕种和放牧,轮番出击,使敌人疲于奔命,然后瞅准机会进兵剿敌。”奏章递上后,明神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熊廷弼刚到辽地时,命令佥事韩原善前往安抚沈阳,韩原善害怕,不肯去。接着派佥事阎鸣泰去,阎鸣泰走到虎皮驿,大哭而返。廷弼于是亲往巡视,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又冒雪夜往抚顺。总兵贺世贤用距离敌人太近来阻挠他,熊廷弼说:“冰雪满地,敌人想不到我会来的。”于是打鼓奏乐进入抚顺城。当时正是兵祸以后,几百里地不见人影,廷弼祭祀了那些为国事死亡的将士,哭了一场。接着在奉集显示了一番军威,察看了当地的地理形势,然后返回。一路上所到之处都招集流民,修整防守战具,分派兵马驻扎,因此当地军民的心重新稳定下来了。

同类推荐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 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 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 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 。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 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 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 盛唐纨绔

    盛唐纨绔

    贞观四年,突厥刚败,大唐江山美伦如画。皇家有女(李丽质)萝莉初长成,杜家有妹(杜小妹)小鸟依人心,李靖家的纨绔子弟李三郎,拐着整个时代私奔,朝着盛唐大世前行……
  •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下)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下)

    史学名著即突出地反映某一史学思潮、彰显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者。史著可以再现昔日人类活动的“体相”,且能显示出历史演进之因果关系,为民众生活提供借鉴。本书对于现今人们了解历史、阅读历史典籍、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战国大事记

    战国大事记

    【人间五十,如梦似幻】突降日本战国这大浪潮中,心中的野望像燎原之火般一发不可收拾!看穿越之人颠覆这一乱世,这将是不一样的战国~
热门推荐
  • 东都赋

    东都赋

    南夏国女将为光复旧国,化名江寒入东朝,与东都君臣之间见招拆招,大玩政坛无间道,一路绿灯直通,走上人生巅峰。
  • 经集

    经集

    本书是巴利文三藏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甚至最古老的经文,阐发了早期佛教的宗教思想和教义。本书不仅是研究早期佛教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佛教的发展变化也有重要价值,历来为东西方学者所重视。本书译文通俗易懂,亦堪称经典。
  • 养生类要

    养生类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客剑殇

    墨客剑殇

    战国末期,采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开始日益强大,在经历肃清内党嫪毐、吕不韦等内患之后,始皇帝嬴政任命李斯为相,王翦、桓齮为大将军,集结秦国兵力,大举东进,一时间夺掠抢杀遍布中原,顷刻间便哀鸿遍野,但凡妇孺老妪,无一幸免。此举大规模激怒了天下百姓,有志之士纷纷举戈相抗,其中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便是墨家所遗后族。因墨家一直奉行“兼爱非攻”之策,故得天下义士纷纷响应,且响应者皆抛诸生死于外,江湖中人纷纷尊之以“墨客”。面对暴秦压境,墨客们能否力挽狂澜,一番生死对决便就此而展开。
  • 极品修真强少

    极品修真强少

    被赶出家族的修真纨绔成为未婚妻的贴身男佣!呆萌表妹,清纯校花,热辣女贼,美女侠客全都找我干啥?我再强,也应付不了你们啊,我还得修真呢!(鱼宝宝书友1群333702438)
  • 青云兮

    青云兮

    ……考古系大三生平岚,在一次神农架探险中偶然触碰到这个世界不可知且不为人知的秘密,跌落云墓穿梭到令一个世界……且看他如何从蝼蚁成长为大象,且看他如何在这残酷的世界中生存,且看他如何打破这个世界的桎梏登上绝巅……
  • 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祖孙情,心连心!一串动人的家庭故事,一幅温馨的亲情画卷,一部新时代的弟子规。平实语言蕴涵深刻教子之道;殷殷亲情感人至深;特有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精神动力,真实、朴素、典范,人生哲理尽在书中!
  • 第一狂傲女神

    第一狂傲女神

    21世纪逆天神骗为盗奇宝,竟然意外穿越,重生为月露华城废材倾月公主。废材一枚,险遭侵犯,父母惨死,皇后当道,恶奴凌辱,姐妹相残,手足相欺,人人轻贱。当废物公主变身为强大的逆天女神,掐姐妹,诛皇后,破强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气凌九霄,凤破天下!
  • 狐八妹

    狐八妹

    如果有一天,我静静的在梧桐树下守着花落花开,你是否明白那是我在守候心底的那份爱恋。如果有一天,我为自己带上美丽的梧桐花花环,你是否明白我待嫁的羞涩。如果有一天,我化身为树,在你身后努力的绽放自己,你能不能为我稍作片刻停留。如果有一天,我站在窗前静听雨滴落在梧桐叶声声作响,你是否明白那声声雨落之音不是雨声,是窗前女子的心碎的声音。你是否明白,你那优雅转身离去的背后散落了一地的花瓣,你又是否明白你优雅转身离去的背后有人伤心落寞,你永远不会明白……你错过了些什么……
  • 我在北京有张床

    我在北京有张床

    四川某小城青年戈海洋,大学毕业后变成了专业倒霉蛋,先后失去教职(干部身份)、下岗、失恋、生意破产、痛失家父……内外夹击,濒临崩溃之际,靠写作虚荣灵魂……世纪之交,戈海洋以三千块钱和一部书稿,像外省人于连去巴黎一样来到京城,以卑微之躯,做最后一搏。北漂族的残酷生活远超想象,竞争的惨烈,体制的阻击,猝不及防的遭际,使北漂的壮士们步履维艰。戈海洋遵循鲁迅“要韧性地战斗”的斗争精神,以我不入地狱谁出地狱的乐观态度,折腾了八年,除了一张床垫、几段爱情、半腔叹息和一桩“不成功”的罪名外,一无所有。正当戈海洋嗷嗷抓狂之际,赶上了夜场奇缘,戏剧人生为他量身打造了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