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800000002

第2章 当爱与生命同行(总序)——论郝敬堂报告文学(2)

2006年7月,她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虽然她积极地配合治疗,但死神还是在一步一步地接近她。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随身携带的包里有三件必不可少的东西:止痛药、化妆笔、口香糖。每当疼痛难忍的时候她就悄悄地服上几粒止痛药,每当剧烈咳嗽的时候她就咀嚼口香糖,每当气色不好的时候,她总是躲在不被人发现的地方涂上胭脂和口红”,她不想把忧伤和痛苦带给别人。她怕儿子担心她的病情,2006年暑假儿子放假回家时,王瑛刚刚做了化疗,头发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她为了隐瞒病情,在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她小心地处理每一个细节,生怕儿子从中看出破绽。“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她手里总是拿着一块毛巾,装作很热的样子不停地擦汗,不为人知地把掉落的头发卷在毛巾里顺势藏到口袋里。平时生活很讲究的她,那个暑假她坚持不洗头,直到儿子返校后才去理发。理发师给她洗头时惊异地发现,她的头发已经大面积脱落,所剩无几,是汗水把脱发黏在了头皮上。”身怀绝症的人往往心理上更为脆弱,希望有人可以分担这种软弱,但是王瑛坚强的灵魂却选择了独自承担,她独自咽下辛酸无奈的泪水,却用笑脸安慰每一个担心她的亲人,甚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仍挂念着身边的亲人,“每当看到母亲用那颤抖的双手给她揉腿时,她就担心自己走后母亲会不会跟着倒下;每当看到丈夫用伤残的手艰难地拖地时,她就担心自己走后谁来照顾他的生活;王瑛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他还没有成年,还需要妈妈的呵护”。郝敬堂满怀敬意地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整理王瑛的遗物时,在场的人看到一个催人泪下的情节。在她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本工作日记,这个笔记本的扉页上,反反复复写着六个字——写给儿子的话。总共写了11遍,这只是一个悬念,没有内容。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王瑛想给儿子说什么?是她没有想好,还是她想好了没说?这是一种怎样的不舍和眷恋?这是一种怎样的揪心和牵挂?”任何善意的揣测都无法得到验证了。王瑛的心中,除了工作、朋友,还有最珍贵的亲人,我们所看到的是在血浓于水的亲人面前,她也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向往幸福的妻子、女儿和母亲而已。

王瑛朴实无华但却光彩照人的一生,源自于她纯朴的内心和真诚的爱。一般情况下,权势往往会让友情变质,但是,王瑛在她的政治生涯中却从来也没有失去过友谊这种珍贵的情感。她总是把自己放置于权势之外来精心经营着友谊,“王瑛经常出差,去成都,去重庆,去北京,每次出差回来,总是不忘给身边的姐妹们带礼物回来,或是一个手包,或是一件毛衣,或是一枚胸针,或是一条丝巾,既经济又时尚,让姐妹们爱不释手”。也许,她的朋友、县水利局局长郑琼说的一段话,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位女子拥有的那颗简单而纯朴的心灵:“王书记在自己身上从不乱花一分钱,可在朋友面前她又显示出少有的‘阔绰’和‘大方’。在她去世前的一个星期,我去重庆看她,她先是责怪我一番,临别时又悄悄地在我大衣兜里塞了一件礼物,告诉我不许看。越是有悬念的东西越是让人感到神秘,我忍不住打开那个神秘礼物一看,是一条很别致的项链坠。我不无埋怨地对她说,‘王书记,你这是为什么?’她说,‘不为什么,我只是觉得你戴上很好看,戴上让我看看好吗?’她轻轻地给我戴在脖子上,用温柔而欣赏的目光痴痴地看着我,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笑着对我说,‘真的很漂亮!女人嘛,是用来打扮的。上周是你生日,我没能回去给你祝贺,就算是补送你一个生日礼物吧。’”即使是在她忍受着病痛折磨的日子里,她依然没有忘记朋友的生日,甚至精心准备了生日礼物,这样的细节把王瑛作为普通女子的一面形象地勾勒出来了,在她的生命中,同样需要这种简单而深刻的,不同于爱情、亲情的友情。她愿意用自己的耐心、细心、贴心来经营彼此的感情,可以说,王瑛在朋友面前卸去了她所有的坚强和刚硬,这是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子让自己生活幸福的特权。

在塑造曾经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沈浩时,作者没有大肆铺陈,而是选取了沈浩面对家人的三次流泪。这三次流泪是沈浩作为一个儿子、兄弟、父亲的一面。第一次流泪是因为工作他无法侍奉老母亲,不得不托付给远在合肥的兄弟,母亲理解他,只在离开的时候说了一句“乖乖儿啊,你可要把公家的事情办好了!”就在老母亲离开的那一刻,沈浩双膝跪倒在母亲面前,当他抬起头来,已是泪流满面。这是一个儿子对母亲无法尽孝的愧疚。第二次流泪是自家的侄子想让沈浩帮忙承包工程,沈浩却拒绝了,他在亲情与公正面前选择了公正无私,他语重心长的对他的三哥说:“三哥啊,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这个口子一开,小岗村的父老乡亲会怎么看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小岗村这些年不容易啊,是靠大伙儿拼出来的!你看,你长我七八岁,你的头发还乌黑,可我的头发几乎是斑白了。我们是亲兄弟,希望你们给我多一点支持,多一点理解,一个人在外面打拼真是不容易。”说到此处,沈浩流泪了。这泪,是辜负兄弟之情的无奈与愧疚。第三次流泪是给女儿过生日,沈浩失约了,这让期盼已久的女儿极为伤心,这个笨拙的爸爸为了哄女儿开心,竟然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举动——给女儿翻跟斗。四十几岁的大男人连着翻跟头,直到耗尽力气摔倒在草地上。看到眼前的一切,女儿没有笑,反倒哭了起来。“爸爸,你别再翻了!爸爸,我想你,就是想你!”女儿扑在爸爸怀里号啕大哭。女儿哭了,沈浩也哭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笑,却只能让自己的孩子哭,这泪,是因为缺失的一份父爱。三次流泪,是沈浩注定不能圆满的平凡生活。这样的沈浩,让我们动容!

生命一词因为简单而博大,因为沉重而欢愉。当文字剔除了那些华丽的辞藻、优雅的情感姿态时,所能存留的只能是简单的线条。郝敬堂的报告文学恰恰是这样的,它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或深邃或凄婉或浓烈的蕴涵,它所能呈现出的不过是真实,而正是这样最本真的呈现,能够让人体味到潜藏其中的悲壮和感动。郝敬堂以文人之笔为我们勾勒世间百态,努力让那些生命之花开得绚烂。摩罗曾在《大地上的悲悯》中曾经这样定义“英雄”:“首先,英雄是精神的。一个人不是靠他的地位、金钱、名声、功勋成为英雄,而仅仅是靠他庄严的激情和崇高的灵魂成为英雄”,而要成为英雄,“应该回过头来,认真注视自己,要从自己内心找出别人所没有的东西”。这些英雄,在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忠诚。在浮华尘世中,他们坚定地持守着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并愿意让职责化于心中,只为了可以让自己守护的群众露出真切的笑容!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平凡普通的一面,才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他们内心中与我们不同的地方——兼顾大爱与小爱,人必然是因为有着各种情感诸如亲情、友情、爱情等才能完整,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存在。他们也留恋着这些真情,但他们也会兼顾大爱与小爱,而把苦难承担。我相信,不论是王瑛还是沈浩,他们都是群众心中的好儿女,那些真诚流出的泪水就是最真切的怀念和痛惜。我之所以如此评价郝敬堂的《大巴山的女儿》与《小岗之子》,是因为这是一类值得关注的报告文学作品,它真正地把“魂”、“真”、“文”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作品的主人公,在苦难的面前仍微笑着感谢命运的眷顾!这样的英雄形象的生命,因为命运的沉重而让整个中国敬仰,因为发自内心的欢愉,而让整个中国流泪!郝敬堂以纪实为基础,经过文学手段的必要加工,最后捧着放在我们面前的,正是生命的沉重与欢愉!

为爱重新命名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研究员李炳银在谈及报告文学时曾说道:“在我看来,报告文学,是指那些及时对社会生活中富有思想意义、情感蕴涵、文化内容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事件与人物作真实、独特、理性艺术报告的散体文章。报告文学具有信息传播、事实开发、释疑解惑、理性表达、艺术表现、丰富历史、记录历史等多种功能,是最有直接社会效应的文学体裁。也是最能便捷充分表达时代意义和社会生活真实面貌的文学品种。”(《我所理解的报告文学》)关注现实问题,记录时代主题是报告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作家在作品中是否能够关注表现当下时代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便成了衡量报告文学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美学标准。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具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并且能够对其进行理性关照和准确理解。郝敬堂便具有这样的现实敏锐性和素质,他的另外两部报告文学作品《好大一个家》、《都市寻梦人》,就相当及时、准确、深刻地指向了两大时代主题——民族大团结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人口流动问题。

在遥远而神秘的青河,有这样一个家庭:祖孙三代,六个民族,183口人,如此庞大的家族堪称“中国之最”,如此和睦的家庭世上稀有。而这样一个独特的家,是由维吾尔族老人阿比包和妻子阿尼帕·阿里马洪共同用爱心搭建的。那么多挣扎在贫困、孤独、困窘中的孩子,因为这两位老人,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焰,正如王晓晖所言:“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郝敬堂的笔跟随着这位老人从容地游走于她的童年、她的成长、她的婚姻……阿尼帕是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父母的去世让一个年仅20岁的女孩带着九个孩子生活,丈夫工资不高,饥饿时常威胁着一家人。阿尼帕虽然饿得全身浮肿,但她与丈夫却从来没有想到过抛弃和抱怨,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她没有想过那样无私的爱是什么,只是遵循着爱的本能,付出与满足着。

同类推荐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托起将星的人们

    托起将星的人们

    本书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真挚质朴的笔调,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了后勤指挥学院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后勤理论专家杨少俊研究员、军事仓储专家王宗喜教授、后勤管理专家李祝文教授等11位知名专家教授的教书育人之路,热情讴歌了军校教员在三尺讲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创新、拼搏、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热门推荐
  • 做人要“活”一点

    做人要“活”一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人要“活”一点,容易流于庸俗,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理解为一种世故,一种圆滑,一种伎俩。其实不然,“活”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和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它是有原则的,当面对大是大非原则问题时,做人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否则,那不叫“活”,只能算是乱来了,乱来就会超越底线而进入雷区。“活”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活”而不失原则“活”得有章有法,有节有度。希望本书能给带去一个全新的做人观念,帮助你造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 青梅竹马陌路相拥

    青梅竹马陌路相拥

    我一直一直喜欢你,你占据了我整个世界→苏子悠我喜欢你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你不知道→顾辞安你是我黑暗中的那道光→冉浩坤时光荏苒,我们依然在一起,真好→颜笑汐愿你被时光温柔对待→尧舜熙我的承诺,铭记于心→安城西小丫头,我可以照顾你一辈子吗→林江词你不知道你早已住在了我的心里→顾晓言
  • 盛世红妆之世子请接嫁

    盛世红妆之世子请接嫁

    她是夏国公主,携天命所生,承一国龙脉,身份尊贵,风华绝代。可却无人知晓,父皇冷酷绝情,贵妃心狠手辣,皇妹尖酸恶毒,皇弟意欲谋夺太子之位……他是楚国世子,拥天人之貌,富经世之才,气质淡然,举世无双。可他虽为王府子嗣,却惨遭排挤,只能远走他国,沦为质子。她于深宫之中且行且笑,步步惊心,除祸妃、杀奸佞、冷心冷血,惟愿守护幼弟,助他登上至尊宝座。他在异国搅弄时局,一颗九曲玲珑心,算人心、算时局,算无遗算,策无遗策,谈笑间,运筹帷幄,屠城于千里之外。……当他遇上她,是羊入虎口还是强强联手?他以江山为聘,求娶佳人,本以为不过是一场政权交易,却无人知晓,他搅弄风云,挑起战事,举国一战,尸荒遍野,却不过是为了与她说一句:“云曦,从此,我来护你……”世人皆道,世子爷机关算尽,恐意谋乾坤天下。他却微微一笑:天下太大,乾坤太广,吾只骗过她一人足矣。既然决定骗她,便要骗一生、欺一世,让她一生唯爱他一人!
  • 好汉,上路哉!

    好汉,上路哉!

    十全街上的三大名楼,别说是姑苏城,即便放眼整个江南,也是首屈一指的,三大楼的买卖各有所司,大凡一个人的正常嗜好都能在这三大楼中找到归属:举凡是人,多有赌性,位于街西头的“望月楼”便是赌坊,整日开放,无论贫贱、无论男女,只要有钱,就算是只狗,也能进去;“民以食为先”,矗立于大街中段的“得月楼”的素菜名闻天下;至于街东的“揽月楼”,算是三大楼里对客人最挑剔的了,妇孺客人不得入内,只能是身下带把儿的有钱男子才能进,妓院是也!那一晚,“揽月楼”里来了位很奇特的客人,纵令是见多识广的老鸨桑嬷嬷,也对那位客人提出的怪异要求惊诧不已。
  • The Land of Footprints

    The Land of Footpri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听者

    倾听者

    一个神秘的都市时尚职业,一部心理医生的蜕变成长史;一场不见硝烟的情感战役,一群普通人的心灵朝圣之旅。跟随心理名师的岑蓝,在解密众多婚姻难题同时,自己却在情海里浮沉未定……小说中方德泽和岑蓝这对主角的情感关系是故事的一个起点,之后带出一系列故事,故事示现了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如母子,父女,夫妻,朋友,同事,师生等等,他们在关系中照见了真实的自己。关系像一面镜子也可以说是药铺,倘若某个人物,某段对话,一个细节或是某个案例,也让读者照见自己,就像同款的一味适合疗愈自己的药,岂不有趣。本书不仅情节引人入胜,更有心理学知识和大量案例,让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完成自我的一轮心理疗愈,堪称中国版的《心灵捕手》!
  • 匆匆那年

    匆匆那年

    他为了金钱背叛了未婚妻,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迷恋上一个有钱有势的白富美,可在慢慢的交往中,他却发现了她不为人知的秘密。匆匆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 庶女迫嫁:六指王妃

    庶女迫嫁:六指王妃

    虽说她是姑娘,也并非生来没人管,可她就是能够闹得全家不得安宁;虽说青王很嚣张很霸道,谁都怕他,可她就是要在老虎口中拔牙;虽说青王妃只能活过三个月,但她这次心虚了,打死也不要做青王妃…【喜欢请点击右面收藏、投票、订阅、留言】本书纯属虚构,无历史可循(架空)
  •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积雪草继《低眉尘世,随遇而安》之后最新温暖随笔集。世界浮躁,我们要怎样而活?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道尽每一个人心中的软弱、纠结、矛盾、不安和焦虑。终其一生,我们都是为了获得内心真正的安静和平和。在忙碌疲惫的生活里,依然坚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是内心最强大的人,是真正的英雄。积雪草用温暖纯净的文字告诉我们,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 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

    月明如昼,风寒似水,美蘅闯入翡翠的巢恩怨交织的家族史中,她是单纯去应征做秘书的工作?还是不知不觉踏进她命运的轮盘中?十篇悬疑精彩,动人心弦的故事,篇篇让您爱不释手……